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鹦鹉热衣原体合并土曲霉真菌重症肺炎的救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67岁,因"乏力发热伴咳嗽咳痰、胸闷气促10 d"于2022年05月16日入院。患者10 d前打扫鸭舍后出现乏力伴全身酸痛、发热,体温最高40.0℃,寒战伴大汗,随后出现咳嗽咳痰,较剧烈,黄色大量黏痰,伴胸闷气促。自行服用退热、止咳药物,无好转且症状逐渐加重,7 d后至当地医院住院就诊,神志尚清,但血压降低,考虑为"重症肺炎,脓毒性休克",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针1 g/8h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3 d后发热、咳嗽及胸闷等症状未见好转,遂至本院急诊科就诊,予面罩吸氧、止咳化痰、泰能抗感染治疗,呼吸科会诊认为不除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建议并加用"多西环素胶囊"。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15年余(具体诊断经过不详)。吸烟50余年,约每日40支,未戒,饮酒50余年,每次杨梅酒250 mL,未戒。1弟因"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已故,父亲及其余3兄弟均有类似"心脏扩大"疾病史,健在。患者入院第2天,拟"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脓毒性休克?"收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的临床特点、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COPD合并IPA的9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按1∶2配对原则,选取同年入院、性别一致、年龄±5岁的COPD未合并IPA的18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 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OPD合并IPA的危险因素。 结果:COPD合并IPA的90例患者中,下呼吸道标本培养出烟曲霉78例、黄曲霉6例、烟曲霉合并黄曲霉1例、土曲霉1例、黑曲霉1例;1例痰脱落细胞学找到曲霉菌丝,2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病例组患者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为片状浸润影(87.8%)、胸腔积液(36.7%)、结节(33.3%)、空洞(18.9%)、实变影(17.8%)、晕轮征(14.4%)和空气新月征(2.2%),且片状浸润影、实变影、晕轮征以及空洞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 P <0.05或<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长( OR=1.183,95% CI 1.047~1.336)、两种抗菌药物联用( OR=5.391,95% CI 1.241~23.421)、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 OR=5.275,95% CI 1.586~17.541)、抗菌药物累计使用品种数多( OR=2.270,95% CI 1.406~3.664)是COPD合并IPA的危险因素( P<0.05或<0.01)。 结论:若COPD患者存在住院时间较长、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14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较多这些危险因素,应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查和胸部CT动态监测,以便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IPA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侵袭性曲霉菌病并发食管损害一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曲霉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腐生菌,通常见于土壤、腐烂的营养物质、医院环境等,无法避免,已成为真菌感染首要死因[1,2]。曲霉菌引起的曲霉菌病是一种依赖于宿主因素和免疫反应的疾病,根据临床类型可分为非侵袭性与侵袭性疾病,其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最严重,引起肺部病变,通过血液从肺部病灶侵袭到任何器官和组织,常见部位包括脊柱(49%)、颅底、鼻窦和下颌(18%)、肋骨(9%)和长骨(9%) [3,4]。侵袭性曲霉菌侵及食道引起损伤病例报道罕见。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侵袭性曲霉菌并发食管损害1例患者,病情发展,诊治经过及体会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土壤耐高温真菌群落组成及其降解角蛋白能力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6
为探究动物园土壤中耐高温真菌的群落组成及其降解角蛋白的能力.本研究以我国 20 个动物园的土壤样品为对象,在温度为 40℃条件下,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形态学与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动物园土壤中的耐高温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随后基于脱脂奶粉培养基和鸡羽毛发酵培养基对菌株进行降解角蛋白能力探究.结果表明,从动物园土壤中共分离获得耐高温真菌 3 399 株,隶属于 8 纲、9 目、15 科、39 属、60 种.在科水平,20 个动物园中曲霉科 Aspergillaceae 为优势科,曲霉科Aspergillaceae和毛壳科Chaetomiaceae为共有科.在属水平,曲霉属Aspergillus为所有样地的优势属和共有属.在种水平,黑曲霉A.niger为优势种.此外,本研究共获得 6属 10种 35株能降解角蛋白的耐高温真菌,其中顶瓶梗霉属Acrophialophora降解角蛋白的菌株最多,有3种15株;其次为曲霉属Aspergillus的3种11株.光滑顶瓶梗霉Acrophialophora levis QHDZ1-2菌株的降解率最高,达 52.90%.同时,顶瓶梗霉属Acrophialophora和嗜热疣霉属Thermothelomyces这 2 个属首次发现具有降解角蛋白能力.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探究中国耐高温真菌群落组成、分布及其降解角蛋白菌株的开发利用奠定资源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高寒特境中甸黄芪植物根际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及其抗生物膜活性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4/3/30
