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康复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且患病率逐年上升。哮喘规范化治疗已在全球推行多年,但儿童哮喘控制水平尚不理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呼吸康复逐渐应用于哮喘患儿。本文对呼吸康复的内容、方式及应用效果等进行综述,为呼吸康复在哮喘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奥马珠单抗在儿童过敏性哮喘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奥马珠单抗是治疗哮喘的生物靶向药物,推荐用于血清IgE升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 2受体激动剂控制不佳的≥6岁儿童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对于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等,奥马珠单抗有较好临床疗效,并且在季节性应用及IgE水平过高时,该药物的个体化应用亦受到临床关注。为规范儿童奥马珠单抗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参考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达成了奥马珠单抗在儿童过敏性哮喘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供临床实践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小气道参数与临床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肺功能小气道参数与临床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采用非随机抽样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哮喘的患者119例,收集病史、一般资料、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血常规、过敏原总IgE等临床资料。根据肺功能小气道参数将患者分为小气道功能障碍(SAD)组和非SAD组,比较2组间一般资料、肺功能、炎症指标的差异。分析患者肺功能小气道参数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通过线性回归分析SAD是否影响哮喘控制和急性发作。结果:共入组患者119例,SAD组51(43%)例,非SAD组68(57%)例。SAD组年龄、入组前1年内因哮喘急性发作就医次数高于非SAD组,ACT评分低于非SAD组(均 P<0.05)。SAD组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FEV 1/FVC、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均低于非SAD组,支气管舒张试验前的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pred)、残总比(RV/TLC)、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 1改善率、绝对值增加和阳性率均高于非SAD组(均 P<0.05)。患者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瞬间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50%pred)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V%pred、RV/TLC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均 P<0.0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50%pred、FEF75%pred与ACT评分均呈正相关,与入组前1年内急性发作就医次数均呈负相关(均 P<0.05)。RV%pred、RV/TLC与ACT评分均呈负相关,与入组前1年内急性发作就医次数均呈正相关(均 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AD影响哮喘急性发作就医次数( P<0.001)和ACT评分( P<0.001),若患者存在SAD,则其平均急性发作就医次数会有所增多,平均ACT评分有所降低。 结论:哮喘患者SAD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哮喘控制和急性发作。哮喘患者肺功能小气道参数与外周血炎症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积极降低炎症水平,早期识别和干预SAD将有助于改善哮喘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月28日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且处于COVID-19确诊后3~8周的13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分为哮喘控制良好组(84例)与哮喘控制不佳组(54例)。比较2组哮喘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确诊哮喘时长、吸入过敏原阳性比例、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比例、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史)。分析哮喘患儿COVID-19的临床特征(包括临床分型、临床表现、治疗和影像学表现)。比较2组哮喘患儿COVID-19确诊前3个月内和就诊当日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常规肺功能检查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一秒率(FEV 1/FVC)、呼气流量峰值、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 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 75)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脉冲振荡技术测定肺功能指标包括共振频率(f res)、5 Hz下的电抗(X 5)、5 Hz下的阻力(R 5)、20 Hz下的阻力(R 20)、5 Hz与20 Hz下的阻力差值(R 5-R 20)和电抗面积(AX)]。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哮喘患儿COVID-19确诊后肺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结果:哮喘控制良好组男60例,女24例,中位年龄7岁;哮喘控制不佳组男39例,女15例,中位年龄8岁。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133例(96.38%)为轻型COVID-19,5例(3.62%)为中型COVID-19;临床表现有发热[132例(95.65%)]、咳嗽[106例(76.81%)]、喘息[18例(13.04%)]、腹泻[14例(10.14%)]等。所有患儿治疗均以解热镇痛药和中成药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中型COVID-19患儿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肺部大小不等的斑片状磨玻璃影。