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底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灸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采用盆底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灸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诺雷德)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予以盆底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复发情况,并评估其安全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对照组术后12个月累计复发率为12.5%(5/40),稍高于观察组的10.0%(4/40),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125, 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3个月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26.40±4.52)分比(20.78±5.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23, P<0.01)。 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灸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效果显著,能改善微循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补肾调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补肾调经汤内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补肾调经汤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盆腔包块直径、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体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愈显率6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00% (P <0.05).结论:补肾调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调节患者免疫功能,降低EmAb抗体阳性表达,提高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化瘀调经方配合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化瘀调经方配合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化瘀调经方配合灌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TNF-α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EGF、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间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gA、IgG及IgM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IgA及Ig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发生阴道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对照组阴道出血4例,肝功异常3例,潮热及阴道干涩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调经方配合灌肠能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及TNF-α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及对体液免疫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及对体液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6.05±2.21)分和痛经症状评分(3.81±1.03)分下降大于比对照组[(7.56±2.57)分,(4.56±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A(1.38±0.16)g/L、IgG(4.89±0.56)g/L、IgM(1.14±0.18)g/L和C3(1.35±0.22)g/L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3.75%,而对照组仅为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调节体液免疫,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