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戊酸镁缓释片致急性胰腺炎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例22岁男性因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复发,在既往丙戊酸镁缓释片500~750 mg/d和富马酸喹硫平400~600 mg/d治疗的基础上,将丙戊酸镁缓释片剂量增加至1 000 mg/d,继续富马酸喹硫平600 mg/d治疗。17 d后,患者突发腹痛,急查血淀粉酶4 710 U/L,脂肪酶649 U/L,尿淀粉酶9 116 U/L;腹部CT检查示胰腺周围模糊。考虑为丙戊酸镁缓释片诱发急性胰腺炎。停用该药,继续给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同时给予禁食、奥美拉唑、生长抑素和头孢他啶等对症支持治疗。3 d后患者腹痛症状基本消失,10 d后复查血淀粉酶101 U/L,脂肪酶118 U/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他克莫司致肾移植术后患者急性胰腺炎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例38岁女性尿毒症患者行肾移植术后第5天予他克莫司1 mg口服、1次/12 h,服药第15天患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为9.8 μg/L。第17天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部CT示胰腺体积增大,边缘不规则,胰周及腹腔可见明显渗出。实验室检查示血淀粉酶430 U/L,脂肪酶231 U/L。考虑为急性胰腺炎,可能与他克莫司有关。停用他克莫司,改用环孢素A 100 mg口服、1次/12 h,同时予禁食、胃肠减压、降脂、抑酸、抗感染及肠外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3 d后上述症状缓解。19 d后血淀粉酶173 U/L,脂肪酶51 U/L;腹部CT示胰腺轮廓较前清晰,周围渗出明显减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垂体脓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女性,55岁。主诉头痛8个月加重2周,于2022年3月21日17:35收入河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患者既往有“风湿病”30余年,不规律口服糖皮质激素。于本次住院前8个月(2021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全头搏动性胀痛,较剧烈,伴有头晕、呕吐、视物旋转、视物模糊与闪光感,发热,体温波动在37.0~38.0 ℃,于当地针灸及口服中药(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后症状好转,仍遗留较轻头痛。2021年11月20日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平扫提示:垂体体积增大,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未见异常。垂体MRI平扫:垂体囊性良性占位,考虑Rathke囊肿。当地发现甲状腺功能减低(结果不详)、低血钾(最低2.65 mmol/L)和低血钠(最低105.9 mmol/L),给“优甲乐”纠正电解质紊乱(具体不详),症状好转。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头痛加重,性质同前,伴呕吐、发热,体温最高38.0 ℃,自行口服“布洛芬”后体温下降至37.3 ℃。于当地对症治疗。入院查体:神清语利,精神差,双颞侧视野缩小。余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2022年1月2日查垂体MRI增强:垂体囊性变,周边环形强化。2022年3月10日头CT平扫:头颅CT垂体囊性病变。经会诊转入院,入院诊断:鞍区占位性病变,垂体脓肿?垂体功能减低症。经术前准备于2022年3月24日在全身麻醉下经鼻蝶内镜手术。术中发现:鞍底薄弱并有膜性不规则突起凸向蝶窦腔,局部质地软缺乏鞍底骨质,表面覆盖黏膜。试用穿刺针经过该薄弱区向垂体方向穿刺,抽吸出淡黄绿色脓性液约2.5 mL。拔除穿刺针并保留标本准备送检。刮除蝶窦黏膜,鞍底前下部骨质约1 cm区域骨质不完整,鞍底光滑包膜凸向蝶窦腔。碘伏冲洗、浸泡消毒,并依次用过氧化氢、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术区无活动出血。切开鞍底硬脑膜,切口约0.8 cm长,见内为黄色脓苔及红黄间杂炎性组织。用取瘤钳切取脓苔样组织及炎性组织标本,质地脆,标本准备送病理。并用吸引器吸除蝶安内视野下脓苔,清理炎性腐败组织,周边显露出粉红色垂体组织,鞍内脓性组织内镜下刮除完全。用稀碘伏液冲洗、浸泡消毒脓腔及术区,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至冲洗液清。未见明显脑脊液外溢,清理术区,创面无明显活动性出血,结束手术。术后CT:垂体囊性占位消失。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甲硝唑)抗感染;(2)激素替代: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片口服;(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术后轻度嗅觉减退,无脑脊液鼻漏,无视力视野障碍,未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脓腔壁组织病理提示垂体组织并炎细胞浸润,脓液涂片及培养均为阴性。患者头痛及发热消失,电解质紊乱纠正,垂体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术后3个月复查垂体MRI显示术后改变,垂体脓腔消失,对比剂增强提示垂体均匀强化。患者血常规、激素水平及电解质水平及变化趋势见表1, 2, 3, 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司库奇尤单抗联合抗病毒药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并发带状疱疹性脑炎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男,41岁,因全身反复发生鳞屑性红斑、丘疹、斑块16年,泛发加重伴发热7 d就诊。