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X2与胃肠道肿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是一种肠特异性核转录因子,主要表达于小肠和结直肠,在正常胃黏膜不表达。CDX2参与了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其表达状态与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深入研究CDX2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有望为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卵巢消化系统来源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卵巢消化系统来源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妇产院区2006年4月至2020年1月21例卵巢消化系统来源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复阅切片,EnVision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总结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21例患者年龄26~66岁,平均41.5岁;以腹部不适和/或腹痛就诊17例,以不规则阴道流血就诊4例。81.0%(17/21)发生于双侧卵巢,直径0.2~20.0 cm,以实性和囊实性为主,结节状或分叶状。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浸润卵巢间质,伴有间质明显增生及黄素化。胃癌卵巢转移以印戒细胞癌为主,细胞角蛋白7(CK7)阳性,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和细胞角蛋白20(CK20)部分阳性,配对盒基因8(PAX8)和富含AT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2(SATB2)阴性;结直肠癌卵巢转移主要表现为异型性明显的腺体,单个或形成筛状结构;阑尾肿瘤卵巢转移多呈类似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低级别肿瘤细胞及丰富的细胞外黏液,同时并发腹膜假黏液瘤。结直肠癌卵巢转移和阑尾肿瘤卵巢转移患者CK7和PAX8为阴性,CK20、CDX2及SATB2为阳性。平均随访36个月,18例在5年内复发,15例死亡;3例失访。结论:卵巢消化系统来源转移性肿瘤多为双侧,大体实性和囊实性为主,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的弥漫性间质浸润,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临床症状,肿物大体及组织学特征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综合分析,整体预后差,主要与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肿瘤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胆汁酸在食管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我国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有80%与Barrett’s食管(BE)相关。BE是目前唯一明确的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其中伴有肠化生类型是无肠化生类型癌变风险的3倍。在BE形成过程中胆汁反流具有重要作用,是伴肠化生类型BE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胆汁酸可直接损害上皮细胞或刺激鳞状上皮细胞分泌前炎性细胞因子,通过后者可聚集炎性细胞并进一步破坏上皮细胞。胆汁酸针对食管下段鳞状细胞的损伤还表现为激活氧化应激、细胞外通路调节激酶和核因子-κB (NF-κB)通路、损伤细胞DNA、促使致癌基因积累、诱导细胞分泌一些转录因子(如尾型同源框转录因子2(CDX2)、Sry相关HMG盒2(SOX2)、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等),这些细胞因子可进一步参与食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肠上皮分化、阻碍细胞凋亡。本文拟对相关具体机制做一系统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胃型表达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包含多种不同的致癌途径,其中锯齿状途径占结直肠癌致癌途径的10%~30%。锯齿状病变的内在特征导致内镜识别和病理诊断困难。因此,需要新的生物标志物来更好地诊断、分类和管理锯齿状病变。近期研究发现,无蒂锯齿状病变可表达胃上皮细胞特异性基因,即具有胃型表达特征。现总结锯齿状病变的胃型表达特征及其与锯齿状病变进展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利拉鲁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PERK/eIF2α/ATF4/CHOP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组织损伤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通过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R kinase,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eIF2 的 α 亚基(phosphorylation of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2α,eIF2α)/活化转录因子 4(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C/EBP 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CHOP)通路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和腹腔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 mg/kg)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STZ注射后5周,糖尿病大鼠随机接受皮下注射或不皮下注射利拉鲁肽(0.2 mg/kg,1次/12 h)治疗8周.将大鼠分为:NC组、DN组和DN+Lira组.