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穿透肽递送的流感病毒M2胞外区通用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设计通用甲型流感病毒DNA疫苗,并检测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力.方法 合成含H1N1、H3N2、H9N2亚型甲型流感病毒M2(3M2e)胞外结构域的DNA序列,克隆至载体pVAX1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3M2e.将质粒pVAX1-3M2e分别与细胞穿透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s,CPPs)RVG9dR、Protamine、RVG9dR+Protamine 多肽复合物(质量分数1∶1)按不同质量分数混合(1∶0.5、1∶1、1∶2、1∶4、1∶8),进行凝胶阻滞试验,以确定DNA与CPPs的正确结合;并通过细胞荧光试验在细胞水平(293T细胞)检测CPPs的递送效率.选择RVG9dR+Protamine递送质粒pVAX1-3M2e经肌内免疫雄性BALB/c小鼠(多肽复合物两种剂量:25 μg pVAX1-3M2e+500 μg多肽复合物、50 μg pVAX1-3M2e+1000 μg多肽复合物,每组8只小鼠),检测通用甲型流感病毒DNA疫苗对3种亚型流感病毒(H1N1、H3N2、H9N2)的交叉保护作用.结果 DNA与RVG9dR、Protamine、RVG9dR+Protamine的最佳结合比分别为1∶2、1∶2、1∶1;RVG9dR+Protamine在1:20的质量分数下对质粒pVAX1-3M2e具有超强的递送效率;50 μg pVAX1-3M2e+1 000 μg多肽复合物对3种亚型流感病毒攻毒组小鼠的保护率均为100%.结论 由RVG9dR+Prot-amine多肽复合物递送的质粒pVAX1-3M2e在小鼠中提供了针对3种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交叉保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牙髓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牙髓坏死可导致牙齿脆性增加,易折裂,并阻碍年轻恒牙牙根持续发育。因此牙髓再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牙髓组织具有复杂、多变的解剖结构且包含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成分,牙髓再生面临诸多挑战。回顾近年来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探索牙髓组织构建与移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文献,重点讨论适宜支架材料的选择与牙髓组织构建方法。文中述及用于构建牙髓组织的支架材料包括海藻酸钠、壳聚糖、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明胶、纤维蛋白、丝素蛋白、多肽和自组装多肽、聚乳酸、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等,简要介绍了其功能特点以及添加生物基质提取物、生长因子等组成的功能修饰或不同功能互补性材料组成的功能改进。结合临床可操作性要求,进一步讨论了由亲水性复合材料或经亲水基团修饰材料制备可注射水凝胶支架材料的组成设计和功能特点,以期为今后牙髓再生研究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表达和纯化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rhCol),并评价其性能。方法: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pET30a(+)-1880/pACYCDuet-hy726/BL21(DE3),稳定共表达rhCol和脯氨酰羟化酶。通过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与盐析和柱层析蛋白纯化技术制备并纯化rhCol。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rhCol的纯度,全自动蛋白质多肽测序仪测定rhCol的N端氨基酸序列,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rhCol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噻唑蓝法评价rhCol的细胞相容性。结果:高密度发酵最终菌体湿重约200 g/L,表达量约3 g/L,通过亲和层析获得的rhCol的纯度大于95%。rhCol的羟脯氨酸含量为11.44%,其水溶性及细胞相容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制备的rhCol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材料广泛用于皮肤护理及生物医药等领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自组装多肽水凝胶支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成血管分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新型自组装多肽水凝胶RATEA16支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及其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制备RATEA16水凝胶,检测其可注射性、微观结构、降解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等特性;与HUVEC体外三维培养,检测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将HUVEC细胞与装载VEGF的RATEA16支架体外三维共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小管形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EGF-A、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基因的表达,评估载VEGF支架体系对HUVEC分化的影响,并与HUVEC单独培养的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RATEA16溶液在调节pH值达中性后5 min完成溶胶-凝胶转变;该凝胶可从注射器中轻松推出,具备可注射性;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呈多孔及相互连接的内部结构,支架孔隙率为(67.3±9.4)%;在体外降解4周时剩余质量百分比仍为(82.354±0.006)%;HUVEC在RATEA16水凝胶浸提液中培养24 