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重置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电力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就诊并要求下睑综合治疗42例求美者的临床资料.在经结膜入路睑袋去除和眶隔脂肪重置填充泪沟手术中实施"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以有效地预防已释放的眶隔脂肪瓣再次回弹至眶隔前间隙形成睑袋.术后随访观察并统计释放后带蒂的眶隔脂肪瓣向上回弹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42例求美者术后睑袋膨出和泪沟凹陷得到明显改善.12例术中麻醉药物注射时出现球结膜出血,无特殊处理2周后好转;2例术后2周静态无面部表情时双侧下睑区域平坦,而做剧烈面部动态表情时出现下睑区域疑似睑袋膨出,未给予特殊处理;2例在术后前2个月表示仍有下睑牵拉感,未给予特殊处理后消失.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无一例出现释放眶隔脂肪回弹至眶隔前间隙重新形成睑袋膨出.高年资医师、护士、求美者三方评价满意率分别为90.48%、95.24%、85.71%.结论 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重置手术中实施"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术后能获得较满意的下睑形态外观,对睑袋膨出和泪沟凹陷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且释放的眶隔脂肪重新回弹形成睑袋的概率较低,医患双方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毛发移植术后非手术区域应激性脱发一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毛囊单位提取术(follicular unit excision,FUE)现已成为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瘢痕性秃发、上面部轮廓调整的重要手术方式[1].FUE术后应激性脱发作为一种常见的FUE并发症,可表现为生长期脱发或休止期脱发,往往影响术后美观,给医患双方带来很大困扰[2].受区应激性脱发普遍存在,又被称为毛发移植术后脱落期.术后2~4周,受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移植物毛干脱落,直到术后6~9个月脱落的毛干才会完全长出[3-4].而供区应激性脱发发生率相对较低,仅有几篇病例报道,且多数属于休止期脱发[5-8].2023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了1例毛发移植术后非手术区域应激性脱发患者.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液肿瘤患者共享决策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共享决策被誉为21世纪医疗决策的黄金方法,其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近10年引起国外肿瘤领域的广泛关注.共享决策以患者需求为重点,强调医患双方共同交流,由临床医务人员提供选项并讲述每项选择的风险和益处,同时鼓励患者表达偏好和价值取向,最终双方共同做出决策.共享决策可提升患者决策满意度,降低疾病不确定感,减少决策后悔和决策冲突.本文综述共享决策在血液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概述、现状、影响因素、工具及效果,以期为共享决策在中国血液肿瘤患者中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不同染色体核型Turner综合征的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205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核型的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的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诊断中心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产前诊断胎儿核型为TS者的临床信息。依据核型结果,将这些病例分为X单体(核型为45,X)和非X单体类(核型包括X数目异常、等臂X、X缺失、X重排、假双着丝粒X和含Y数目异常嵌合体,以及Y缺失)2类。采用 χ 2检验对TS的检出率、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χ 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超声异常征象进行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2组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进行比较。 结果:(1)研究期间共27 981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检出TS共205例(0.73%),包括X单体(135例)和非X单体类(70例,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4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26例)。(2)205例中,164例(80.0%)有1项产前诊断指征,41例(20.0%)有多项产前诊断指征。X单体中,超声异常的检出率[85.2%(115/135)]高于其他3类指征[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为67.3%(35/52),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为60.0%(15/25),其他指征(高龄、不良孕产史和夫妻双方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为5.2%(7/135)]( P值均<0.05),且高于该指征在非X单体类的检出率[25.7%(18/70)]( χ2=71.55, P<0.001)。非X单体类中,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TS检出率[54.7%(29/53)和68.3%(28/41)]高于其他2类指征[超声异常为25.7%(18/70),其他指征为14.3%(10/70)]( P值均<0.05)。(3)133例以超声异常为产前诊断指征者中,65例(48.9%)存在单个、68例(51.1%)存在多个超声异常征象。早孕期超声异常的95例和中晚孕期超声异常的38例中,X单体淋巴水囊瘤和水肿的发生率均高于非X单体类[早孕期:71.8%(61/85)与1/10、34.1%(29/85)与0/10;中晚孕期:73.3%(22/30)与0/8、50.0%(15/30)与0/8;Fisher精确概率法, P值均<0.05]。X单体的NT厚度大于非X单体类[7.5 mm(1.0~17.4 mm)与1.7 mm(0.8~9.5 mm)]( Z=-5.25, P<0.001)。(4)72例以超声异常以外的指征行产前诊断者中,68例完成血清学筛查,61例完成NIPT。血清学筛查高风险、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及其他指征(高龄、不良孕产史和夫妻双方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4.4%(37/68)、59.0%(36/61)和22.2%(16/72);3部分病例产前诊断指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22.40, P<0.001)。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指征( χ 2值分别为18.77和15.40, P值均<0.001)。72例中,19例(26.4%)为X单体,53例(73.6%)为非X单体类;嵌合体共42例(58.3%)。(5)205例TS病例中,185例随访成功(X单体123例,非X单体类62例)。X单体中1例活产(0.8%,1/123),非X单体类中17例活产(27.4%,17/62)。2组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33.22, P<0.001)。获随访的超声未见异常的63例TS病例(X单体18例,非X单体类45例)中,18例X单体均引产;而非X单体类13例活产(28.9%,13/45),32例引产(71.1%,32/45)。18例活产病例中,1例(非X单体类)于孕36周早产,其余均足月出生。对11例病例完成随访,其中的1例X单体患儿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2 SD;10例非X单体类患儿身高位于同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1 SD~+3 SD。