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节镜探查在双反牵引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关节镜探查在双反牵引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采用双反牵引辅助复位内固定及关节镜探查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188例,男129例、女59例,年龄(46.7±11.8)岁(范围14~80岁),左侧115例、右侧73例,骨折Schatzker分型:Ⅱ型81例、Ⅲ型15例、Ⅳ型23例、Ⅴ型29例、Ⅵ型4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0±5) d(范围1~14 d)。手术均采用双反牵引辅助复位、锁定接骨板和自断式加压螺栓固定;固定后采用关节镜探查骨折复位质量、半月板及韧带损伤情况,对关节内病变进行处理,如半月板部分切除、全部切除或者缝合。术后采用Rasmussen评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术后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骨折复位固定及关节镜探查。手术时间(95±21) min(范围30~120 min),术中出血量(120±58) ml (范围50~300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0±6.5)个月(范围10~24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愈合时间(3.0±2.4)个月(范围2.5~6.0个月),其中165例(87.8%,165/188)于术后3个月内愈合,其余23例于术后4~6个月愈合。关节镜探查188例患者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平整。其中97例(51.6%,97/188)合并半月板损伤,以纵行撕裂(29%,28/97)最常见,于关节镜下缝合处理;其余69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合并十字韧带损伤29例(15.4%,29/188),均未行一期修复,术后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末次随访时Rasmussen评分为(16.8±2.4)分(范围6~18分),其中优152例、良36例,优良率100%。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评分分别为(79.8±9.2)分、(85.1±10.1)分和(94.9±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2.53, P<0.001)。术后发生皮肤浅表感染2例,经定期换药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痊愈;术后1周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7例,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结论:采用双反牵引辅助复位内固定后,应用关节镜下检查既可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质量,又可处理合并的半月板损伤及评估十字韧带损伤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儿童盘状半月板损伤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和并发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的半月板畸形,主要在亚洲人中多见,常累及外侧半月板.对于无症状的盘状半月板患者通常采取观察、避免受伤等保守方法治疗,对于有症状和撕裂的患者则需要行手术方法治疗.目前多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和半月板修复术,并且早期至中期的报告良好.患者的手术年龄、术后随访时间和手术类型都是预后的影响因素.部分患者手术后会出现膝关节长时间疼痛,早期骨关节炎,再撕裂和剥脱性软骨炎等并发症.其中长时间疼痛的发生率较高,剥脱性软骨炎的发生率最低.半月板再撕裂则是患者行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3.0T MRI和关节镜检查对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关节镜检查对膝关节软骨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80名于本院接受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所有均行膝关节1.5T MRI、3.0-TMRI和关节镜Outerbridge和ICRS分级检查.以关节镜的诊断作为标准,评估1.5T MRI、3.0-T MR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根据关节镜分级评估结果显示,在288次关节面评估中,113次(39%)关节面评估被归类为疾病阳性(Ⅱ至Ⅳ级).与关节镜Outerbridge分级相比,1.5 T MRI分级诊断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73.83%、81.22%、69.91%、84.00%和78.47%,Kappa值为0.544,与关节镜Outerbridge分级具有一定一致性;与关节镜Outerbridge分级相比,1.5 T MRI分级诊断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65.32%、80.49%、71.68%、75.43%和73.96%,Kappa值为0.463,与关节镜Outerbridge分级具有一定一致性.与关节镜Outerbridge分类相比,3.0 T MRI分级诊断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1.42%、81.14%、73.60%、87.12%和 81.25%,Kappa值为0.614,与关节镜Outerbridge分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关节镜ICRS分级相比,3.0 T MRI分级诊断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 76.99%、78.29%、69.60%、84.05%和77.78%,Kappa值为0.543,与关节镜Outerbridge分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相比于1.5TMRI,3.0 T MRI和关节镜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工具,在评估膝关节软骨病变方面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主观满意度与客观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及主观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Lysholm评分作为膝关节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客观满意度的指标,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电话回访、微信填写等方式,共收集本院自2014-04-2016-04关节镜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共109例.结果 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交锁、膝关节稳定情况、上下楼梯情况、下蹲情况是影响因素;主观满意度与术前是否充分了解手术、对护理满意情况、是否达到术前期望、骨科水平主观认可程度、术后功能、改善日常活动、康复指导、康复过程、症状是否消失等因素有关:结论 主观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交锁、膝关节稳定情况、上下楼梯情况、下蹲情况、术前是否充分了解手术、对护理满意情况、是否达到术前期望、骨科水平主观认知、术后功能、改善日常活动、康复指导、康复过程、症状是否消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关节镜治疗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治疗后2和5年跟踪随访评价关节镜治疗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非外伤性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96例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退行性内侧半月板损伤及Kellgren-Lawrance(K-L)放射线分级≤1级的中年患者.患者随机分组前和治疗后5年接受影像学评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关节镜手术,随后行运动疗法2个月;另一组只行运动疗法.实验开始时,以及随访24和60个月时,患者接受3份调查问卷: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结果评分(KOOS)、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和Tegner活动水平评定量表,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24和60个月时KOOS所有分量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与基线时相比,均获得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两组间同一时间点随访结果均无差异.但是1/3的只接受运动疗法患者感到效果不明显,又接受了关节镜手术.随访5年时影像学结果显示每组均有2名患者骨关节炎轻度进展.