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TDP-43的表达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I/R)后反式激活应答脱氧核糖核酸结合蛋白43(TDP-43)在脑内的定位及表达变化,探讨脑缺血后神经功能退变与TDP-43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R脑组织中TDP-43的表达变化,观察脑缺血后TDP-43与神经细胞的关系;提取I/R区组织蛋白以免疫印迹法对TDP-43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Sham组TDP-43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胞核内,I/R后皮质、海马及纹状体在1、3和7d组的TDP-43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出现病理性TDP-43的表达;TDP-43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在3d组达高峰(P<0.05).结论:大鼠I/R后能导致TDP-43表达上调,且病理性TDP-43主要出现于变性的神经元中,可能与脑缺血后出现的神经退行性变有密切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黄鱼HIF-1α基因的克隆鉴定与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鱼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克隆得到了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HIF-1α基因(LcHIF-1α)的cDNA序列,其开放阅读框全长2256个核苷酸,编码一个751个氨基酸的蛋白.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LcHIF-1α蛋白具有5个典型的功能结构域,包括1个helix-loop-helix(HLH)结构域,2个PAS结构域,1个DNA结合结构域(HIF-1)和1个羧基端反式激活结构域(HIF-1a_CTAD).系统进化分析显示,LcHIF-1α和其他硬骨鱼类HIF-1α聚成一支,与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HIF-1α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LcHIF-1α具有保守的特征结构域,预示着其功能可能与哺乳动物HIF-1α类似.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cHIF-1α在所检测的健康大黄鱼各个组织中都有表达,在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感染后,大黄鱼脾脏和头肾组织中的LcHIF-1α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达到峰值时分别上升了6.8倍和2.9倍.此外,LcHIF-1α在大黄鱼的3种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也都有表达,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在脂多糖(LPS)诱导后,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中LcHIF-1α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峰值分别是对照组的2.6倍和1.8倍,这些结果表明LcHIF-1α可能参与调控大黄鱼抗细菌免疫应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耳穴揿针治疗对剖宫产初产妇泌乳功能及TDP-43/Btn1A1/XDH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治疗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泌乳功能的影响,并从乳脂分泌相关基因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50例,剔除2例).对照组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揿针治疗 1 次,穴取内分泌、胸、胸椎、神门、交感等,取一侧耳穴,共持续3 d.比较两组初产妇治疗后泌乳启动时间、产后72 h泌乳充足率、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初产妇治疗后乳汁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TDP-43)、嗜乳脂蛋白亚家族1成员A1(Btn1A1)、黄嘌呤脱氢酶(XDH)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泌乳启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母乳喂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后72 h泌乳充足率为63.8%(30/47),高于对照组的41.7%(20/48,P<0.05);观察组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为72.3%(34/47),高于对照组的47.9%(23/48,P<0.05).观察组乳汁TDP-43、Btn1A1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乳汁XDH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耳穴揿针治疗可以提前启动剖宫产初产妇泌乳,提高产后泌乳充足率及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TDP-43、Btn1A1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