这11例儿童智力运动发育良好,未见其他结构异常。7例拒绝随访。 结论:胎儿TS病例中,X单体最常见的产前诊断指征为超声异常,非X单体类最常见的产前诊断指征为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与非X单体类相比,X单体的终止妊娠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GLTC医患沟通方案干预住院患者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医学人文的示善-倾听-交流-合作(GLTC)医患沟通模式制定住院患者沟通方案,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进医疗质量,有效增强医生沟通与临床工作能力。方法:自行制定《住院患者GLTC医患沟通方案》与《住院患者医患沟通满意度调查表》。于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应用沟通方案对来自江苏省5家三级公立医院的5名不同科室医生进行培训。通过问卷对医生及其负责患者进行调查,每次发放问卷250份,比较培训前后医患沟通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方案应用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总体高于方案应用前( P<0.05),医疗费用与病情讲解沟通相关项目患者满意度较低;方案应用后,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满意度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肿瘤内科医生对方案应用性评价高于其他科室( P<0.05)。 结论:应用GLTC医患沟通方案能够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建议将该沟通方案融入住院患者医疗过程中,并根据患者差异制定个体化的实施方案。要加强医疗费用方面的沟通和医学知识讲解,多种措施并举调整医生接诊心态,不断改进方案,提高临床应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以术治身 以情治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恋生恶死是人之常态,恐惧、沮丧、焦虑、忧伤是人之常情,无论是多豁达、坚强之人在死神面前也无法从容起来。对现世亲人的留恋、死亡过程的挣扎抗拒和对死亡世界的困惑迷茫都是死亡降临时不可避免的纠结。但是无论怎么纠结,我们终须迈过这一道门槛。如何安抚、安顿这颗不安的灵魂,是现代医学必须面对的课题。癌症患者是直面死亡的特殊群体,在生命进入倒计时之际,在医学技术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医学前辈特鲁多医生早就给了我们答案,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尊重每位患者的个体独特性,去倾听,去支持,去抚慰,做到以术治身的同时,以情治心。与死神的搏斗,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也要靠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只有加强医患沟通,缓解病患的紧张焦虑情绪,减少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医患双方共同配合,才能在面对癌症这场的战役修炼灵魂,坦然面对生命的最后一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辅助生殖前和期间甲状腺疾病筛查诊治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甲状腺疾病是造成生育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生育力低下女性患甲状腺疾病比例逐年增加,甲状腺功能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正逐渐引起重视。在行辅助生殖治疗前应对夫妇双方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查,尤其女方在进行卵巢刺激期间应注意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考虑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为了规范筛查和治疗,参照国内外指南和文献形成本专家共识,旨在为伴甲状腺疾病或功能异常的不孕不育夫妇提供治疗的辅助生殖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和妇科医生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17-2019年哨点医院丙型肝炎基线特征及治疗现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诊断的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例的诊断类型、疾病进展及治疗等情况。方法:在全国部分地区的二、三级医院设立监测哨点,对在哨点医院2017-2019年连续3年就诊中传染病报告的丙肝病例进行调查,了解其一般人口学特征、丙肝诊断、肝纤维化程度及治疗等情况。采用χ 2检验及χ 2趋势检验对其诊断、治疗等情况及有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3年共调查丙肝病例16 241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7 538例(占46.41%),确诊丙肝病例8 703例(占53.59%);确诊病例中,急性60例(占0.69%),慢性8 643例(占99.31%)。3年间肝病相关科室诊断病例的占比由62.23%下降至40.01%,而非肝病的内科及外科病例占比由不足30%提升至接近60%。二级医院确诊病例比例(26.27%)显著低于三级医院(6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 594.833, P < 0.001),不同地区确诊比例也存在差异( P值均< 0.001)。FIB-4 > 3.25的病例占35.78%,且该比例随年龄增加趋势明显(χ 2趋势= 1 159.624, P < 0.001)。抗病毒治疗比例平均不足10%,二级医院抗病毒治疗比例极低(2.13%);但单纯保肝治疗的比例从2017年的30.40%下降到2019年1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01)。 结论:医疗机构就诊人群丙肝筛查发现力度逐年增加,但仅半数左右病例可以确诊,二级医院确诊能力尤其不足。确诊病例中绝大多数为慢性丙肝病例,肝纤维化指标异常者超过1/3,且该比例随年龄增加。丙肝抗病毒治疗比例低,二级医院远低于三级医院。亟需提高医患双方对丙肝的重视,加强丙肝确诊能力,提高丙肝抗病毒治疗覆盖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防控管理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疫情期间如何安全有效的开展电子鼻咽喉镜检查,避免交叉感染,成为我们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通过对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工作流程进行调整,同时运用安全防控策略,在有效完成患者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同时,以期避免疫情期间医患双方交叉感染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患共同决策模式在我国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改进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临床决策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患共同决策(SDM)是一种鼓励医生与患者共同参与的新兴决策模式,是指将患者纳入医疗决策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就某一医疗决策多种选择的利弊进行充分沟通,结合患者个人喜好、社会与文化背景以及教育与经济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医患双方做出共同决策。国外已有多个学科将SDM应用于临床实践。SDM在我国心血管病领域推进也是可行的,但尚存在诸多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SDM 可以进一步改善临床决策过程,对优化治疗方式的选择、改善疗效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