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胃消食合剂联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开胃消食合剂联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针刺四缝穴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开胃消食合剂.患儿的治疗时间均为5周.治疗后,观察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分别观察2组患儿便秘、厌食、腹胀及食量降低等症状的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儿外周血中神经肽Y (NYP)、促人生长激素腺释放肽(ghrelin)及瘦素(leptin)含量,检测其中锌、铁及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治疗期间,对所有患儿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YP、ghrelin及leptin含量分别为(29.16±3.57) ng/L、(44.21±4.54) ng/L及(22.15±2.14) ng/L,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锌、铁及硒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开胃消食合剂联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值得进行下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开胃消食合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素和生长抑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开胃消食合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60 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开胃消食合剂低剂量组、开胃消食合剂中剂量组、开胃消食合剂高剂量组,空白组正常饲养,其余采用饥饱失常和夹尾激怒法构建FD 模型.持续造模14 d 后,灌胃治疗14 d,实验结束.观察各组大鼠状态,记录体重,用葡聚蓝-2000 灌胃来测定大鼠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和十二指肠中胃动素(MTL)和生长抑素(SS)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重下降(P < 0.01);与模型组比较,开胃消食合剂中、高剂量组能增加大鼠体重(P < 0.05 或P < 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排空率降低(P < 0.01);与模型组比较,开胃消食合剂高剂量组能增加胃排空率(P < 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P < 0.01);与模型组比较,开胃消食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小肠推进率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十二指肠中MTL 含量明显降低(P < 0.05 或P < 0.01);与模型组比较,开胃消食合剂高剂量组能增加血清和十二指肠中MTL的含量(P < 0.05 或P < 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十二指肠中SS 含量明显增加(P < 0.05);与模型组比较,开胃消食合剂高剂量组能减少大鼠血清和十二指肠中SS 含量(P < 0.05).结论 开胃消食合剂具有治疗FD的作用,能够增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胃肠激素SS和MTL的分泌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