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提高对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报道1例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并进行系统性的文献复习。以"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不典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以"chronic 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Title/Abstract]"为检索式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1月。结果:本例患者男,8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行胸腔镜下胸膜结节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出11篇,PubMed检索到7篇相关文献,经筛选剔除重复发表,共34例患者进入本研究。本病起病隐匿,症状和胸部影像表现不典型,且病原学检出率低,误诊率达44.4%,部分患者通过尸检才明确诊断。文献报道的确诊患者往往患有以下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各种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免疫缺陷包括结缔组织病和器官移植术后。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认识和警惕性,特别是当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时,应高度怀疑本病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2例艾滋病患者泌尿系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泌尿系结核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漏诊,及时诊治.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2年9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2例艾滋病并发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2.5(26.5,51.5)岁.并发肺结核10例(其中血行播散性肺结核3例),肠结核5例,结核性脑膜脑炎2例,颈淋巴结结核1例.12例均无典型泌尿系症状;尿白细胞异常者3例.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者9例.10例行泌尿系彩超或CT扫描仅发现2例异常(分别为双肾实质回声增粗及左肾积水),2例肾功能轻度异常;10例CD4细胞计数<100个/ul且HIV病毒载量高于检测下限;尿结核菌检测情况:10例涂片抗酸阳性2例,分子生物学检测(GeneXpertMTB/RIF)阳性12例(耐利福平2例),10例行分枝杆菌BACTEC MGIT 960快速培养阳性4例.结论:深圳市艾滋病患者中泌尿系结核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并发其他器官或部位结核;多见于CD4细胞明显降低者;血T-SPOT.TB检测多呈阳性;尿白细胞、肾功能、泌尿系影像学检查可表现正常,容易漏诊;尿液结核分子生物学检测(GeneXpertMTB/RIF)阳性有助于及早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一例肾结核合并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患者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4/7/20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已趋于稳定,泌尿系结核误诊、漏诊率高,一些患者由于长期误诊误治导致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甚至选择患肾切除等手术治疗[1-4].肾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到肾脏组织造成的炎症反应,是肺外结核的一种,可导致肾脏实质性病变,肾结核多在成年人中发生,我国综合统计75%的病例发生在20~40岁之间,男性的发病数略高于女性.肾结核的致病菌主要来自于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经血行播散至肾脏,最终引发肾结核.肾结核起病缓慢,早期往往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在检验尿液时有异常发现.尿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腰痛等症状.因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往往易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可损伤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最终导致肾功能丧失,威胁患者生命.因此,肾结核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对以后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5].提高肾结核的诊断水平,有助于肾结核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避免或减少手术,改善预后[5-7].阿萨希毛孢子菌是毛孢子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可引起表浅部位感染,也可导致深部侵袭性感染,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以弥漫磨玻璃改变为首发影像学表现的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例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结核病是全球传染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19年全球约有1 000万新发病例和140万死亡病例,我国肺结核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所有传染病首位,居全球第二位 [1].由于其高度传染性,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患有糖尿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增多,以及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结核发病率增高.肺结核影像学呈现多样性改变,其中以磨玻璃样改变为主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无典型的肺结核表现,常与有相同影像学表现的疾病如病毒性肺炎、过敏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等混淆,不仅给结核病的正确诊治带来了许多挑战,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与精神负担.本文报道1例影像学表现为弥漫磨玻璃样改变的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合文献复习,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尸体解剖确诊的11例结核病致死病例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结核病致死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2015年北京医院病理科经尸体解剖发现结核病为主要致死原因,但生前临床诊断为其他疾病的11例患者,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男女比例2.7∶1,平均年龄(73.09±13.38)岁,4例长期居住在医疗机构,9例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尸体解剖可见多脏器内弥漫分布的肉芽肿结节伴干酪样坏死.主要死因均为血行播散型结核,累及器官依次为肺(100%)、脾(91%)和肝(82%).