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旋多巴联合卡巴拉汀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肌强直及多巴转运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左旋多巴(L-dopa)联合卡巴拉汀治疗对帕金森病(Parkingson's disease,PD)患者肌强直及多巴转运体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早期帕金森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L-dopa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L-dopa联合卡巴他汀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PD严重程度、平衡功能、PD级别、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多巴胺转运体放射计数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D严重程度评分UP-DRS(unified Parking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Berg平衡功能评分高于与对照组(P<0.05);帕金森Hoehn-Yahr分级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及运动迟缓等症状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基底节(basal ganglia,BG)与枕叶(occipital lobe,OC)比值均有增加趋势,但对照组发病对侧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dopa联合卡巴拉汀能够减轻PD症状,改善患者平衡能力,降低PD患者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stradefylline (Nourianz)
编辑人员丨2023/8/5
Nourianz是由日本协和麒麟株式会社开发的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口服片剂,于2019年8月27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其活性成分为伊曲茶碱(istradefylline).Nourianz中含有的伊曲茶碱是一种腺苷受体拮抗剂,临床上常作为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的一种辅助用药,用于处于关闭期的成人帕金森病患者.FDA共批准20 mg和40 mg两种剂量的Nourianz用于临床,其NDC号分别为42747-602-90、42747-604-90,该药提供了治疗关闭期成人帕金森病的一种新的非多巴胺药理学方法[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左旋多巴联合卡巴拉汀对帕金森患者认知障碍、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卡巴拉汀改善帕金森患者认知障碍、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旋多巴联合卡巴拉汀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认知、运动和平衡功能评分、治疗前后腱反射、肌张力、肌痉挛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肌强直、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及姿势步行障碍)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和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腱反射、肌张力、肌痉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4%(P<0.05).[结论]采用左旋多巴联合卡巴拉汀治疗帕金森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障碍、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安全性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小建中汤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建中汤治疗抑郁症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TCMSP,PubChem,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小建中汤治疗抑郁症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潜在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检索GeneCard,OMIM,DisGeNET数据库,获取与抑郁症相关的靶点,通过Uniport数据库校对靶点基因名;运用String数据库确定核心靶点;使用Metascape在线分析工具,并通过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结果 从小建中汤中筛选出68个活性成分,包括荷叶碱、可可碱、左旋千金藤啶碱等;共得到144个与抑郁症相关的重合靶点,根据网络节点自由度筛选出核心作用靶点基因36个,包括雌激素受体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B等;通过生物过程GO富集分析获得信号通路630条,包括化学突触传递、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通路、与环状核苷酸第二信使耦联等;通过KEGG通路分析获得核心靶点的相关通路31条,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血清素能突触、钙信号、多巴胺能突触、环磷酸腺苷(cAMP)等通路.结论 小建中汤治疗抑郁症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的特点,可能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血清素能突触、钙信号、多巴胺能突触、cAMP等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甘松治疗帕金森病伴发焦虑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治疗帕金森病伴发焦虑(Parkinson's disease with anxiety,PDA)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并通过PDA模型大鼠进行药效学和关键靶点的验证.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挖掘获得甘松主要化学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数据库获得甘松化学成分治疗PDA的潜在靶点,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7.2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大鼠采用颈背部sc鱼藤酮制备PD模型,并通过旷场实验筛选出PDA模型大鼠;设置对照组、模型组、甘松(620mg/kg)组、左旋多巴(49 mg/kg)组,利用转棒实验、旷场实验和免疫组化法对甘松治疗PDA的药效学进行评价;并对关键蛋白和大鼠脑内神经递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中包含甘松抗PDA的12个有效成分如甘松新酮、诺卡酮、金合欢素、β-谷甾醇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3,MAPK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等99个靶点,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雌激素、FoxO、TNF等信号通路.实验结果显示,甘松延长了 PDA大鼠在转棒上的停留时间,增加了其在旷场的总活动距离及在中央区的活动时间和距离,提高了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表达(P<0.05);甘松显著降低大鼠纹状体MAPK3、TNF-α含量以及STAT3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提高了多巴胺、3,4-二羟基苯乙酸、高香草酸、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水平(P<0.01、0.001).结论 甘松中的有效成分可能是通过MAPK3、TNF-α、STAT3等靶点调控多条信号通路来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提高神经递质水平以治疗PDA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帕金森病左旋多巴治疗引发异动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最主要的药物,但长期用药及药量持续增加会诱发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由兴奋性神经递质系统的过度激活以及抑制性神经递质系统的损伤及失能导致.兴奋性系统激活直接与外源性的多巴胺前体代谢增强、多巴胺含量相对较高有关,且涉及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系统的激活;抑制性系统的失能则以色胺能神经递质系统为代表,表现为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含量减少,转运蛋白活性增强导致5-HT再摄取回到突触前膜的量增多,突触后膜5-HT 1A/B受体通路活性下降.现就左旋多巴治疗PD引起的异动症机制学说进行总结,为研发新型辅助治疗PD药物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