16年前患者全身出现皮疹,初发4年未行治疗。12年前,患者因皮疹反复发作于当地医院就诊,口服甲氨蝶呤,用药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予停药并对症处理,后逐渐好转。8年前劳累后皮疹复发加重,当地医院给予环孢素口服,用药后血压持续升高,环孢素逐渐减量,继续治疗,最终病情好转。此后患者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药膏封包,皮疹时轻时重,无明显季节性。7 d前,受凉后全身皮肤出现潮红肿胀、脱屑,局部发生脓疱伴发热,最高达40 ℃。无关节疼痛。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入院体检:体温38.2 ℃,血压150/75 mmHg(1 mmHg = 0.133 kPa),体重110 kg,向心性肥胖;双下肢、足背重度凹陷性水肿,余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脱屑,局限性脓疱、脓湖形成;指(趾)甲角化过度性增厚、浑浊、变形,局部呈不同程度顶针样改变;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67.1,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评分95%(图1A ~ 1C)。四肢近心端和腹部、前胸多发紫红色膨胀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5 × 10 9/L[参考值:(3.5 ~ 9.5) × 10 9/L,下同],中性粒细胞比例0.812(0.40 ~ 0.75),C反应蛋白234.81 mg/L(0 ~ 10 mg/L),血清淀粉样蛋白A 440.46 mg/L(0 ~ 10 mg/L);血尿酸722 μmol/L(135 ~ 425 μmol/L),甘油三酯2.39 mmol/L(0.56 ~ 1.71 mmol/L),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288(<4),血钾3.25 mmol/L(3.50 ~ 5.30 mmol/L),IgE 1 370.00 IU/ml(<100 IU/ml),降钙素原0.326 ng/ml(<0.046 ng/ml),红细胞沉降率67.0 mm/1 h(0 ~ 15.0 mm/1 h);乙肝病毒抗原抗体、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甲胎蛋白、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铁蛋白)、结核感染T细胞实验、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等检查结果均阴性。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示双肺尖小叶间隔增厚,双肺轻度间质性改变,双侧胸腔积液并肺组织膨胀不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非糖尿病非高血糖为表现的酮症酸中毒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男,36岁,因“腹痛、呕吐伴胸闷、气促、心悸1 d”于2022年11月6日入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患者既往长期大量饮酒15年,每天饮酒量约半斤,1年前因“乏力、纳差、皮肤黄染”就诊消化内科,诊断“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未规律治疗、未戒酒。1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腹部疼痛,呈持续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呕吐少许胃液,呕吐次数不详,无呕血、黑便,伴感心慌、胸闷、气促,稍活动后加重,休息时无缓解。偶有咳嗽、咳痰,呈阵发性单咳,咳少量白色黏液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伴头昏、头痛,呈持续性闷痛,伴感纳差、乏力、全身酸痛不适,后急诊送入我科。查血糖5.7 mmol/L;入科体检:体温36.4 ℃,心率150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149/88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精神极差,呼吸急促。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皮肤、口唇、甲床无苍白;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瞳正圆等大,双侧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存在,口唇发绀,咽部无红肿,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右侧胸壁可见蜘蛛痣1枚,双肺呼吸音清,可闻及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浊音不大,心率15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全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征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入院查随机末梢血糖5.7 mmol/L;上腹部CT示:脂肪肝或肝水肿;胸部CT回示:双肺感染;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50次/分;肺型P波;肝功能:谷草转氨酶170.0 U/L,谷氨酰转肽酶3 055.0 U/L,总胆汁酸38.9 μmol/L,总胆红素202.3 μmol/L,直接胆红素119.2 μmol/L,间接胆红素83.1 μmol/L,血葡萄糖6.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4.7%,血淀粉酶110.0 U/L,C反应蛋白11.5 mg/L,血清总二氧化碳3.5 mmol/L。