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致皮肤过敏反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4岁7个月男孩因支气管肺炎合并支原体、病毒和细菌多重感染给予阿奇霉素0.16 g静脉滴注、1次/d,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2 mg静脉滴注、1次/d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228.5 mg口服、2次/d。6 d后,患儿症状改善,体温恢复正常。治疗第7天,患儿出现皮疹伴瘙痒,对症治疗后当日可消退。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阿奇霉素,但患儿仍在每天静脉滴注药物后发疹并当日消退;停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患儿皮疹未再发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颈面部放线菌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现报道1例以反复颈部肿物及间断发热7月余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面部放线菌病病例,患儿入院后结合脓液穿刺病理涂片及脓液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最终诊断为颈面部放线菌感染,确诊后先后予长疗程静脉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儿科医师需提高对罕见放线菌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肺放线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儿童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2019年12月收治的1例肺放线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儿童”或“小儿”和“肺放线菌病”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维普数据库,以“pulmonary”或“thoracic”和“actinomycosis”和“pediatric”或“children”或“child”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检索1975年1月至2020年1月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 男,12岁6月龄,因“咳嗽伴胸痛20 d余”收入院,病初3 d有发热,外院胸部CT示“右肺中叶炎性病变,不除外空洞形成”,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中叶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且1次灌洗液示结核杆菌DNA阳性,但结核菌素试验及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均阴性。入院后患儿有咳嗽伴胸痛,体温正常,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灌洗液送检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测序,检测出放线菌属(检出序列数222),格雷文尼放线菌(检出序列数185)。入院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针静脉滴注抗感染2周,出院后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周,随访至2020年4月患儿无临床症状,且胸部影像学提示病变已明显吸收好转。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外文文献8篇,未检索到中文文献,共报道62例肺放线菌病患儿,文献报道最小年龄为27月龄。该病临床特征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胸壁肿物(8例)、咳嗽(23例)、疼痛(胸部、背部、肩部、腋窝)(24例)、发热(25例)、体重下降(26例)等。结论:儿童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均不典型,临床上极易误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测序有助于确诊,经抗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第498例——皮疹、发热、肾小球肾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性,50岁。以紫癜样皮疹起病,继而出现发热、乏力、血尿,血小板减少(96×10 9/L),血肌酐83.7 μmol/L,补体C 3 0.593 g/L,补体C 4 0.072 g/L,抗核抗体胞浆型1∶80,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血培养阴性,超声心动图未见赘生物,胸部CT未见感染提示。病初诊断结缔组织病,予泼尼松60 mg每日1次、环磷酰胺100 mg每日1次治疗,最高体温降至38.5 ℃,复查血肌酐升高至113 μmol/L,予甲泼尼龙40 mg每12小时1次静脉输液、环磷酰胺0.6 g每周1次静脉输液强化治疗,体温正常(37.3 ℃以下),血肌酐降至73.7 μmol/L,序贯口服甲泼尼龙并减量,减至每日早16 mg晚8 mg后病情多次反复,遂入北京协和医院进一步治疗。入院后完善病因筛查,血培养多次回报微小单胞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见瓣膜赘生物及瓣周漏,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4 g每8小时1次静脉输液,患者体温恢复正常(37.3 ℃以下),出院观察,后外院行瓣膜置换术后病情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诺卡菌致颈部脓肿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报道1例慢性颈深部脓肿病例,病原学提示新星诺卡菌复合群感染,该患者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年,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脓肿引流术后选用敏感性相对较低但副作用小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维持治疗,随访12个月无复发。对于免疫抑制状态下的不典型脓肿,应警惕诺卡菌感染。其抗菌治疗疗程长,首选磺胺类药物治疗,如有禁忌,备选敏感抗生素配合充分外科引流同样有效。该病罕见且临床表现及治疗特殊,加强临床、检验及药学等专科的认识及协作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头孢甲肟致肾衰竭合并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65岁女性慢性肾衰竭持续血液透析患者因患急性胰腺炎接受头孢甲肟1 g静脉滴注、2次/d。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正常。治疗11 d后,患者皮肤出现多处瘀斑,静脉穿刺处出血不易止,复查凝血功能,PT 127 s,INR 10.72,APTT 86 s。考虑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给予同型去白细胞冰冻血浆150 ml静脉输注。次日复查,PT 101 s,INR 8.49,APTT 65 s;凝血纠正试验示PT、APTT均可纠正,提示凝血因子缺乏。考虑为头孢甲肟所致凝血障碍,停用该药,换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同时给予维生素K 1 10 mg皮下注射、1次/d。