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猪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肠道菌群在哺乳动物及人类健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仔猪的健康生长需要一个动态平衡的肠道微生态环境.然而,在猪的生命周期中,从食管到直肠的微生物分布与组成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健康的肠道菌群具有促进猪的营养代谢,维持肠黏膜屏障,调节免疫应答,抑制病原菌感染等功能.多种因素对猪肠道菌群的形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分娩方式(经过产道或剖宫产)、幼龄时期饮食(母乳或配方饲料)、抗生素或抗生素样分子的使用等.本文主要从仔猪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定植、功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等方面论述了仔猪肠道微生物与仔猪肠道健康的关系,从而加深肠道微生物对维护仔猪肠道健康作用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猪RegIIIγ在小肠表达的特征及细胞类型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gIIIγ是一种新型的抗菌肽,主要在哺乳动物的肠道和皮肤表达,具有抗菌、抗炎、调节免疫反应和促进细胞增殖等生理功能.为了解猪RegIIIγ在肠道的表达特点,我们通过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分别确定了猪RegIIIγmRNA和蛋白在仔猪肠道的表达水平以及在肠道表达的细胞类型.结果表明RegIIIγmRNA和蛋白质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个部位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除mRNA水平在断奶后有一个明显下降外,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呈现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免疫组化分析表明RegIIIγ蛋白主要在肠粘膜吸收性上皮细胞和Paneth细胞内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谷氨酸对哺乳仔猪器官指数、血液生化指标、血脂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研究谷氨酸对哺乳仔猪器官指数、血液生化指标、血脂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体况、胎龄和分娩日期一致的长×大母猪6头,每头母猪选取体重相似的仔猪8头(1.55±0.20kg),其他的仔猪寄养.每窝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2头/组),每天分别按体重灌服0.18g/kg氯化钠(对照组)、0.06g/kg谷氨酸钠(低剂量组)、0.50g/kg谷氨酸钠(中剂量组)和1.00g/kg谷氨酸钠(高剂量组).仔猪以每天称重后的体重为标准计算口服谷氨酸钠的剂量.分别于7日龄和21日龄各组每窝随机选取1头仔猪屠宰取样.结果表明:灌服谷氨酸对7日龄和21日龄仔猪心指数、肝指数、脾指数和肾指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灌服高剂量谷氨酸显著升高了7日龄哺乳仔猪血清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血红蛋白含量及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21日龄仔猪血清内毒素ET含量及ATPase活性(P<0.05).灌服中剂量谷氨酸显著降低了7日龄和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对21日龄仔猪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也有显著影响(P<0.05).灌服中剂量谷氨酸显著升高了7日龄哺乳仔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著降低了7日龄哺乳仔猪血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P<0.05).灌服中高剂量谷氨酸显著降低了21日龄仔猪血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P<0.05),显著升高了21日龄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因此,灌服谷氨酸能够显著影响哺乳仔猪血液生化和血脂水平、提高哺乳仔猪抗氧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 是一种肠道α冠状病毒, 靶向猪小肠上皮细胞, 使得小肠上皮组织被破坏, 肠道充血, 肿胀, 引起猪群水样腹泻, 导致育肥猪厌食和体型消瘦.其中哺乳仔猪死亡率高.2010年后, 随着新的PEDV变异毒株出现, PED再一次在全球暴发, 特别是亚洲国家,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机体的先天免疫并不能完全抵抗PEDV对机体的侵害, 因此了解PEDV通过影响干扰素 (Interferon, IFN) 的产生来逃逸先天性免疫的途径十分必要, 同时也为治疗PEDV感染以及研发PEDV疫苗提供了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猪ANG4在小肠表达的特征及细胞类型
编辑人员丨2023/8/6
