-
实践视角下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全面、细化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我国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国际助产实践基本能力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德尔菲法确立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本研究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38%、74.07%,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94,指标体系总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30、0.965,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0、0.297( P<0.01)。最终形成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4项、内涵指标76项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本研究以母婴健康为服务宗旨、基地功能定位为基础,构建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和可靠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浙江省154家医院及其助产人员难产助产技术开展和掌握情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和分析浙江省各级医院和助产人员对难产助产技术的开展和掌握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浙江省154家医院在职的1 162名助产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这些医院及其助产人员难产助产技术的开展和掌握情况相关信息,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医院对各种助产技术的开展情况。结果:在154家医院当中,不同难产助产技术的总体开展率不同,其中肩难产处理和产钳/胎头吸引是医院常规开展最多的[54.5%(84/154),55.2%(85/154)],而其他技术开展相对较少。三级医院比二级医院在常规开展产钳/胎头吸引[68.0%(51/75)比43.9%(29/66)]、双胎阴道分娩[29.3%(22/75)比7.6%(5/66)]及臀位外倒转[36.0%(27/75)比12.1%(8/66)]难产助产技术的比例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助产人员层面,不同技术的掌握率不一致,但仍有26.7%(310/1 162)的助产人员尚未真正掌握任何一项技术。 结论:浙江省医院难产助产技术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助产人员的难产助产能力有待提升,针对目前的情况,应该更合理地分配资源,强化对三级以下医院的帮扶支持,加强助产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实践,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个体化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序贯式健康教育为指导的助产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及应激情绪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以序贯式健康教育为指导的助产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及应激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的孕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等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干预,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序贯式健康教育为指导的助产干预。比较两组产后3个月、6个月的盆底肌力,干预前后应激情绪变化,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控制效果,产后3个月、6个月性功能变化。结果:产后3个月、6个月试验组盆底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3个月、6个月试验组各项性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以序贯式健康教育为指导的助产干预可显著改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缓解应激情绪,同时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改善性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对发展开业护士态度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对我国发展开业护士的态度。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现象学方法,对24名广州市、东莞市三甲综合医院及妇幼专科医院的产科医生及助产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即一致赞成态度、助产学科及管理体系不完善、独立开业能力不足、助产行业支持及认可度低。结论: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对开业护士的发展持积极态度,但其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未来应通过逐步开展助产立法事宜、完善管理体系、尝试部分处方权,同时加大助产学科教育建设及人才培养、提升其社会认可度等举措,逐步探索开业护士在我国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民国时期分娩消毒观念对产婆形象的重塑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清末民初西方产科学传入中国,其中分娩消毒能够有效降低产后感染的发生。民国时期的中国妇婴死亡率较高,大部分是由产褥热与新生儿破伤风而导致,因此中国传统的接生人员(产婆)被认为是“肮脏”的。为了改善妇婴健康状况,民国政府大力发展助产事业,并将产婆纳入到助产教育之中加强相关教育。在推广新法接生、普及分娩消毒观念时,接生篮的使用降低了妇婴死亡率,进而使产婆形象有所改善。同时,接受相关知识学习的产婆在家庭助产教育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中国知网的国内助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近20年我国助产教育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前沿热点。方法:以"助产教育"OR"助产教学"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1年至2021年期刊文献。运用CiteSpace 5.7R5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生成知识图谱。