测定糖尿病相关物理生化指标、肾脏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相应试剂盒分别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amutase,SOD)、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和PERK/eIF2α/ATF4/CHOP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STZ注射后5周后DN组的尾静脉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FBG)始终高于NC组;STZ注射后13周(利拉鲁肽给药后8周),DN组和DN+Lira组FBG、血液糖化血红蛋白A1 c(hemoglobin A1c,HbA1c)、肾体重指数、血清肌酐(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显著高于NC组,体重显著低于NC组;DN+Lila组FBG、HbA1c、肾体重指数、SCr和BUN显著低于DN组(P<0.05).STZ注射后5周(利拉鲁肽给药后0周)时,DN组和DN+Lira组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利拉鲁肽给药后8周)时,DN组和DN+Lira组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显著高于NC组,DN+Lila组的尿白蛋白/尿肌酐(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ACR)显著低于DN组(P<0.05).DN组和DN+Lira组系膜基质指数显著高于NC组,DN+Lira组系膜基质指数显著低于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GRP78)、磷酸化的肌醇需要酶 1α(phosphorylated 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p-IRE1α),激活转录因子 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12(caspase 12,Caspase-12)的蛋白水平显著高于NC组,DN+Lira组GRP78、p-IRE1α,ATF6和Caspase-12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DN组(P<0.05).DN组的MDA、ROS、MPO水平显著高于NC组,SOD水平低于NC组,DN+Lira组中MDA、ROS、MPO水平显著低于DN组,SOD水平高于DN组(P<0.05).DN组肾皮质中p-PERK、p-eIF2α、ATF4和CHOP水平显著高于NC组,DN+Lira组的肾皮质中p-PERK、p-eIF2α、p-ATF4和CHOP的水平显著低于DN组(P<0.05).结论 利拉鲁肽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PERK/eIF2α/ATF4/CHOP通路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Cadherin 17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钙粘蛋白17(CDH17)在胃癌中表达意义及与其它部位腺癌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消化系统来源原发性腺癌348例,包括胃癌114例,结直肠癌150例,胰胆管癌55例以及非消化系统来源的原发性腺癌29例.检测CDH17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不同腺癌表达水平.结果 发生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上皮细胞CDH17呈阳性表达.各组腺癌CDH17、CDX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胃癌74.6%、79.8%;结直肠癌95.3%、98.7%;胰胆管癌34.5%、21.8%,非消化系统腺癌中未见表达,CDH17、CDX2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癌、结直肠癌与胰胆管癌中CDH17和CDX2表达呈正相关(P<0.001).通过对CDH17和CDX2的联合检测,以任何一种标志物阳性作为阳性结果,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8.6%,与单一标志物检测相比,敏感性提高了14%和8.8%;胰胆管癌中两种标志物均阴性的表达率为60%,CDH17和CDX2联合检测结果在胃癌与胰胆管癌中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癌CDH17表达水平与Lauren分型相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T分期、脉管神经侵犯、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不相关.结论 CDX2是目前消化系统肿瘤较特异的标记物,但在胃癌中的表达相对偏低,在胰胆管癌中少量表达.CDH17在胃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胃癌Lauren分型肠型相关.CDH17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结直肠癌,但明显高于胰胆管癌和非消化系统腺癌.CDH17可作为消化系统新型标志物,联合CDX2检测,有助于消化系统腺癌的组织来源判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原发性鼻腔低级别非肠型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2/3
原发性鼻腔非肠型腺癌(non-intestinal-type adenocarcinoma,non-ITACs)是一种罕见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较困难.2022年1月5日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例non-ITACs女性患者,75岁,因左侧鼻塞1年余,加重1个月余入院.鼻窦冠状位CT示左侧上颌窦壁骨质破坏,左侧上颌窦肿瘤性病变可能,不排除炎性病变.镜下肿瘤呈腺样增生,以背靠背或相互衔接的方式排列,局部呈乳头状结构,膨胀性浸润性生长.局部细胞呈高柱状,伴有明显的细胞内黏液,细胞核轻-中度异型,核分裂象可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肿瘤细胞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CK20、Villin、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audal-related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CDX2)、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2(specific AT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 2,SATB-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io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P40、S-100、SOX10、配对盒基因8蛋白(paired box protein 8,PAX-8)均(-),Ki-67(增殖指数为10%).non-ITACs可以依据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确诊断,分子诊断结果可以为该肿瘤的治疗提供有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EB病毒阴性胃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12/2