滇西北高寒地区分布着丰富的黄芪属植物资源,该属植物"根际效应"明显,其根际微生物极具抗菌药用资源研究价值.[目的]认知滇西北高寒特境中甸黄芪根际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探究其可培养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多样性及抗菌、抗生物膜活性.[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和微生物纯培养方法对中甸黄芪植物根际微生物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结合"微量肉汤稀释法""孔板法"等多级联合筛选策略综合评估可培养菌株的抗菌活性药源研究价值.[结果]对中甸黄芪根际土壤样本的微生物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进行分类注释,得到22门54纲105目187科316属856种微生物,其中优势菌群为慢生根瘤菌属.纯培养共获得27属54种95株可培养菌株,包括20属33种54株细菌和7属21种41株真菌,优势属分别为芽孢杆菌属和青霉属.其中,1株细菌Pseudomonas tolaasii ZTB4 和 3 株真菌 Aspergillus tabacinus ZNF17、Lecanicillium aphanocladii ZNF15、Umbelopsis nana ZTF31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同时,菌株ZTB4和ZNF17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显示出优秀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生物膜活性,并已验证这2株菌株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为环脂肽类与黄酮类.[结论]中甸黄芪植物根际微生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其可培养菌株次生代谢产物有较好的化学多样性和抗菌、抗生物膜活性.研究结果为我国特境特色微生物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半理性设计进化土曲霉来源的ω-转氨酶AtTA热稳定性
编辑人员丨2024/3/30
ω-转氨酶(ω-transaminase,ω-TA)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催化剂,在手性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ω-TA在催化非天然底物的反应过程中存在稳定性差、活性低的缺陷,大大限制了 ω-TA 的应用.为改善此缺陷,针对来源于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R)-ω-TA(At TA),采用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随机突变、组合突变相结合的策略进行酶的热稳定性改造,获得了热稳定性与活性同步提高的最佳突变酶At TA-E104D/A246V/R266Q(M3).与At TA野生酶(wild-type,WT)相比,M3 的半衰期t1/2(35℃)由 17.8 min提升至 102.7 min,提升了 4.8 倍,半失活温度T1050 比WT(38.1℃)提高 2.2℃.最佳突变酶M3 对丙酮酸和 1-(R)-苯乙胺的催化效率分别是野生酶的 1.59 倍和 1.56 倍.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分子内氢键与疏水相互作用的增加所导致 α-螺旋的加固稳定是酶热稳定性提升的主要原因;底物分子与结合口袋氨基酸之间氢键相互作用的增加以及底物结合口袋体积的增大是导致 M3 催化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底物谱测定结果表明,相较于 WT,M3 对 11 种芳香酮类化合物的催化性能均有所提升,进一步说明M3 对手性胺的合成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唑类耐药烟曲霉在江苏不同农田流行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横断面调查江苏地区农田唑类耐药烟曲霉热点环境及流行特点.方法 江苏省苏北和苏南地区共采集 68份农田土壤标本,通过培养分离烟曲霉菌株,进一步进行体外抗唑类药物敏感实验筛选唑类耐药烟曲霉(azole resistance Aspergillu fumigatus,RAF)菌株,并对分离的 RAF菌株扩增cyp51A 基因鉴定耐药突变表型.结果 68 份农田土壤标本,共分离获得 106 株烟曲霉菌株,34 株(34/106 株,耐药率 32%)为 RAF,其中 8 株检测到cyp51A 基因突变(7 株 TR46/Y121 F/T289 A,1 株TR34/L98 H/S297T/F495 I),这 8 株 RAF菌株对伊曲康唑、泊沙康唑和伏立康唑同时耐药,均对伏立康唑高度耐药(MIC>16 mg/L).其余 26 株 RAF菌株未检测到任何cyp51A 基因突变;RAF在草莓田地最多(16 株/34株),稻田次之(8 株/34 株);苏北农田RAF检出率高于苏南农田,深层土壤RAF检出率略高于表层土壤.结论 江苏农田RAF菌株检出率高达 32%,以非cyp51A基因相关耐药机制为主.草莓大棚田地可能是江苏地区农田 RAF产生的潜在热点,建议对农业中使用的杀菌剂进行管理,有助于控制临床上的真菌耐药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海洋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采用大米固体发酵技术,研究海洋来源真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对A.terreus大米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再利用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和质谱数据(HR-ESI-MS),结合与文献数据对比,共鉴定出13个化合物,分别为丁 内酯 Ⅰ(1)、3-hydroxy-5-[[4-hydroxy-3-(3-methyl-2-buten-1-yl)phenyl]methyl]-4-(4-hydroxyphenyl)-2(5H)-furanone(2)、(±)-asperteretal F(3)、asperimide A(4)、洛伐他汀(5)、terretonin(6)、methyl-3,4,5-trimethoxy-2-(2-(nicotinamido)benzamido)benzoate(7)、bisdethiobis(methylthio)acetylaranotin(8)、acetylaranotin(9)、环(L-脯-L-缬)二肽(10)、环(D-亮氨酸-L-脯氨酸)二肤(11)、callyspongidipeptide A(12)、(3R,4R)-6,7-dimcthoxy-4-hydroxymellein(13),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土曲霉中分离得到.