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气管狭窄的外科治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气管狭窄的常见类型、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气管狭窄行外科治疗的23例患儿,其中男14例,女9例,手术时年龄2~23个月,平均(8.9±5.8)个月;体质量4.2~10.5 kg,平均(6.4±2.3)kg。气管狭窄包括完全性气管环9例,气管软化10例,声门下膜状环形增生4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包括肺动脉吊带10例,法洛四联症1例,室间隔缺损5例,肺动脉闭锁1例,右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1例。手术方法包括Slide气管成形术9例,气管外支架悬吊术8例,气管内支架置入术2例,气管插管扩张术4例。术后1、3、6及12个月进行随访,行CT气管重建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本组共1例死亡,死亡比例4.3%,为Slide气管成形术术后反复肉芽组织增生所致。再手术1例,为气管内支架取出后3个月,因心脏增大再次压迫左主支气管,再次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术。随访1~24个月,所有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复查CT及纤维支气管镜结果满意。结论:完全性气管环采用Slide气管成形术,疗效满意;3D打印生物可吸收外支架有望成为治疗气管软化的首选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尾肠囊肿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59岁,因“排便时肛周疼痛7 d”就诊。直肠指诊:距肛缘约5 cm至肛缘直肠后壁可触及肿物,大小约4.5 cm×4.0 cm,触之较软,黏膜光滑,活动度尚可。腹部CT检查示:直肠下段肠壁不均匀增厚,最厚处约4.4 cm,增厚肠壁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相应节段肠腔变窄,与周围组织关系尚可(图1)。肠镜检查见直肠距肛缘约5 cm至肛缘广基扁平隆起,大小约5 cm×4 cm,表面尚光滑,黏膜未侵及。初步诊断:骶前囊肿。行经肛门骶前囊肿切除术,于隆起处切开直肠全层直达骶前见囊性肿物,沿肿物囊壁将肿物完整切除,确定无残留后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直肠全层。病理检查示:(骶骨前肿物)符合尾肠囊肿,囊壁内衬鳞状上皮及立方上皮,局部伴慢性炎症,可见泡沫细胞(图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肛手工加固低位吻合口在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预防吻合口漏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经肛手工加固吻合口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术后低位吻合器吻合口在预防吻合口漏中的作用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行taTME并行经肛手工加固吻合口的患者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术前病理学诊断直肠癌;(3)肿瘤距离肛缘≤8 cm(根据盆腔MR);(4)术前评估为初治可切除病变;(5)无论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或放疗;(6)行taTME手术,行吻合器端端吻合,并行可吸收线间断加固吻合口,吻合口距离肛门≤5 cm。排除标准:(1)既往具有恶性结直肠肿瘤病史;(2)合并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等需急诊手术患者;(3)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4)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经肛手工加固吻合口主要步骤:在确认吻合口无出血后,使用3-0单股可吸收线采用"8"字缝合法间断加固吻合口,缝合肠壁的浆肌层,一圈缝合6~8针。上一针的出针点对应下一针进针点。术中可根据吻合器吻合的结果,对吻合口薄弱部位进行加固。主要观察指标为吻合口漏发生情况和是否二次手术及其方式;吻合口漏感染率和吻合口狭窄率;术中和术后的一般情况。结果:51例患者纳入研究,均顺利完成taTME和经肛吻合口加固手术,手术中位用时169(109~337)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50(10~600)ml。术后住院天数中位数8(5~16)d。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直肠系膜,无远切缘阳性病例,1例(2.0%)患者出现环周切缘阳性。12例(23.5%)患者行预防性回肠造口,1例(2.0%)患者发生吻合口狭窄,予以人工扩肛处理后痊愈。有3例(5.9%)患者发生需要手术干预的C级吻合口漏、均为男性,其中2例术中未行预防性造口,行二次手术予以回肠造口及吻合口修补后痊愈;有1例经肛门探查修补吻合口,予以抗感染对症处理后痊愈。1例(2.0%)出现肛周感染,给予抗感染及坐浴等局部对症处理后康复。无术后30 d内死亡病例。结论:经肛手工加固taTME术后低位吻合口是安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利用阴道黏膜行处女膜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利用阴道黏膜的处女膜成形术在阴道口宽大或处女膜裂口较深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美容科收治的因阴道口宽大或处女膜裂口较深的处女膜裂伤行手术修复的患者资料。18例患者年龄18~35岁,平均26岁。设计切口位置,眼科剪水平修剪处女膜缘,裂隙处边缘同样做水平方向修剪,向阴道内分离阴道黏膜,深度约2 cm,形成类似波浪线的切缘。