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认知水平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成都市高校大学生群体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水平。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通过高校献血车进校园邀请大学生填写电子问卷的方式,选择成都市区内10所高校的1 265例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年龄为18~21岁;男、女性为分别为548和717例。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参加过无偿献血,将其分为研究组( n=425,参与过无偿献血)和对照组( n=840,未参与过无偿献血)。2组学生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无偿献血知识知晓情况,无偿献血动机、感受和意愿5个方面进行调查。2组大学生的无偿献血知识、感受得分等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2组大学生性别、籍贯构成比等比较,采用 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 结果:①本研究1 265例大学生中,以女性(56.7%,717/1 265),农村户籍(69.6%,881/1 265),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83.2%,1 052/1 265)及非医药类专业(98.6%,1 247/1 265)大学生为主。1 265例大学生的献血率为33.6%(425/1 265)。研究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的性别、专业、健康自评情况及家庭年平均收入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87.55, P<0.001; χ2=8.95, P=0.003; χ2=16.92, P=0.002; χ2=11.18, P=0.011)。②本研究1 265例大学生的无偿献血知识总知晓率为75.0%(949/1 265);研究组大学生的无偿献血知识得分为(11.6±2.1)分,高于对照组的(11.1±2.4)分,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7, P<0.001)。③研究组大学生的无偿献血感受得分为(34.2±9.4)分,高于对照组的(29.1±8.1)分,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98, P<0.001)。④研究组425例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为奉献爱心(85.6%,364/425)和检查血型(53.6%,228/425);对照组840例大学生未参加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为时间不合适(53.2%,447/840)和认为自身不符合献血要求(50.1%,421/840)。⑤本研究1 265例大学生中,愿意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数占87.4%(1 106/1 265)。研究组和对照组大学生的无偿献血意愿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30, P=0.043);并且研究组大学生愿意参加献血的比例高于对照组[90.4%(384/425)比86.0%(722/840); χ2=4.97, P=0.026]。 结论:成都市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较好,献血意愿较强,但献血率处于较低水平。血站无偿献血工作中,应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无偿献血知识宣讲、消除大学生无偿献血顾虑、优化献血服务时间等,从而招募更多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为未来的血液供应提供更持续的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社区对普氏原羚的保护态度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是我国的特有种,青海湖地区是其唯一的分布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普氏原羚的有效保护、社区发展与保护之间矛盾的协调,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了解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对普氏原羚的保护态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维持当地生态和平发展提供保障.基于问卷调查法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牧民和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1)受访者认为草场质量退化(n=92,65.25%)和草场围栏设置(n=80,56.74%)是威胁普氏原羚的主要因素;在以保护普氏原羚和给予生态补偿为前提下,牧民拆除围栏的意愿有所提高(由 20.78%分别提高至 34.21%和 40.79%);(2)管理部门的宣教活动(79.43%)、手机(31.91%)和电视(28.37%)等媒体报道是受访者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政策法规的主要渠道,可以增进受访者对政策法规的了解,积极影响受访者对普氏原羚的认知(P<0.01)、保护态度(P<0.01)和保护意愿(P<0.01);(3)受访者一致认为自然保护区的严格管理与保护(牧民 94.81%,居民96.87%)、当地牧民对普氏原羚的包容与保护(牧民 97.40%,居民 87.50%)是普氏原羚能够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生存的主要原因;(4)受访者对普氏原羚的保护态度和意愿均较高,且愿意参与宣传教育(92.91%)和社区共管(87.94%)工作;(5)除了受访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宗教信仰和家庭年收入的影响,对政策法规的了解及拆除围栏认同度是影响受访者对普氏原羚保护态度和意愿的关键因素(P<0.01).