结论 关节镜手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非外伤性退行性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疗效并不优于只行运动疗法.因此,运动疗法可作为初始治疗方案.然而,1/3的只行运动疗法组患者膝关节症状未得到缓解,随后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射频治疗对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早期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使用射频汽化修整残留半月板对病人术后膝关节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地纳入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病人采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射频修整术,对照组病人(34例)采用膝关节镜下单纯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病人术后48 h伤口引流量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51.15±22.69)ml、(63.24±23.45)ml,VAS评分分别为(1.45±0.50)分、(1.62±0.5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64,P=0.610;t=0.259,P=0.613);所有入组病人术后的Lysholm评分为(91.58±5.78)分,均优于术前的(73.53±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12,P=0.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90.00±5.54)分、(92.79±5.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9,P=0.641).结论 关节镜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出血量与使用射频汽化仪无关,无论是否使用射频汽化修整残留半月板,病人术后膝关节的功能都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并与半月板成形术、保守治疗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该院9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3组,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37例)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半月板成形术组(30例)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保守治疗组(28例)拒绝手术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治疗后6个月评估临床疗效;治疗后6个月和2年采用L-ROM测定评估膝关节活动度,发放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发放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记录3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结果?半月板部分切除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和半月板成形术组的86.68%均高于保守治疗的53.57%(P <0.05),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与半月板成形术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 >0.05);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6个月、2年后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明显上升,VAS评分明显下降(P <0.05),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半月板成形术组治疗6个月、2年后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P >0.05),但与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5);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治疗6个月、2年后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半月板成形术组、保守治疗组(P <0.05),半月板成形术组、保守治疗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效果确切,且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在改善膝关节功能上更具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膝骨关节病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阶梯化治疗”和“尽量保留半月板”的理念深入人心.作为维持膝关节内侧半月板环形张力的重要解剖结构,后根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后根部撕裂后内侧半月板环形张力丧失,进而导致半月板承载负荷功能部分甚或完全丧失,继发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软骨退变和膝内翻畸形等骨关节炎改变.对于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治疗不同学者也持有不同的看法,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药物、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等.手术治疗主要分为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以及截骨联合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尽管保守治疗及部分切除术短期疗效满意,但长期随访显示患膝疼痛、功能及运动水平均无明显改善,而且继发膝关节内侧间室压力及受力面积异常.对于年龄< 65岁、膝内翻<5°、Outerbridge软骨分级<Ⅲ级、Kellgren-Lawrence分级<Ⅲ级患者单纯关节镜下修复术疗效明确,愈合率满意,且可以一定程度上延缓骨关节炎的进程.对于存在关节外畸形(胫骨近端内侧角< 85°或股骨远端外侧角>90°)、膝内翻>5°力线不良患者,截骨术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是否一期联合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尚存在争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盘状半月板切除术对中老年患者下肢力线的早期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切除术后下肢力线的早期改变情况.方法 纳入自2016-09-2017-05术前诊断为盘状半月板损伤且站立时膝关节能伸直的40例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19例(A组),其中16例缝合修复,3例未修复.盘状半月板次全切除成形15例(B组),其中6例缝合修复,未修复9例.盘状半月板全部切除6例(C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测量并比较股胫角、机械轴偏移、外侧关节间隙.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3组的股胫角、机械轴偏移和外侧关节间隙均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前后股胫角、机械轴偏移和外侧关节间隙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手术前后股胫角、机械轴偏移和外侧关节间隙差值的绝对值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术后即刻下肢力线即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膝内翻减轻和膝外翻增加,而半月板切除量的增加导致下肢力线的改变程度也相应增加.术前应加强对下肢力线的评估,术中尽量保留和修复损伤的半月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工半月板移植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半月板损伤是当今社会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为解决半月板损伤无法修复和半月板全部(或部分)切除术后综合征等临床问题,作为半月板重建术治疗替代物的人工半月板移植物已成为全世界研究热点.目前,人工半月板移植物主要包括降解型半月板支架和替代型半月板移植物.虽然已有商品化人工半月板移植物(如CMI(R)、Actifit(R)和NUsurface(R))应用于临床,但是没有一种移植物可重塑或长期替代半月板组织达到完美解决半月板切除术后症状和有效预防软骨退行性病变的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不同类型人工半月板移植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优势和不足,以期为半月板移植物的研究提供总结、参考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