回顾性分析1例胃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gastric carcinoma,LELG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本例患者因剑突下疼痛入院,外院胃镜提示胃窦部巨大溃疡,入院增强CT提示胃窦部胃壁增厚并明显强化,考虑胃窦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远端胃可见一大小约为4.5 cm×5.5 cm×1.0 cm的溃疡型肿物,似侵及深肌层.特殊染色结果示幽门螺杆菌阳性.原位杂交结果示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区阴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广谱细胞角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53(野生型)、上皮膜抗原、细胞黏附分子、黏蛋白(mucin,MUC)-6均为阳性,细胞增殖的相关抗原Ki-67为60%阳性,淋巴细胞共同抗原和CD3均为部分阳性,人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和CD5均为弱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D20、CD10、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CD79a、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cell leukemia/lymphoma,BCL)-2、BCL-6、CD56、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配对盒蛋白5、突触素、嗜铬粒蛋白A、CD8、波形蛋白、黑色素瘤相关抗原HMB45、黑色素A、神经特异性蛋白质S-100、SOX10、E-钙黏蛋白、尾侧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MUC-5ac、MUC-2均为阴性.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示:肿瘤细胞核分裂活跃,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通过文献复习发现,80%以上的LELGC患者与EBV感染相关,早期LELGC主要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或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而晚期患者多采用姑息性治疗.LELGC患者过度表达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这表明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可作为LELGC的潜在治疗靶点,具有广阔的治疗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非酸反流与Barrett食管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Barrett食管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密切相关,反流包括酸反流和非酸反流.近年来关于非酸反流与Barrett食管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胆汁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其并发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尤其与BE和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胆汁反流可通过活化法尼酯衍生物受体(famesoidX receptor,FXR)-尾型相关同源盒转录因子-2(caudal-related homeodomain transcription factor-2,CDX2)通路,以及通过Notch通路与CDX2信号的串话效应调控食管上皮细胞肠化生.因此,如何从胆汁酸的作用机制来深入研究以防止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生,是临床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细胞核因子4α在胆汁酸诱导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肝细胞核因子4α (HNF4α)在鹅脱氧胆酸(CDCA)诱导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CDCA刺激人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ES-1和人胃癌细胞系(AGS、SGC7901、BGC823)中HNF4α、尾侧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和三叶肽因子家族3(TFF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用HNF4α短发夹RNA和对照短发夹RNA分别转染GES-1后,以CDCA刺激,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NF4α、CDX2和TFF3的蛋白质表达.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分别在GES-1和SGC7901中过表达HNF4α,在BGC823和AGS中静默HNF4α,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NF4α、CDX2、TFF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HNF4α对CDX2的调控作用.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 GES-1、SGC7901、BGC823和AGS的HNF4α mRNA水平分别为1.00±0.12、263.01±10.23、848.01±18.13和3 049.86±91.75;其中AGS、BGC823和SGC7901的HNF4α mRNA水平均高于GES-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23、46.72、25.62,P均<0.01);AGS、BGC823、SGC7901和GES-1的HNF4α蛋白质表达与mRNA表达一致.转染HNF4α短发夹RNA组的CDX2和TFF3蛋白质表达低于未转染HNF4α短发夹RNA组.在GES-1细胞中,过表达HNF4α组HNF4α、CDX2和TFF3的mRNA水平分别为16 281.839±1 843.017、6.275±0.137和17.310±1.533,分别高于过表达对照组的1.000士0.048、1.000±0.012和1.000±0.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3、38.29、10.61,P均<0.01);在AGS细胞中,静默HNF4α组HNF4α、CDX2和TFF3的mRNA水平分别为0.021±0.001、0.088±0.007和0.074±0.002,分别低于静默对照组的1.000±0.108、1.000±0.131和1.000±0.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9、6.93、7.57,P均<0.01);在GES-1过表达细胞和AGS静默细胞中,HNF4α、CDX2、TFF3的蛋白质表达与mRNA表达一致.在克隆有CDX2-1(-2 000~-1 bp)和CDX2-2(-1 510~1 bp)启动子的双报告质粒中,小干扰HNF4α后的活性分别为0.387±0.013和0.533±0.040,分别低于小干扰对照组的0.605±0.012和0.882±0.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9、13.53,P均<0.01).结论 HNF4α可能是通过上调CDX2的表达参与胆汁酸介导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