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感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收治的肺炎患儿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基于此,观察组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均治疗7d,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9/40)比对照组78%(31/40)高(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病灶吸收时间及肺部 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患儿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效果满意,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2组患儿均维持2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炎症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8(IL-8)]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IgG及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FN-γ、TNF-α及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取得显著疗效,增强患儿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阿奇霉素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相关产物表达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分析用阿奇霉素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药物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儿血清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运用前瞻性方式选取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0例,时间选自2020年1月-2021年12月.依照患儿的病历卡号,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均对两组患儿持续治疗14 d.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血清TLR2、TLR4及GM-CSF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1.82%)相比,观察组患儿(94.55%)较高(P<0.05);与对照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作对比,观察组患儿时间较短(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与观察组患儿的5.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GM-CSF、TLR4及TLR2水平与治疗前对比,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TLR2、TLR4及GM-CSF水平分别为(5.53±1.86)ng/L、(4.53±1.02)ng/L、(114.73±8.90)ng/L,对照组分别为(7.90±2.15)ng/L、(5.87±1.39)ng/L、(127.54±7.57)ng/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清GM-CSF、TLR4及TLR2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药物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于患儿急性期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改善作用较好.且经治疗后,患儿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较好,在治疗过程中也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儿10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治疗7d后,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7 d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免疫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IL-6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gA、IgG、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噻肟钠对儿童细菌性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免疫失衡机制评估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的疗效.方法:将 2021 年 3 月-2022年 12 月期间于昆明市儿童医院就诊的 135 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66)予西药治疗,观察组(n=6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均连续用药 7 d后评价临床疗效,统计并比较主要症状的平均缓解时间、用药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 细胞平衡、TNF-α、IFN-γ、IL-4、IL-6、SAA、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3 天、7 天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SAA、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Th1 细胞比例、、IFN-γ水平及Th1/Th2、IFN-γ/IL-4 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CD8+、Th2 细胞比例及TNF-α、IL-4、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可促进发热等症状及体征缓解,提高治愈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失衡及下游炎症因子异常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豉翘清热汤联合西药治疗风热犯肺型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观察豉翘清热汤联合西药治疗风热犯肺型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40 例风热犯肺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120 例.2 组均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试验组加予豉翘清热汤治疗.2 组均治疗 7d.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记录支气管炎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 2 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开始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血清IL-6、TNF-α、hs-CRP、IL-1β及IL-8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血清IL-6、TNF-α、hs-CRP、IL-1β及IL-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豉翘清热汤联合西药治疗风热犯肺型儿童急性支气管炎,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加快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复方鱼腥草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复方鱼腥草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对症状控制、炎性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116 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58 例.对照组给予氨酚麻美干混悬剂、复方鱼腥草糖浆、布洛芬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 2 组临床疗效、症状控制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 组治疗前、治疗 3d、5d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8.28%,高于对照组 84.48%(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鼻塞与流涕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喉红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3d、5d后,2 组血清IL-6、TNF-α、CRP、IL-1 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 3d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CRP、IL-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5d后,2 组血清IL-6、TNF-α、CRP、IL-1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d、5d后,2 组血清IgA、IgM、IgG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 3d、5d后,2 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复方鱼腥草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能加快症状缓解,促进患儿恢复,增强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甲型流感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甲型流感的网络药理学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药物成分及靶点,并借助GeneCards、OMIM、TTD、PharmGkb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 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借助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Tool运算分子对接结合能.结果 筛选出 245 种药物活性成分,269 个药物靶点,2 045 个疾病靶点,交集靶点 131 个.确定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豆甾醇、黄芩素、汉黄芩素、柚皮素为药物的关键成分,确定核心靶点为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TP53、白细胞介素-6(IL-6)、IL-1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3(STAT3)、胱天蛋白酶 3(CASP3).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各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结合能力良好.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作用机制复杂,可能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可通过联合多靶点、多通路、多效应达到治疗甲型流感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基于双清合剂人用经验数据的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构建以双清合剂为示范的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模型,探索本品种在儿童人群的用药剂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为变更儿童人群的注册申请或说明书的完善提供人用经验证据支持.方法 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信息系统2012年9月-2021年10月至少使用过1次双清合剂的人用经验数据.通过数据提取、清洗和规范化,描述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和用药信息等的频次分布,寻找患儿用药规律,构建基于一维优化K-means算法的探索年龄段成人-儿童用药剂量折算模型和基于XGBoost算法的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多分类预测模型.结果 共纳入用药记录31303条,学龄前期患儿最多见(35.72%),西医诊断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0.17%)、急性支气管炎(18.87%)为主,中医诊断以感冒(14.21%)和咳嗽(11.75%)为主,平均用药疗程(3.06±1.16)d,单日用药平均剂量(40.61±12.15)mL.22272例合并用药,西药最常与抗生素类药物合用,使用频率最高为阿奇霉素(8.05%);中成药最常与解表清热剂合用,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12.10%).对排名前5位西医诊断的用药剂量进行分析,基于描述性统计结果的固定年龄段成人-儿童用药剂量折算比例为:幼儿期用1/2~3/5成人量,学龄前期用2/3~3/4成人量,学龄期用4/5~1成人量;基于一维优化K-means算法建模分析结果的探索年龄段被划分为3~4个年龄段,各年龄段对应各自折算比例.建立基于XGBoost算法的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多分类预测模型,输出不同诊断的各年龄段最佳用药剂量阈值,模型准确度为84.1%.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双清合剂在儿科真实医疗环境的用药特征,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规范儿童分年龄段用药剂量折算比例和各年龄最佳用药剂量阈值,可为双清合剂在儿童临床应用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为本品种变更儿童人群的注册申请或说明书的完善提供人用经验证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