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腺结核误诊为胰腺肿瘤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结核病(TB)发病率很高,但原发性胰腺TB却极其罕见,且对其诊断极具挑战性。本文报道了1例误诊为胰腺肿瘤并施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TB青年男性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以求进一步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自身免疫性脑炎合并小细胞肺癌胰腺转移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 男性,55岁,因“皮肤、巩膜黄染伴上腹痛5 d”,于2021年11月10日就诊于我科。患者自述有乏力,无发热、寒战、腹胀、呕吐等表现,小便偏黄1个月余,体重未见明显改变。既往史:1年前确诊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型自身免疫性脑炎,给予甲泼尼龙冲击联合丙种球蛋免疫治疗,规律监测病情控制可,未再诉头痛、行为异常等表现;10个月前确右肺上叶小细胞肺癌(广泛期):纵隔淋巴结转移、骨转移,序贯行6个周期依托泊苷联合洛铂方案化疗、33次累及野和缩野推量放疗,经影像学评估病情稳定后定期复查。既往有高血压病30余年,发现血糖升高7个月余,发现结核感染1年余(均未行规律监测及治疗)。体检:神志清,皮肤、巩膜明显黄染,上腹部轻压痛,余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清总胆红素238.8 μmol/L,直接胆红素202.2 μmol/L,白蛋白39.2 g/L;凝血指标和免疫球蛋白G分型检测正常;血清淀粉酶 437.0 U/L,脂肪酶2 002.0 U/L;血清CA19-9 304.1 U/mL,CA125 39.5 U/mL,癌胚抗原5.3 μg/L,神经源性特异性烯醇化酶45.1 μg/L,胃泌素释放肽前体741.2 ng/L;糖化血红蛋白7.1%。上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胰头区低密度、轻度强化病灶,向十二指肠腔内突出(图1),合并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胰颈-胃间隙软组织密度影,考虑恶性肿瘤并淋巴结转移;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尖段病灶最大径约10.0 mm(较前6.2 mm增大),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增大;头颅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主要诊断考虑:胰腺转移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梗阻性黄疸;次要诊断为:小细胞肺癌(广泛期),自身免疫性脑炎(抗NAMDAR型),高血压3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1例十二指肠巨大间质瘤局部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救治的多中心讨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 女性,60岁。因体检时发现胰头占位1周,拟诊断为“胰头恶性肿瘤”于2020年7月7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外科。患者自发病以来无腹胀、腹痛、纳差、黄疸、发热等不适。入院5 d前于外院行增强MRI及PET-CT检查,考虑为胰腺钩突癌。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口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62.5 mg,1次/d,自诉血压控制可。30余年前曾因“结核”行腹部肿物切除术,具体不详。一般体检无特殊,腹部未及明显阳性体征。入院查血尿常规、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均正常,增强MRI及胰周CT血管造影检查,均提示为十二指肠间质瘤。肿瘤最大径6 cm,马蹄形,内侧缘位于肠系膜上静脉后方(图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婴儿隐匿性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为提高对婴儿隐匿性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的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我们对厦门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婴儿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该例患儿以支气管肺炎收住入院,轻度腹泻和水肿,未见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减少,呈现低蛋白血症。输注白蛋白未能缓解低蛋白血症,随后胃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段可见大小不等密集的白色粟粒样颗粒状隆起,黏膜呈广泛白斑样病变,病理检查显示明显的小肠淋巴管扩张,进而确诊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确诊后每两日输注白蛋白,连续输注两个疗程并予portagen中链脂肪酸奶粉喂养。经处理后血浆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基本升至正常水平,腹部及胸部彩超显示双胸腔及双肺积液均已被吸收。对该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有血浆白蛋白及球蛋白下降而导致浮肿的婴儿,排除肝肾疾患及肿瘤、结核等慢性疾病所致蛋白消耗过多的可能性,均应考虑小肠淋巴扩张症,需尽可能尽早行胃镜检查,进一步完善病理活检,实现早日确诊、尽早进行对症治疗及饮食干预治疗,避免处理不及时导致的严重后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诊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救治壶腹周围肿瘤大出血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 女性,58岁,因“发现十二指肠肿物8年,黑便5 d,心悸1 d”于2023年2月12日由救护车转送至我院。患者8年前于外院体检发现十二指肠肿物,当时患者无腹痛腹胀,无呕血、黑便,无畏寒、发热,皮肤巩膜无黄染等,考虑为良性病变。定期随访,患者无明显不适,未予治疗。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无呕血,无头晕、黑矇,无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等不适,之后每天均有黑便,量不多。1 d前患者出现心悸,无腹痛、发热等不适,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70 g/L,腹部增强CT检查结果示十二指肠降部肠壁增厚,环3/4周,增强后呈等血池强化(图1A)。入院后立即行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十二指肠降部可见环绕3/4周黏膜粗糙、增厚,伴活动性渗血(图1B),内镜下止血困难。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止血也未成功,血红蛋白降至46 g/L。于当地医院行输血、补液治疗,用救护车转送至我院。患者既往无腹部手术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育有1子1女,已绝经。身高158 cm,体重57 kg,体重指数22.8 kg/m2。体检:神志清,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未及腹腔包块,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4次/min。急诊室评估:心率120次/min,血压100/65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20次/min,手指脉搏氧饱和度100%。急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11×10 9/L,红细胞计数3.19×10 12/L,血红蛋白64 g/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纤维蛋白原1.75 g/L。