立即检查(2022年11月6日16∶25)血气分析:pH 7.04,二氧化碳分压(PCO 2)11 mmHg,氧分压(PO 2)135 mmHg,钾离子(K)3.9 mmol/L,乳酸(Lac)> 15 mmol/L;碳酸氢根离子(HCO 2)3.0 mmol/L;剩余碱(BE-)25.6 mmol/L;同时检查血酮:5.56 mmol/L;尿常规:葡萄糖(-)、胆红素(+)、酮体(++)。初步诊断:(1)酮症酸中毒(重度);(2)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不全;(3)乳酸酸中毒;(4)肺部感染;(5)电解质紊乱。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监测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立即予双通道补液、鼓励患者饮水、予5%碳酸氢钠125 mL静脉滴注纠正酸中毒,在纠正酮症酸中毒同时予头孢曲松钠注射液2.0 g静脉滴注,每天2次抗感染治疗;经上述治疗后于2022年11月7日4∶00复查血气分析回示:pH 7.21,PCO 2 13 mmHg,PO 2 102 mmHg,K 3.6 mmol/L,Lac 10.2 mmol/L,HCO 3 5.2 mmol/L,BE-20.4 mmol/L;2022年11月7日8∶00复查血清总二氧化碳11.2 mmol/L,2022年11月7日复查尿常规:葡萄糖(-)、胆红素(+)、酮体(+-);2022年11月7日复查血酮:3.12 mmol/L;2022年11月7日复查肝功能回示:谷草转氨酶62.0 U/L,谷酰转肽酶2 274.0 U/L,总胆汁酸47.9 μmol/L,总胆红素186 μmol/L,直接胆红素112.4 μmol/L,间接胆红素78.3 μmol/L;2022年11月8日复查血气分析回示:pH 7.46,PCO 2 20 mmHg,PO 2 92 mmHg,K 3.3 mmol/L,Lac 2.3 mmol/L,HCO 2 14.2 mmol/L,BE-8.1 mmol/L;2022年11月8日复查血酮:0.78 mmol/L;2022年11月8日复查血清总二氧化碳18.9 mmol/L,2022年11月9日查血气分析回示:pH 7.49,PCO 2 27 mmHg,PO 2 86 mmHg,K 3.2 mmol/L,Lac 1.0 mmol/L,HCO 2 20.6 mmol/L,BE-2.3 mmol/L;2022年11月9日复查血酮正常;2022年11月11日尿酮阴性;2022年11月11日复查肝功能:谷草转氨酶59.0 U/L,谷酰转肽酶1 681.0 U/L,总胆汁酸220.4 μmol/L,总胆红素256.7 μmol/L,直接胆红素150.7 μmol/L,间接胆红素106.0 μmol/L;入院后监测血糖波动于:5.7~11.0 mmol/l;经纠正酸中毒、抗感染、补液及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万古霉素和氟比洛芬酯致严重过敏反应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例74岁男性患者因腰椎管狭窄症行全麻下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术期应用七氟烷(1.5%)+丙泊酚+舒芬太尼+依托咪酯+顺阿曲库铵复合麻醉,地塞米松预防过敏,头孢呋辛预防感染,羟乙基淀粉稳定血流动力学。术中持续给予七氟烷(1.5%)吸入,瑞芬太尼300 μg/h和去氧肾上腺素0.4 mg/h静脉泵入。手术过程顺利,4 h内未出现过敏反应。手术临近结束时,于患者手术伤口局部喷撒万古霉素粉末1 g,15 min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用药20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俯卧位指脉氧饱和度测不出,即测血压45/20 mmHg(1 mmHg=0.133 kPa)。考虑严重过敏反应,立即予以开放中心静脉,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间断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10 min后指脉氧饱和度恢复至1.00;15 min后血压整体平稳,予乳酸钠林格注射液2 000 ml静脉滴注。5 h后患者情况稳定,转出手术室。考虑该例患者严重过敏反应与万古霉素和氟比洛芬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甘肃省2022年市售小麦粉中4种恩镰孢菌素污染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调查2022年甘肃省市售小麦粉中恩镰孢菌素(ENNs)污染情况.方法 采集甘肃省15个市(州、区)市售小麦粉样品80份,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方法检测,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22年甘肃省市售小麦粉中4种ENNs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NNB(11/80,13.75%)、ENNB1(9/80,11.25%)、ENNA与ENNA1均为(6/80,7.50%).甘肃省15个市(州、区)地区小麦粉中除武威、白银和定西的小麦粉样品中未检测出任何一种ENNs外,其余12个地区均至少检测出一种ENNs.结论 2022年甘肃省市售小麦粉中4种ENNs均有检出,但含量低于国内外已报道的研究,证明甘肃省市售小麦粉中ENNs污染程度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国南海海域海洋深层水细菌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中国南海与作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印太珊瑚大三角区具有一定的环境与生物连通性,其生境多样,为各种生物类群提供了有利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环境栖息地,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也是重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资源宝库.