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弯曲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在逆行肾内碎石术中的初步应用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可弯曲的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在逆行肾内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中的初步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9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48(32~72)岁。平均结石长径15.5(11~20)mm。平均结石体积1 958(1 108~4 036)mm 3。肾结石1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2例存在多个肾盏结石。2例术前预先留置输尿管支架管。肾积水Grignon分级Ⅰ级9例,Ⅱ级2例。所有患者均行逆行肾内碎石术,术中均使用F12/14可弯曲的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放置方法同传统输尿管导引鞘。可弯曲的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能随输尿管软镜的弯曲而被动弯曲(弯曲角度>90°),同时具有连接负压吸引的功能。术中应用可弯曲的输尿管导引鞘最大限度地跟随输尿管软镜接近目标结石。术后常规留置F6双J管2~4周。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结石体积清除率等。术后第1天复查低剂量CT测量结石体积。结石体积清除率=(1-残留结石体积/术前结石体积)×100%。 结果:所有手术均一期顺利完成,术中均顺利应用可弯曲的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平均手术时间57.1(34~90)min。术后第1天平均结石体积清除率98.9%(94.8%~100.0%),其中7例无残留结石,4例存在残留结石。平均血红蛋白下降值0.6(0~11) g/L。术后1例出现呕吐,均未出现发热。术后2~4周拔除输尿管支架,4例残留结石者拔除输尿管支架后复查B超示已无残留结石。结论:逆行肾内碎石术中应用可弯曲的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安全可行。可弯曲的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可跟随输尿管软镜伸入至肾盂、肾盏内,真空辅助功能可降低结石残留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头端可弯负压吸引鞘辅助的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无管化离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头端可弯负压吸引鞘辅助的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无管化离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7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头端可弯负压吸引鞘辅助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并无管化离院.男50例,女22例.年龄(54.7±12.1)岁.术前尿细菌培养阳性14例,尿细菌培养阴性但亚硝酸盐阳性3例,尿细菌培养和尿亚硝酸盐阴性但尿白细胞(+++)11例.肾结石2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结石10例.结石长径17.0(14.0,24.0)mm.结石CT值(1 049.3±258.6)HU.24例术前携带输尿管支架.术中42例使用F11/13输尿管鞘,30例使用F12/14输尿管鞘.术中使用灌注泵提供足够的灌注压力,头端可弯负压吸引输尿管导引鞘的尾端外接负压吸引.结石击碎后,利用软镜将鞘头端的可弯曲部分引导至目标肾盏,彻底吸出碎石颗粒和粉末.11例使用套石篮.手术结束后根据Traxer分级体系判断输尿管损伤程度,留置带线输尿管支架.术后第1天行CT检查评估残石情况,术后2~3d拔除尿管和输尿管支架后患者出院.术后随访30 d,应用输尿管支架相关症状调查问卷(USSQ)评估拔管后的排尿症状和疼痛情况,记录止痛药使用和急诊返诊情况,术后第30天行CT检查评估无石率.结果 本研究7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无管化出院.手术时间30.0(20.0,44.5)min.术中输尿管损伤程度分别为无损伤70例,1级损伤2例(轻微黏膜损伤).3例术后72 h内出现发热,无感染性休克病例,无拔管后发热病例.出院后8例报告腰腹部疼痛不适并口服止痛药,其中1例返回急诊科接受止痛治疗;5例报告排尿症状(排尿间隔、夜尿次数、尿急/尿失禁、尿灼热感、血尿情况、尿不尽感)的总体影响为中度以上(患者主观评价).所有患者出院后即可正常工作和生活,无需要再次住院或进行额外手术操作的患者.术后第1天61例达到无石状态,术后第30天66例达到无石状态.结论 头端可弯负压吸引鞘辅助的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无管化离院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可弯曲负压鞘联合一次性输尿管软镜与超微经皮肾镜治疗2~3cm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探讨可弯曲负压输尿管软镜鞘(UAS)联合一次性输尿管软镜(FURS)与超微经皮肾镜(SMP)治疗2~3 cm肾结石的治疗效果,为结石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9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30例2~3 cm肾结石患者的资料,其中采用可弯曲负压UAS联合一次性FURS取石术者68例(UAS联合组),采用SMP者62例(SMP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主要数据指标及术后清石率(SFR).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UAS联合组与SMP组术后3 d(88.24%vs.90.32%)及1个月(91.18%vs.93.55%)的总SFR、并发症发生率(5.88%vs.9.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肾盂肾下盏夹角(IPA)<45°的下盏结石患者,UAS联合组SFR明显低于SMP组(57.14%vs.100%,P<0.05).UAS 联合组较 SMP 组的手术时间更长[(104.94±8.79)min vs.(77.98±6.60)min,P<0.001]、住院费用更高[(23 112.82±1 152.34)元 vs.(21 975.84±1 512.24)元,P<0.001],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更少[(6.71±2.07)g/L vs.(9.81±4.80)g/L,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3.28±0.51)d vs.(5.58±0.71)d,P<0.001].UAS联合组术后 6、24、48 h 视觉模拟评分(VAS)[(6.38±0.69)、(3.62±0.73)、(3.12±0.33)分]均小于 SMP 组[(7.87±0.88)、(5.81±0.83)、(3.81±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3 cm肾结石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较高的SFR,SMP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下盏结石SFR高等优势,而可弯曲负压UAS联合一次性FURS取石术具有出血少、痛苦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术者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及其意愿,结合自身经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可弯曲负压吸引输尿管鞘输尿管软镜碎石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应用可弯曲负压输尿管鞘,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观察手术碎石效率、清石率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86例,其中男55例,女3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7例,肾结石59例,多发性结石39例,单发结石47例.使用本院专利产品一次性可弯曲负压吸引输尿管鞘进行手术,观察指标并随访.结果 85例顺利完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手术,1例因输尿管狭窄,予再次置管2周后,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时间8~183 min,平均65.2 min.术后发热2例(2.3%).术后1月结石清除率为95.3%.实行术后无管化11例.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腰酸腰痛、无肾周血肿、石街等并发症.结论 可弯曲负压输尿管鞘可随输尿管软镜弯曲而进入肾盂及肾盏,且有负压吸引功能,可使肾盂内压更加稳定,手术视野更清晰,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无石率(SFR),保证手术安全高效,值得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末端可弯曲输尿管吸引鞘与负压吸引鞘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2 cm肾结石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比较末端可弯曲输尿管吸引鞘(FTS-UAS)和负压吸引鞘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2 cm肾结石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阳江医院2022年11月—2023年8月收治的68例肾结石(结石<2 c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可弯鞘组和负压吸引鞘组各3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参数及结石清除率(SFR)等指标.