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10例)和乏力(8例),咳嗽、咳痰轻微.体格检查肺部哕音(7例)和肝脾肿大(7例)常见.9例患者行胸部X线检查,均无典型的粟粒性肺结核表现.6例患者进行了结核的相关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结核病致死病例以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伴肺外结核为主,老年患者多见.临床症状不典型和辅助检查阳性率低是早期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病理引导精准诊断:不典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十二指肠结核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例介绍 患者,男,33岁,厨师,芦山地震幸存者.因"腹痛、消瘦半年,反复呕吐1+个月"于2014年5月10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诱因出现腹痛,以中腹隐痛为主,与进食无关.之后患者恶心、呃逆.入院前1+个月因剧烈腹痛在当地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1周行胸部X线片检查示"双肺弥漫性粟粒结节影",考虑肺结核,在当地疾控中心口服板式药,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后明显,伴乏力、纳差、消瘦.病程中无咳嗽、咯痰,无胸痛、咯血.患病以来,精神食欲差,大便少,小便未见异常,体质量下降20 kg.吸烟10年,每日半包.不饮酒.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恶病质,肠鸣活跃,可闻及高调肠鸣.余无阳性体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川地区502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患病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四川地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患病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16年收治的502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患病特点.结果 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居多,占68.92%(346/502),平均年龄(35.82±21.12)岁,老年和儿童患者占比分别为18.33%(92/502)和12.75% (64/502).其中初治病例450例,占89.64%(450/502);复治病例52例,占10.36%(52/502).临床症状以咳嗽和发热为最常见,分别占76.10%(382/502)和73.31%(368/502);乏力、纳差、消瘦为常见伴随症状;气促和胸痛也可见,分别占24.10%(121/502)和5.18%(26/502);其它器官系统受累表现者占38.45%(193/502).胸部影像中典型粟粒性肺部阴影占50.80%,其中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占比为48.61%(244/502),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占比为2.19%(11/502),不典型影像例数占比达49.20%(249/502).涂片阳性者84例,培养阳性者213例,细菌总阳性率为46.61%.并发颅内结核感染者288例,其中14岁及以下儿童中发生颅内感染者45例,多为未接种卡介苗患儿;并发其它肺外结核者占68.12%(342/502).结论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属于重症结核,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肺部影像改变可呈多样性,通过痰和支气管刷片、培养等方式可提高细菌阳性率.此型肺结核常合并其他脏器结核病,尤其是颅内结核感染,需高度重视,尽早发现和治疗.四川地区患病人群中儿童发病者所占比例不少,接种卡介苗可能有利于减少此型结核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婴幼儿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与CT表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婴幼儿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与CT表现.方法 搜集31例婴幼儿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并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3%患者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常合并结核性脑膜/脑炎.最常见的CT征象为结节灶,分为粟粒性结节(58.1%)和多发大小不一结节(41.9%),纵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约83.9%,肺实变、支气管狭窄以及淋巴结钙化也较常见,而胸膜病变与空洞少见.结论 婴幼儿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常有结核密切接触史,临床表现不典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如肺内弥漫性结节,常合并肺实变、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及淋巴结钙化,而胸膜病变与空洞少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本院确诊的83例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同期94例艾滋病病毒阴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CT表现特点.结果 研究组痰菌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发热、咳嗽、乏力、盗汗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纳差、体重下降、合并其他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粟粒结节的大小、密度及分布表现为均匀一致者低于对照组(P均<0.05);斑片影、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淋巴结肿大及肺外结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粟粒结节多呈“三不均匀”分布,常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结核性胸膜炎( tuberculous pleurity, TBP)为临床常见的胸膜疾病,指体液于胸膜腔异常聚集,可因胸膜自身疾病或其他肺部病变所致,也可由全身性疾病所致,在我国TBP为引起渗出性胸腔积液的常见类型,占54. 8% [1].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是引起TBP主要病原体,TBP发病机制主要为MTB直接侵入到胸膜或经淋巴管血行播散到胸膜,呼吸道是其主要传播通道,而排菌肺结核是主要传染源,但MTB 不仅可产生内外毒素,也能在组织细胞内大量繁殖菌体成分,加上代谢物质毒性、机体对菌体成分产生免疫损伤均是引起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在人体出现MTB感染后,全身除头发及牙齿外各器官均可致病,但多发于肺脏[2].TBP发病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影像学检查特异性低,因而其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而进入胸腔的MTB数量较少,在胸腔积液中较难发现细菌学的直接证据,故 TBP 的诊断仍有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3].本文主要对TBP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TBP的研究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