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眶隔外侧脂肪释放内侧转移治疗上睑凹陷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用释放后眶隔外团脂肪矫正上睑凹陷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河北承德市口腔医院医学美容科就诊的上睑凹陷女性患者26例,年龄22~54岁,平均43岁。对26例患者行外团眶隔脂肪释放反向折叠重置术,将脂肪放置于上睑凹陷处,眶隔在中外侧做约4 mm切口,尽量保证眶隔完整。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照片进行比较,观察上睑凹陷的矫正效果及上睑形态。结果:26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切口瘢痕不明显;术后6个月,19例患者效果满意;6例患者因脂肪不足效果有改善;1例患者因脂肪量太少,填充不到位效果欠佳,后用自体脂肪移植得到改善。结论:外团眶隔脂肪释放反向折叠重置术矫正上睑凹陷,手术效果明显、创伤小,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点小切口重睑术同期行眶隔脂肪重置矫正上睑凹陷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三点小切口重睑术同期行眶隔脂肪重置矫正上睑凹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整形美容中心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采用三点小切口重睑术同期行眶隔脂肪重置矫正上睑凹陷的患者资料。术中将上睑中央脂肪团外侧延伸部通过3个微小皮肤切口内移固定至上睑中内侧。术后进行随访,观察重睑形态和上睑凹陷的改善情况,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共纳入72例患者(140眼),男1例,女71例,平均年龄28岁(19~40岁),术前评估为轻度上睑凹陷122眼,中度上睑凹陷18眼。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重睑弧度流畅、两侧基本对称;术前轻度上睑凹陷的122眼中,术后118眼恢复至无上睑凹陷,4眼仍存在轻度上睑凹陷;术前中度上睑凹陷的18眼中,术后有3眼恢复至无上睑凹陷,15眼仍存在轻度上睑凹陷。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3.1%(67/72)。重睑松脱率为3.6%(5/140),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三点小切口重睑术同期行眶隔脂肪重置可有效改善轻、中度上睑凹陷,术后重睑形态稳定,满意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下睑年轻化手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下睑衰老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眶隔脂肪膨出、泪沟畸形、下睑皮肤松弛;下睑年轻化手术主要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随着对睑袋相关解剖研究的深入以及整形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睑年轻化手术从最初的单纯切除多余皮肤和疝出脂肪,发展到结合眶隔脂肪释放重置、加强下睑支持结构、中面部提升等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为提高下睑年轻化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起到积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手术联合眶隔脂肪注射填充眶周年轻化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探讨手术联合眶隔脂肪注射填充治疗眶周凹陷的手术方法及疗效。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就诊的33例女性美容就医者,年龄23~55(37.5±6.3)岁,均有不同程度的泪沟或上睑凹陷畸形,伴眶隔脂肪膨出。将重睑或眼袋手术获取的眶隔脂肪,经分离剪碎等步骤,分层注射到眶周凹陷处以修饰眼周轮廓。33例美容就医者术后均无感染、血肿、脂肪液化等并发症,仅1例患者注射后出现局部硬结,经热敷后消退,其余32例患者眶周凹陷畸形术后均得到较好纠正。手术切除联合眶隔脂肪注射填充能修复睑袋,又能矫治眶周凹陷畸形,是有效的眶周年轻化美容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眶隔脂肪中央团重置矫正上睑凹陷重睑术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中央团重置矫正上睑凹陷重睑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天津伊美尔整形美容医院和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整形外科对上睑凹陷施行重睑手术患者58例(男14例,女44例,年龄16~42岁,平均29.3岁),在术中将眶隔脂肪中央团外展部进行游离,反转180°展平,缝合到内侧眶隔脂肪团。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照片进行比较,观察上睑形态,上睑凹陷矫正的效果。58例患者中52例术后6个月随访,对术后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52例患者中41例对手术结果满意和非常满意,患者上睑饱满,重睑线流畅,上睑外侧臃肿外观得到改善;11例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度一般。术前上睑凹陷(4.9+1.1) mm,术后凹陷(2.4+0.7) mm,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重睑术中用眶隔脂肪中央团重置技术可矫正上睑凹陷,使术后上睑形态饱满,重睑流畅,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眶隔脂肪重置在下睑袋术中矫正泪槽及睑颊沟畸形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重置法在下睑袋成形术中矫正泪槽及睑颊沟畸形的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整形美容科对下睑袋合并泪槽及睑颊沟凹陷畸形患者72例(男10例,女62例,年龄32~66岁,平均48岁),松解泪槽韧带及眼轮匝肌限制韧带,释放眶隔脂肪,将眶隔膜及脂肪向下推进平铺,重置于眶下区骨膜瓣下,填充沟槽凹陷。结果:72例手术切口均愈合,双侧眼部形态自然、对称,睑颊部过渡良好,轮廓线呈单凸型曲线,切口瘢痕不明显。6~24个月随访,5例失访;1例出现单侧下睑睑袋复发,6个月后再次手术修复后改善;1例出现轻微下睑退缩,按摩理疗随时间增长自行好转;其余65例泪槽沟睑颊沟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66例(91.67%)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松解泪槽韧带及眼轮匝肌限制韧带并进行眶隔重置,对于矫正下睑袋伴泪槽及睑颊沟畸形的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体脂肪注射与眶隔脂肪重置术矫正年轻人眶下缘凹陷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自体脂肪注射术与结膜入路眶隔脂肪带蒂移植术矫正年轻人眶下缘凹陷畸形的效果。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眶下缘凹陷伴眶隔脂肪膨出患者40例,男9例,女31例,年龄20~40岁,平均30.6岁。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1组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释放重置术,2组在眶隔脂肪适量去除后行分层分区结构脂肪、微脂肪颗粒、纳米脂肪注射术。