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心理健康对双胎和单胎产前运动轨迹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产前经历包括母亲应激、抑郁和焦虑,这些构成了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因素。先前研究已明确胎儿运动对健康胎儿发育的重要影响,但未涉及母亲的心理健康因素。该研究旨在评估与单胎相比,母亲心理健康因素对双胎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我们对30例健康妊娠母亲(单胎平均孕周27.8周,双胎为27.2周)的56份超声扫描中的胎儿触摸和头部运动进行编码,并在预约超声扫描时完成孕妇的应激、抑郁和焦虑的问卷调查。结果:母亲抑郁显著增加胎儿自我触摸。双胎间触摸在母亲应激时显著降低,在母亲抑郁中显著增加。母亲心理健康因素对双胎头部运动的影响显著大于单胎,母亲抑郁显著降低双胎头部的运动频率。结论:与单胎相比,双胎母亲的心理健康可能会对子宫内形成的身体图式类型产生影响。将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评估这些产前因素是否对生后身心产生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拉沙病毒密码子偏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拉沙病毒(Lassa virus,LASV)密码子使用偏性及其偏性形成的影响因素,比较LASV和几种表达系统密码子使用频率,为LASV重组亚单位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的制备筛选出最优外源表达系统。方法:使用Excel 2007、EMBOSS、CondonW1.4.2、SigmaPlot 14.0、SPSS 22.0等软件分析LASV核心蛋白(nucleoprotein,N)、包膜糖蛋白(envelope glycoproteins,G)、锌结合蛋白(zinc-binding protein,Z)、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L)蛋白共446条基因序列的密码子偏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将LASV密码子使用模式与几种不同表达系统进行比较。结果:LASV的各蛋白编码序列的各位置GC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各蛋白平均GC3含量为42.29%~59.47%,ENC均值41.73~52.81,除Z蛋白密码子偏性较强外,N、G、L三种蛋白密码子偏性较弱。4种蛋白RSCU>1的密码子共108个,约占45.76%,其中以A/U结尾占63.9%,GUU、GUG、UCU、UCA、CCU、ACA、GCU、GCA、AGA、AGG为LASV多数蛋白的高频密码子,GCA、AGA为4种蛋白共有的高频密码子。ENC-Plot、中性分析、PR2绘图分析显示,LASV的各蛋白密码子使用偏性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其主要因素是自然选择,突变是次要原因。对比分析提示人和酵母菌是LASV较合适的外源表达系统。结论:LASV 4种蛋白偏向使用A/U结尾的密码子,目前自然选择是其偏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常用表达系统密码子偏性比较分析提示人和酵母菌是LASV疫苗制备的最优外源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高频双频SSVEP的脑-机接口编码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高频刺激提升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脑-机接口(BCI)的用户舒适度,同时结合双频编码,克服高频导致的解码准确率下降问题。方法:基于25.5~39.6 Hz频率设计了左右视野和棋盘格视觉刺激的2种60指令双频高频编码范式。共采集了13名受试者的数据,针对SSVEP信号进行频域空域特征分析,并根据频域诱发成分优化滤波器组参数。分别采用滤波器组的扩展典型相关分析(eCCA)、集成任务相关成分分析(eTRCA)以及任务判别模式分析(TDCA)等算法进行SSVEP识别以验证范式可行性。结果:左右视野和棋盘格范式均成功诱发了稳定的SSVEP,左右视野基频及其谐波信噪比高,互调成分信噪比较弱,而棋盘格2个刺激频率的互调成分 f1+ f2的信噪比则明显高于30 Hz以上的二次谐波成分,同时还存在 f2? f1成分和2 f1? f2成分。结合脑地形图可以看出左右视野的 f1和 f2响应成分分别位于视野的对侧,而棋盘格则均集中于枕区中央。对于脑地形图振幅和信噪比的偏侧,左右视野刺激频率下PO3和PO4信噪比平均值符合对侧响应特征。5 fb?1方法为最优滤波器组设置方法,左右视野TDCA的识别正确率最高,而棋盘格eTRCA和TDCA的识别正确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种算法的信息传输速率均随数据长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结论:设计的双频高频SSVEP-BCI范式能够较好平衡性能和舒适度,为实用性的大指令集BCI设计方法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次级视觉皮层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神经元钙活动增强参与微波辐射致焦虑样行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阐明微波辐射对焦虑样情绪行为以及次级视觉皮层组织结构和神经元钙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N小鼠36只,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微波辐射组,其中单纯行为学检测对照组8只,辐射组7只;光纤记录结合行为学实验对照组8只,辐射组7只;苏木素-伊红(HE)染色每组各3只。