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对兔腹主动脉再狭窄模型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建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模型,探讨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对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模型动物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0只分成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作腹主动脉内皮剥脱血管狭窄模型.高脂喂养4周后再狭窄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在血管狭窄部位行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制作再狭窄模型.用二维定量冠脉造影工作站对造影结果进行血管狭窄分析,血管造影抽血测定血脂浓度及细胞因子质量浓度,以免疫组化法观察血管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情况.结果:血管造影证实,各用药组与再狭窄模型组相比,血管面积狭窄率及直径狭窄率均明显下降(P<0.01).与再狭窄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血脂浓度及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免疫组化显示再狭窄模型组中NF-κB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用药组NF-κB均显著减弱(P<0.05).结论:FTZ可显著降低兔腹主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模型的血脂及炎症因子,进而抑制再狭窄,且其抗炎作用可能与调节NF-κB通路、抑制各种炎症因子的产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调控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改善大鼠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症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干预下调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2(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2, 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及对骨量变化、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甲强龙组(模型组)、甲强龙+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和甲强龙+FTZ组(实验组).分别对股骨近端松质骨进行Micro-CT检查、组织病理染色,测定Wnt3a、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提取模型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测定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Runx2、OCN表达;测定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以及β-catenin/TCF转录水平.结果 1)在Micro-CT中,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前者BV/TV、Tb.Th、Tb/N等值降低,Tb/sp升高(P<0.05).ROI三维重建可见实验组骨小梁骨质改善,局部性修复;2)经苏木精-伊红染色中,实验组可见骨小梁密度较模型组高、骨小梁形态较好;3)实验组骨组织中Wnt3a、MEKK2、β-catenin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4)GIOP大鼠模型提取BMSCs并予BMP2诱导,经FTZ含药血清(实验组)干预后,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提示实验组成骨反应增强(P<0.05);5)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可提高β-catenin/TCF转录活性(P<0.05);促进β-catenin、MEKK2蛋白表达(P<0.05).结论FTZ通过调控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防治GIOP,从而改善微观骨性结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 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的影响,探求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分离培养破骨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Alendronate组、FTZ-H 组、FTZ-M 组和FTZ-L 组,各组大鼠予含药血清、M-CSF 和RANKL 细胞刺激因子诱导培养8 d,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破骨细胞数量和骨陷窝面积、RT-PCR 法检测Trap、MMP-9、NFATc1 mRNA 的表达.结果 经Trap染色,均可在5倍镜下见大小不一、细胞核数不一的多核破骨细胞,与control组相比,Alendronate组、FTZ-H 组和FTZ-M 组的破骨细胞(OC) 数量减少(P < 0. 05,P < 0. 01) ,FTZ 组间比较,FTZ-H 组较FTZ-L 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 < 0. 05);Alendronate组、FTZ-H 组和FTZ-M 组的骨陷窝面积较control组显著减少(P < 0. 05) ,FTZ 组间比较,FTZ-H 组骨陷窝面积较FTZ-L 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与control组比较,Alendronate组、FTZ-H 组Trap、MMP-9、NFATc1 mRNA 表达均显著降低(P < 0. 01) .结论 FTZ-H 和FTZ-M 浓度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活性的作用,其中FTZ-H 组与Alendronate组无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Mekk2-/-小鼠研究贞术调脂胶囊调控β-catenin泛素化的成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2敲除(Mekk2-/-)小鼠的表型变化以及贞术调脂胶囊(FTZ)含药血清对MEKK2表达影响,探讨FTZ对MEKK2-β-catenin通路以及β-catenin去泛素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Mekk2-/-小鼠,通过MicroCT检测其与野生型的表型差别;通过FTZ干预Mekk2-/-小鼠和野生型的成骨细胞,运用Western blot观察对β-catenin磷酸化水平的作用;通过FTZ与FGF2干预野生型小鼠原代细胞,观察对MEKK2磷酸化水平的作用;通过C3H10T1/2细胞转染后进行FTZ和Wnt3a干预,观察β-catenin活性变化.结果 Mekk2-/-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BV/TV、Tb.N、Tb.Th值均较后者降低(P<0.05),Tb.sp无差异变化(P>0.05).FTZ含药血清增强了野生型小鼠细胞β-catenin的磷酸化水平(P<0.05),但是在Mekk2-/-小鼠细胞中则明显降低(P<0.05).FTZ含药血清和FGF2干预后的原代细胞中,p-MEKK2/3表达水平均比不干预时细胞增强(P<0.05),且二者提高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FTZ含药血清和Wnt3a均促进β-catenin活化,而FTZ含药血清和Wnt3a共同干预细胞后,可见β-catenin活化程度更高,效果呈累加效应(P<0.05).结论 FTZ通过激活MEKK2通路,独立于Wnt经典通路促进β-catenin的去泛素化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干预糖尿病肾病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验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验证初步探讨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ufang Zhenzhu Tiaozhi Capsule,FTZ)干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采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STRING 11.0和DAVID 6.8数据库,综合分析FTZ在DKD中的潜在作用靶点;其次采用链脲佐菌素合并高脂饮食诱导的DKD模型小鼠为载体,通过检测空腹血糖、尿蛋白、肌酐、肾脏病理及潜在靶点的蛋白表达,初步验证FTZ改善DKD的作用机制.结果 生物信息学初步筛选出FTZ干预DKD的潜在靶点为STAT3、PI3K及AKT等.动物实验进一步发现FTZ能有效降低DKD小鼠空腹血糖(P<0.05)、尿蛋白(P<0.01)、肌酐(P<0.01),缓解肾脏病理损伤,下调肾脏组织中PI3K、p-AKT和STAT3的表达(P<0.05).结论 FTZ改善DKD的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及STAT3信号通路相关.本研究初步探讨了FTZ干预DKD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防治DKD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通过TLR4/NF-κB通路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SPF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Normal)组、模型(Model)组、FTZ低剂量(FTZ-L)组、FTZ中剂量(FTZ-M)组、FTZ高剂量(FTZ-H)组和阳性对照(Positive control)组,每组8只.Normal组和Model组灌胃给予0.5%CMC-Na,FTZ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5、1、2 g·kg-1的FTZ混悬液,Positive control组给予1.3 mg·kg-1的醋酸泼尼松龙.所有动物进行灌胃给药1周后,采用腹腔注射LPS(5 mg·kg-1)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6 h后取血和肝脏标本.采用酶标仪测定血清ALT、AST、TNF-α、IL-1β、IL-6、IL-8、IL-17和内毒素水平;HE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Ly-6G+)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p-NF-κB、IκB和p-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Model组相比,FTZ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小鼠ALT、AST、TNF-α、IL-1β、IL-6、IL-8、IL-17和内毒素水平,改善肝静脉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Ly-6G+中性粒细胞数量,抑制TLR4、p-NF-κB和p-IκB蛋白的表达.结论 FTZ能有效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毒素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