将阴道黏膜下肌层以5-0可吸收线做拉拢减张缝合固定,形成新的处女膜外缘,阴道黏膜以6-0可吸收线在阴道内从里向外做间断缝合,外层的黏膜纵向缝合抬高处女膜缘基底,在处女膜成形的同时缩小阴道外口。术前、术后拍照,评估切口愈合情况,随访术后是否"见红",调查满意度。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复诊,18例患者切口愈合率为94.44%(17/18),指检仅容纳1指宽,且有轻微疼痛感。术后6~12个月电话或微信随访,10例表示已有初次性生活并全部"见红",3例尚无性生活,5例失访;非常满意10例,满意2例,总体满意率为92.31%(12/13)。结论:对于阴道口宽大、处女膜裂口较深的患者,利用阴道壁黏膜减张行处女膜成形术临床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Soave术后吻合口裂开免造瘘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33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10例出现吻合口裂开,2例经保守治疗获愈,另外8例行免造瘘一期缝合术。术中清除直肠周围脓肿,腹腔镜下腹腔及直肠周围彻底冲洗,松解腹腔粘连,切除吻合口缘坏死组织后,用4号可吸收线一期缝合裂口,在直肠后及腹腔置管引流。10例吻合口裂开患儿的平均年龄为42.4个月,大于无吻合口渗漏患儿的20.6个月。直肠检查示:吻合口裂开位于5点4例,6点3例,7点1例,0点2例,其中8例并发腹膜炎。平均术后(8.8±4.3)d行吻合口缝合,一期缝合8例均未行回肠造口术。缝合后3~5 d停腹腔及直肠后引流。8例均经一期缝合后治愈。术后3周开始扩肛4~6个月。随访时间6~68个月,患儿每日排便2~3次,无污粪。彻底冲洗腹腔及直肠周围间隙,行免造瘘一期缝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Soave术后吻合口裂开是一个安全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中早期感染性骨软组织复合缺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中早期感染性骨软组织复合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0月-2020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骨科对12例13侧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中、早期感染性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保留内固定的两阶段治疗。Ⅰ期彻底清除感染病灶,拆除失效螺钉,尽可能保留内植物,将可吸收硫酸钙抗生素链珠植入骨折远、近端髓腔,载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并包裹内植物,同期采用组织瓣覆盖创面,创面缺损面积3.5 cm×5.0 cm~7.5 cm×14.5 cm,组织瓣切取面积为4.0 cm×5.5 cm~8.0 cm×15.0 cm。供区8侧直接拉拢缝合,5侧因无法完全闭合,拉拢缝合之后剩余创面行植皮覆盖。在感染指标和临床体征控制良好的前提下,于Ⅰ期术后6~9周Ⅱ期取出骨水泥,在利用Masquelet技术形成的诱导膜周围充分植入自体松质骨粒或复合同种异体骨,对于骨折不稳定者植入辅助钢板。出院后定期来院门诊复诊,之后采用门诊或微信方式随访,观察皮瓣的质地、颜色和骨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患肢功能参照Johner-Wruhs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Ⅰ期术后12例13侧皮瓣均顺利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伤口Ⅰ期愈合,仅2例2侧感染复发,经再次清创、取出内固定改换为外固定。Ⅱ期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12~2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13侧肢体骨折愈合良好,骨缺损愈合时间16~25(平均19.5)周,患肢功能参照Johner-Wruhs评定标准,优6侧、良5侧、中2侧。结论:采用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技术,将可吸收硫酸钙抗生素缓释剂链珠作为载体,在保留内植物的前提下,分阶段治疗胫骨内固定术后中、早期感染性骨缺损、骨外露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优良率,初步探索出程序化治疗创伤性骨感染复合缺损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腹腔镜补片修补附加胃底折叠术是其主要的手术方式。使用补片以聚酯编织可吸收亲水薄膜补片和生物补片为多,固定器械以Protack和Abstack为主。术后患者早期主要不适为吞咽困难,影像学检查均无复发表现。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生活质量满意,并且未见补片相关并发症。建议重视补片的选择及固定方法,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小肠血管瘤致消化道出血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65岁,因“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半月余”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术前MRI示:胆总管下段癌可能大,遂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术中使用导管对黏膜法行胰肠吻合,胆肠使用可吸收缝线连续吻合,术中出血量约300 ml。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90.0 g/L。当晚无明显诱因下突发血压偏低,为88/53 mm Hg,心率:103次/min,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腔引流管均引出淡血性液体,胃管引出少量暗血性液体,急诊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9.0 g/L,急诊CT示:部分肠腔扩张伴高密度内容物。