诊断:壶腹周围肿瘤伴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代偿期),重度贫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甲胎蛋白阳性的肝结核并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结核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甲胎蛋白阳性的肝结核并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结核较为少见,本文就患者的病史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诊断,总结分析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灶的病理活检,最终依靠病理明确肝结核合并HLLT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合并HIV感染的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消化道穿孔合并HIV感染患者的诊断、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普通外科收治的消化道穿孔合并HIV感染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X线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其中穿孔部位位于十二指肠球部5例,胃幽门部3例,回盲部及末端回肠9例.17例患者中7例合并结核感染,2例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2例死亡.结论 HIV感染者消化道穿孔的病因较普通患者有较大差异,病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对HIV感染者需要考虑多重感染的可能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肉瘤样肝细胞癌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 男,60岁.上腹部胀痛不适10余天,呈持续性隐痛,无发热、恶心,无腹胀、腹泻,无尿急、尿频、尿痛及肉眼血尿,CT检查发现腹腔肿块住院治疗.体检: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部可扪及直径约10 cm肿物,质韧,边界不清,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胃镜示:食管炎、萎缩性胃炎伴黏膜黄斑、十二指肠炎.既往健康,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及密切接触史,糖尿病史.体检:T 37℃,P 68次/分,R 20次/分,BP125/72 mmHg.实验室检查:AFP 1.96 ng/ml(正常0~7.2ng/ml),HBsAg> 165,谷草转氨酶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十二指肠及肝脏毛霉菌感染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 ,30岁 ,农民 ,因中上腹部不适2年 ,恶心、呕吐半个月于2008年2月26日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进食后中上腹部隐痛不适 ,伴盗汗 ,一直按胃炎对症治疗 ,效果欠佳 , 2年来体质量逐渐下降约15 kg.患者于4个月前在外院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降部扩张伴肠壁增厚.胃镜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示(球降移行部)炎性肉芽组织伴坏死、渗出 ,并可见较多多核巨细胞 ,结核可能性大.腹部超声检查示肝右叶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肝脏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报告示小片肝组织 ,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化伴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并可见少量多核巨细胞.经杭州结核病防治所会诊后考虑结核 ,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治疗 ,治疗期间复查腹部超声示肝脏占位进一步扩大 ,且予抗结核治疗3个月余症状无缓解.半个月前患者出现进食后腹部饱胀感 ,恶心、呕吐 ,伴午后低热 ,夜间盗汗明显 ,遂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腹部增强CT 检查示右肝肿块伴门静脉右支内癌栓 ,十二指肠肠腔扩张 ,肠壁增厚 ,首先考虑恶性肿瘤(图1).复查胃镜示十二指肠后壁见隆起肿块伴巨大溃疡 ,性质待定(图2).胃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示十二指肠黏膜内见炎性渗出物 ,表面可见毛霉菌感染伴肉芽肿性炎(图3).再次行肝脏穿刺病理诊断为真菌感染、过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 ,PAS )染色阳性(图4 ).复查外院胃镜活组织检查组织切片可见毛霉菌 ,肝脏穿刺标本仅见肉芽组织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经反复询问 ,患者否认幼年期反复感染、腹泻、生长发育停滞等免疫缺陷症相关表现 ,否认糖尿病、慢性肾病、肝硬化等基础疾病 ,否认长期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用 ,入院后免疫球蛋白定量、H IV相关抗体、自身免疫相关抗体、淋巴细胞计数、T 细胞斑点试验(T cells spot test ,T-SPOT )、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查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 )E>3000 IU/mL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250 .00 U/mL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定量为0.00U/mL,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为1261 .04临界指数(cut-off index ,COI)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定量为34 .72 COI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G定量为0 .62 COI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IgM 定量为0 .06 COI.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期给予橙汁对异烟肼在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探讨橙汁与抗结核药异烟肼之间的食物-药物相互作用.方法 ①建立大鼠血浆异烟肼和肝组织中异烟肼及其代谢产物乙酰异烟肼、异烟酸浓度的LC-MS定量分析方法.②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橙汁组、橙汁+异烟肼组、异烟肼组,异烟肼剂量30 mg/kg,橙汁剂量20 mL/kg连续给予180 d.最后1d给予1次异烟肼90 mg/kg后采血,采用LC-MS方法检测异烟肼血浆药物浓度及210 min肝脏组织中异烟肼、乙酰异烟肼、异烟酸浓度.通过RT-PCR方法检测各组十二指肠与肾脏样本中转运体mRNA的表达;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肝脏样本中异烟肼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建立了LC-MS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可检测大鼠血浆中异烟肼浓度和肝组织中异烟肼及其代谢产物乙酰异烟肼和异烟酸浓度;②长期给药180 d,橙汁可引起异烟肼血药浓度明显增加,肝脏中乙酰异烟肼与异烟酸浓度显著增加;③长期服用橙汁和异烟肼可诱导肾脏外排转运体MRP4,抑制肠道外排转运体BCRP、肾脏外排转运体MATE2-K,引起FAAH1、GLS2、CYP2E1、GST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柑橘类果汁中的橙汁可影响异烟肼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长期饮用可引起异烟肼血浆药物浓度增加,并使其代谢速率加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