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足踝畸形诊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儿童足踝部结构复杂,功能重要,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诸多先天性、发育性或者后天获得性疾病均可以改变足踝部的结构与功能,导致儿童足踝畸形。儿童足踝畸形有其特殊性,诊疗方法复杂,与成人足踝疾病的治疗原则及手术方式有很多不同。正确掌握儿童足踝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儿童足踝畸形的自然病史,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干预。目前国内在儿童足踝畸形的诊疗上虽然存在区域性差异,但其规范化诊治正在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阐述儿童足踝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目前儿童青少年常见足踝畸形的诊疗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足第一跖列关节外双截骨术治疗儿童僵硬性高弓足畸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保留关节的足第一跖列关节外双截骨和软组织松解手术,矫治以第一跖列僵硬性高弓为主的儿童高弓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儿童高弓足畸形病例资料,共11例18足,平均年龄8.5岁(6.2~12.5岁)。均采取足第一跖列关节外双截骨及软组织松解与肌力平衡术,手术要点:①第一跖骨近端背侧闭合性楔形截骨术;②内侧楔形骨跖侧截骨撑开术;③截骨术后行软组织松解和肌力平衡术。疗效评价采用Wicart高弓足评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平均32(24~48)个月,末次随访时外形、足负重及行走功能均明显改善,无一例行走疼痛,2例2足遗留跟骨内翻需行跟骨截骨矫形术。X线测量Meary角由术前平均(34.4±8.5)°下降至(11.2±2.4)°( P<0.05),跟骨轴线由术前平均内翻-6.1°±1.3°改善至外翻4.2°±0.8°( P<0.05),Pitch角由术前平均(45.2±6.4)°下降至(22.4±5.4)°( P<0.05),Hibb角由术前平均(121.4±11.2)°增加至(145.8±10.7)°(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疗效评价优13足,良3足,可2足。 结论:足第一跖列关节外双截骨术在高弓足畸形顶点截骨,保留了中跗关节,避免了关节融合,用于矫正位于第一跖列的儿童僵硬性高弓足,短期疗效满意,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该方法适合骨骼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高弓足;对于合并固定性前足内收和内翻、跟骨外翻者,需行骰骨和跟骨截骨矫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