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4~6年级小学生家庭作业时长对近视影响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索家庭作业时长对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并评估其在不同年级学生中的差异.方法 设四川省21个市(州)183个区(县)为研究点,每个研究点随机抽取2所小学,以整班为单位抽取4~6年级学生,每个学校每年级至少抽取80人进行视力筛查并完成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家庭作业时长对近视的影响.结果 47 054名4~6年级小学生纳入研究,4年级占32.5%,5年级占33.4%,6年级占34.0%;4~6年级小学生近视率为50.3%,并随年级增长而增高.控制协变量后,以平均每天家庭作业时长<1 h为参照,作业时间1~<2h为近视的危险因素(OR=1.059,P=0.008).按性别分层分析,在男生中观察到相同效应(OR=1.102,P=0.001),5年级男生效应最明显(OR=1.123,P=0.026).按学生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分层分析,在地区经济水平好的学生中也观察到相同的效应(OR=1.097,P=0.005).结论 家庭作业可能会增加小学生近视的风险,建议科学、合理地安排家庭作业时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生命意义理论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叙事护理干预方案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生命意义理论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叙事护理干预方案,达到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提升患者生命意义的效果。方法:采用混合性研究设计,在文献研究和质性访谈的基础上,基于生命意义理论构建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叙事护理干预方案初稿。2021年6—9月,选取来自8所医院的15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根据函询结果修订完善干预方案。结果:2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3.33%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0.88,重要性程度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83和0.215;可操作性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34和0.363。最终形成的干预方案包含叙事主题、叙事内容、叙事访谈提纲和布置家庭作业/辅助措施4个模块。每个化疗周期进行7次。结论:基于生命意义理论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叙事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过程严谨,具有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可用于指导临床对晚期肺癌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丰富患者生命意义寻求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山西省交城县学龄儿童近视流行现状及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山西省交城县学龄儿童近视状况,分析其流行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构建当地的近视综合防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9年3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交城县3所小学、3所中学在校学生(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查。通过卡方趋势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学龄儿童近视发展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了3 927名学龄儿童,年龄6~14(10.3±0.6)岁,男女比例为1.13:1。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76.24%,近视总检出率为80.14%。随着年龄增长,12~14岁中、高度近视检出率逐渐升高( χ2for trend=294.84,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对于9~11岁和12~14岁学生,家庭作业超过2 h是学生发生近视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超过2 h、睡眠时间充足、每年至少2次及以上的眼健康检查是近视的保护因素。 结论::山西省交城县学龄儿童视力不良率及近视患病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应尽早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干预,构建近视综合防控体系,培养全民近视防控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青春期早期男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青春早期男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为研究青春早期儿童肥胖预防对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在辽宁省某市城市和乡村中学各1所,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在读初一、初二全体男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体格测量和青春发育评价筛选出青春早期超重肥胖男生92人和体重正常的92名男生,共184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父母情况、家庭情况和身体活动情况等信息.结果 超重/肥胖男生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母亲和父亲文化程度、居住周围是否有工厂、每天家庭作业时间、视屏时间和静坐时间的报告率与体重正常男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男生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摄入量显著高于正常男生(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OR=3.919,95%CI:1.140~12.474)、居住地周围有工厂(OR=7.150,95%CI:2.607~19.609)和静坐时间超过 2 h/d(OR=172.681,95%CI:10.937~2717.358)是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OR=0.156,95%CI:0.042~0.579),母亲职业为机关技术人员(OR=0.159,95%CI:0.025~0.998),父亲职业为商业个体户(OR=0.188,95%CI:0.037~0.956)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根据青春早期男生肥胖超重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改变肥胖男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行为,改善超重和肥胖的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天津市小学生视力不良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天津市家庭相关环境因素对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市3所小学一~六年级的1404名小学生进行调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对学生或家长采用自编“天津市学生用眼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43.1%,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之间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5,81.3,P值均<0.01).