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门括约肌重叠成形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为一例59岁女性,体质指数为17.35 kg/m 2。因"发现肿物脱出阴道口2年余,加重6个月"就诊。2年前开始发现阴道口有肿物脱出,排尿时加重,平卧时加重,伴排粪失禁,固体粪便、液体粪便和排气无法自控,Parks评分D级,Cleveland评分19分。患者既往于30岁时有分娩产伤史。专科检查示:外阴已婚式,嘱患者屏气增加腹压后,阴道前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阴道后壁达处女膜缘,但仍在阴道内,子宫Ⅱ度脱垂,宫颈脱出阴道口外,子宫体萎缩,位于阴道内。阴道与直肠下段相通,肛门外括约肌离断100%,肛门内括约肌离断100%,直肠黏膜失去完整性;触诊:肛门完全松弛,括约肌张力明显下降。盆底功能超声:老年性子宫,慢性膀胱炎声像。前盆腔:膀胱颈移动度明显增加,膀胱后壁明显膨出;中盆腔:子宫脱垂(Ⅱ度);后盆腔:考虑直肠膨出声像。考虑肛门内外括肌断裂声像。肛提肌裂孔明显扩张。建议盆底康复治疗;盆腔MR平扫+增强扫描:阴道下段壁稍厚、毛糙,建议结合临床及专科检查。诊断为:(1)Ⅱ度子宫脱垂;(2)Ⅱ度阴道前壁脱垂;(3)Ⅰ度阴道后壁脱垂;(4)Ⅳ度陈旧性会阴撕裂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绝经后女性阴道微生态变化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绝经后女性由于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发生外阴和阴道萎缩、乳酸杆菌比例降低、阴道内菌群失调、阴道免疫屏障受损等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症状、体征和疾病,对绝经后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现从阴道菌群种类、数量、比例等方面阐述绝经后阴道微生态菌群的变化特征及相关机制,明确全身及局部雌激素治疗对绝经后女性阴道微生态及泌尿生殖道症状改善的作用机制,以便深入了解绝经后女性的阴道微生态变化与泌尿生殖道症状的关系,从而提高绝经后女性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奥培米芬治疗绝经后外阴阴道萎缩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评估奥培米芬治疗绝经后外阴阴道萎缩的效果,为外阴阴道萎缩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奥培米芬治疗绝经外阴阴道萎缩的中英文文献,搜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4月.文献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手册中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人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 649例患者,其中奥培米芬组1 624例,安慰剂组1 025例.两组子宫内膜增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3.74,95%CI:0.79,17.75,P=0.10).奥培米芬较安慰剂组子宫内膜增厚发生率增加(OR=1.22,95%CI:1.01,1.47,P=0.03)、阴道pH值下降(SMD=-1.22,95%CI:-1.45,-0.98,P<0.000 01)、阴道干涩缓解(SMD=-0.38,95%CI:-0.55,-0.21,P<0.000 1)、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0R=1.49,95%CI:1.28,1.74,P<0.000 01).结论 奥培米芬可增厚子宫内膜、降低阴道pH值及缓解阴道干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仍是治疗外阴阴道萎缩的可靠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原发性宫颈淋巴瘤1例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患者 女,76 岁.因腰痛 4 d,发现宫腔占位 1 d入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毛呈女性分布,大小阴唇无红肿及赘生物,外阴阴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宫颈光滑膨出,质硬,宫颈直径约 6 cm,子宫饱满,双侧附件未触及异常.细胞学检查: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报告均阴性.宫腔镜检查:送检少许萎缩的子宫内膜,间质挤压变形,见散在核大、畸形细胞及坏死.辅助检查:子宫附件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宫腔中下段至宫颈部探及范围约 5.8 cm×5.1 cm 低回声,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血流信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子宫苗勒管腺肉瘤伴肉瘤过度生长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69岁,因绝经10余年、阴道流血20 d于2016年7月8日入院.患者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曾去外院行诊刮术,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腺肉瘤.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本院.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子宫颈萎缩;子宫体前位,萎缩;双侧附件区无异常.遂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探查见:盆腔无粘连和积液,子宫及双侧附件呈绝经后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子宫颈低分化黏液性腺癌术后放化疗继发肾积水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一、病例摘要患者71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4个月”于2017年1月12日于我院就诊.自然绝经17年,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阴道出血,量如月经,持续1天左右,间隔3~4天一次,未诊治.2016年12月于外院行阴道镜检查,病理提示:低分化腺癌.我院妇科查体:老年外阴,阴道畅,少量流血,穹隆似受侵,宫颈可见菜花样肿物,接触性出血(+),子宫萎缩,右侧宫旁增厚,左附件区未触及异常.盆腹增强CT显示:宫颈占位,符合宫颈癌改变,伴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双肾盂、肾盏、输尿管无扩张.CA1251 678 U/ml.