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在固定指骨撕脱性骨折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手标本解剖及生物力学实验探讨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在固定指骨撕脱性骨折中的可行性。方法:取6对新鲜成人手标本,先测量指甲尖至甲根近端的距离,再用微型骨刀将手指末节制作成伸指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模型,实验组手标本均采用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固定,对照组拇指行自制单孔带钩钢板,示指行微型螺钉固定,中指行克氏针固定,环指行双孔普通钢板横向固定,小指行钢丝结合克氏针固定。尖刀紧贴钢板远端切开甲根,对伸指肌腱进行加载测试,记录骨折端分离2 mm的最大张力,拆除内固定物后测量并计算钢板压迫甲根长度,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压迫甲根长度分别为拇指(1.50±0.06) mm,示指(1.90±0.05) mm,中指(1.81±0.03) mm,环指(2.12±0.05) mm,小指(2.24±0.06) mm。自制单孔带钩钢板压迫拇指甲根长度为(3.23±0.12) mm,双孔普通钢板压迫环指甲根长度为(2.14±0.07) mm,实验组在拇指甲根压迫长度上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835, P<0.05),环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小指末节骨折端分离2 mm的最大张力分别为(39.28±1.80)、(28.42±2.44)、(26.60±1.93)、(24.80±3.00)、(21.31±2.96) N;对照组分别为(26.15±3.02)、(10.47±1.12)、(10.73±1.78)、(7.50±1.28)、(14.30±2.15) N。实验组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在骨折端分离2mm的最大张力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153、16.342、14.831、12.982、4.690, P<0.05)。 结论:微型钢板固定手指末节撕脱性骨折中均会压迫甲根,但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对甲根损伤更小,对肌腱无明显卡压,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影像学特征不典型的向后孟氏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向后孟氏骨折的不典型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2例影像学特征不典型的向后孟氏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18~65岁,平均46.5岁;肘关节X线及CT影像学特征:上尺桡脱位不明显;在冠状突水平或临近冠状突水平尺骨骨折端前方可见三角形或四边形蝶形骨片;肱桡关节正常或桡骨头向前脱位,但桡骨头呈粉碎骨折、桡骨头前缘骨折或桡骨颈向后成角骨折。尺骨近端骨折采用鹰嘴解剖锁定钢板或辅助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尺骨冠状突骨折采用克氏针、拉力螺钉或微型钢板固定,桡骨头骨折采用埋头钉、微型钢板或桡骨头置换,外侧副韧带损伤严重者带线锚钉修复。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6~28个月(平均16.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9周,平均14.6周。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75°~145°,平均100.5°;前臂旋转度为80°~155°,平均132.0°;MEPS为50~100分,平均86.2分,优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3例患者发生肘关节僵硬。结论:总结向后孟氏骨折的不典型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准确诊断,并提高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微型锁定钢板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双微型锁定钢板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017年3月—2020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4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鹰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1例接受双微型锁定钢板治疗(双钢板组),25例接受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单钢板组)。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最终活动度、返回工作时间、软组织刺激取出内固定、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手臂、肩部和手残疾评分(DASH)。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4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9.17±2.79)个月,术后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活动度、患者满意度、MEPS和DASH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双钢板组返回工作时间为(8.47±2.13)周,单钢板组返回工作时间为(9.78±1.98)周,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因软组织刺激需取出内固定9例,双钢板组1例,单钢板组8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解剖型锁定钢板相比,采用双微型锁定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可以有效减轻软组织刺激,促进患者早期返回工作岗位,且手术时间并没有显著延长,生物力学优势明显,临床效果满意,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型锁定钢板治疗中节指骨髁骨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微型锁定钢板治疗中节指骨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应用微型锁定钢板治疗中节指骨髁骨折15例,术后2周开始患指主动屈伸功能锻炼,每月复查一次X线片直至骨折临床愈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8个月。14例患者骨折Ⅰ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予冲击波物理治疗后,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术前、术后疼痛VAS评分分别为8.6±0.7、1.7±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个月患指依据TAM评分:优8例,良6例,可1例。 结论:应用微型锁定钢板的内固定方式治疗中节指骨髁骨折,手术操作需要一定技巧,避免破坏指骨关节面及伸肌装置,可早期功能锻炼,临床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踝部骨折后内入路微型钢板固定后内侧骨折块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介绍踝部骨折后内入路微型钢板固定后内侧骨折块的手术与治疗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19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后内侧骨折块患者12例.伤后1~10d进行手术治疗,取俯卧位或漂浮体位,后外侧切口内完成后内侧骨折块和外踝的复位固定后,后内侧入路经胫骨后肌腱和胫后血管神经窗口显露后内侧骨折块和后丘骨折块,分别复位后经F3微型锁定钢板塑形后整体支撑固定,同时完成前丘骨折螺钉或张力带固定.[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手术时间平均(111.8±26.2)min.随访时间12~18个月,骨愈合时间8~12周.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3分,AOFAS踝及后足评分86~96分,无内置物失效及骨折复位丢失者,胫距关节面匹配良好.[结论]踝部骨折后内入路微型钢板固定可以有效固定后内侧骨折块,减少内置物相关并发症,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经三角肌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4/3/16
2019 年8 月~2021 年 3 月,我科采用经三角肌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16 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后外侧入路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4/3/16
2018 年6 月~2021 年 9 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后外侧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9 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复杂Pilon骨折内固定术中采用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固定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观察复杂Pilon骨折合并的腓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或髓内钉固定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1-06诊治的100例Pilon骨折合并腓骨骨折,Pilon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50例腓骨骨折行微创钢板内固定(A组),50例腓骨骨折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B组).比较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腓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末次随访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 100例术后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Pilon骨折均获得愈合.A组10例出现并发症,其中4例外踝切口处皮肤坏死,2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切口渗液,经换药及应用抗生素后愈合;2例腓骨骨折延迟愈合.B组3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外踝切口处皮肤坏死,1例切口延迟愈合,对症治疗后痊愈.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腓骨骨折愈合时间较A组短,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Pilon骨折合并的腓骨骨折采用微型髓内钉内固定能够有效减少外踝软组织激惹,减小手术切口张力,骨折愈合更快,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得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微型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桡骨小头MasonⅢ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应用微型锁定钢板+植骨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9例桡骨小头骨折病人,男21例,女8例;年龄为19~56岁,平均35.0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11例骨缺损严重.X线和CT检查显示为MasonⅢ型骨折.采用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的手术方法,并进行统一的早期康复锻炼.采用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均达到解剖复位,牢固固定,骨折愈合好.术后6个月Morrey评估标准评分:优25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6.6%.结论 切开复位微型锁定钢板+植骨治疗桡骨小头MasonⅢ型骨折可有效保留桡骨小头固有解剖结构及功能,固定坚强可靠,骨折复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开放跖骨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3年4月~ 2017年1月,我科采用微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12例开放跖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3 ~51岁.左侧7例,右侧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l~7d.1.2治疗方法蛛网膜下腔麻醉下手术.彻底清创,采用布巾钳、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临时固定.于第1跖骨内侧取适合长度微型锁定钢板皮外定位,远近端各切开5 mm切口直达骨膜;2.5mm钻头钻孔,于骨折线两端分别置入2.7mm锁定螺钉.调整好力线后拔除克氏针.C臂机透视确认位置良好、活动足趾断端稳定后缝合伤口.术后抬高患肢15°,伤口常规换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