是否独生子女(x2=19.9)、父母文化程度(x2值分别为20.5,32.4)、父母视力不良情况(x2=35.9)、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地方(x2=14.0)、学习时开灯情况(x2=21.3)、睡觉时开夜灯情况(x2=5.5)、家长是否会注意孩子读写习惯(x2=6.9)、家长是否带孩子接受阳光照射(x2 =29.0)均与视力不良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女生、父母至少一方患有视力不良是小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父母带孩子外出接受阳光照射是视力不良发生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有随年级逐渐升高的趋势,家庭相关因素对视力不良的发生具有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困扰及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由护士为主导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困扰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医院放疗科住院的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均相同,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4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每周1次,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包括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支持-表达、信心疗法、呼吸操等行为训练及家庭作业等,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4周和第6周,采用自评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心理困扰和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并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 在干预第4周和第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简明心境问卷总分、负性情绪及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均明显下降,活力维度得分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由护士为主导的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解决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困扰和自我感受负担问题,作为延伸护理服务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上海市浦东新区学龄儿童的体力活动现状,为制订有效促进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7 d回顾性体力活动问卷》,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上海市浦东新区3所小学一至三年级共l 702名学龄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学龄儿童一周高、中、低强度体力活动时长分别为389,310,56 min,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ediun and high-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MVPA)达标率为77.2%,达标率随年级递增(X2=41.11,P<0.05),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龄儿童一周日均静态活动时长为3.14 h,其中屏幕时间为0.86 h,做家庭作业时间为2.80 h,周末平均静态活动时长(4.00 h)高于学习日(2.50 h)(P<0.05).一周平均屏幕时间达标率为83.5%,且随年级递减(P<0.05).周末屏幕时间达标率(73.9%)低于学习日(92.2%)(P<0.05).结论 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现状一般,仍有部分学生没有达标.应加大对学龄儿童体力活动促进的重视和干预力度,进一步改善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家联合式早期干预在基层医院0~6个月高危儿保健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医家联合式早期干预在基层医院0~6月高危儿保健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儿童保健门诊随访的0~6月高危患儿及家长60例,按就诊日期单双号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只在儿保中心实施常规的健康宣教和方案式早期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与儿保干预中心联合对高危儿家长进行专业的培训、治疗师手把手施教、咨询师心理疏导、治疗师布置家庭作业并跟进,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焦虑评分和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 实施干预半年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行为发育商比较,观察组患儿机体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交和认知能力方面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医家联合式早期干预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家长的焦虑情绪,更有效地促进和改善高危儿行为和智能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4年广西汉、瑶族9~18岁学生近视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探讨广西汉、瑶族9~18岁学生近视情况及其与体质健康、行为生活因素的关联性,为探索近视病因、制定适宜的预防近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的广西汉、瑶族学生样本为基础,选出资料完整的汉族学生4 551人、瑶族学生1 274人为本文分析样本,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9~18岁的汉、瑶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行为生活方式与学生近视的相关关系.结果:2014年广西汉、瑶族9~18岁学生的筛查近视率分别为56.95%和46.94%,汉族近视率高于瑶族(P<0.05);汉、瑶族女生近视率均高于男生(P<0.05);汉族城、乡学生近视率分别为59.70%和5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瑶两民族学生近视率在不同学段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与汉、瑶族学生近视均有关联(P<0.05).此外,汉族学生近视与做家庭作业的时间(OR=1.10)呈正性相关,与看电视时间呈负性相关(OR=0.92)(均P<0.05);瑶族学生近视与吃早餐情况(OR=0.79)、喝牛奶情况(OR=0.59)呈负性相关(均P<0.05).结论:广西汉、瑶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处,近视预防应该针对不同民族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早期同步规范化家庭康复在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早期同步规范化家庭康复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两个阶段随机选取早期进行医院康复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各30例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医院常规综合康复,包括运动疗法、普通针刺及穴位贴敷、康复指导及宣教、引导式教育、营养神经药物等常规措施,其中运动治疗时家长在外等候;观察组在医院常规综合康复基础上,采取同步规范化家庭康复,措施包括课上家长陪同运动治疗、健康教育路径、心理干预、课后家庭作业、治疗师检查-督促-指导等,分别于4周、12周末比较2组运动功能状况(内收角及踝背屈角的变化)及粗大运动改善情况等康复效果.结果 2组治疗4、12周时,观察组内收角及踝背屈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2周末,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患儿母亲焦虑情绪改善、家庭康复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治疗早期同步规范化家庭康复能明显促进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改善,有利于脑瘫患儿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