临床诊断:宫颈腺癌ⅡB期.患者于2017.1.20-2017.2.3进行阴道后装放射治疗2次(总剂量1 300 cGy),同时行顺铂(50 mg)放疗增敏,于2017年2月行健择(1 400mg)+顺铂(90mg)全身静脉化疗一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绝经期泌尿生殖综合征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绝经期泌尿生殖综合征(genitourinary syndrome of menopause,GSM)指由于雌激素降低导致的一组外阴阴道症状(干涩、烧灼感、性交痛)和下尿路症状(排尿困难、尿频和尿急),该病名是北美绝经学会(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NAMS)和国际妇女性健康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Women's Sexual Health,ISSWSH)于2014年提出[1].而之前广泛应用的老年性阴道炎(atrophic vaginitis)指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内pH升高导致致病菌过度繁殖所致,其重点强调了感染和炎症因素,不符合绝经后该症状出现的真正病理生理改变;外阴阴道萎缩(vulvovaginal atrophy,VVA)指绝经后女性生殖系统的萎缩所造成的不适症状,由于采用外阴和阴道敏感的词语命名,不便于公开讨论,且后两者均忽视了在大多数人中伴发的下尿路症状而被停止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术后腹壁穿刺口转移一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4 岁.因"绝经 14 年,不规则阴道流液1 个月",于2012-02-14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产医院.绝经后无激素类药物使用史.既往病史:24岁时患过敏性哮喘,46 岁患高血压,偶有情绪波动时胸闷、晕厥史,无糖尿病史,无手术史.入院查体:T 36.5 ℃,P 80 次/min,R 18 次/min,BP 103/76 mm 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肿大.妇科检查:外阴萎缩,阴道少量似淘米水样液体,宫颈炎,子宫前位、常大、质中、活动度可、无压痛,双附件区未及异常.三合诊:主骶韧带无增粗,子宫周围无增厚,退出指套无血染.辅助检查:CA-125:1.04 × 103 U/L.超声示,子宫内膜基底部向宫腔内凸 2 个强光团,大小分别为 2.0 cm× 1.1 cm 和 1.8 cm× 1 .0 cm,光团内见血流信号,以静脉为主.宫腔镜检查示,宫腔内近宫底部可见范围约 3.0 cm×3.0 cm× 2 .0 cm珊瑚状组织,表面血管丰富,活检后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多层螺旋 CT示,子宫大小、位置、形态未见确切异常,宫内未见明确异常密度影;双附件区未见明显膨大,周围脂肪间隙清晰,未见确切肿大淋巴结.膀胱壁较规整.综合分析入院诊断:子宫内膜癌;高血压.于 2012-02-20 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腹壁穿刺口分别位于脐孔上缘10 mm、麦氏点 5 mm、反麦氏点、脐孔左侧 5 mm.CO2 气腹,维持腹腔内压力在 12 mm H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卵巢间质黄体瘤2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介绍例1. 67岁,3-0-1-2,因宫腔镜术后4个月,子宫内膜增厚3个月于2015年10 月26 日入院.该患者绝经20年,既往月经规律. 2015年6月12日因阴道不规则流血行宫腔镜手术,术后病理结果回报:增生型子宫内膜,局部呈息肉样,7月21日行复查妇科彩超见内膜厚0. 9 cm,随即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未予治疗. 10月13日再次行妇科彩超见内膜增厚约1. 3 cm.今为系统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子宫内膜增厚"收入院.入院查体:T 36. 0℃,P 68次/min,R 18次/min,BP 90/60 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未见喉结,乳房萎缩,皮肤细腻,体毛分布正常,无胡须.妇科检查:外阴萎缩,阴道通畅,宫颈尚光滑,阴道黏膜干燥,可见血性液体自宫颈口内流出,量少,无异味.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血清性激素:雌二醇48. 19 pg/ml,卵泡刺激素66. 17 mIU/ml,黄体生成激素47. 36 mIU/ml,睾酮0. 22 ng/ml.考虑患者年龄较大且绝经20年,子宫内膜厚约1. 3 cm,已无生育要求,且有阴道不规则流血,拟行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大小约6. 0 cm×5. 0 cm×4. 0 cm,剖视见内膜欠光滑,探查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右侧卵巢间质黄体瘤,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慢性宫颈炎,双侧输卵管未见显著改变.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 -)、α-抑制素( α-inhibin) ( +)、肾母细胞瘤基因蛋白(Wilm's tumor 1,WT1)( -)、Ki-67(阳性率1% )、钙结合蛋白( Calretinin ) ( +)、上皮膜抗原( 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 ( -).术后恢复好,术后第 6 天复查雌二醇15 pg/ml.出院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症、慢性宫颈炎、卵巢间质黄体瘤.随访至今,患者一般状态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女阴硬化性苔藓99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就诊于本院皮肤科外阴门诊的女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42±11.53)岁,45岁以上的患者占88.89%.89.90%的患者伴中重度瘙痒,64.6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性生活障碍.损害累及小阴唇/阴道口部位的占85.86%、大阴唇为72.73%、阴蒂为57.58%.阴唇萎缩发生率为57.58%,以小阴唇为主.外用激素治疗的有效率为89.29%,但停药后皮损均于6个月内复发,维持治疗者仅3例复发.结论 本病多见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女性;主要表现为瘙痒和性生活障碍,晚期常发生小阴唇萎缩;糖皮质激素局部治疗疗效高,维持治疗可减少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