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外伤性十二指肠壁血肿九例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回顾性分析9例外伤性十二指肠壁内血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9例患儿均有明确的腹部外伤病史及胆汁性呕吐症状,其中6例行禁食、胃肠减压及肠外营养等常规保守治疗,3例采用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保守治疗。9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常规保守治疗患儿平均住院(18.3±2.6)d,放置营养管后行肠内保守治疗患儿平均住院(9.7±0.6)d。根据腹部外伤史、右上腹疼痛、B超及CT检查所见可以明确诊断小儿外伤性十二指肠壁内血肿。对于伴有十二指肠梗阻的患儿采用胃镜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管保守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禁食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内镜黏膜切除术后十二指肠壁内血肿致急性胰腺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十二指肠壁内血肿是内镜黏膜切除术后罕见并发症,本文报道了1例内镜黏膜切除术后十二指肠壁内血肿病例,由于血肿逐渐增大压迫十二指肠乳头继发急性胰腺炎,经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分泌、抗感染、减少胰液分泌、止血、胃肠内营养等保守治疗痊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内镜治疗致十二指肠壁血肿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41岁,因呕血、黑便2d于2016年3月9日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年前曾有黑便史1次,于当地诊所对症治疗后好转,病因不明.实验室检查:Hb为118 g/L,WBC计数为14.48×109/L,PLT计数为188×109/L,凝血酶原活动度为71%,PT为15.4 s,INR为0.94.急诊内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出血,予2枚钛夹(HX610 135,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夹闭出血灶,以聚桂醇局部注射,见图1.内镜下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予禁食、补液、艾司奥美拉唑、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保守治疗.34 h后,患者出现明显的上腹部疼痛和腹膜炎表现,上腹部略有肌卫,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示Hb降至88 g/L,WBC计数为10.70×109/L,PLT计数为179×109/L,CRP为8.3 mg/L,血淀粉酶为2 034 U/L,脂肪酶为1 898 U/L,TBil为8μmol/L.急诊腹部CT检查示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水平部伴混合密度影近圆形肿块,与十二指肠壁相连续,十二指肠不同程度受压,肠腔狭窄;腹盆腔积液.为明确十二指肠包块性质,8h后进行了腹部增强CT检查,示巨大十二指肠壁血肿,胰腺肿胀,胰周渗液明显,见图2.考虑患者十二指肠壁血肿压迫乳头继发急性胰腺炎,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肠外营养、抑制胰酶分泌等保守治疗.5d后,患者出现轻度高胆红素血症,血DBil为18 μmol/L,TBil为33 μmol/L,但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腹痛、腹胀,无呕吐、黑便等,复查腹部CT示并发少量胸腔积液、腹水,但血肿较前明显缩小,继续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后1周,患者血脂肪酶、淀粉酶降至正常,黄疸消失;保守治疗2周后,患者痊愈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腹部钝性损伤致十二指肠肠壁血肿CT和MRI表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儿童腹部钝性损伤十二指肠致肠壁血肿CT和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8例十二指肠壁血肿CT和MRI资料.结果 病灶均单发,肠腔内7例,肠腔外1例,呈管状型或类圆形,边缘清楚6例,模糊2例,位于单一肠段4例,多个肠段4例.CT扫描病灶呈等高密度包块,密度不均匀,典型者可见“融冰征”和(或)“空气裂隙征”;MRI扫描病灶T1WI呈稍高或混杂信号,T2WI呈低或等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内均无强化,其中血肿壁强化3例.结论 儿童腹部钝性损伤致十二指肠肠壁血肿影像学表现特殊,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对病灶的显示具有优越性,有助于肠壁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华法林致非创伤性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的影像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华法林致非创伤性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11例)和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1例)收治的12例华法林致非创伤性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平扫和增强CT扫描检查.予患者停用华法林,肌肉注射维生素K1,静脉输注新鲜冰冻血浆,静脉滴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观察指标:(1)CT检查原发征象:①肠壁增厚情况;②肠壁密度增高情况.