采用中心频率9.875 GHz,平均功率密度12 mW/cm 2的X波段高功率微波模拟源,辐射15 min,建立微波辐射动物模型。利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微波辐射后小鼠焦虑样情绪行为改变。采用HE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微波辐射对次级视觉皮层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影响。基于遗传编码钙成像技术,通过光纤记录结合旷场、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范式,检测次级视觉皮层V2M区神经元钙活动变化。 结果:微波辐射后,辐射组小鼠探索旷场中央区域次数及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次数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24、3.10, P<0.05);辐射组小鼠次级视觉皮层部分神经元变性、凋亡,主要表现为核固缩深染,胞体皱缩,血管周间隙略增宽。光纤记录结合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后小鼠探索旷场中央区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5, P<0.05);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时辐射组对照组和辐射前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 t= -2.77、-3.41, P<0.05)。次级视觉皮层神经元钙活动均显著增强。 结论:微波辐射可导致焦虑样行为发生以及次级视觉皮层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次级视觉皮层神经元钙活动增强是微波辐射致焦虑样行为改变的重要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Hodgkin-Huxley模型的神经元网络信息编码模式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基于Hodgkin-Huxley(HH)神经元模型的神经元网络信息编码模式提出两类不同的信息编码方法对比.方法:采取HH神经元模型和化学突触,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搭建不同拓扑结构的生物神经元网络,通过平均频率编码和峰峰间隔编码(ISIs)两种信息编码方法对比研究在正弦波信号和随机音频信号刺激下平均频率编码和ISIs编码的特异性,分析不同刺激信号下神经元网络的信息编码模式.结果:神经元网络的信息编码模式与刺激信号类型具有相关性:当刺激信号为连续的周期信号时,神经元网络会产生与刺激信号对应的具有周期性的放电序列;当刺激信号为随机信号时,神经元网络的放电率会随着刺激信号强度发生变化,刺激信号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发放率越高.在同一刺激信号下,神经元网络的拓扑结构会影响神经元网络放电序列的时间结构.结论:神经元网络信息编码模式与刺激信号相关,不同拓扑结构的神经元网络放电序列时间结构不同.ISIs编码方法精确度更高,包含的信息量更大,与平均频率编码相结合的编码方法能够有效表达神经元网络在刺激信号下信息编码模式的动态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基于机器学习的蛋白质编码区识别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针对DNA序列编码区的识别问题,本研究提出一个特征向量和逻辑回归的组合模型.首先对DNA序列进行数值处理转化为特征向量,并结合k字符相对频率技术提取特征向量的元素特征,之后利用二分类逻辑回归算法,对编码区和非编码区进行准确区分.选取了HMR195 和BG570 两个基准数据集进行五折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平均AUC(Area Under Curve)值分别为 0.981 3 和 0.987 4,明显优于传统的贝叶斯判别法和VOSSDFT等方法.此外,本文提出的特征向量的维度很低,提高了运算效率.因此,本文组合模型能够较为高效准确地识别蛋白质编码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不健康食品电视营销暴露程度及其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不健康食品电视营销暴露程度及其影响,为不健康食品营销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10月19日至2021年1月17日排除重大节日和假期后随机选取4个工作日和4个非工作日为研究日期,选取3~18岁儿童青少年最喜欢的5个频道为研究频道,共纳入720 h广告并编码分析.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营养素度量模型》对食品分类并判断其健康程度.