因此,建议自然保护区以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加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科学研究,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进社区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升社区共管参与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街头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调查街头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发展固定献血者队伍,提高采血效能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南通市中心血站5个街头献血点,随机选择1 210名全血献血者访谈再次献血意愿及相关因素,并于献血后24 h内及2~3周电话回访,统计离场后献血不良反应(adverse donation reac-tions,ADRs)出现的频率和类型.结果 在1 210名接受调查的街头献血者中,首次献血590人,占比48.76%(590/1 210);重复献血620人,占比51.24%(620/1 210).献血后24 h内和2~3周电话回访1 210名街头献血者离场后的ADRs,电话回访有效率96.03%(1 162/1 210),迟发性ADRs的发生率1.29%(15/1 162).620名再次献血者主观意愿中首要原因是"促进自身健康"61.77%(383/620)(P<0.05),现场体验排在首位的是"献血地点的设置"56.61%(351/620)(P<0.05).结论 献血者的主观意愿、献血地点的设置、献血服务及献血宣传等是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主要因素.应通过提高献血服务,对献血政策和激励措施的宣传等来提高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比例,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体外早期人类胚胎法律地位及相关责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体外早期人类胚胎是具有人格利益的特殊物,应当受到特殊的尊重与保护.医疗机构和早期人类胚胎的供体当事人之间是保管合同关系,供体当事人是体外早期人类胚胎的所有权人,有权对体外胚胎进行处置,但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当供体男方意外死亡时,在遵守意思自治和不违反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应该根据女方的意愿决定是否继续植入体外胚胎;供体当事人对剩余胚胎可以销毁、捐赠他人或捐献给医疗机构.当体外早期人类胚胎因医疗机构的过失而无法再利用时,供体当事人可以向医院主张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庆市家庭过期药品居民处置行为调查及回收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构建重庆市家庭过期药品专业回收处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6城区1683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储备和定期清理家中的药品、发现过期药品后如何处置、不同处置行为背后的原因、对过期药品回收的建议,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79份,有效回收率达93.82%.1322户(83.72%)居民有储备药品的习惯;1213户(91.75%)居民对过期药品处理方式随意;109户受访者已经参与了过期药品回收,进行追问调查显示,75户(68.81%)居民对目前所接触的过期药品回收方式并不满意,90户(82.57%)居民建议增加回收点,101户(92.66%)居民建议回收点就近设置,93户(85.33%)居民接受上门回收过期药品,97户(88.99%)居民希望能对过期药品有偿回收;1062户将过期药品随垃圾处理的受访者参与回收的意愿较强,对不同回收方式的接受度都很好.结论:居民多有储药习惯,但缺乏主动清理储备药品的意识,居民处理家庭过期药品方式随意,缺乏过期药品相关专业知识和环保意识,已参与回收的居民对现有回收方式满意度不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居民支持过期药品专业回收,但实际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国家尽快完善过期药品回收和专业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多方联动的家庭过期药品专业回收处理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城市地区癌症临床筛查服务潜在供方服务意愿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未参加过国家级癌症筛查项目的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癌症筛查服务意愿及原因.方法 基于16个省份的项目点,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潜在供方医院(每个城市1~2家),并整群抽取与癌症筛查相关的管理及一线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AS 9.4软件进行逻辑核查和数据分析.结果 共有31家医院(三级18家、二级13家)的2 201名工作人员(管理者508人、一线工作人员1 693人)参与调查;受访医院均有一定的筛查业务扩展空间,管理者中有提供癌症筛查意愿者占92.5%,68.3%认为应当由政府承担筛查筹资责任;一线工作人员希望通过项目获得的收获是提升专业技能(72.4%)和物质回报(46.8%),但又担心项目运行会干扰日常工作(42.1%)和物质激励不足(41.8%);如需加班提供筛查服务,工作人员对不同检查项目单例期望补偿额度M值为20~90元,其中三级医院是二级的2倍左右.结论 专业技能提升和物质激励是潜在筛查服务提供方服务积极性和项目可持续性的保证,在后续的项目开展中应给予重视,加班劳务补偿期望值较高,项目实施中需合理分配机构的工作负荷以更好地控制项目成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老年人热浪死亡风险受偿意愿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获取热浪死亡风险受偿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随机抽样获取北京城(n=121)、郊(n=90)两区老年人样本,开展入户问卷调查.