哮喘控制不佳组患儿的咳嗽时长和喘息发生率均高于哮喘控制良好组[6(4,8) d比4(3,6) d,22.22%(12/54)比7.14%(6/84),均 P<0.05]。COVID-19确诊后,哮喘控制良好组FEV 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pred)、FEF 50%pred、FEF 75%pred和MMEF%pred较COVID-19确诊前均降低,哮喘控制不佳组FEV 1%pred、FEV 1/FVC%pred、FEF 50%pred、FEF 75%pred和MMEF%pred较COVID-19确诊前均降低;哮喘控制良好组X 5%pred、R 5-R 20和AX较COVID-19确诊前均升高,哮喘控制不佳组f res、R 5-R 20、AX较COVID-19确诊前均升高(均 P<0.05)。哮喘控制不佳组FEV 1、FEV 1/FVC、FEF 75和MMEF下降率均较哮喘控制良好组高,f res和R 5-R 20上升率均较哮喘控制良好组高(均 P<0.05)。哮喘控制不佳组FEV 1下降≥8%、MMEF下降≥25%比例均高于哮喘控制良好组[35.19%(19/54)比14.29%(12/84),51.85%(28/54)比21.43%(18/84),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控制不佳是哮喘患儿COVID-19确诊后肺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OR=8.000, P=0.008)。 结论:COVID-19会导致哮喘患儿肺功能水平下降,且哮喘控制不佳的患儿肺功能水平下降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奥马珠单抗是全球哮喘领域第一个生物靶向治疗药物,于2017年8月在我国正式获批,2018年3月起正式在我国进入临床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的数十位专家结合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就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相关重要的临床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于2018年制定了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第一版中国专家共识。迄今为止,已有逾3万例中国患者接受过奥马珠单抗的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近2年国内外新的循证医学、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的证据,在第一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做了更新,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1)抗IgE治疗的基本原理和循证证据;(2)奥马珠单抗适用对象的筛选标准及排除条件;(3)奥马珠单抗使用的注意事项,与各种疫苗(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重点说明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的注意要点;(4)奥马珠单抗的疗程及安全性;(5)奥马珠单抗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6)奥马珠单抗与其他生物靶向药物和变应原免疫治疗的联合临床应用。奥马珠单抗通过与IgE的Cε3区域特异性结合,降低游离IgE水平,下调FcεRⅠ受体表达,可减少哮喘急性发作、降低急诊及住院率,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奥马珠单抗的适用患者为确诊为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 2受体激动剂(LABA)标准治疗控制不佳,且排除对奥马珠单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奥马珠单抗需根据注射剂量表确定剂量后进行皮下注射,应在具备留观条件和抢救过敏性休克相关医疗设施的医疗机构,由护士或医生进行注射,注射完成后应密切观察是否发生过敏反应。奥马珠单抗治疗应至少使用16周以判断其有效性,根据总体哮喘控制效果判断是否继续应用奥马珠单抗,并需每3个月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及调整剂量。常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基于最新国内外证据,本版共识重点更新了有关疗程、给药方式以及特殊人群使用等部分,以期更好指导奥马珠单抗的临床使用。奥马珠单抗在我国的使用仍需长期的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增加,本共识将不断完善和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及其在气道疾病诊治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呼出气中的一氧化氮(NO)水平与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近年来,包括上下气道、大小气道NO检测技术的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上气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少见气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哮喘联盟在2015年发表的“无创气道炎症评估哮喘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参照国际相关指南以及重要文献,撰写本共识,针对气道NO检测的方法学、质量控制、结果判读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以助更好应用该项技术指导临床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稳定控制的相关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稳定控制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登记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5年4月1日至12月30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和耳鼻喉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确诊的气道过敏性疾病儿童的病史资料,采用协同诊疗管理方式管理,每间隔3个月评估哮喘和鼻炎控制水平,调整治疗方案。管理12个月时,根据患儿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控制治疗反应性分为控制水平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哮喘和鼻炎病程、湿疹史、一级亲属过敏史、过敏原致敏模式、肺功能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FeNO)的差异。结果:纳入147例患儿,管理12个月时106例患儿,根据12个月时的控制水平分稳定组和不稳定组,稳定组60例(56.6%),不稳定组46例(43.4%)。不稳定组湿疹史患儿比例高于稳定组[88.9%(32/46)比71.7%(43/60),χ2 =3.91, P=0.048];基线期鼻炎控制评估视觉近似标尺(VAS)评分高于稳定组[(4.7±1.9)分比(3.7±2.3)分, t=2.12, P=0.037];血清总IgE水平高于稳定组[269.0(163.0,578.5)kU/L比 195.5(69.7,420.8)kU/L, Z=2.01, P=0.044];尘螨致敏比例高于稳定组[76.1%(35/46)比55.0%(33/60),χ2 =5.19, P=0.025];支气管舒张试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改善率高于稳定组[(14.2±11.5)比(7.3±5.9), t=2.42, P=0.018]。 