血管生成素4(ANG4)是一种新型的抗菌肽,主要在哺乳动物的肠道组织表达,具有抗菌和促血管生成等功能,在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过程和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该蛋白具有多种功能,ANG4在新生断奶仔猪肠道疾病防治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为了了解ANG4在仔猪肠道的表达特点,我们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分析及其在肠道表达的细胞定位,分别确定了仔猪肠道内ANG4的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及在肠道表达的细胞定位.结果显示,ANG4的mRNA和蛋白质在仔猪肠道不同部位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除mRNA水平在断奶后有一个明显下降外,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呈现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ANG4蛋白的表达基本都集中于小肠绒毛,腺窝处也有少量表达,主要的表达细胞为肠上皮细胞以及潘氏细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口服鼠李糖乳杆菌GG影响哺乳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 的:探究新生仔猪口服鼠李糖乳杆菌GG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创新点:新生仔猪早期口服鼠李糖乳杆菌GG可明显改善其断奶前肠道菌群结构及免疫屏障功能.方法:二十四头新生仔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仔猪在出生后第1、3、5天口服2mL0.1 g/mL的脱脂牛奶;而实验组仔猪口服等体积的含有活鼠李糖乳杆菌GG的脱脂牛奶.饲喂25天后,收集仔猪血清、肠道粘膜和盲肠内容物等样品.通过分析肠道菌群、紧密连接蛋白和细胞因子等指标,评价鼠李糖乳杆菌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结论: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新生仔猪口服鼠李糖乳杆菌GG可明显改变肠道菌群结构.此外,鼠李糖乳杆菌GG还可增加仔猪肠道的通透性,并通过调控抗菌肽、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以改善肠道的免疫屏障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猪乳头性状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猪乳头性状属于繁殖性状,直接影响母猪哺乳率和仔猪成活率,是种猪遗传改良的重要指标,揭示其遗传机理对提高种猪繁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猪乳头性状复杂多样,包括乳头数、乳头类型、乳头位置分布和波动不对称性现象等,但其遗传机制尚不清晰.本文对猪乳头及乳腺的形成与发育过程、猪乳头性状调控基因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和候选基因等生理学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今后鉴别影响猪乳头性状的因果突变和主效基因,揭示猪乳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数目、类型和位置差异的复杂遗传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猪δ冠状病毒感染及其对宿主先天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目前新发现的唯一一种感染哺乳动物的δ冠状病毒.PDCoV主要感染猪的小肠,特别是空肠和回肠,造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萎缩,引起严重的萎缩性肠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新生仔猪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死亡,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2014年以来全球暴发的仔猪腹泻中,PDCoV单一感染检出率占有一定的比例,还与其他猪冠状病毒存在较高比例的共感染现象.随着PDCoV毒株的基因组测序完成和病毒的分离成功,以及病毒与宿主互作研究的推进,对该病毒有了更多的认知.本文根据现有的文献报道,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进展,对猪δ冠状病毒的流行、基因组结构的遗传多样性、病毒感染受体和对宿主先天免疫应答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帮助相关人员对PDCoV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诱导的猪肠道-乳腺-sIgA轴以及免疫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猪的"肠道-乳腺-sIgA轴"免疫通路是指侵染猪的胃肠道病原通过胃肠道免疫可以激发乳腺产生sIgA;sIgA被初生仔猪摄取可以获得针对胃肠道病原的被动免疫保护.该免疫通路的反应动力模式涉及病原侵染、抗原提呈、淋巴细胞活化、淋巴细胞的肠道和乳腺归巢以及抗体分泌等诸多环节,受到病原毒力、母猪的妊娠阶段及免疫生理状态等众多因素影响.目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诱发的"肠道-L腺-sIgA轴"的理论可以解释自然感染状态下哺乳仔猪获得的被动免疫保护,但根据这一概念所设计的疫苗和免疫方案并未取得满意效果.本文综述了PEDV感染和宿主免疫各个环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PEDV免疫和肠道-乳腺-sIgA轴系反应的关键病原和宿主因素,提出了在轴系理论基础上应重视PEDV灭活疫苗以及特异IgG作用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盖塔病毒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盖塔病毒(Getah virus,GETV)是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虫媒病毒.GETV感染已在多种脊椎动物中发现,包括人类、猴子、鸟类、猪、马和其他哺乳动物.GETV感染可导致马出现发热、全身皮疹和腿水肿,仔猪关节炎和母猪生殖障碍等.目前GETV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为广泛,近年来逐步在猪群中暴发,导致部分猪场经济损失严重,同时在中国感染的宿主范围不断扩大,相继出现了第一例狐狸、猪、马、牛感染.本文对GETV的分子结构、致病机制、宿主范围、流行状况以及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GETV的深入研究及防控工作提供一定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