海洋细菌在生态系统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南海海洋深层水细菌的探测,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西太平洋和印太交汇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基于参加开放项目获得的南海的深海站点水样,采用高通量测序进行了 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分析了南海深海海水细菌群落多样性、菌群构成和多样性特征.该站点南海海洋深层水测定的细菌分属于15门、20纲、24目、86科、140属、150种,表明该区海洋深层水细菌群落丰富.测得优势菌属包括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海旋菌属(Thalassospira)、噬甲基菌属(Methylophaga)、拟杆菌属(Bacteroides)、纤细芽胞杆菌属(Gracilibacillus)、海洋芽胞杆菌属(Oceanobacillus)、海源菌属(Idiomarina)、嗜油菌属(Oleiphilus)、食碱菌属(Alcanivorax),这些属的细菌在生物材料或药物、生物燃料、水处理、降解石油烃等方面均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属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enti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柴油食烷菌(Alcanivorax dieselolei)、三浦半岛盐乳杆菌(Halolactibacillus miurensis)、海迪茨氏菌(Dietzia maris)可以具体鉴定到种,这些深海细菌目前已在产抗生素、生物防治、石油降解、反硝化等方面被开发利用.基于高通量测序显示出采样点南海海洋深层水细菌具有独特菌群特征和多样性,有其极为丰富的生物学开发利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 3 月—2024 年2 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40 例/组.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2 次/d,1 g/次,加入 200 mL生理盐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滴注热毒宁注射液,1 次/d,20 mL/次,溶于 250 mL生理盐水.两组患者持续治疗 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咳嗽频率、咳嗽程度、小气道功能指标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8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高热、气喘、咳嗽、咯痰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咳嗽频率、简易咳嗽程度量表(CE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咳嗽频率、CE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用力呼气 50%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出气量为 25%~75%肺活量间的平均流量(FEF25%-75%)、呼气高峰流量(PEFR)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 FEF50%、FEF25%-75%、PEF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标本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SAA、CRP、PCT、IgM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可提高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咳嗽,改善小气道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无患子雄性不育品种'琦蕊'不同发育时期雄花转录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24
[目的]探究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雄性不育品种'琦蕊'雄花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及差异表达基因,为深入解析无患子雄性不育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观察雄花花药不同发育过程的细胞学特点基础上,进一步利用RNA-Seq技术分别对小孢子母细胞时期(T1)、四分体时期(T2)、单核小孢子时期(T3)的雄花进行转录组比较分析,筛选关键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琦蕊'绒毡层和内层细胞的持续膨大与增殖使得药室结构混乱,药室空间不足,最终导致无可育花粉产生.内源激素测定发现,茉莉酸水平在'琦蕊'雄花发育过程中呈下降趋势.3 个时期的转录组分析共筛选到 2 990 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T2_vs_T1 中 722 个(516 个上调,206 个下调),T3_vs_T2 中 1 741 个(765个上调,976 个下调).GO和KEGG分析表明,这些DEGs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分裂、花粉壁合成、激素信号转导等方面,共鉴定到 32 个花粉发育相关DEGs、27 个激素合成及信号转导DEGs.随机选取 9 个DEGs进行RT-qPCR分析,结果与RNA-Seq数据趋势一致,证明转录组数据的准确性.[结论]绒毡层细胞持续增殖和内层细胞延迟退化不断挤压小孢子是导致无患子'琦蕊'雄性不育发生的主要原因,物质代谢、细胞分裂、激素水平、花粉发育等相关基因在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