结论:儿童湿疹史、鼻炎严重度、血清总-IgE水平、尘螨致敏、支气管舒张试验反应性是影响气道过敏性疾病控制稳定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学龄期哮喘患儿父母恐惧疾病进展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学龄期哮喘患儿父母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并分析其潜在剖面不同类别及影响因素,为其预防及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学龄期哮喘患儿及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父母疾病进展恐惧量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学龄期哮喘患儿及父母进行横断面调查。对学龄期哮喘患儿父母恐惧疾病进展情况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 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共纳入学龄期哮喘患儿父母210名,父亲51名,母亲159名,年龄20~30岁42名,31~40岁112名,41~50岁56名;哮喘患儿210例,男123例,女87例,年龄<10岁141例,≥10岁69例。学龄期哮喘患儿父母恐惧疾病进展分为2种潜在剖面类型:心理状态焦虑组(46.7%,98/210)、心理状态韧性组(53.3%,112/21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家族史、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与父母的关系、婚姻状况、哮喘症状控制水平、社会支持情况是学龄期哮喘患儿父母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 OR值为0.925~10.010,均 P<0.05)。 结论:学龄期哮喘患儿父母恐惧疾病进展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明显不同的分类特征,后续应根据学龄期哮喘患儿父母恐惧疾病进展不同分型特征实施针对性的精准预防及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过敏性哮喘患儿使用奥马珠单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中国真实世界中的回顾性多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在中国真实世界中评估过敏性哮喘患儿使用奥马珠单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6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中国17家医院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的6~11岁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数据包括患儿接受治疗前的人口学特征、过敏史、家族史、总免疫球蛋白E(IgE)与特异性IgE、皮肤点刺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合并症;描述性分析奥马珠单抗治疗模式,包括首次剂量、注射间隔频率和疗程与说明书推荐模式的差异;分析奥马珠单抗治疗后疗效整体评估(GETE),比较治疗前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率的差异、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剂量的变化、肺功能变化,基线与奥马珠单抗治疗后第4、8、12、16、24、52周时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和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的变化、合并症改善;安全性评估数据包括不良事件(AE)与严重不良事件(SAE)。对"中重度哮喘年化发作率"以及"ICS减量"指标采用 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显著水平为0.05。其他指标均为描述性分析。共纳入200例患儿,其中男151例(75.5%),女49例(24.5%);年龄(8.20±1.81)岁。 结果:200例患儿中位总IgE为513.5(24.4~11 600.0) IU/mL,中位治疗时间为112(1~666) d。200例患儿奥马珠单抗首次注射中位剂量为300(150~600) mg,其中114例(57.0%)有说明书推荐剂量。患儿经奥马珠单抗治疗4~6个月有效率为88.5%(117/200)。患儿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4周后C-ACT评分提高[(18.90±3.74)分比(22.70±3.70)分],达到哮喘控制。奥马珠单抗治疗4~6个月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率降低了(2.00±5.68)次/(人·年)( t=4.702 5, P<0.001)。中位ICS日剂量降低[0(0~240) μg比160(50~4 000) μg], P<0.001。PAQLQ评分提高[(154.90±8.57)分比(122.80±27.15)分]。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提高[(92.80±10.50)%比(89.70±18.17)%]。在有合并症(包括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鼻窦炎)评估记录的患儿中,总体改善率为92.8%~100.0%。200例患儿中,58例(29.0%)发生124例次AE,发生率为0(0~15.1)例次/(人·年)。在53例发生AE且报告了严重程度的患儿中,83.0%(44例)发生轻度AE,17.0%(9例)发生中度AE,无重度AE发生;SAE的发生率为0(0~1.9)例次/(人·年)。与药物相关常见AE为腹痛(2例患儿,1.0%)和发热(2例患儿,1.0%),未出现因AE而停药。 结论:奥马珠单抗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儿有效率高,可降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减少ICS剂量、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其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支气管哮喘领域研究进展回顾2023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国哮喘的发病率同样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和社会均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哮喘基础研究的持续推进、循证证据不断涌现,哮喘的诊治策略不断完善。本文综述了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哮喘研究的进展和成果,以及多个指南和共识对哮喘指导意见的更新,为哮喘的发病机制、诊断和评估、以及治疗提供临床视角的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