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平板电脑APP的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应用平板电脑APP的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健康教育,实验组45例增加基于平板电脑APP的认知训练.对比两组精神障碍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平板电脑APP的认知训练能够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移动医疗APP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社区康复训练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假体代替发生病变或损伤的髋关节,目前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术,可缓解髋关节疼痛,增加关节稳定性,改善下肢功能障碍.随着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日益成熟,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成为目前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术后疼痛、住院周期短、社区康复不完善等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移动应用软件(application,APP)是安装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程序,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移动医疗APP具有互动性强、操作简单、不受场地限制等优势,可增强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及依从性.我科开发制作移动医疗APP,指导患者进行社区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圳1198例移动APP交友型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男同交友应用程序使用习惯及深圳移动APP交友型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同伴推动抽样和时间场所抽样方法招募MSM,使用平板电脑问卷进行人群横断面调查.结果 共调查1 198名APP交友型MSM,HIV阳性率为8.4%,梅毒阳性率为10.2%.被调查者平均年龄为(28.43±7.04)岁,使用APP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交友(69.9%)和寻找性伴(55.8%),使用APP的原因主要是交友方便快捷(72.1%)、可以显示距离远近(63.1%)和隐匿性强(54.4%).最经常使用的APP软件是Blued.多因素分析显示,大学学历以下、月收入水平低于5 000元、不询问APP性伴HIV感染情况、与APP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没有坚持使用安全套,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知晓自己最近一次HIV检测结果时间在两年以内是HI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对APP型MSM要加强动员检测和检测结果告知,使该人群及时了解自身感染状况.同时也要加强宣教工作力度,让MSM在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系统检验全流程移动端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系统(MLIS)检验全流程移动端的设计,实现微生物检验全流程无纸化的应用.方法 在个人计算机(PC)终端的基础上采用C#语言开发平板电脑移动端APP,PC端与移动端实时数据交互,配合蓝牙条码扫描枪和打印机的使用,实现微生物检验全流程的无纸化.结果 建立MLIS的PC终端和移动终端2种模式,实现微生物检验样本从签收、分类、编号、实验流程全程智能化、信息化,并实现实验过程记录、微生物检验报告等功能模块的无纸化.手工方式、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信息系统在签收、分类、样本编号、培养基编号、药敏补费过程中消耗的总时长分别为1813 s、1809 s、36 s、4 s,在实验流程单、报告单发放、危急值/多重耐药菌/传染病报告过程中消耗的总时长分别为10835 s、7232 s、33 s、3 s.结论 基于平板电脑移动端可有效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效率,缩短检验周转时间,节约纸张,实现微生物检验全流程的无纸化和规范化,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