h后生长良好,与对照组相比HUVEC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UVEC在该水凝胶中三维培养时呈球形,且在14 d内呈持续增殖活力;装载VEGF的RATEA16支架与HUVEC体外三维培养可观察到血管样结构形成,VEGF-A和MMP-9表达是阴性对照组的1.5~2.0倍,vWF表达是阴性对照组的10倍左右,PECAM-1表达是阴性对照组的55倍左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RATEA16水凝胶具有简便的凝胶化过程、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慢的降解速率及可注射性;HUVEC可在RATEA16支架中生长和增殖;载VEGF的RATEA16支架体系可促进HUVEC在体外成血管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肽水凝胶在牙髓再血管化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根管治疗后出现的牙髓活力丧失、牙齿脆性增加和牙体易折裂等问题逐渐引起重视,牙髓再生成为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牙髓再生中的血管再生是重中之重。研究发现多肽水凝胶支架材料既能影响细胞行为,促进血管生成,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性,应用灵活,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对离子互补性多肽、表面活性剂类多肽和化学基团修饰类多肽在牙髓再血管化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多肽水凝胶支架材料的特点,为其在牙髓再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两栖动物来源的肽同源二聚体OA-GL17d 通过微小RNA-663a/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 轴促进皮肤创面再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两栖动物来源的多肽以及微小RNA(miR)在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方面具有很大的研发潜能,发现新的多肽药物以及其相关miR,并开发相应的miR靶向药物对于促进创面愈合具有重要的价值。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杨新旺教授团队近期于《Burns & Trauma》发文《Amphibian-derived peptide homodimer OA-GL17d promotes skin wound regeneration through the miR-663a/TGF-β1/Smad axis》,该研究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从青蛙皮肤分泌物中分离出来一种新的多肽(命名为OA-GL17d),通过Edman降解、质谱法和与互补DNA克隆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测定,通过钙黄绿素乙酰氧基甲酯/碘化丙啶对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的双重染色实验、小鼠血细胞的溶血活性实验和小鼠对急性毒性反应实验评估了该多肽的毒性,采用淋巴细胞增殖检测实验、细胞划痕试验、与HaCaT细胞进行Transwell共培养实验、小鼠全层皮肤损伤及烫伤模型等实验观察了OA-GL17d的促愈合效果并采用miR转录组测序分析、ELISA、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和蛋白质印迹法等方法探讨了其分子机制。研究显示OA-GL17d在肽单体的第16个半胱氨酸残基和序列“GLFKWHPRCGEEQSMWT”之间含有二硫键,OA-GL17d无溶血活性或急性毒性,能有效促进KC增殖和迁移,强烈刺激小鼠背侧全层皮肤损伤创面和烫伤创面的修复,在机制上,OAGL17d降低了miR-663a的水平,增加了TGF-β1的水平,并激活了TGF-β1/Smad信号通路,从而加速了皮肤创面的再上皮化和肉芽组织形成。该研究提示OA-GL17d是一种用于皮肤创面修复的新型多肽候选药物,并表明miR-663a可能是一种促进皮肤修复的有效靶点,为临床促进创面愈合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温敏性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的神经化骨再生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利用脂质体同时包载具有促进神经分化作用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成骨诱导小分子(Dex),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构建一种具有温敏性和可注射性的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评价复合支架促进神经分化和新骨再生的作用.方法: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bFGF/Dex脂质体,与RGD多肽活化后的海藻酸钠溶液混合,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温敏性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使用Zeta粒径仪检测脂质体的粒径、多分散度和Zeta电位,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的微观结构,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支架的机械强度,通过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FGF促进hBMSCs成神经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构建兔颅骨缺损模型,通过micro-C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复合支架在体内促进神经化骨再生的作用.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温敏性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该支架在常温下(25℃)呈溶液状态且具有流动性,大于临界温度(32 ℃)时可迅速转变为凝胶状态.支架表面呈疏松多孔的蜂窝状,能够承担一定应力.