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槐花叶黄酮碳苷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小槐花(Ohwia caudata(Thunberg)H.Ohashi)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丰富其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对小槐花干燥叶进行提取,综合利用多种色谱法对小槐花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小槐花干燥叶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异牡荆苷(1)、牡荆苷(2)、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3)、异肥皂草苷(4)、异牡荆素-2″-O-鼠李糖苷(5)、当药黄素(6)、异当药黄素(7)、2″-O-鼠李糖基当药黄素(8)、2″-O-鼠李糖基异当药黄素(9)、异荭草素(10)、荭草素(11)、异荭草素 2″-O-鼠李糖苷(12)、日当药黄素(13)、2″-O-鼠李糖基日当药黄素(14)、异金雀花素-7-O-葡萄糖苷(15)等15 个黄酮碳苷类成分.结论 化合物4、5、7、11-15 为首次从小槐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Nrf2-Keap1通路探讨小槐花不同提取物对CCl4所致肝损伤的保护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 探讨小槐花不同提取物对CCl4所致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0.5%CCl4花生油溶液构建小鼠肝损伤模型.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试剂盒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核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poietin-2-related factor 2,Nrf2)、Kelch 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 1(Kelch like epichlorohydrin related protein-1,Keap1)、血红素加氧酶 1(heme oxyge-nase 1,HO-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小槐花水提物与醇提物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肝重指数以及血清中ALT、AST水平(P<0.05,P<0.01).小槐花水提物与醇提物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匀浆MDA、TNF-α、IL-6、ROS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SOD、CAT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小槐花水提物作用效果优于醇提物.小槐花水提物高剂量组显著上调Nrf2、HO-1,下调Keap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小槐花不同提取物对CCl4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水提物保肝效果优于醇提物,作用机制与激活Nrf2-Keap1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基于Wnt/β-catenin和AMPK信号通路探讨小槐花黄酮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研究小槐花Desmodium caudatum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并探讨其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条件制备8种小槐花提取物,MTT法检测小槐花提取物1~8对HCT-116、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晶紫染色检测小槐花提取物2、3对结肠癌HCT-116、SW480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小槐花提取物2、3对HCT-116、SW480细胞迁移的影响;从活性较高的提取物2中提取分离出5个黄酮类化合物(1~5),MTT法检测化合物1~5对HCT-116、SW480、HepG2、RAW264.7、LX-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晶紫染色检测化合物1(8-异戊烯基槲皮素,0.5、1.0、2.0、5.0、10.0μmo1·L-1)对HCT-116和SW480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8-异戊烯基槲皮素对HCT-116和SW480细胞转移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8-异戊烯基槲皮素对HCT-116和SW480细胞中AMPK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观察8-异戊烯基槲皮素对β-catenin与T细胞因子(TCF)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小槐花根茎提取物2和3以及8-异戊烯基槲皮素能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0.01、0.001).与对照组比较,8-异戊烯基槲皮素能够显著上调p-AMPK蛋白的表达(P<0.05、0.001),显著下调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和脂肪酸合成酶(FAS)蛋白的表达(P<0.05、0.01、0.001),表明其能够促进癌细胞AMPK信号通路的激活.与对照组比较,8-异戊烯基槲皮素显著下调β-catenin以及其下游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核内原癌基因(c-Myc)和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蛋白表达(P<0.05、0.01、0.001),同时显著降低TCF报告基因结合位点(野生型)和荧光素酶开放阅读框TOPflash(pGL3-OT)活性(P<0.05、0.01),但不影响FOPflash(含突变位点)活性,表明其抑制β-catenin的表达和β-catenin/TCF复合物的结合.结论 小槐花黄酮8-异戊烯基槲皮素通过调控Wnt/β-catenin和AMPK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小槐花茎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豆科山蚂蝗属药用植物小槐花(Desmodium caudatum)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小槐花茎经过体积分数7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所得提取物进一步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小槐花中分离鉴定了 14个化合物,分别为:降脱水淫羊藿素(1)、山蚂蝗素C(2)、山柰酚-4'-O-β-D-呋喃芹糖基-3-O-[β-D-吡喃葡萄糖-(1 →2)-β-D-吡喃葡萄糖基]-7-O-α-L-吡喃鼠李糖苷(3)、山柰酚-4'-O-β-D-呋喃芹糖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α-L-吡喃鼠李糖苷(4)、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α-L-吡喃鼠李糖苷(5)、牡荆素(6)、当药黄素(7)、染料木苷(8)、大豆皂醇B(9)、齐墩果烷-12-烯-3β,23,28-三醇(10)、黄槿酮A(11)、黄槿酮D(12)、大豆皂苷I(13)、2R,3S-二氢-2-(4'-O-β-D-葡萄糖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5-(3-羟丙基)-7甲氧基苯并呋喃(14).结论 化合物3、6、7、9、13、14为首次从山蚂蝗属中分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