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混合模式同质化培训背景下的全国52所医院护士老年人皮肤损伤知识掌握程度的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基于混合模式同质化培训背景下的全国52所医院护士对老年人皮肤损伤知识掌握程度的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月选取全国52所医院的1 06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皮肤损伤知识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对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1 067份,回收有效问卷1 06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1 067名护士压力性损伤、失禁相关性皮炎、皮肤撕裂伤、皮肤干燥症知识得分分别为(95.66±7.37)、(95.65±9.15)、(91.37±15.45)、(87.67±15.9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是护士压力性损伤、皮肤撕裂伤、失禁相关性皮炎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 P<0.05);学历是护士皮肤撕裂伤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 P<0.05);职称是护士压力性损伤、失禁相关性皮炎、皮肤干燥症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各级医院需要加强对护士进行老年人皮肤干燥症和皮肤撕裂伤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训,尤其需要注重加强对基层医院、初级职称和学历较低护士的相关知识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肩袖部分撕裂的诊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肩袖部分撕裂(PTRCTs)是成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中老年人及过肩运动(投掷运动最常见)的年轻人。PTRCTs包括关节侧的部分撕裂、滑囊侧的部分撕裂和腱内撕裂,关节侧撕裂概率是滑囊侧的2~3倍,但腱内撕裂是最常见的类型。PTRCTs的处理方式包括两大类,即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大部分PTRCTs患者,因为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良好的接受意愿,被推荐为PTRCTs的首选治疗方案。但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不同的文献报道结果也存在争议。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对PTRCTs的解剖学、流行病学、致病因素、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养老机构老年人皮肤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洛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皮肤健康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构建老年人皮肤健康状况监测及干预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1—12月在洛阳市7家养老机构居住的489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编制的老年人皮肤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一般情况及疾病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率前3位皮肤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489名老年人,不符合纳入标准163名,实际完成调查问卷326名,收回有效问卷321份。321名养老机构老年人皮肤问题发生率为89.1%(286/321),其中发生率占前3位的皮肤问题依次为皮肤干燥症(58.3%,187/321)、瘙痒症(24.3%,78/321)、浅部真菌感染(14.3%,46/321),其余依次为皮肤撕裂伤、压力性损伤、皮下淤血、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9.3%(30/321)、6.5%(21/321)、4.4%(14/321)、2.2%(7/3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BMI、护肤频率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皮肤干燥症的影响因素( OR值分别为0.474、1.904、0.426、2.026; P<0.01);年龄、基础疾病、护肤频率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皮肤瘙痒症的影响因素( OR值分别为0.645、0.575、1.659; P<0.05);年龄、用药种类、MMSE得分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浅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OR值分别为1.646、0.248、4.539; P<0.05)。发生各类皮肤问题后,大多数老年人未做处理或自行处理。 结论:洛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存在较多皮肤健康问题,皮肤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复杂,且相关处理措施不规范。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应需重视老年人皮肤问题的评估与管理,提高护理员皮肤护理水平,加强老年人护肤宣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治疗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生物力学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LHBT)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治疗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massive irreparable rotator cuff tear,MIRCT)时LHBT远端切断对生物力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取8具新鲜成人肩关节尸体标本,切断冈上及冈下肌腱构建MIRCT模型,将LHBT转位固定于冈上肌腱大结节足印区内侧缘中点,辅助替代上关节囊重建。