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辈支持学习在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评价同辈支持学习在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理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9名临床护士进行基于同辈支持学习的循证护理理论培训,共14次小组活动.比较培训前后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和循证护理能力.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循证护理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循证护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5).结论 同辈支持学习用于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理论培训,可有效提高循证护理实践知信行水平和循证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同辈支持网络小组对新护士社交焦虑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同辈支持网络小组对新入职护士社交焦虑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使用交往焦虑量表(IAS),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将IAS得分>43分的2014年新入职护士3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规范化培训;将IAS得分>43分的2015年新人职护士39例作为干预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成立辈支持网络小组进行小组干预和结对干预(为期6个月).采用IAS和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问卷(CD-RISC)进行基线资料收集和规范化培训3月、6月共3次测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AS得分在测量时间与分组上存在交互效应(P<0.001); CD-RISC总分及3个维度在测量时间与分组上存在交互效应(均P<0.001).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基线水平,两组的IAS得分、CD-RIS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3月及6月干预后,干预组的IAS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01),CD-RIS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同辈支持网络小组能够有效降低新入职护士社交焦虑,提高心理弹性水平,使其更好更快适应医院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会支持视角下丧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了解不同婚姻状况及居住安排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探索影响丧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社会支持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社会支持策略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东莞市6个社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采用老年人社会支持评价量表和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价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x2检验、t检验及方差分析用于差异比较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用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回收1130份有效问卷(95.50%),平均年龄(78.85±9.04)岁,女性占72.2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6.70%,非丧偶非独居老年人占49.82%,丧偶且独居的占33.72%,丧偶非独居的占10.62%,非丧偶独居的占5.84%.丧偶独居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均分最低(P<0.05),丧偶老年人对正式社会支持的寻求更加主动,非正式社会支持也相对更好.多因素分析显示社区活动参与情况(β=7.17,P<0.05)、朋友支持(β=6.93,P<0.05)、其他支持(β=-4.55,P<0.05)是丧偶老年人生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居住社区能提供的支持或帮助种类的数量(β=1.85,P<0.05)、社区活动参与效果(β=-3.43,P<0.05)、其他支持(β=4.99,P<0.05)是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相对于非丧偶老年人,丧偶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水平较低,社会支持对丧偶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有显著影响,社区活动和促进老年人同辈交往是提升丧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上海市某区小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调查上海市某区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综合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 5 所学校二至五年级小学生2 580 名,由学校老师填写教师-学生评定量表,了解学生学校适应水平,家长填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小学生填写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学校、年级、性别对学校适应情况总分及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母填写和是否单亲对学生学校适应除自表能力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除客观支持与任务取向无相关性(P>0.05),家庭社会支持水平与学生学校适应及分量表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家庭功能量表中问题解决因子与学生学校适应及分量表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沟通因子、总的功能无相关性(P>0.05),与其他各分量表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儿童社交焦虑及分量表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与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呈负相关关系,儿童社会期望水平与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儿童自我意识及行为、智力与学校、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各因子与学生学校适应总量表、分量表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幸福与满足与学校适应分量表中任务取向、行为控制、同辈社交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智力与学校、性别、年级、问题解决、儿童社会期望、情感介入、儿童社交焦虑、父亲祖籍、客观支持、躯体外貌与属性、幸福与满足是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小学生学校适应受家庭环境、儿童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提示今后在干预方面应加强发挥这些重要因素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