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网上投稿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了更快、更及时地进行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请登录网址www.zgjhsyx.com《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网上远程投稿系统.点击"作者在线投稿",选择"向导式投稿".在线投稿具有快捷、互动和方便等特点,作者还可通过该系统随时查询到稿件的处理和录用情况.使用过程中具体注意事项如下:①第1次使用本系统进行投稿的作者,必须先注册才能投稿.注册时各项信息请填写完整(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可根据投稿类型选择是否填写,推荐和回避的审稿专家选填).作者自己设定用户名和密码(长期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在线采编系统启用公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作者及审稿专家,方便查询论文信息、投稿、询稿及审稿,提高杂志工作效率,《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编辑部已开通期刊采编系统.系统入口位于我刊官方网站(www.jnmh.cn)首页.作者投稿,请首先在本刊网站在线注册账号,以该账号登录稿件采编系统投稿,并可随时了解稿件编审进度.如您在操作中遇到任何问题,请与编辑部联系(010-8319116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四君子汤治疗结直肠癌靶点及通路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四君子汤治疗结直肠癌潜在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利用TCMSP获得四君子汤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结合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进行靶标垂钓;通过TTD、OMIM、Drugbank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结直肠癌相关靶点。运用Venn图取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并在Unitprot数据库查询靶标蛋白基因名,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对二者交集的靶点蛋白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使用David网站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四君子汤的有效成分134个,PPI包含125个靶点蛋白,关键蛋白包括TP53、AKT1、IL6等。经GO富集分析得到四君子汤治疗结直肠癌主要通过516个生物学过程,53个细胞组成和98个分子功能发挥作用。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四君子汤治疗结直肠癌的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相关。结论:四君子汤主要通过调节TP53、AKT1、IL-6等关键蛋白,干预PI3K-Akt、TNF、FoxO等信号通路来治疗结直肠癌,体现了四君子汤治疗结直肠癌“中药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腔罕见病名录(第一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口腔罕见病患病率低、临床特征复杂,因此目前口腔罕见病的范畴尚不明确。为统一认识、提高口腔罕见病诊治水平,本名录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遗传病与罕见病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段小红主笔、全体委员讨论和通过,涵盖139种具有典型口腔和颅颌面异常特征的罕见病,涉及每种疾病的中文和简单释义,英文名称、患病率、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ICD-11)代码、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分类号及其对应链接、参考文献等信息请扫描二维码查询详细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牛黄治疗角膜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从整体水平观察牛黄-靶点-角膜炎的复杂网络关系,探讨牛黄治疗角膜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通过DisGeNET在线数据库收集角膜炎相关的基因,构建角膜炎相关蛋白质的互作网络,然后经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TCMSP)平台、中国科学院化学数据库查询,结合文献报道,收集牛黄中分离鉴定的组成成分,导出各成分SMILES结构式信息,利用在线软件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作用靶点,进而构建牛黄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图,最后将角膜炎相关蛋白质的互作网络与牛黄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进行合并,得到牛黄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系统分析牛黄治疗角膜炎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其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分析牛黄治疗角膜炎的作用机制。结果:共搜索到39个已分离鉴定的牛黄组成成分,角膜炎相关靶点65个,牛黄治疗角膜炎的潜在靶点28个;28个潜在靶点中包含7个直接作用靶点,即肿瘤坏死因子、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Toll样受体9、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白细胞介素(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和神经营养受体酪氨酸激酶1。28个潜在靶点可被注释入12项生物过程、18项细胞组分、13个分子功能,经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纳入10条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阿米巴病、抗叶酸耐受性、PI3K-Akt信号通路、类风湿性关节炎、凋亡、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疟疾、非酒精性脂肪肝、IL-17信号通路。结论:牛黄可能通过抗炎、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和炎症调控等作用发挥对角膜炎的辅助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苏子降气汤治疗COPD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依据TCMSP和UniProt软件对苏子降气汤组方中药的有效成分及靶点进行搜集、筛选和预测;在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TTD数据库查询COPD相关基因靶点;使用Veen图在线软件得到中药复方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借助Metascape在线工具对共有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163个苏子降气汤化学成分,预测到283个靶点,涉及COPD的治疗靶点有159个。