基于条件价值法,通过构建热浪死亡风险情景获取受偿意愿,同时拟合Tobit模型寻找影响城区和郊区老人受偿意愿(对数化的受偿金额)的关键因素,并计算边际效应量化影响关系.结果 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211份,其中90%以上提出受偿意愿,城区和郊区受偿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1 750元和2 000元.Tobit模型结果显示,性别、抚养儿童、政府应对热浪能力的信任度等因素对城区老人的受偿意愿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际效应分析可见对受偿意愿影响较大的是抚养儿童,即抚养儿童将增加城区老人受偿意愿2.99(95%CI:0.89~5.09)倍;随着对政府应对热浪能力信任度的增加,城区老人受偿意愿降低(P<0.05).年龄、性别和热浪健康危害的可接受度等因素对郊区老人受偿意愿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际效应较大的是性别,即郊区老年男性较当地女性的受偿意愿增加0.96(95%CI:0.03~1.88)倍;随着危害可接受度的增加,郊区老人受偿意愿降低(P<0.05).结论 本次调查的大部分老年人面对高温热浪死亡风险能够产生受偿意愿,受偿意愿在城、郊两区分布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影响因素却不同,提示对城、郊两区老人采取的高温热浪适应性政策和防护性措施应因地制宜,同时关注人群热浪健康风险感知,提高居民应对热浪的能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城市地区癌症筛查项目人员对筛查工作意愿倾向的多中心调查及政策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癌症筛查实际供方角度,从工作人员主观感受及意愿层面评价癌症筛查项目的可持续性.方法 2014-2015年,基于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16个省份项目点选取2013-2015年所有承担项目的医院、CDC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纸质问卷和网络调查开展访谈,对象包括宏观管理人员、具体项目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等.结果 最终完成访谈4 626份,访谈对象总体认为参加项目的最大收获在于社会价值感的提升(63.6%)、当地影响力(35.9%)及专业技能提升(30.6%)等;最大困难在于社会物质激励不够所致工作积极性低(30.9%)、信息采集口径不一致(28.3%)、部门间协调(24.4%)和机构间沟通衔接困难(23.5%)等.当单项筛查服务劳务补偿约50元时,工作人员会考虑加班工作.63.7%的受访者有长期筛查服务意愿,主要原因:可通过项目提升个人/团队在当地影响口碑(48.7%)、通过项目提升个人/团队专业技能(43.1%)等;无服务意愿者主要担心工作量超负荷(59.8%)、对日常工作的干扰(49.8%)等.结论 收获与困难相关结果提示,若要长期可持续性开展癌症筛查工作,建议加强项目内荣誉激励、对外宣传及专业能力建设,根据具体情况提高劳务补偿.服务意愿结果则提示,应从政府和领导层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机构/部门间协调,机构内应合理协调筛查项目与日常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学生死亡态度对其器官捐赠意愿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大学生死亡态度及器官捐赠意愿,分析自身死亡态度对其器官捐赠意愿的影响.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3所大学805名大学二年级全日制本科生进行器官捐赠意愿和死亡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死亡态度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3.85±0.74)分,器官捐赠意愿得分为(2.23±0.82)分.死亡态度及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与器官捐赠意愿显著相关(P<0.0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器官捐赠意愿受到死亡恐惧、自然接受、无偿献血的影响.结论 死亡态度是大学生器官捐赠意愿的直接影响因素,科学系统的死亡教育有助于改善大学生死亡态度,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及价值观,促使大学生加入器官捐赠工作,对提高大学生器官捐赠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乌鲁木齐市HIV阴性男男性行为人群自费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意愿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3-9月,在乌鲁木齐市采用滚雪球的非概率抽样方法,招募500名HIV阴性的MSM,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和性行为特征资料、HPV疫苗接种意愿.结果 500名MSM中,95.2%的人愿意接种免费的HPV疫苗,68.6%的人愿意自费购买HPV疫苗,免费疫苗与自费疫苗接受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55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MSM相对于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MSM更不愿意接种自费HPV疫苗(OR=0.375,95%CI=0.229~ 0.616);曾被诊断为性病的MSM相对未曾被医生诊断为性病的MSM更愿意接受自费HPV疫苗(OR=2.067,95%CI=1.949~ 4.919).结论 男男性行为人群有较高的自费HPV疫苗接种意愿,可在该人群中推广有偿HPV疫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