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标-活动-运动集成疗法早期干预脑瘫高危儿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脑瘫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高危因素的损伤(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已发生或可能将会发生中枢性运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的婴儿 [1,2],这些临床诊断为脑瘫高危儿的婴儿不一定发展为脑瘫患儿,但其患脑瘫的风险远远大于普通婴幼儿 [3],为降低其患脑瘫的风险,应该尽早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而不是观察、等待或是仅仅给予简单的早期干预 [4,5]。目标-活动-运动集成(goals activity motor enrichment,GAME)疗法 [6]是一种以运动学习为原理,以家庭为中心,以功能目标导向训练为基础的早期干预措施,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它是行之有效的早期干预手段 [7],本研究将此措施应用于临床,进一步观察GAME疗法对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14年我国第1版关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的专家共识发布后,经过8年余临床和技术发展的推动,CMA技术目前已经成为针对胎儿的染色体拷贝数缺失或重复异常的一线产前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产前诊断领域。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诊断经验的积累,CMA技术临床应用的许多重要方面,如临床诊断指征、数据分析和检测前后遗传咨询等亟须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以使CMA技术的产前诊断应用更加符合临床的需求。本次修订工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批准成立的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牵头,委托北京协和医院等数家产前诊断机构进行初稿的撰写和讨论修订,并经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全体专家进行研讨和审查反馈,以及广泛函审修改后最终形成本指南。本指南针对CMA技术在产前诊断临床应用的重要方面,包括临床应用指征、检测的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解读、诊断报告撰写、检测前后遗传咨询等工作的规范开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介绍,完整体现了当前中国专家团队对于CMA技术产前诊断应用的经验集成、专业思考和指导意见。本指南的编制将推动全国胎儿染色体及基因组疾病产前诊断工作的规范性和先进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术中OCT在眼底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光学诊断技术,可对活体眼组织的显微结构进行非接触、非侵入性断层成像。但因检查过程中需要患者呈坐位状态的配合,限制了OCT在婴幼儿和卧位患者中的应用。术中OCT(iOCT)可用于卧位患者,为术者提供术中实时解剖结构和细微病变等关键信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目前临床上应用的iOCT类型包括手持iOCT、显微镜下悬吊式iOCT、集成显微镜iOCT等,其中以集成显微镜iOCT应用最为广泛。iOCT用于多种眼底手术过程中,在视网膜疾病手术中可用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切除术等,在黄斑部手术中可用于黄斑裂孔修复术、黄斑前膜剥除术等,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辅助发现亚临床病变、帮助术者做出最合适的术中手术决策、预测患者预后等作用。本文就iOCT的分类和优劣及在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前膜及黄斑裂孔等眼底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择优集成四化护理管理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择优集成四化护理管理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优集成四化护理模式实施前(2017年5~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8月)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各44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手足口病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择优集成四化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各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质量评分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择优集成四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护理实践中,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 *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14年我国第1版关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的专家共识发布后,经过8年余临床和技术发展的推动,CMA技术目前已经成为针对胎儿的染色体拷贝数缺失或重复异常的一线产前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产前诊断领域。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诊断经验的积累,CMA技术临床应用的许多重要方面,如临床诊断指征、数据分析和检测前后遗传咨询等亟须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以使CMA技术的产前诊断应用更加符合临床的需求。本次修订工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批准成立的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牵头,委托北京协和医院等数家产前诊断机构进行初稿的撰写和讨论修订,并经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全体专家进行研讨和审查反馈,以及广泛函审修改后最终形成本指南。本指南针对CMA技术在产前诊断临床应用的重要方面,包括临床应用指征、检测的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解读、诊断报告撰写、检测前后遗传咨询等工作的规范开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介绍,完整体现了当前中国专家团队对于CMA技术产前诊断应用的经验集成、专业思考和指导意见。本指南的编制将推动全国胎儿染色体及基因组疾病产前诊断工作的规范性和先进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东省单县2023年白纹伊蚊种群密度与抗药性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掌握单县白纹伊蚊的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当地合理选择杀虫剂防控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单县4个村庄作为监测点,采用双层叠帐法采集成蚊,采用勺捞法采集白纹伊蚊幼虫.