体外成神经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提示,bFGF在诱导hBMSCs成神经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支架具有高效促进神经化骨再生的作用.结论:具有温敏性、可注射性和突出生物功能的智能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为颌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功能化海藻酸钠水凝胶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成软骨向分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RGD多肽修饰的酰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基质能否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行为活性并促进其成软骨向分化.方法 RGD多肽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接枝于酰化的海藻酸钠.光引发剂与酰化海藻酸钠的双键在紫外光照射下交联成胶.通过CCK-8实验、扫描电镜、细胞骨架染色、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和RT-PCR评价功能化水凝胶对BM-SCs增殖、成软骨向分化的作用.结果 相较于未接枝组,RGD多肽修饰的酰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可以促进基质内BMSCs形态延展并出现聚集.接枝RGD多肽后,无论在二维还是三维培养体系中,BMSCs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未接枝组.经过成软骨诱导培养后,RGD多肽修饰的酰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可以更好地促进BMSCs凝聚和成软骨向分化.结论 接枝RGD多肽的酰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可以更好地促进BMSCs增殖、成软骨向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可缓释富血小板血浆生长因子的新型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制备及性能表征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由于生长因子的突发释放与伤口部位蛋白酶的快速清除,导致生长因子在伤口部位的停留时间较短,近年来研究者关注利用水凝胶材料包封富血小板血浆,以改善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的不足.目的:制备自组装多肽-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探究其对富血小板血浆生物活性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自组装多肽,以D-PBS配制成溶液.将不同体积的多肽溶液分别与富血小板血浆、氯化钙/凝血酶溶液混合制备水凝胶,使体系中多肽的最终质量分数分别为0.1%,0.3%,0.5%,观察成水凝胶状态,并体外检测富血小板血浆中生长因子释放情况.将质量分数1%多肽溶液与质量分数1%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混合激发多肽自组装,使多肽的最终质量分数分别为0.1%,0.3%,0.5%,观察液体流动状态,并检测自组装多肽的流变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多肽(质量分数分别为0.1%,0.001%)-人血清白蛋白溶液的微观结构.结果与结论:①不同体积多肽溶液与富血小板血浆均可形成水凝胶,与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相比,0.1%,0.3%多肽-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可缓解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突发释放,延长释放时间至48 h.②添加人血清白蛋白后,0.1%多肽组仍呈流动液体,0.3%多肽组呈半液体状态,0.5%多肽组激发自组装形成水凝胶,确定富血小板血浆中人血清白蛋白可激发多肽自组装;随着多肽质量分数的提高,自组装多肽的存储模量越高,越容易成胶.③透射电镜下可见,添加人血清白蛋白前,多肽纳米纤维较短且无序堆积;添加人血清白蛋白后,多肽纳米纤维明显变长,并且相互交联成束,形成致密的纤维网络结构.扫描电镜下可见,添加人血清白蛋白前,多肽呈无序堆积的片状结构;添加人血清白蛋白后,多肽自组装成相互交联且有序密集排列的多孔状结构.④结果显示,新型自组装多肽可由富血小板血浆激发自组装,根据人血清白蛋白与多肽的比例可精准调节自组装效果,且多肽对富血小板血浆生长因子有缓释作用,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功能性纳米自组装多肽KLPP凝胶修复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功能性纳米自组装多肽KLPP凝胶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将BMSCs分为BMSCs-KLD-12组(BMSCs与KLD-12凝胶共培养)和BMSCs-KLPP组(BMSCs与KLPP凝胶共培养),分别行软骨诱导分化培养,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将人软骨组织分为软骨-KLPP组(制作软骨缺损区并填充KLPP凝胶进行培养)、软骨-KLD-12组(制作软骨缺损区并填充KLD-12凝胶进行培养)、软骨组(仅制作软骨缺损区).Calcein-AM/PI双染法检测BMSCs-KLD-12组及BMSCs-KLPP组的细胞毒性.培养49 d后,收集软骨组、软骨-KLD-12组、软骨-KLPP组的软骨组织进行切片,并行阿尔新蓝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中Ⅰ型胶原(Col-Ⅰ)、Ⅱ型胶原(Col-Ⅱ)、Ⅹ型胶原(Col-Ⅹ)的表达.结果 与BMSCs-KLD-12组比较,BMSCs-KLPP组培养1 d、3 d、7 d的细胞增殖率均明显增加(P<0.05),且Col-Ⅰ、Col-Ⅱ、Col-Ⅹ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Calcein-AM/PI双染色检测表明BMSCs-KLPP组和BMSCs-KLD-12组细胞活性基本一致,KLPP凝胶无细胞毒性.与软骨-KLD-12组比较,软骨-KLPP组软骨修复作用更明显(P<0.05),且Col-Ⅰ、Col-Ⅱ、Col-Ⅹ的相对表达水平更高(P<0.05).结论功能性纳米自组装多肽KLPP凝胶对关节软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