转位后根据LHBT远端切断与否分为保留组和切断组,每组4具标本,测量LHBT固定的刚度、极限强度及断裂部位至上盂唇止点的距离。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LHBT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术治疗MIRCT患者41例,男17例、女24例,年龄(62.6±7.3)岁(范围46~76岁)。术中LHBT远端保留18例、切断23例。术后观察肩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复旦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Fudan University Shoulder Score,FUSS)。术后12个月采用MRI检测重建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结构性再撕裂主要指转位LHBT固定失效或撕裂,可伴有部分修补的冈上肌腱再撕裂。结果:生物力学试验中,LHBT保留组的刚度[(54.0±6.6)N/mm]、极限强度[(141.8±15.9)N]、断裂部位至上盂唇止点的距离[(93.3±12.4)mm]均大于切断组[分别为(25.7±4.2)N/mm、(80.8±8.0)N、(47.4±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4.5±1.8)个月(范围12~18个月)。术后1年远端保留组及切断组的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FUS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 P<0.05);保留组与切断组的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体侧外旋、内旋(椎骨水平)分别为144.3°±15.5°和148.0°±10.3°、145.1°±14.1°和142.3°±11.2°、67.3°±14.4°和62.7°±11.7°、8.3±2.1和7.8±2.5]、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FUSS评分[分别为(2.3±1.6)分和(1.5±1.2)分、(88.2±11.4)分和(85.6±9.6)分、(29.3±2.8)分和(31.4±3.5)分、(86.8±11.8)分和(82.6±9.2)分、(92.1±10.1)分和(88.3±8.2)分]及术后结构性失败率(分别为35.2%和30.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LHBT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术中LHBT远端保留可获得更强的力学强度,但术后短期未发现LHBT远端切断对功能改善及结构失败产生明显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男性气囊尿管留置所致尿道损伤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男性气囊尿管留置所致尿道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团队,对男性气囊尿管所致尿道损伤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计算出风险系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对插管前评估、插管手法、插管长度的判定、插管后宣教、拔管等环节进行流程修订并质量控制。比较实施FMEA前后的RPN值及留置气囊尿管致尿道损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FMEA后,男性气囊尿管风险管理中各失效模式RPN值均降低,<8分。其中插管/拔管过程中疼痛、出血、尿道撕裂伤的RPN下降更明显,留置尿管期间(插管前、插管中、插管后)疼痛发生率由(49.98%)降至(19.86%)、出血发生率由(1.27%)降至(0.13%)、尿道撕裂伤由(0.61%)降至(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方法能够及时发现男性气囊尿管留置期间所致尿道损伤的失效模式、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泪小管断裂伴眼睑全层撕裂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修复技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急诊泪小管断裂伴严重眼睑全层撕裂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修复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立眼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泪小管断裂伴严重眼睑全层撕裂伤30例(30眼),均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泪道环形支撑管置入,及眼睑清创缝合修复术。术后3~6个月拔管,随访6~12个月。观察泪小管是否通畅、眼睑形态、眼睑位置及眼睑运动功能。结果:术后28例(93.34%)泪小管保持通畅,眼睑外观形态自然、眼睑闭合自如及眼睑运动良好,其中1例(3.33%)术后并发泪点息肉,经手术切除后息肉无复发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例(3.33%)不同程度溢泪伴下睑瘢痕性外翻,术后6个月行下睑外翻矫正术,术后恢复良好,泪道通畅,溢泪症状消失。结论:对于泪小管断裂伴严重眼睑全层撕裂伤患者,行泪小管断裂吻合的同时,利用整形技术修复眼睑撕裂伤,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双排修复创伤性与退变性冈上肌肌腱中撕裂的中期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双排修复术治疗创伤性与退变性冈上肌肌腱中撕裂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双排修复术治疗的23例创伤性和退变性冈上肌肌腱中撕裂患者资料。根据撕裂原因分为2组:创伤性组8例(创伤性冈上肌肌腱撕裂),男5例,女3例;年龄(46.1±4.3)岁;撕裂大小(1.3±1.0)cm 2。退变性组15例(退变性冈上肌肌腱撕裂),男4例,女11例;年龄(59.9±8.1)岁;撕裂大小(4.1±1.1)cm 2。术前、末次随访时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评分)和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评价肩关节功能,同时记录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较术前改善幅度。 