停药3 d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PT 15 s,INR 1.19,APTT 36 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隐匿性肺放线菌病并异物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18年9月收治的1例隐匿性肺放线菌病并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索复习相关文献资料。患儿,女,6岁9个月,因地中海贫血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胸部CT平扫检查时发现右下肺片絮影,患儿无任何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予气管镜检查发现右肺下叶肉芽组织增生,气管镜下冷冻取出肉芽送检明确放线菌感染,且在肉芽内部发现包裹的数枚骨碎片。后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0.5年后气管镜下表现及胸部CT情况均好转。肺放线菌病为少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且儿童较成人更少见,常起病隐匿,且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儿童气道异物常见,为儿童感染提供了基础,在临床发现放线菌感染时,需要多思考感染原因,以防误诊误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欧洲放线菌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86岁,因背部结节伴疼痛1个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结节,初起为鸡蛋黄大小,表面微红,有触痛,后皮损逐渐增大。患者自行口服头孢氨苄和甲硝唑并外用聚维酮碘溶液、酒精,效果欠佳,红肿加重,疼痛加剧。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半年,未规律控制;脑梗死病史4年,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有青霉素过敏史。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左侧肢体活动受限,肌力3级,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检查:右背上部见1个长径约5 cm红色结节,表面微隆起,散在脓疱及结痂,边界欠清;皮损中央质软,触痛明显,挤压后有黄白色、脓性及血性分泌物溢出,未见"硫磺样颗粒"(图1A)。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3%(参考值:40% ~ 75%,下同),C反应蛋白40.04 mg/L(0 ~ 5 mg/L),血白蛋白34.4 g/L(40 ~ 55 g/L),血糖9.54 mmol/L(3.9 ~ 6.1 mmol/L)。抽取脓液送细菌分离培养,3 d后在哥伦比亚血平板(法国梅里埃公司)上培养出奶油色菌落,其他微生物未生长。细菌涂片示革兰阳性杆菌。生化鉴定:耐氧试验阳性,过氧化氢酶试验阴性,脲酶试验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七叶苷水解试验阳性,葡萄糖苷酶阳性,半乳糖苷酶阳性,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阴性,不产生色素,发酵麦芽糖,不发酵甘露醇,协同凝集试验阴性。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法国梅里埃公司)初步鉴定为欧洲放线菌。16S rRNA基因测序和比对结果显示,与欧洲放线菌(AF355191.1)的同源性为99.35%。根据CLSI的M45标准行药物敏感性试验(e-test条法),对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敏感,对克拉霉素耐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青岛地区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肺泡灌洗液病原及药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2018至2020年青岛市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肺泡灌洗液病原分布以及药敏情况。方法:收集482例我院收治的青岛地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使用支气管镜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菌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的检测。结果:(1)482例我院收治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检出细菌感染139例(27.84%)、肺炎支原体感染119例(24.69%)、病毒感染141例(29.25%)。(2)1~12月龄组中细菌、病毒感染检出率均较高。>5岁组检出率最高为肺炎支原体。(3)支气管镜下灌洗液细菌培养检出阳性菌株139株:革兰阴性杆菌55株(39.57%),革兰阳性球菌84株(60.43%)。细菌感染中,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菌中最为常见;流感嗜血杆菌为革兰阴性菌中最为常见。(4)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达100%)。(5)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度均较高,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均具有较高耐药性(>80%)。结论:青岛地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1岁以内患儿以病毒、细菌感染为主,5岁以上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细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分别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高,对红霉素及阿莫西林等耐药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阿比多尔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皮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50岁男性焦虑性抑郁症、高脂血症患者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既往服用喹硫平、氯硝西泮和阿托伐他汀钙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0.5 g、1次/d,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片、2次/d。3 d后,因患者发生可疑药物相互作用,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改为口服阿比多尔200 mg、3次/d。服用阿比多尔3 d后,患者全身出现红色丘疹。考虑可能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有关,停用该药并给予氯雷他定,皮疹继续加重。考虑为阿比多尔引起的药疹,停用阿比多尔,次日患者皮疹大面积消退。加用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利巴韦林。5 d后,患者皮疹完全消退;17 d后,患者肺炎痊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