(2)CT检查继发征象:肠腔狭窄、肠壁积气、肠周改变及其他伴发征象.(3)治疗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偏态分布数据采用膨(范围)表示.结果 12例患者均行全腹部CT平扫检查,7例行全腹部增强CT扫描检查.(1)CT检查原发征象:①肠壁增厚情况.12例患者均表现为单发小肠壁均匀对称性、连续性、弥漫性增厚,其中7例回肠受累,5例空肠受累,3例自十二指肠升部开始累及第2、3组小肠;受累小肠平均长度为30.7 cm(11.0~58.0 cm).无多发或结肠受累患者.12例患者中,10例受累肠壁中度增厚(厚度为1.0~2.0 cm);2例重度增厚(厚度>2.0 cm),最厚处肠壁厚度达2.5 cm.②肠壁密度增高情况.12例患者均表现为肠壁密度不同程度增高,平均CT值为49.7 HU(36.0~63.4 HU).12例患者中,4例肠壁密度全层均匀性增高;4例为黏膜下层密度高于浆膜层;4例患者兼有上述两种表现.7例行增强CT扫描检查患者肠壁黏膜层和浆膜层强化,黏膜下层无明显强化,分层清晰,肠管与扫描层面垂直时呈靶征;其中5例患者肠壁黏膜层强化显著,呈弹簧样改变,门静脉期最清晰.(2)CT检查继发征象:①肠腔狭窄:12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肠腔狭窄.5例患者并发小肠梗阻,可见气液平.②肠壁积气:12例患者中,2例可见肠壁斑片状、斑点状气体影.③肠周改变及其他伴发征象:12例患者受累小肠周围及相应肠系膜区脂肪密度明显增高,肠间隙模糊,其中8例肠周及肠系膜区可见大量条片状高密度影.12例患者均可见不同程度腹腔积血.(3) 12例患者中,9例经正确治疗后,8例好转,1例腹痛持续加重,行急诊剖腹探查发现回肠出血坏死,予手术治疗;3例未予正确治疗,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结论 对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表现为急性腹痛伴凝血功能异常,CT检查显示肠壁增厚及密度增高、腹腔积血,伴肠腔狭窄、肠梗阻、肠周和肠系膜区积血,高度提示华法林致非创伤性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镜治疗致十二指肠壁血肿并急性胰腺炎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一、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因"黑便2 d,呕血2 h",于2016年12月3日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消化内科. 患者缘于2d前无明显诱因开始解黑色大便,共2次,量约700 g,到外院住院治疗. 2016年11月29日外院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A1期)、胃多发溃疡( A1期) ,并行内镜下钛夹止血术+肾上腺素注射硬化止血术. 2h前开始呕吐暗红色血液,共3次,非喷射性,每次量不等(具体不详),并出现明显头晕、大汗淋漓,由家人送至我院就诊. 患者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病史,定期规律透析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发性肠系膜血肿致上消化道梗阻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自发性肠系膜血肿是某节段肠管的肠系膜血管树局部出血形成的血肿,是普外科的罕见疾病[1].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诊断困难,常易误诊.辽宁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1例肠系膜血肿病例.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病人男,46岁,因“间断上腹不适疼痛半月,加重伴恶心、呕吐4d”于2018-02-26入院.外院腹部增强CT示:腹腔内不规则大片软组织密度影,主要位于十二指肠周围,双侧结肠旁,边界不清,CT值为43~76 HU,增强未见强化,与邻近小肠、胰腺钩突部分界欠清,胰腺炎症可能性大(图1).肠系膜血管造影示:肠系膜上下动静脉管腔充盈良好,管壁未见异常,胸腹主动脉管壁局部可见混合斑块形成,管壁不规则增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胃镜检查致十二指肠壁血肿伴急性胰腺炎2例病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资料例1,男,10岁3个月,因"腹胀、呕吐3月"于2017年6月30日9时许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我院)门诊行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炎、浅表性胃炎(图1). 4 h后,出现以脐周为主的阵发性剧烈腹痛,伴呕吐,呕吐物含胆汁样胃内容物,偶有少许血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十二指肠壁内巨大血肿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 女性,27岁,因“反复上腹痛伴皮肤瘙痒、尿色加深1个月余”于2018年8月18日入院.既往体健,2个月前因合并肝功能不全行剖宫产手术.体检:体温37℃,心率7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2/80 mmHg(1 mmHg=0.133 kPa);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未及啰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min.入院后予抗炎护肝解痉对症治疗.腹部CT示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明显扩张,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示:胆总管囊肿,胆总管下端结石;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胆囊底部结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外伤性十二指肠、空肠肠壁内血肿三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