结果:创伤性组与退变性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创伤性组、退变性组患者术后分别获(40.3±11.2)、(36.4±12.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退变性组前屈活动度及内旋椎体秩次较术前的改善幅度[55.3°±33.6°、(4.1±1.3)级]大于创伤性组的改善幅度[27.5°±22.5°、(2.3±1.9)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退变性组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和SST评分较术前改善幅度分别为(3.7±0.8)、(40.9±14.0)、(38.4±9.4)、(6.5±1.4)分,均优于创伤性组的(2.3±0.7)、(19.6±14.6)、(19.2±7.9)、(3.8±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双排修复术治疗创伤性与退变性冈上肌肌腱中撕裂均能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但退变性冈上肌肌腱中撕裂的功能改善幅度优于创伤性冈上肌肌腱中撕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利用阴道黏膜行处女膜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利用阴道黏膜的处女膜成形术在阴道口宽大或处女膜裂口较深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美容科收治的因阴道口宽大或处女膜裂口较深的处女膜裂伤行手术修复的患者资料。18例患者年龄18~35岁,平均26岁。设计切口位置,眼科剪水平修剪处女膜缘,裂隙处边缘同样做水平方向修剪,向阴道内分离阴道黏膜,深度约2 cm,形成类似波浪线的切缘。将阴道黏膜下肌层以5-0可吸收线做拉拢减张缝合固定,形成新的处女膜外缘,阴道黏膜以6-0可吸收线在阴道内从里向外做间断缝合,外层的黏膜纵向缝合抬高处女膜缘基底,在处女膜成形的同时缩小阴道外口。术前、术后拍照,评估切口愈合情况,随访术后是否"见红",调查满意度。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复诊,18例患者切口愈合率为94.44%(17/18),指检仅容纳1指宽,且有轻微疼痛感。术后6~12个月电话或微信随访,10例表示已有初次性生活并全部"见红",3例尚无性生活,5例失访;非常满意10例,满意2例,总体满意率为92.31%(12/13)。结论:对于阴道口宽大、处女膜裂口较深的患者,利用阴道壁黏膜减张行处女膜成形术临床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Ramp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半月板损伤根据不同的类型、范围及患者的具体情况等,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有一类特殊类型的内侧半月板损伤,其损伤部位累及内侧半月板后角至后内侧关节囊的移行区域,称之为Ramp损伤。由于Ramp损伤位置的特殊性,MRI检查灵敏度低,常常容易被遗漏。因此,为了诊断、治疗Ramp损伤,应该使用关节镜探查、修补内侧半月板后角与后内侧关节囊移行区域。目前对于Ramp损伤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总结当前Ramp损伤相关的解剖学、诊断方法、生物力学、治疗及修复方法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缝线锚钉与带线锚钉治疗肩袖撕裂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全缝线锚钉与带线锚钉修复肩袖撕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0例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分配表将肩袖撕裂患者分为两组:25例采用带线锚钉单排缝合肩袖(对照组),25例采用全缝线锚钉单排缝合肩袖(试验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术后6个月,根据Sugaya分级标准评定两组肩袖再撕裂率情况。观察两组术中锚钉断裂、松动情况;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感染或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3、6个月锚钉位置变化和置入点骨反应情况。结果:共纳入肩袖撕裂患者50例,其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40~73岁[(59.1±10.3)岁]。患者均获随访6~9个月[(6.7±1.0)个月]。术前两组VAS、UCLA肩关节评分、ASE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照组VAS分别为2.0(2.0,4.0)分、2.0(0.0,2.0)分,试验组分别为2.0(2.0,2.0)分、2.0(0.0,2.0)分( P均>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UCLA肩关节评分、ASES评分及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分别为(25.1±4.5)分、78.8(71.6,85.8)分、85.8(85.8,93.0)分,试验组分别为(26.8±4.7)分、85.8(82.3,85.8)分、92.8(85.8,100.0)分( P均>0.05)。末次随访时对照组UCLA肩关节评分为(29.2±3.9)分,低于试验组的(31.6±2.4)分( 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UCLA肩关节评分、ASES评分分别较术前显著改善( P均<0.05),且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个月进一步改善( P均<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肩袖再撕裂率为16.7%(4/24),试验组为4.3%(1/23)( P>0.05)。术中无锚钉松动、断裂等。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或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3、6个月两组均未出现锚钉置入点骨反应为Ⅱ~Ⅲ级患者,其中术后3个月对照组锚钉置入点骨反应程度为0级的患者占4.2%(1/24),低于试验组的30.4%(7/23)( P<0.05)。 结论:全缝线锚钉和带线锚钉均能有效修补肩袖,其中全缝线锚钉可获得更好的肩关节功能,早期锚钉置入点骨反应更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