结果 可弯鞘组术后第1天SFR明显高于负压吸引鞘组[85.3%(29/34)vs.61.8%(21/34),P=0.028],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负压吸引鞘组[(65.85±13.16)min vs.(75.59±20.21)min,P=0.022],肾下盏结石患者术后第 1 天 SFR 较负压吸引鞘组高[82.4%(14/17)vs.43.8%(7/16),P=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可弯鞘组和负压吸引鞘组的术后第1个月SFR[94.1%(32/34)vs.85.3%(29/34),P=0.452]、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血清肌酐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UAS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2 cm的肾结石可提高术后短期SFR并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辅助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探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揭阳微创外科医院采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辅助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方法治疗的12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外径11 F或12 F可弯曲负压吸引输尿管导引鞘,体外Y型接口连接负压吸引器,头端置于肾盂肾盏,在输尿管软镜引导下贴近目标结石,边打边吸,直至结石清除。术后常规留置5 F双J管2~4周。术后第1天及1~3个月复查CT或腹部平片了解结石清除率。分析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结果:128例患者一次性入鞘成功率97.7%;手术时间35~120 min,平均(78±27)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7±1.8)d。术后随访1~3个月结石清除率94.5%(121/128)。术后发热4例,鲜红色血尿伴血块1例,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9%,均获得治愈。结论: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辅助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及血液指标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效果及血液指标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 2023年1月医院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的3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资料,纳入A组,同期采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的3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资料,纳入B组.查阅患者资料,记录研究所需结果资料,包括: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血液指标(血红蛋白下降值、红细胞压积下降值、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值及血肌酐值)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及C反应蛋白值高于B组,术后住院天数较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红细胞压积下降值、血白细胞值、血肌酐值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相较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虽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高、住院时间长,但结石清除率更高,效果更好,血液指标变化在安全范围,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头端可弯曲输尿管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无管化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观察头端可弯曲输尿管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无管化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均行头端可弯曲输尿管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依据术后是否常规留置双J管分为研究组(n=36),术后无管化,对照组(n=34),术后常规置管.比较两组的结石清除率、疼痛程度、炎症指标、应激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 24h结石清除率 97.22%(35/36)与对照组 94.12%(32/34)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χ2=0.003,P=0.960).术后24h、48h、72h,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均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2.22%,8/36)低于对照组(67.65%,23/34)(P<0.05).结论:头端可弯曲输尿管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无管化是可行的,并不影响结石清除率,且能减轻术后疼痛,有更低的炎症反应、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3cm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索将可弯曲负压吸引鞘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相结合用于治疗直径2~3 cm 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期拓展FURL的适用范围.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2年9 月浦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上尿路结石(直径2~3 c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研究组实施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FURL,对照组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记录患者手术指标,统计结石清除率,检测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应激反应因子和肾功能指标水平,随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长、尿液转清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64.75±5.62)min、(2.53±0.36)d、(1.81±0.32)d、(7.25±0.86)d]均短于对照组[(73.84±5.93)min、(3.29±0.41)d、(2.47±0.39)d、(9.48±1.07)d,均P<0.05].2组结石清除率[94.05%(79/84)vs.97.62%(82/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d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应激反应因子[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胱抑素C(Cys-C)]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FURL 用于治疗直径2~3 cm 的上尿路结石,在有效清除结石的基础上,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医源性创伤,缓解炎症及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2~3cm上尿路结石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较大结石(2~3 cm)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11月应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F7.5一次性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较大结石16例资料.肾结石14例,结石大小2.4~3.2 cm,(2.50±3.66)cm;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大小分别为2.0 cm、2.4 cm.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大出血、发热、感染性休克、输尿管石街形成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第3天复查CT,14例无结石残留,2例肾下盏结石残留0.6 cm,体外冲击波碎石排出.结论 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2~3 cm上尿路结石可行且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