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抗疫四方"浅谈古代经典名方化裁方新药中医理论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本文以"抗疫四方"为切入点,探讨古代经典名方化裁方在新药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抗疫四方"中化裁方的分析,总结其在组方原则、药味加减、药效发挥等方面的规律,为现代新药中医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同时结合人用经验,阐释化裁方在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潜力,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旨在深入挖掘古代经典名方的价值,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医“扶正祛邪”治则在“三药三方”治疗新冠肺炎中体现
编辑人员丨2023/8/5
“扶正祛邪”既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辨证用药的本质,贯穿疾病发生发展及结局的全过程.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第五、六、七版诊疗方案中的中成药和方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即“三药三方”成为这次疫情防治的一大亮点,在降低轻型转重率,提高重症和危重症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患者发热、咳嗽、乏力等主要症状,缩短退热时间,促进核酸转阴等方面发挥了有目共睹的重要作用.结合中医“扶正祛邪”治则来分析“三药三方”,有利于把握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辨治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发皇"伤寒"微旨,探究新冠论治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发掘《伤寒杂病论》中对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治疗有借鉴意义的治则治法、方药等,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论治.[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查阅近期新冠病毒相关的研究,比较"伤寒病"与此次新冠肺炎流行时的气候条件、地域特点、传染性强弱,以及两者具体证候特点、症候体征、传变规律等相似之处,进行合理分析,明确《伤寒杂病论》对新冠肺炎防治的指导意义,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伤寒杂病论》成书年代的气候与此次新冠肺炎起病时相似,疫情发生的地域相近,两者的传染性相仿,新冠肺炎在三阴三阳时不同的证候特点、症候体征在《伤寒杂病论》中有迹可循,六经传变也提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根据临床总结和实践,筛选出有明显抗疫疗效的"三药三方",三药为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三方为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三药三方"均由经方化裁而成,其中清肺排毒汤实践证明其总有效率达90%以上,该系列方药的成功应用印证了经方抗疫的有效性.本文医案辨病为疫毒闭肺之重型新冠肺炎,治以宣肺止咳、清热解毒,并贯穿病程始终,方用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苇茎汤加减,患者乏力、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好转,取得成效.[结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与"伤寒病"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伤寒杂病论》可以指导新冠肺炎的防治.深入发掘《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疫病的治法方药等,对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具有重大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抗新冠肺炎药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新冠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造成了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严重危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迫切需要研发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综述了疫情暴发初期抗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的进展,重点介绍"老药新用"、小分子及抗体创新药物研发和中药等.通过"老药新用"研究发现多个老药具有抑制新冠病毒复制作用,其中瑞德西韦、法匹拉韦、氯喹和羟氯喹等进入临床研究,尤其是瑞德西韦成为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新冠肺炎治疗的首个药物.针对新冠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受体的S蛋白开展的抗体发现和靶向3CL蛋白酶及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等新冠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质开展小分子抑制剂发现是抗新冠肺炎创新药物研究中的主要方向.此外,中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双黄连口服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都进入了新冠肺炎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研发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介绍中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研发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 中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结论 以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代表的中药方剂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疗效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宣肺败毒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奥密克戎)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分析宣肺败毒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奥密克戎变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天津市海河医院病区纳入的40例COVID-19奥密克戎变种确诊患者采用宣肺败毒中药颗粒治疗,采用核酸转阴天数、临床理化指标、影像学检查、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探讨宣肺败毒颗粒治疗COVID-19奥密克戎变种的临床疗效.[结果]服用宣肺败毒颗粒治疗后,4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100%,治疗期间无转为重型或危重型的患者.病毒核酸转阴方面,40例患者平均转阴时间为10.2 d,中位转阴时间为10 d;且CT(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治疗后好转29例,好转率为72.5%.从临床理化指标看,与入院时比较,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血气分析中血氧饱和度升高,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均较前减低;在安全性指标方面,没有发现与宣肺败毒颗粒相关的不良反应.与入院前临床症状比较,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咳嗽、咽痛、咽干、发热、咳痰、鼻塞、流涕、头痛、咽痒、乏力临床症状均消失,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宣肺败毒颗粒能提高患者的淋巴细胞水平,降低降钙素原,同时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毒核酸转阴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宣肺败毒颗粒治疗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宣肺败毒颗粒治疗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纳入180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轻型/普通型COVID-19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组,试验组接受宣肺败毒颗粒联合常规治疗(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60例).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次要指标为7 d症状消失率、重症率及病死率,安全性指标为不良事件.[结果]试验组的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8(6,10)d,住院时间为11(9,13)d,均短于对照组的10(7,11)d与12(10.5,13.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咳嗽、咯痰、咽喉不适、口干等症状消失率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重症及死亡,亦未观察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结论]在奥密克戎毒株感染COVID-19的治疗中,宣肺败毒颗粒能缩短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促进症状消失,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以来,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重大事件.目前COVID-19的应对方案主要包括疫苗、抗体、化学药物及中药.其中,中药在抗COVID-19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单味中药如金银花、甘草、穿心莲、黄芩、虎杖、大黄、连翘、黄芪,中药单体如槲皮素、甘草酸、木犀草素、山奈酚、黄芩素等有潜在的抗COVID-19作用.另外,中药方剂如连花清瘟颗粒(胶囊)(LHQW)、金花清感颗粒(JHQG)、清肺排毒汤(QFPD)、宣肺败毒颗粒(XFBD)等国家诊疗方案推荐的中药配方对于COVID-19的防治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总结了目前抗COVID-19中药的研究进展,探讨其抗病毒分子机制,旨在为中药治疗COVID-19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加速中药在COVID-19救治过程中的积极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聚焦核心病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证治研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属于中医学"疫病"或"瘟疫"范畴.尽管目前新冠病毒毒株不断变异,症状表现变化多端,但根据其临床特点,可聚焦"实性""虚性"和"虚实夹杂"几种核心病机来认识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的实性病机包括热毒内盛、阳明热盛、湿浊酿毒等;虚性病机包括气血亏虚、肺脾素虚等;虚实夹杂病机包括津枯邪滞、邪热内盛兼津血内伤以及疫病虽愈,伏热内闭等.基于核心病机认识,新冠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可用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轻型、普通型可选用清肺排毒汤、宣肺败毒方;重型、危重型选用血必净注射液、化湿败毒方、清肺排毒汤.近3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是新冠病毒感染防治的最佳方案,中医中药在"疫病"的理论与实践中凸显出重要作用,中医药的分期辨证论治方案亦可为应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救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