考虑输入襻出血可能性大(图1),保守治疗1 h后复查血红蛋白:58.0 g/L。急诊手术探查止血。腹腔内无明显积液、感染。首先打开胃肠吻合口,发现大量暗血性积液和暗血性血凝块,胃腔内无明显出血点,考虑出血来源于输入襻。打开胆肠吻合口,可见输入襻内大量鲜血及血凝块,但无明显吻合口周围出血,胆道内无出血。判断出血在输入襻内,但原因不明。拆除胰肠吻合,未见吻合口出血,切除输入襻,于对系膜缘切开输入襻,见一长径约5 mm动脉管壁(图2)。按照Child法重建,胰肠吻合采用Blumgart法,胰管内置入引流管,导管对黏膜无法吻合,采用两侧荷包将胰管引流管固定,并行外引流;胆肠吻合采用5-0 PDS线连续吻合,置入T管,长臂至肝管前方另戳孔引出。术后病理示:肠管黏膜扎线处部分区黏膜缺失,缺失处黏膜层至肌层可见局部血管样组织增生伴退变、炎性渗出、出血坏死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周围部分肠黏膜腺体增生,黏膜下纤维及血管组织增生伴充血、出血及炎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另见部分胃黏膜。术后出现胰瘘、胃排空延迟,无其他并发症,于初次术后第33天顺利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Da Vinci 机器人经肛微创手术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性,74岁,身高150 cm,体质指数为20.89 kg/m 2。因“间断腹泻1年”于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发现直肠肿物,并在结肠镜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直肠腺癌。直肠指诊:胸膝位,2点钟方向距肛缘约4 cm可触及2枚止血夹。患者及家属具有强烈保肛意愿,同意接受机器人经肛微创手术(robotic transanal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robotic TaMIS)术,并签署手术同意书。手术方法:右侧卧位,硬性直肠镜检查确定病变位置,碘伏消毒直肠腔。扩肛至4指,置入自制肛门微创操作平台,置入机器人专用Trocar,连接CO 2建立气腔,维持气腔压力在8~12 mmHg(1 mmHg=0.133 kPa)。将Da Vinci机器人置于患者左侧,连接机器人镜头、1号臂、2号臂。另置入一12 mm Trocar以供助手使用。应用单极电剪刀沿肿瘤周边0.5~1 cm标记切除范围。从肿瘤一侧垂直切开黏膜,直至见到直肠壁外组织,完整切除病变。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创面。手术顺利,手术总用时约80 min,其中手术平台的建立与机器人连接过程(Docking)用时60 min,手术操作20 min,术中出血5 ml,经肛门取出肿瘤组织并将其固定在带有指示的纸板上,做好切缘(上、下、左、右)的定位标记。麻醉清醒后患者即下床活动并进食流质饮食,术后恢复顺利,无腹痛、腹胀,无盆腔、肛周感染、腹腔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术后第2天出院。术后病理:(直肠癌内镜切除术后)结直肠黏膜组织,局部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肉芽肿组织增生,固有层小血管增生、扩张及充血、淤血,未见明确残存肿瘤。目前已完成术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的电话随访,患者无便血、排粪困难或排粪次数增多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肛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肛瘘是结直肠肛门外科专业领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为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脓肿破溃或引流后形成。由于其病理变化的复杂多样性,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不乐观,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包括肛瘘迁延不愈或出现不同程度的排粪失禁等,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残疾。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讨论编写本专家共识,建议在治疗前对肛瘘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包括瘘管造影、超声波检查、CT或MRI,目的在于准确判断肛瘘内口位置、瘘管走行方向及其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腺源性肛瘘确诊后均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分为损伤括约肌的手术和保留括约肌功能的手术。前者包括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和肛瘘挂线术等;后者包括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直肠黏膜肌瓣推进修补术、肛瘘激光闭合术和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等。建议临床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或组合应用。生物可吸收材料包括肛瘘栓和纤维蛋白胶等,由于其具有保留括约肌功能和可重复应用等特点,亦推荐有条件和有经验的医生选择性应用。术后良好的伤口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愈合,降低肛瘘复发率。由于肛瘘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和排粪失禁发生率,对部分病情复杂、反复手术和肛门功能已经受损的患者,在选择再次手术时一定要慎重,要权衡患者获益和排粪失禁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