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 2023年单县共捕获成蚊4 526只,种群密度在8月达到峰值.幼虫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表现为高度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2.00倍和169.00倍;对残杀威和敌敌畏表现为中度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9.40倍和5.39倍;对苏云金杆菌(Bt)表现为敏感.结论 单县地区白纹伊蚊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流行传播的风险,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的抗性均达到了高抗水平,对敌敌畏、残杀威等常用的杀虫剂也产生了一定水平的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幼幼集成》治疗痘麻病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幼幼集成》辨治痘麻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痘麻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幼幼集成》卷之五、卷之六万氏痘麻篇的所有内服方剂,应用Excel2021统计单味中药的使用频数及性味归经,SPSS Modeler 18.0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Cytoscape3.8.0对SPSS Modeler 18.0得出的药物-药物强、中、弱链接进行复杂网络分析,SPSS Statistics 26.0对使用频次>20的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221首内服方剂,涉及160味中药,累计用药1 872次,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依次是炙甘草(118次,6.30%)、人参(89次,4.75%)、当归(84次,4.49%),药性以寒(63次,39.38%)、温(56次,35.00%)为主,药味以甘(76次,30.89%)、辛(66次,26.83%)、苦(65次,26.42%)为主,归经以肺经(84次,19.95%)、胃经(70次,16.63%)、脾经(62次,14.73%)较为常用.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置信度≥80%且支持度≥15%的核心药物组合共14组,以炙甘草-人参(89次)为主.高频药物系统聚类分析共得出3组核心药物组方.结论 《幼幼集成》治疗痘麻病以补中解毒为治则,用药上"保元护正,慎施攻伐",辨治分为三期,初期解表透疹,中期解毒与补中并行,后期以补为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浙江省台州市2017-2022年媒介蚊虫生态学监测及病毒携带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市2017-2022年实施新版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以来蚊虫种类、密度、季节消长及病毒携带状况,为媒介蚊虫防制及蚊媒传染病的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台州市9个县(市、区)设置监测点,每年4-11月分别采用诱蚊灯法和布雷图指数(BI)法开展成蚊和幼蚊生态学监测,2022年6-8月在路桥区采集成蚊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登革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基孔肯亚病毒、黄热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6种病毒.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22年,台州市共布放诱蚊灯4800台夜,捕获雌蚊109 160只,平均蚊密度为22.74只/(灯·夜),其中三带喙库蚊76 799只,占70.35%,其次为淡色/致倦库蚊20 724只(18.98%).6-9月为成蚊活动高峰期.不同生境平均蚊密度以牲畜棚(养殖场)最高,为92.91只/(灯·夜).牲畜棚(养殖场)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占83.08%,居民区等其他生境均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种(构成比均>60%),不同生境蚊种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 286.496,P<0.001).幼蚊监测共调查居民户94 523户,平均BI值为16.94,4-11月平均BI值均>5.阳性积水以闲置容器(碗、瓶、缸、罐)为主,占54.88%,轮胎/废旧轮胎伊蚊孳生率最高为37.37%.共检测淡色/致倦库蚊雌蚊1 050只,白纹伊蚊雌蚊1 140只,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台州市居民区优势蚊种为淡色/致倦库蚊,牲畜棚(养殖场)蚊密度较高、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4-11月均有登革热传播风险,需加强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蚊虫防制措施,防止输入性或本地蚊媒传染病传播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术中OCT在眼底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光学诊断技术,可对活体眼组织的显微结构进行非接触、非侵入性断层成像.但因检查过程中需要患者呈坐位状态的配合,限制了OCT在婴幼儿和卧位患者中的应用.术中OCT(iOCT)可用于卧位患者,为术者提供术中实时解剖结构和细微病变等关键信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目前临床上应用的iOCT类型包括手持iOCT、显微镜下悬吊式iOCT、集成显微镜iOCT等,其中以集成显微镜iOCT应用最为广泛.iOCT用于多种眼底手术过程中,在视网膜疾病手术中可用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切除术等,在黄斑部手术中可用于黄斑裂孔修复术、黄斑前膜剥除术等,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辅助发现亚临床病变、帮助术者做出最合适的术中手术决策、预测患者预后等作用.本文就iOCT的分类和优劣及在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前膜及黄斑裂孔等眼底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电子健康码支撑医疗健康服务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多卡并存、互不通用"的问题,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一码通用",拓展电子健康码在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应用.方法:通过中心端系统建设、平台对接、医院受理环境改造、个人终端接入等,搭建电子健康码管理平台,构建卫生健康领域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身份统一标识和认证服务体系.结果:支持医生和患者调阅居民健康档案和检验检查报告,实现了跨机构、跨地域就医线上线下一体化,贯穿了妇幼健康、疫苗接种、家庭医生签约等个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进一步拓展了卫生相关服务内容.结论:电子健康码管理平台有助于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深化便民惠民应用、提升卫生服务效率;未来可通过新兴技术赋能、多码集成应用、跨界融合创新等方式,进一步推进电子健康码安全、规范运行,促进"三医联动"和综合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