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生物医药在中国生物经济领域中的产出与影响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生物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国再工业化和创造财富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战略性资源,"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作为生物经济四大重点领域之一,梳理其发文趋势、文献特征、研究领域、学术影响力与研究热点,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VOSviewer软件,对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0年~2023年全球发表的5 370篇和其中383篇中国发表的生物经济领域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中国生物经济领域研究的产出与影响力.研究表明:①全球生物经济领域的研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2000年~2010年间的探索阶段和2011年~2023年间的快速增长阶段;②主要发文国家集中在美国与欧盟的发达国家,其中德国表现突出,与政策支持、大量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密切相关;③虽然中国相关研究略晚于欧美地区,但随着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发文量快速上升,全球影响力不断提高;④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生物能源、生物制品、生物修复、资源回收等相关的循环经济,以及与生物燃料、生物质、生物炭、生物柴油相关的循环经济方面.此外,中国生物经济中有关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特色主要涉及绿色合成、能源、环境和生物医学应用,与生物经济相关的药用植物、民族医药植物、海洋藻类药用以及用于中医诊断决策支持的阴阳五行平衡与非平衡模型的相关研究.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生物经济产业规模迅速增长,成为"十四五"时期生物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上消化道癌筛查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索我国上消化道癌筛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找出热点主题和趋势,为上消化道癌筛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自建库至2023-12-31发表的上消化道癌筛查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发文国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683篇,我国上消化道癌筛查领域的发文整体呈现伴有高峰的逐步上升趋势,并已形成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者和研究机构,但缺乏学术合作.研究热点集中于筛查方法及技术研究、高危人群风险评估研究、筛查结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筛查形式由最初的人群筛查逐渐向机会性筛查转变,对机会性筛查的研究是当前及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结论 关于上消化道癌筛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应加强研究合力,关注上消化道癌筛查实施和推广过程中的障碍和促进因素,有针对性地逐步发展和完善该领域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锲而不舍,砥砺前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章翔,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12月成为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直接掌握的专家.曾任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国家级重点学科)主任、西京脑科医院院长;为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会员、美国科学发展学会会员、国际脑研究组织会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委员、亚洲神经外科医师学会委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委员、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会生命科学部评委、中华医学会理事、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军队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西部神经外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陕西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自2001 年始担任《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创刊主编至今,将该杂志打造成为了神经外科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它致力于推动神经外科学及其相关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秉持"路虽远,韧必达"的理念,凭借卓越的品质和影响力,已成功跻身于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医学期刊之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关于稿件网络首发出版的启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为缩短学术论文发表周期,提高学术论文的时效性和影响力,争取创新性科研成果的首发权,自2020 年起,凡经《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审定录用的稿件(录用定稿)均将在中国知网(CNKI)"网络首发出版"平台优先正式出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发挥期刊学术平台优势,讲好中国创伤医学故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华创伤杂志》是展示中国创伤医学研究成果的平台,担负着讲好中国创伤医学故事的重任。2022年,杂志在组织创伤学科体系研究、倡导创新理念、结合时事和临床热点难点问题组稿、严格把关稿件质量和拓展期刊功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刊发了一系列体现创新理念和技术的文章,不仅提高了杂志的学术影响力,也引领中国创伤医学发展。2023年,杂志将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坚持守正创新,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创伤医学科技期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的评价指标分析及应对措施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本研究依据2015—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运用文献计量学及期刊信息指标评价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被引用和来源指标进行统计,发现其在神经外科领域受重视且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学术传播能力强,被使用的范围广,近几年发表的论文质量不断提高。但是2015年影响因子下降,来源文献量近年来逐渐减少,这些都不容忽视。因此,作为本刊编辑,要关注神经外科相关领域的研究动向,积极开展约稿组稿、重视文章规范化编辑、积极加入期刊电子数据库及尽量缩短稿件出版周期,以期进一步提高本刊的学术质量,增强学术影响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医学教育领域职业认同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了解职业认同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脉络。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HistCit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进一步借助Pajek软件对引文时序图进行主路径分析。结果:医学教育领域对职业认同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自2014年起进入相对活跃期;美国在该领域发文量遥遥领先,加拿大的研究则在此领域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涌现出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麦吉尔大学等一些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以及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Yvonne Steinert,Richard L Cruess,Sylvia R Cruess等一批知名学者;来源期刊方面,美国的 Academic Medicine和英国的 BMC Medical Education, Medical Education在国际医学教育领域关于职业认同这一主题具有更高的影响力。 结论:职业认同研究日益活跃,但职业认同测量在实践中的应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应立足于我国实际,对职业认同影响机制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澳大利亚中医药发展现状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通过调查澳大利亚的医疗概况、中医药政策、中医从业人员现状、中医药教育与学术团体情况,分析澳大利亚卫生部、统计局与卫生从业者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服务数据,梳理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现状并得出启示。澳大利亚已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中医药管理机制,中医从业人员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中医药教育机构与学术团体的活动有序推动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本土化发展。为深入推进中医药海外发展,需逐步形成中医国际教育标准化体系并在世界各国推广;探索建设中外友好中医医院,提升中医药影响力;紧跟时代,面向网络原驻民“Z世代”做好国际传播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9-2023年期刊引证指标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是超声医学专业的重要学术期刊之一,在超声医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笔者对2019-202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该刊的主要期刊引证指标,包括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及排名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显示该刊的核心总被引频次逐年提高,核心影响因子呈明显上升趋势,综合评价总分也有所提高,2019-2023年三项指标分别增长了19.26%、93.61%、24.31%;三项指标高于其所在学科(核医学、医学影像学类期刊)和全部自然科学领域"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平均值,且各项排名均有所提升。这体现了该刊的整体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均呈上升态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0月8日在杭州之江饭店召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国各地共计90余位编委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编审、中华医学会期刊管理部王旌主任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各位编委就杂志取得的成就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杂志总编李兰娟院士希望在新一届编委的指导下,杂志继续坚持新颖性、学术性、导向性的办刊方向,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和传播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