通过CCK-8法评价化合物对低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化合物1、3、5、6和7能显著减少氧化应激产生的细胞损伤,呈现出一定的神经细胞保护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土曲霉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提供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藓结皮植物-土壤连续体不同粒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藓结皮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发育演替的稳定阶段,参与了荒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微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提供了微生境.了解藓结皮植物-土壤连续体不同粒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认识藓结皮的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藓结皮植物-土壤连续体以及结皮下层不同粒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序结果得到10,730个细菌变异序列(ASVs)和3,035个真菌ASVs.藓结皮附着土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低于结皮下层,而藓结皮附着土真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结皮下层和结皮抖落土.藓结皮层常见的细菌门有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蓝细菌门、拟杆菌门,结皮下层土壤常见的细菌门有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藓结皮附着土细菌群落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多度高于不同粒径藓结皮抖落土及藓结皮下层土.藓结皮层和藓结皮下层常见的真菌门有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藓结皮附着土与不同粒径抖落土在细菌群落微枝形杆菌属(Microvirga)、红色杆菌属(Rubrobacter)、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土壤红杆菌属(Solirubrobacter)、地嗜皮菌属(Geodermatophilu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生球菌属(Blastococcus)、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Rubellimicrobium、贫养杆菌属(Modestobacter)相对多度存在显著差异,藓结皮附着土与不同粒径抖落土在真菌群落曲霉属(Aspergillus)、Knufia、Darksidea、粉褶蕈属(Entoloma)、Monosporascus、Bhatiellae、亚隔孢壳属(Didymella)、链格孢属(Alternaria)、Clad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多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藓结皮附着土细菌和真菌共现性网络比不同粒径藓结皮抖落土和藓结皮下层土细菌和真菌共现性网络更复杂且连通性更好.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在微环境尺度探究生物土壤结皮参与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黑曲霉菌剂不同处理对西瓜根际细菌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针对我国设施栽培西瓜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土壤理化性质劣变等问题,探究微生物菌剂对西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调控及土壤营养改良的作用.[目的]研究黑曲霉菌剂不同处理方式对设施栽培西瓜根际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黑曲霉菌剂不同处理对西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分析化学方法测定西瓜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并解析驱动西瓜根际细菌群落动态变化的主要理化因素.[结果]黑曲霉菌剂(Y)、氨基寡糖素水剂(A)及黑曲霉菌剂与氨基寡糖素水剂配施(YA)处理,细菌 α 多样性指数如Chao1、ACE和Shannon等较对照均有所增加;不同处理西瓜根际优势细菌在门水平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等,其中 Proteobacteria 相对丰度最高,依次为 A(28.26%)>Y(26.74%)>YA(22.61%);黑曲霉菌剂处理西瓜根际土壤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和类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相对丰度较对照明显提高到 4.06%和 2.43%,氨基寡糖素水剂处理中根际土壤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显著提高(P<0.05),不同处理组微枝形杆菌属(Microvirga)相对丰度较对照均有所提高;黑曲霉菌剂单独或与氨基寡糖素水剂配施处理,西瓜根际土壤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含量明显提高;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土壤pH、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与西瓜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表明,根际假单胞菌科相对丰度与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黑曲霉菌剂在设施栽培西瓜种植中单独或与氨基寡糖素水剂配施处理,具有提高西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增加有益菌群相对丰度、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该结果为黑曲霉菌剂产品开发及在设施栽培西瓜种植中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