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虫螨腈毒代动力学及毒理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虫螨腈作为一种日益广泛应用的新合成农药,使用过程中人体暴露机会逐渐增加,中毒病例日益增多,目前虫螨腈的毒代动力学与毒理学仍未十分明确,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相关研究逐渐开展,动物实验显示了虫螨腈的吸收、分布、排泄、代谢等毒代动力学过程.毒理学研究表明,氧化磷酸化解耦联效应是虫螨腈的基本毒性,人和其他动物虫螨腈中毒可出现神经、心脏、骨骼肌、基因、生殖与发育、肾脏、脾脏、血液系统等相关毒性.现结合既往动物实验、人源细胞系实验、临床病例、人类尸检等资料,对虫螨腈的毒代动力学与毒理学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强化临床对虫螨腈中毒的关注,并为虫螨腈中毒的救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多发性硬化皮质损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传统认为主要累及脑白质,对其皮质损伤关注较少。随着对皮质脱髓鞘等更为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影像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绝大多数MS均存在皮质损伤。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皮质损伤机制也更多指向与脑膜炎症相关,且皮质病变累及范围随疾病进展而更加广泛,并与患者残疾进展、认知障碍等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100例MS尸检病例进行影像病理研究,在 Lancet杂志报道了一种病变仅累及大脑皮质和脊髓的MS新亚型,有别于以脑白质病变为主的经典型MS,丰富了MS皮质损伤的内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提高对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报道1例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并进行系统性的文献复习。以"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不典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以"chronic 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Title/Abstract]"为检索式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1月。结果:本例患者男,8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行胸腔镜下胸膜结节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出11篇,PubMed检索到7篇相关文献,经筛选剔除重复发表,共34例患者进入本研究。本病起病隐匿,症状和胸部影像表现不典型,且病原学检出率低,误诊率达44.4%,部分患者通过尸检才明确诊断。文献报道的确诊患者往往患有以下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各种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免疫缺陷包括结缔组织病和器官移植术后。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认识和警惕性,特别是当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时,应高度怀疑本病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梅尼埃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发现梅尼埃病(Menière′s disease,MD)已有160多年,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对于MD的认识一直处在十分基础的阶段。尽管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尸检明确了MD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但对于引发积水的原因及机制一直不清,这一状况导致了在治疗上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由于缺乏针对性及系统性的治疗,病情或急或缓持续进展,相当部分患者不可避免地从早期病变发展成为严重的晚期病变,丧失前庭及听功能 [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死亡病例尸体解剖查验操作指南(试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已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疫情期间出于诊断或研究需要,可能需要对疑似或确诊COVID-19的死亡病例进行尸检。为了指导从事尸检人员正确进行操作检查,保证病理从业人员及防疫人员安全,由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国家重点学科起草,经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本指南,供全国医疗机构参考执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动脉吊带3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病例1:孕妇25岁,孕1产0,孕25周,未合并妊娠期并发症或高危因素,唐氏筛查非整倍体低风险。超声估计孕周与末次月经胎龄相符,无心外结构畸形。胎儿心脏超声显示膜周部室间隔回声连续中断3.5 mm,心室水平可见双向穿隔血流信号;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之上,骑跨率30%;肺动脉瓣环径略偏细,肺动脉瓣环径4.5 mm(Z值:-1.2),主肺动脉内径5.0 mm(Z值:-0.5),左肺动脉内径2.2 mm(Z值:-0.9),右肺动脉内径2.7 mm(Z值:-0.2);右肺动脉起源正常,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远端,绕行于气管后方进入左肺内,主动脉弓降部、动脉导管正常(图1A,B)。产前诊断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合并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终止妊娠,基因检测阴性,不同意尸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敌草快中毒致急性肾损伤肾活检2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农药中毒是我国中毒和意外死亡的主要病因,随着百草枯的禁止销售和使用,敌草快(diquat, DQ)成为首选的联吡啶类除草剂。近年来DQ中毒病例持续增多,是目前中毒研究的热点 [1]。DQ中毒主要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氧自由基损伤细胞膜,导致细胞死亡,预后与摄入量存在明确相关性,对人的致死量为6~12 g(即浓度为20%的DQ溶液56.10~112.20 mL),尚无特效解毒剂 [2]。值得注意的是,肾脏既是DQ吸收后的主要排泄器官,也是DQ毒性损伤的主要靶器官 [2,3]。无论是多见的经消化道途径,还是本团队报道的经肌肉注射途径中毒病例 [4],DQ中毒患者均易发生急性肾损伤。为了更好地了解DQ中毒致肾脏损伤的病理特点,既往研究仅有尸检病理报道 [5],南京医科大学中毒研究所首次取得2例DQ中毒患者的肾活检病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审号:2020-SR-099),总结相关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与治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心脏淀粉样变是淀粉样蛋白错误折叠聚集成为低聚物,并沉积于心肌细胞外基质所致的心脏疾病。心脏淀粉样变以往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症状缺乏特异性,许多患者在尸检时被发现。但随着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核素显像等检查技术的发展以及患者自我体检意识的提升,诊断为心脏淀粉样变的患者有所增加。而且,近年来心脏淀粉样变的药物治疗有了重大突破,研发出了针对部分类型的心脏淀粉样变患者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该文论述了心脏淀粉样变的分类、诊断、治疗等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冠肺炎疫情下生物安全尸检和病理平台的应急创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火神山医院生物安全尸检病理平台的创建与应用,分析生物安全尸检病理平台的可行性和运用效果。方法:通过设计布局、筹措仪器设备、检验检测方法和效果评估等方法来分析生物安全尸检病理平台的可行性和运用效果。结果:生物安全尸检病理平台共完成26例系统尸检和微创尸检(穿刺)8例,无一人感染。病理原创性发现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SARS病理特征的鉴别、呼吸衰竭机制的新认识与救治意义、新型冠状病毒的全身分布与播散机制、"炎症风暴"的病理基础、某些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细胞来源以及转阴患者肺部病理与纤维化特点等,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诊治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结论:尸检病理研究对于新发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及早介入。推进生物安全尸检平台规范建设是新突发传染病病理学研究的关键。病理研究需和临床诊治互促结合,才能发挥两者的最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胎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尸检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该文报道1例产前诊断中心送检死胎,尸体解剖发现左、右侧脑室明显扩张,多个脏器组织切片内见巨细胞包涵体,脑实质呈明显病毒性脑炎改变,病理解剖诊断:播散性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合并脑室扩张畸形。尸检提示:(1)临床上对于巨细胞病毒抗体IgM阳性孕母,应更积极地进行产前辅助检查,明显发育异常胎儿可选择终止妊娠。(2)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巨细胞病毒晚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作为诊断病毒性脑炎的辅助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