其中,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木犀草素等为关键有效成分。IL6、TNF、MAPK3、JUN、CASP3、CXCL8、CXCL10、MMP-9和MAPK1为重要基因靶点。富集的关键基因靶点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对细菌的反应、细胞因子介导信号通路、细胞对无机物的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和对脂多糖的反应等。富集的关键信号通路包括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甲型H1N1流感、HTLV-I感染、AGE-RAGE信号通路、结核病和疱疹病毒感染等通路。结论:苏子降气汤可通过抗炎、抗感染、调节免疫等多靶点、多通路机制治疗COPD,为其分子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进行小耳畸形核心家系新生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在中国汉族小耳畸形核心家系中评估基因新生突变模式在散发小耳畸形中的作用,寻找可能的致病性新生突变。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的24个中国单纯小耳畸形核心家系。其中小耳畸形患者24例,年龄6~10岁,男15例,女9例,均为单侧小耳畸形,包括左侧15例,右侧9例。获知情同意后,抽取患者及其未患病双亲的外周血,对24个单纯小耳畸形患者及其未患病双亲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筛选位于基因编码区及经典剪接位点的新生突变,观察每例患者外显子区的新生突变数量。对筛选到的新生突变依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会变异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使用ExAc数据库、VarCards数据库、Human Splicing Finder 3.1在线软件分别对丧失功能突变、错义突变和同义突变进行变异特征判断,结合小鼠基因组信息数据库查询同源基因在小鼠鳃弓部位的表达情况、使用David6.8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候选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在线人类孟德尔疾病遗传数据库查询候选基因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对不同变异进行变异功能和基因功能2方面的致病性评估。结果:24个小耳畸形家系中共检测到23个新生突变,每个患者检测到0~3个外显子区新生突变,与正常人相比未见明显增加。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12个、同义突变8个以及无义突变、起始密码子突变、整码插入突变各1个。其中LRP12基因无义突变依指南分类为致病变异。使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及数据库对所有新生突变进行分析,未见明显的致病性特征。结论:小耳畸形患者中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新生突变负担加重,尽管致病基因可能通过新生突变模式在小耳畸形中致病,但新生突变模式可能不是小耳畸形致病的主要遗传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胆道闭锁差异基因及微小RNA-信使RNA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胆道闭锁(BA)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初步构建微小RNA(miRNA)-信使RNA(mRNA)调控网络,探索其在BA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数据集GSE46960,利用GEO2R在线工具分析BA和正常肝组织之间的DEGs,利用注释、可视化和富集发现数据库(DAVID6.8)对DEGs进行富集和功能注释。基于蛋白质互作数据库(STRING11.0)和Cytoscape_v3.7.1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其关键基因。通过人类miRNA疾病数据库(HMDD_V3.2)查询与BA相关且经过验证的miRNA,并利用miRNA目标预测数据库(miRDB)预测其靶基因。将预测的靶基因和GSE46960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求得交集,获得miRNA、mRNA相互作用关系。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图。结果:从GSE46960数据集中共获得565个DEGs,其中352个为上调基因,213个为下调基因。其中上调的DEGs显著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激酶、阿米巴病通路、磷酸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中,下调的DEGs显著富集于新陈代谢、抗生素的生物合成、视黄醇代谢通路中。根据PPI网络,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在DEGs基础上成功构建了BA miRNA-mRNA分子调控网络。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的DEGs及构建的miRNA-mRNA调控网络有助于全面了解BA发生的分子机制,为探索联合miRNA及DEGs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分子靶点提供了新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医护人员求助效能感与社会救助意愿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医护人员的求助效能感与社会救助意愿,为提升医护人员心理资源和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防治方针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河南省医护人员进行网络在线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2 136份。其中,有效问卷1 94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0.82%。采用《疫情下的求助效能感与社会救助意愿问卷》调查医护人员求助效能感和助人意愿。用频数和率(%)分析医护人员求助效能感和社会救助意愿总体情况,不同人口学变量间差异用χ 2检验。 结果:1 940名医护人员中,有18.81%(365/1 940)医护人员不知晓该如何获得合适的心理援助。与低年龄组比较,高年龄组医护人员具备网络信息查询能力、知识资源的占有能力、谣言和实情的辨别力和获取合适的医学帮助交通感的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护人员具备积极配合政府行动的意愿、维持社会稳定的意愿、义务工作从事意愿的比例分别为99.43%(1 929/1 940)、98.81%(1 917/1 940)、97.11%(1 884/1 940)。 结论:医护人员求助效能感和社会救助意愿较高。需进一步加强对医护人员心理、社会和人文关怀等资源的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预期寿命评估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精确评估预期寿命对于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至关重要。但准确评估个人的预期寿命仍是一大难题。目前,我们评估预期寿命的方法主要包括查询寿命表、在线预测问卷、步态速度监测、考虑合并症及综合预测模型。前三者评估方式较为便捷,在临床上操作性较强,而合并症计算和综合模型在降低了部分便捷性的同时提高了预测预期寿命的准确性。应用综合预测模型是目前较为推荐的评估方式,但尚无一种预测模型能够完美地评估预期寿命。评估预期寿命的方法仍需要更深入的优化及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