结果 共监测到13 864个广告,38.8%(5 376个)为食品广告,其中49.9%(2 680个)为不健康食品广告,平均频率为2.00个/(h·频道).广告中占比排前5位的食品依次是12~36个月婴儿配方奶粉(26.7%)、奶酪(16.7%)、休闲零食(12.2%)、奶及奶制品(10.5%)和巧克力及糖果类(6.0%).不健康食品广告最常使用的营销策略是品牌益处声称(96.8%)和营销角色(67.9%).结论 儿童青少年在不健康食品电视营销中的暴露程度较高,不健康食品广告多通过使用品牌益处声称、营销角色等营销策略增加广告的影响力;亟需出台相关政策监管不健康食品电视营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山地虎耳草和棒腺虎耳草转录组SSR和SNP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利用Illumina HiSeqTM 2000对山地虎耳草和棒腺虎耳草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和比较其SSR和SNP特征.结果表明:山地虎耳草63 763条Unigene序列中含有4 622个SSR,发生频率为7.25%,有110种重复基元,平均每10.00 kb出现一个SSR位点;棒腺虎耳草60 972条Unigene序列中含有4 542个SSR,发生频率为7.45%,有85种重复基元,平均每10.40 kb出现一个SSR位点,略低于山地虎耳草.山地虎耳草和棒腺虎耳草转录组序列的SSR优势基元均为三核苷酸重复.2个物种的转录组SSR以5~10次的较低重复次数为主,长度主要集中于12~30 bp,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山地虎耳草和棒腺虎耳草中分别获得118 424个和112 006个SNP位点,编码区的SNP位点分别占30.40%和28.59%,且在编码SNP中同义突变所占比例(30.27%、28.48%)远高于非同义突变(0.13%、0.11%).比较发现,2个物种的各项检索结果基本一致,推测与选取的组织部位、组织的发育阶段以及物种的亲缘关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疏肝调神针法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海马CA1及CA3区神经编码时空模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针法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区异常神经编码时空模式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抓取组、西药组和针刺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以复合应激法造模同时对应组分别以盐酸帕罗西汀、“疏肝调神”针法干预和抓取固定治疗.在体多通道记录海马CA1、CA3区神经元集群电活动,分析放电频率和波形幅值,留取图谱.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抓取组CA1、CA3区放电频率缩短,集中分布频带降低,呈阵发性;放电波稀疏、凌乱,波形变窄,波形幅值减小(P<0.01).与抓取组相比,西药组和针刺组CA1、CA3区放电频率延长,集中分布频带升高,呈断续性;放电波规则、整齐,波形幅值增大(P<0.01);两组CA1区波形增宽,但CA3区仅针刺组增宽.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CA3区波形幅值较宽,平均波形幅值较高(P<0.05).结论:复合应激法可使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编码时空模式异常改变,相关治疗均可显著调节部分异常改变,但“疏肝调神”针法整体效应更明显,这可能是针刺干预PTSD的重要中枢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黄三七根茎转录组数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获得黄三七Souliea vaginata根茎转录组信息特征.方法 以黄三七根茎为对象,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TM 2000 150PE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得63 322 086条高质量序列(clean reads),Trinity de novo组装获得52 575个unigenes,平均长度909 nt.BLAST分析显示分别有28 842 (54.86%)、10 712 (20.37%)、9245 (17.58%)、11 559 (21.99%)条unigenes在NR、Swiss-port、KOG、KEGG数据库得到注释信息,可归为GO分类的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45分支,涉及126个KEGG标准代谢通路,其中包括17个次生代谢标准通路.蛋白编码框序列2 215个,包含高等植物转录因子55个家族;借助MISA软件发现4 609个SSRs,三碱基重复SSRs数量最丰富,有2 106个,出现频率为45.7%,五碱基重复SSRs相对较少,占2.9%.结论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获得黄三七根茎转录组信息特征,为后期黄三七功能基因鉴定、次生代谢途径解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