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失衡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免疫失衡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相关免疫细胞包括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包括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中药单体/化合物或复方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调节免疫治疗IBS-D.本文从免疫失衡与肠道感染、菌群失调、脑肠轴紊乱、内分泌紊乱的关系等方面,对中药单体/化合物和复方靶向免疫治疗IBS-D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梳理,并同时印证了"脾为之卫"与免疫相通之处,以期为中医药通过免疫介导途径治疗IBS-D及相关疾病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溶瘤作用的前景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 virus,ORF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近年来,随着对ORFV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抗肿瘤作用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ORFV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新型溶瘤候选病毒。优势包括:基因组较大,允许多个外源基因的整合;受感染者中缺乏抗体,避免了溶瘤病毒的传递障碍-血清中的中和抗体;致病性低,病变部位往往呈现局部、自限性的特点;对宿主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功能;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抗肿瘤的机制依赖于固有免疫细胞,适用于一般免疫缺陷的患者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microRNA调控小胶质细胞激活极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代谢、凋亡的各个方面。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参与介导免疫炎症反应,在众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康复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能够极化为M1和M2两种类型。M1型主要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M2型则具有抗炎和促进神经修复的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可以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极化过程,影响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进程。该文对miRNA的生物学作用及对小胶质细胞激活极化的调控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生物钟和核心钟基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生物钟的形成与一系列生物钟基因及其调控基因构成的分子环路有关,其编码的蛋白可影响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调控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形成免疫功能的节律性变化。通过调控外界环境信号或基因修饰改变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可诱发和加剧炎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1型糖尿病等多种自身免疫疾病。探讨生物钟基因的调控方式、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系统中生物钟的作用,以及生物钟基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动脉粥样硬化中的T细胞和B细胞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在动脉壁上形成的纤维脂肪病变,由它引起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造成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的第一大病因。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脂蛋白在内皮下的累积导致血管壁中持续发生的炎症反应,因此多种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都参与了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自身抗原和非自身抗原可以通过触发T细胞和B细胞局部的应答导致血管炎症。大量临床和实验数据表明T细胞和B细胞都参与了AS的形成,并且不同的细胞亚群可能具有完全相反的作用。文章就AS中T细胞和B细胞调节机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A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NK细胞在肝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慢性肝损伤激活肝星状细胞产生I型胶原纤维,造成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堆积,从而形成肝纤维化。免疫微环境的变化在肝纤维化的进展和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肝脏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能够通过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和产生γ-干扰素等效应分子杀死肝星状细胞,起到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同时也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NK细胞的作用受到其受体和各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的调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免疫共刺激分子CD40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共刺激分子CD40/TNFRSF5隶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在机体固有免疫应答及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均发挥关键作用。CD40生理性表达于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内皮细胞等细胞表面,是T细胞表面CD40L分子的天然糖蛋白受体。CD40-CD40L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T淋巴细胞活化、抗体类别转换、抗原提呈细胞激活等一系列免疫相关生物学过程。除免疫细胞等生理性表达外,CD40在血源性及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细胞表面亦存在表达,并通过直接影响肿瘤细胞或间接干预肿瘤微环境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大量研究表明,CD40激动型抗体可能通过激活宿主抗肿瘤免疫应答或直接促进CD40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正向干预实体肿瘤进展,提示CD40可能作为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现对CD40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及CD40-CD40L通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问题予以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巨噬细胞极化在痛风炎症机制中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可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炎症级联扩增反应的自身炎症性疾病,其区别于其他自身炎性关节病的特征之一是其关节炎症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自发缓解。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动态平衡在痛风炎症自发缓解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细胞,在不同的微环境下,巨噬细胞可极化为促炎的M1型与抗炎的M2型,不同表型之间的转化贯穿于痛风炎症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可以缓解痛风急性炎症,故早期调控痛风炎症中M1及M2各亚群之间的平衡成为探索痛风急性炎症新治疗策略的重要切入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预处理间充质基质细胞免疫调控巨噬细胞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间充质基质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潜能的干细胞,除了干细胞潜能外,最近因其在免疫反应中的调控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巨噬细胞是一种固有免疫细胞,在炎症起始和消散中发挥关键作用,可极化为经典活化的促炎M1型巨噬细胞和选择性活化的抗炎M2型巨噬细胞,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可以调节炎性反应。研究表明,低氧、生物活性分子和热等预处理方式可改变MSCs的免疫调控能力。在此,笔者总结了经不同方式预处理的MSCs对巨噬细胞免疫调控作用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粪便短链脂肪酸与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粪便短链脂肪酸与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短链脂肪酸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水平、抑制免疫反应、抑制过敏及炎症反应影响肠道黏膜固有免疫功能及黏膜发育,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为此类疾病的诊疗提供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