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存坐骨动脉的临床及CT血管成像影像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永存坐骨动脉(PSA)的临床特点及CT血管成像(CTA)影像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22年12月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患者3 120例。其中,2 995例(96.00%)患者被检出为外周动脉疾病、48例(1.53%)急性动脉栓塞、43例(1.3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9例(0.29%)腘动脉陷迫综合征、7例(0.22%)检出PSA,18例患者(0.58%)未见明显异常。对7例PS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临床特点:7例PSA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年龄30~84(59.5±15.9)岁;均累及单侧肢体,左侧5例、右侧2例;Pillet-Gauffre分型为2A型6例、3型1例。其中,1例患者表现为左臀部搏动性包块1年余,突发左下肢疼痛4 d;4例患者表现为下肢疼痛、发凉;1例下肢肿胀;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因膝关节外伤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时偶然发现;2例合并左侧坐骨动脉动脉瘤,动脉瘤均位于左侧臀大肌前内侧,且合并附壁血栓及远端栓塞;1例合并腘动脉血栓形成;2例合并下肢动脉硬化。(2)CTA影像特点:7例患者中,6例2A型患者表现为增粗的髂内动脉发出粗大分支并走行至臀大肌前内侧,最终延续为腘动脉,其股浅动脉发育纤细,较腘动脉内径明显变小,并未与腘动脉延续;另1例3型患者表现为髂内动脉分支止于大腿上部,较为纤细,股浅动脉发育正常并延续为腘动脉。6例2A型PSA患者患侧髂内动脉直径为(9.7±1.9)mm,大于健侧髂内动脉直径的(5.9±1.3)mm;患侧股浅动脉直径为(2.4±0.3)mm,小于健侧的(4.9±0.2)mm:两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63、36.60, P值均<0.001)。1例3型PSA患者患侧髂内动脉直径为6.7 mm、健侧为6.4 mm,患侧股浅动脉直径为4.3 mm、健侧为4.6 mm,患、健两侧基本一致。 结论:PSA发病率极低,Pillet-Gauffre分型中以2A型常见,并发症以坐骨动脉瘤和动脉栓塞常见。不同分型PSA的CTA表现不同,典型(即2A型)表现为髂内动脉增粗,发出坐骨动脉走行至臀大肌前内侧并延续为腘动脉,股浅动脉纤细,不与腘动脉延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永存坐骨动脉真性动脉瘤伴血栓超声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2024/2/3
患者女,68岁,因右下肢疼痛、麻木、冰凉2d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右足趾紫绀,足踝皮温低,触痛,双侧股总动脉可触及,右侧腘动脉未触及搏动.实验室检查:凝血酶时间27.6 s, D-二聚体9.94 mg/L,纤维蛋白原1.64 g/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永存坐骨动脉合并髂动脉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41 岁,因"左下肢间歇性跛行3 年,加重3 个月"于2017年11月22日收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治疗. 外院下肢CTA示:左侧髂总动脉分叉处假性动脉瘤,左侧髂外动脉及股动脉闭塞. 患者否认慢性病史、烟酒史、外伤史. 查体:腹部平软,未触及搏动性包块,左下肢肤色略苍白,皮温较低,左下肢动脉均未触及,右下肢无异常. 入院后实验室、心电图、影像学等辅助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左下肢动脉闭塞;左髂动脉瘤. 患者于2017年11月27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下肢动脉血运重建术. 术中见左股总动脉下段至左股浅动脉上段内膜增生严重,管腔闭塞.术中造影见髂动脉瘤位于左髂外动脉起始处,大小约5 cm × 4 cm,左髂外动脉纤细,髂内动脉粗大,越过坐骨孔延伸至远端,显影良好,提示永存坐骨动脉( persistent sciatic artery, PS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骨盆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骨盆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少见瘤样病变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6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3例骨盆ABC患者的X线、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发生于坐骨5例,髂骨4例,骶骨3例,耻骨1例. 13例患者均行骨盆X线平片检查, 12例行CT检查,9例行MRI检查.结果 X表现:8例病灶呈膨胀性骨质破坏,10例平片骨包壳连续,而CT上显示3例骨包壳不完整. 9例病灶可见条状骨嵴及硬化缘. CT表现:10例呈膨胀性骨质破坏区,10例出现粗细不等条状分隔和骨嵴,3例突破骨包壳形成软组织肿块,8例出现液液平面,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1例CT显示骶骨直径约2 cm病灶但在X线平片未见异常. MRI表现:9 例病灶呈分叶状膨胀性生长,7 例在 T1 加权像、T2 加权像(T2WI)上可见病灶周边完整或不完整的低信号环及分隔,8例T2WI上出现液平面,3例病灶骨包壳不连续出现软组织肿块,2例累及骶髂关节,同时伴有周围软组织水肿.增强扫描7例病灶显示囊壁和分隔呈明显强化,其中囊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呈"蜂窝状"改变.结论 综合临床表现与X线、CT、MRI表现可提高骨盆AB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诊断永存坐骨动脉合并坐骨动脉瘤伴闭塞症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86岁,因左手抓持无力3d入院.超声检查:双侧下肢动脉纤细,内膜增厚,毛糙,内-中膜厚1.1 mm,回声增强,动脉内壁可见多枚强回声斑块,最大者为6.0 mm×1.7 mm×3.7 mm,后方伴声影;CDFI示管腔内可探及纤细血流束.双侧股浅动脉均向下延伸至膝部,双侧股深动脉在向下走行过程中渐渐变细至腘窝.双侧臀部各见一个囊状团块,左侧大小40 mm×21 mm×20 mm,右侧大小35 mm×19 mm×16 mm,其内均可见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向上难以探查,向下延伸至腘窝、胫后动脉处,其内充满强回声及等回声斑块,部分后方伴声影(图1);CDFI示部分管腔内可探及纤细血流束,部分管腔内无彩色血流充盈.超声提示:双下肢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形成;双侧永存坐骨动脉合并坐骨动脉瘤伴闭塞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坐骨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儿,女,9岁,因“左臀部疼痛1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5年12月8日步行入院.患儿1年前出现左侧臀部疼痛,夜间显著,当时未予重视.近1个月来疼痛明显加重,至当地医院就诊,行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提示:骨巨细胞瘤.入院查体:正常步态,双下肢等长.左坐骨支压痛,可及深部肿物,质硬、压痛,无活动.CT显示:左侧坐骨膨胀性囊状改变,骨皮质变薄并见骨缺损(见图1).MRI平扫加增强提示:左侧坐骨斑片状异常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未见液液平面,考虑左侧坐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结合患儿发病年龄、影像学检查及穿刺结果,诊断:左侧坐骨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腔内治疗永存性坐骨动脉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永存性坐骨动脉是一种罕见的先天血管畸形,其并发动脉瘤的发生率约44%.本例患者以臀部搏动性肿块为主诉,伴有长期轻度下肢缺血,诊断为永存坐骨动脉合并坐骨动脉瘤形成,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术后随访46个月,现将诊治过程及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压迫坐骨神经致瘫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永存坐骨动脉瘤伴血栓形成导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5 岁.因"左下肢疼痛伴发凉 7 h"于2020 年4月18日入院.12年前患者曾因胸主动脉夹层在外院行腔内支架修复术,有高血压病史,入院前血压控制良好.体格检查:左下肢皮温发凉,皮色苍白,左股动脉搏动可触及,左腘动脉、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为31.8μg/mL,血肌红蛋白、血肌酐、血钾均正常.下肢血管彩超提示:左侧股浅动脉变细,左侧腘动脉血栓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