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中文文献548篇,年度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国内助产教育研究领域已形成明显核心团队,核心作者群间合作较少;《卫生职业教育》《中华护理教育》《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是载文量前3的杂志;关键词聚类显示频次最高的6个主题依次是助产专业、助产人员、助产教育、实践教学、分娩方式、教学模式,形成了助产教育等10个聚类群;我国助产教育领域研究前期多为临床技能教学、结构性考核、教学模式等研究,近3年逐渐转变为模拟教学、翻转课堂、产后康复等方面。结论:我国助产教育研究范围较广且形成明显核心团队,但相关性较弱且研究团队间交流合作较少,高层次助产教育领域研究不足。助产教育者和研究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对相关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创伤性分娩事件影响助产士共情疲劳的现象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深入探究创伤性分娩事件对助产士共情疲劳的影响,为构建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1年4—6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广州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15名助产士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和Nvivo12 plus软件分析整合访谈资料,提取主题。结果:提取三大主题,包括创伤性分娩事件特征(发生率高、突发且凶险、可防可控);加剧共情疲劳(降低共情满意水平、加重职业倦怠、加重创伤应激反应);探索有效应对策略(需要时间调适、寻求压力释放)。结论:创伤性分娩事件作为强烈应激,加重助产士共情疲劳症状。管理者应关注创伤性分娩事件这一职业暴露,积极引导助产士进行心理调适;同时加大社会支持,加强对助产士的思政教育,使其具有良好的压力承受能力和优秀的职业心理素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上海市2 002例孕妇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妊娠早、中、晚期各期孕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在孕产期保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方法:2020年2月7日至2月12日期间,由上海市16个区级妇幼保健所组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助产医疗机构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连续招募前来产前检查(产检)的孕妇,由孕妇自愿完成电子问卷。数据分析采用频率、χ 2检验和赋值评分等方法。 结果:本次调查在18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7家助产医疗机构共获得有效问卷2 002份。调查发现,94.6%(1 894/2 002)的孕妇担心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被感染,14.7%(294/2 002)的孕妇认为自己需要心理减压服务;87.7%(1 756/2 002)的孕妇要求"分时段预约孕产妇避免人群聚集"。相比于孕早期和孕晚期孕妇,孕中期孕妇更希望减少产检次数(分别为35.2%、39.5%、48.1%, P<0.01);相比于经产妇,初产妇更愿意增加远程咨询和指导(分别为49.2%、63.8%, P<0.01)。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保健知识,孕妇对"孕产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个人防护"需求最高(4.40分),且71.0%(1 421/2 002)的孕妇希望通过健康类App、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来获取相关知识。 结论:上海市的孕妇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存有担忧,且高度关注相应的防护措施;孕妇要求分时段预约产检,且希望能使用线上途径获得健康信息和保健服务。妇幼保健机构应对接孕妇需求,优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知识和保健服务,保障母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复杂性会阴撕裂仿生模具在助产士会阴撕裂防治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采用复杂性会阴撕裂仿生模具对223名助产士进行复杂性会阴撕裂防治的模拟培训。223名助产士分5次培训、每次培训1周。培训前、后均行正常分娩理论与接产分娩操作(技能)的考核,培训结束后助产士对模拟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价。培训前,高年资(助产工作年限>5年,85人)和低年资(助产工作年限3~5年,138人)助产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4.6±3.4)和(63.4±5.7)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7.5±3.6)和(61.2±3.1)分,培训后理论考核为(96.3±4.7)和(83.7±4.3)分、技能考核为(95.2±3.2)和(79.7±2.1)分,两组培训后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均 P<0.01);两组间培训前、后的理论与技能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均 P<0.05)。全部助产士对复杂性会阴撕裂仿生模具模拟训练效果的评价均为满分。提示采用复杂性会阴撕裂仿生模具进行模拟培训可提高助产士的理论水平、临床快速判断能力和缝合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母婴皮肤接触过程使用连续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澳大利亚一项预防猝死的倡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连续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CPOM)作为非侵入性和非干扰性的操作能否在生后早期安全有效地促进母婴皮肤接触(SSC),并收集助产士与产妇的反馈。方法:所有接受SSC的新生儿在生后1 h内行CPOM。操作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操作结束后对助产士和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分发CPOM教育手册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0%助产士和66%产妇给予反馈。大多数助产士能积极接受该操作,愿意在新生儿生后立即使用CPOM。调查发现,产妇对SSC的益处和风险认知存在差异,但在分发教育手册后得到显著改善,( P=0.01)。 结论:生后1 h内使用小型监护仪进行连续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皮肤接触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简单、无创、创新的特点。研究也表明助产士和产妇都能认可该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