结合泪沟畸形等级量表(TTRS)和患者满意度评估术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TTR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TT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TTRS各项评分改善比较,2组患者泪槽深度( P<0.05)、色素沉着( P<0.01)、皱褶( P<0.01)改善优于1组。2组患者满意度(95%)高于1组(7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年轻人眶下缘凹陷经眶隔脂肪适量去除后分层分区自体脂肪注射术能获得较好效果,不仅减轻泪槽深度,还对眶周色素沉着和细纹具有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乳糜脂肪在眼睑贴骨瘢痕性凹陷萎缩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乳糜脂肪在眼睑贴骨瘢痕性凹陷萎缩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合理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眼睑贴骨性瘢痕所致的凹陷及萎缩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行腹部皮下脂肪抽吸,将获取的脂肪进一步机械细化处理获得乳糜脂肪。根据需要在眼眶区域行序列化乳糜脂肪注射,每次注射间隔时间约3个月。脂肪移植后3个月左右,对于伴发上睑下垂或眦点异位行必要的对症处理,对于下睑则联合眼轮匝肌肌皮瓣治疗修复眼睑畸形。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并发症出现情况。治疗结束后6个月,采用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价量表(POSAS)评估瘢痕,同时使用医患综合评分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共入选6例眼睑区域贴骨瘢痕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4~53岁,平均37岁。缺损原因:外伤4例,上颌骨骨髓炎治疗后2例。病程时间:1.5~50.0年,平均14.2年。瘢痕位置:上睑4例,下睑2例;凹陷区域面积:0.5 cm×2.0 cm ~1.5 cm×3.0 cm。上睑乳糜脂肪注射3~4次,平均3.25次;下睑平均2次,单次注射量0.6~1.3 ml,注射总量1.4~2.7 ml。治疗结束后6个月,所有患者外观显著改善,眼睑软组织容量明显增加,瘢痕区域组织活动度良好、弹性改善,无并发症出现。患者自评量表(PSAS)和观察者评分量表(OSAS)分数分别为(7.0±1.0)分和(6.7±1.1)分,医患综合评分为4~5分,平均4.5分。结论:对于上睑贴骨瘢痕性凹陷萎缩,乳糜脂肪能够有效增加组织容量,治疗效果良好;对于下睑,则需要在乳糜脂肪移植的基础上联合眼轮匝肌肌皮瓣,进一步增加支持结构,方可获得较好的重建外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眼轮匝肌瓣转位矫正泪沟畸形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眼轮匝肌瓣转位矫正泪沟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手术矫治的泪沟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行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眼轮匝肌瓣转位术)及单纯组(单纯行眶隔脂肪重置术)。手术方法:采用经皮入路,于眼轮匝肌下分离重置眶隔脂肪填充泪沟凹陷,联合组加行转移蒂在内侧的眼轮匝肌瓣填充泪沟内侧凹陷。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Hirmand泪沟等级量表对患者下睑进行评级(Ⅰ、Ⅱ、Ⅲ级,从内侧至外侧程度依次加重),并将下睑由内侧至外侧均无明显泪沟评为0级,计算2组中各级的改善率(术后评级改善例数占该级中总例数的百分率)和完全改善率(术后评级改善至0级例数占该级中总例数的百分率);术后1个月内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记录。组间Hirmand各级改善率、完全改善率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175例患者(350只下睑),其中联合组104例(208只下睑),男16例,女88例,年龄(34.3±8.3)岁,术前下睑Hirmand Ⅰ级47只,Ⅱ级54只,Ⅲ级107只;单纯组71例(142只下睑),男7例,女64例,年龄(33.2±8.6)岁,下睑术前Hirmand Ⅰ级24只,Ⅱ级32只,Ⅲ级86只。术后6个月,联合组中Ⅰ级病例改善率为91.5%(43/47),高于单纯组的54.2%(13/24)( P<0.01),而2组中Ⅱ、Ⅲ级病例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中Ⅰ、Ⅱ、Ⅲ级病例完全改善率分别为91.5%(43/47)、77.8%(42/54)、72.0%(77/107),均高于单纯组的54.2%(13/24)、25.0%(8/32)、24.4%(2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术后并发症包括睑外翻、血肿、淤斑、局部水肿超过2周,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眼轮匝肌瓣转位术对各级泪沟畸形均有改善,而且对泪沟内侧凹陷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眶隔脂肪重置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眶隔脂肪瓣矫正下眼睑眼袋合并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瓣矫正下眼睑眼袋合并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的经验。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部整形一中心用眼袋修复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术治疗35例眼袋合并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患者,男4例、女31例,年龄35~63岁,平均47.5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下眼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膨出、中重度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畸形及骨性眶缘轮廓感;均用经皮肤切口眼袋修复术,将眶隔脂肪释放后向下牵拉并内固定于合适位置,填充泪沟及睑颊沟。结果:35例患者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血肿、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6个月。35例患者眼袋、泪沟及睑颊沟畸形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内,2例患者单侧仍然存在轻度脂肪膨出眼袋畸形,2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轻度下睑外翻,均未处理,3个月后恢复。结论:眼袋修复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的手术方式,可有效修复下眼睑眼袋及矫正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畸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