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管理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索分析青岛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的成效与不足,为青岛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提出建议.方法 通过对青岛市各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进行实地调研,掌握并分析青岛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通过文献调研等方式,了解全国先进城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的经验.结果 经调研发现青岛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应急救援队伍反应较慢等问题,需对标全国先进城市建设经验进一步提升与完善.结论 青岛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应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应急培训和演练机制,建立紧急医学救援基本物资装备标准化管理机制,推进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构建陆海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加强资金保障机制,进而推动青岛市医疗应急能力向着高质量、科学化、专业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战现场急救血液制品及相关保障装备现状与发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以美军为例,探讨其战现场急救血液制品与相关保障装备的研发现状,以期对国内相关装备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介绍美军当前开展的血液技术研究和相关血液保障装备的研发,并对其配发部队的几款血液制品和保障装备的研发背景、研发路径、关键技术、临床试验情况以及部署使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美军对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且非常重视技术创新性研究和产品的实地检验.结论:国内对相关产品的研制不仅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下大力气进行技术创新,还应借鉴美军经验,通过军队平时训练、演习演练等实战训练对研制产品性能进行验证,从根本上提升战现场急救技术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专科护士为导向的医联体"三段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技术的推广模式与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以专科护士为导向的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护适宜技术"三段式"推广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静脉输液专科护士为主要师资,对无锡市医联体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采取专科理论培训、实践演练和实地指导的"三段式"模式推广PICC维护技术,观察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在接受培训前后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有无差异,比较"三段式"模式推广前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PICC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三段式"推广,无锡市医联体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维护技能有明显的提高(P<0.01); PICC维护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23.08%下降为6.25%;患者对街道卫生服务中心PICC维护的满意度较前提高(P<0.01).结论:以专科护士为导向的PICC维护适宜技术"三段式"的推广,能提高医联体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PICC维护的技能水平,降低带管患者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益于基层医院卫生事业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层次受众的灾难现场SALT检伤分类技术的培训成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综合多种方法培训不同医学背景学员灾难现场(sort assess lifesaving interventions treatment/transport,SALT)检伤分类技术的成效.方法 以2017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实习的五年级医学生、急诊科工作1~3年、4~5年年资医生、1~3年和4~5年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先行理论测试和模拟灾难现场检伤分类能力基线测试,其后应用讲座、桌面推演及实地演练三种方法开展SALT检伤分类技术培训,再重复理论测试和检伤分类能力测试.比较五组培训前后测试水平差异并评估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基线测试成绩中4~5年年资医生和护士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而4~5年医生和护士组间差异不显著;五组培训后较培训前均有显著提高,尤其医学生、1~3年年资医生和护士进步明显(均P<0.05),培训后五组间成绩无差异;培训前医学生成绩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培训后提高显著且与其他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综合讲座、桌面推演及实地演练是提高SALT检伤分类技术培训成效的有效教学方式,受众面广,适宜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淮安市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及应急救援能力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淮安市化工企业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分布、安全生产管理、危化品事故处置及应急救援能力.方法 2015年12月-2017年6月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结合的方法,设计《淮安市危化品生产使用企业调查表》,问卷下发至企业填写后进行现场调查,回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回收调查表60份,涉及员工10 974人,生产使用主要危险化学品种类113种,最常见的为腐蚀品、有毒气体、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年原料使用量209万吨,产品生产量337万吨,储存量12万吨.所有企业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53家企业(88.33%)定期进行危化品事故应急演练.34家企业(56.67%)组建了企业应急救援队伍,5家企业(8.3%)建有医务室,医务室中仅有简单急救设施.所有企业均无专门的洗消设施,化工聚集区范围内无洗消站.结论 淮安市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存在不足,应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构建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企业及医疗体系应急救援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参与疫情处置的PCO公司现场灭蚊过程及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评估区级蚊媒应急队伍的现场处置过程及效果,来发现处置过程中的问题,为科学灭蚊以及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 以广州市真实登革热疑似病例疫点为研究现场,召集区级蚊媒应急队伍进行核心区处置.由专业技术人员对灭蚊过程和灭蚊效果进行评估,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现场灭蚊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本次实地疫情演练共有1 1个区130名有害生物防制员参与,共回收问卷129份.各个区现场处置平均得分为75.41分,其中器械展示、孳生地调查、处置前准备、现场喷雾和处置后评估的平均得分分别为87.12、77.88、48.18、74.14和72.73分.LSD法两两比较发现,除效果评估项目外,其余项目与处置准备项目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害生物防制员的认知总正答率为76.24%.不同区县、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年限对防制员白纹伊蚊防控知识总得分及生态习性和蚊媒监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孳生地调查与生态习性的平均分和蚊媒监测的最高分相关,(r分别为0.707和0.744,均P<0.05);效果评估与生态习性、灭蚊操作知识和认知总得分的最高分相关(r分别为0.679、0.734和0.753,均P<0.05).结论 区级蚊媒应急队伍有相对较高的人员素质和一定的灭蚊操作知识和技能,但各个区队伍能力差异较大,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今后的工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针对不同维度的技能和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以达到更好的现场防控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机动卫勤分队执行突发情况药材保障任务的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老“和平列车”医疗队在执行演训任务期间,担负了中国旅行团在老挝突发严重车祸的救治任务.全队人员迅速从联合演练转为实地救援.该文重点对“突发应急任务”期间的药材保障情况等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只有平时做好相关预案,做到“真打真准备”,遇有突发事件才能实现药材保障有效、精准、可控;不断提高药材保障水平、增强药材保障效能,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航空医疗救援基地医院从业医护人员培训考核体系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建立航空医疗救援基地医院从业医护人员的培训模式及考核体系,保障航空医疗救援的全流程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升抢救效率,降低致残率.方法 通过文献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研、方案建设、实践论证等方法建立基地医院医护从业人员选拔、基础培训、考核、进阶培训、常态培训、常态考核优胜劣汰的培训模式和考核体系.结果 在基地医院建立了第一支经过严格选拔、培训并具有基本应急管理能力,优秀的航空医疗救援实践能力的队伍,在近期组织的季度实战演练考核中,全体正式队员均取得了全优成绩,考核均分达95分.结论 通过对18名航空医疗救援基地医院从业医护人员的初步培养,初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航空医疗救援从业人员培训和考核体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生物安全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自2019年12月以来,以我国湖北省武汉市为中心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作为确诊依据,急需有条件的临床机构开展检测项目.通过对医疗机构快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实践的总结,文章认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实地演练及培训、注重细节管理,是做好生物安全管理、避免在院内产生次生生物安全危害的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护理配合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总结我院4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行急诊手术时,手术室启动紧急绿色通道,运用科学防控、严格落实感控措施等系列应急管理方案应用的经验.方法 构建手术室应急人员管理体系,编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急手术指引,反复培训,实地情景模拟演练等方案对疑似患者急诊手术实施护理配合.结果 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时实施应急管理方案,有序、高效、安全地保障了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均无外科并发症发生;且无一例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结论 手术护理配合的应急管理方案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诊手术时的相关感染的风险,是保障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