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叶珊瑚苷改善孕期艾司氯胺酮暴露诱发子代小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机制:缰核GABA能神经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桃叶珊瑚苷改善孕期艾司氯胺酮暴露诱发子代小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机制与缰核GABA能神经元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C57BL/6野生型孕鼠,于孕中晚期腹腔注射艾司氯胺酮建立子代小鼠ADHD模型。取艾司氯胺酮暴露孕鼠的子代小鼠24只,于出生后14 d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12):ADHD+生理盐水组(AN组)和ADHD+桃叶珊瑚苷组(AA组)。取非艾司氯胺酮暴露孕鼠的子代小鼠24只,于出生后14 d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12):对照+生理盐水组(CN组)和对照+桃叶珊瑚苷组(CA组)。CA组和AA组腹腔注射桃叶珊瑚苷40 mg/kg,1次/d,连续7 d;CN组和AN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出生后14 d时,于缰核区置入16通道微丝阵列电极,记录小鼠在埋珠实验中掩埋珠子时缰核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数量比值。于出生后21 d(腹腔给药结束后)时,行O形高架迷宫实验和埋珠实验分别评估子代小鼠冲动及刻板样行为,随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缰核谷氨酸脱羧酶2(GAD2)的表达。 结果:与CN组比较,AN组缰核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数量比值升高,GAD2表达下调,开放臂停留时间延长,进入开放臂次数和掩埋珠子数量增多( P<0.05),C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AN组比较,AA组缰核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数量比值降低,GAD2表达上调,开放臂停留时间缩短,进入开放臂次数和掩埋珠子数量减少( P<0.05)。 结论:桃叶珊瑚苷改善孕期艾司氯胺酮暴露诱发子代小鼠ADHD的机制,可能与增加缰核GABA能神经元数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海马Chrnb4在老龄小鼠术后谵妄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海马含β4亚基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Chrnb4)在老龄小鼠术后谵妄中的作用。方法:SPF级雄性C56BL/6J小鼠48只,18月龄,体质量29~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胫骨骨折手术组(TF组, n=6)、假手术组(Sham组, n=6)、胫骨骨折手术+阿地芬宁组(TA组, n=9)、胫骨骨折手术+对照溶剂组(TV组, n=9)、假手术+阿地芬宁组(SA组, n=9)和假手术+对照溶剂组(SV组, n=9)。采用七氟烷麻醉下胫骨骨折手术制备术后谵妄模型。假手术为仅进行麻醉和皮肤切口并缝合。TA组、TV组、SA组、SV组于术前5 d置入脑室微量给药套管,每组再随机选取3只小鼠,置入海马CA1区微丝阵列电极。于术后30 min时,TA组和SA组脑室输注阿地芬宁(62.5 nmol/μl)2 μl,TV组和SV组给予对照溶剂2 μl,间断24 h给药,连续给予7 d。TF组及Sham组于术后24 h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海马组织Chrnb4 mRNA表达水平。TA组、TV组、SA组、SV组分别于术后第7、8天采用旷场实验及O迷宫实验评价冲动样行为;行为学实验结束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1(Vglut1)的表达,旷场实验期间记录小鼠海马CA1区局部场电位。 结果:与Sham组相比,TF组海马Chrnb4 mRNA表达上调( P<0.05);与TV组相比,TA组和SV组旷场实验中心路程百分比和O迷宫开放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CA1区场电位β波功率降低,海马CA1区GFAP和Vglut1表达下调,GFAP +-Vglut1 +共染面积减少( P<0.05)。SA与SV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海马Chrnb4可能参与了老龄小鼠术后谵妄的发生机制,该过程可能与抑制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人工耳蜗植入中的耳蜗电图:发展、应用和未来方向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全面概述耳蜗电图的电生理及其历史,讨论其在人工耳蜗植入中新近的应用,并探讨在这个不断深入领域中所开展的研究。耳蜗电图是一种记录内耳不同组分和外周蜗神经对声刺激反应产生电位的电生理技术。耳蜗电图可解析为:① 耳蜗微音电位,② 听神经音电位,③ 总和电位,④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数十年来,随着技术上的不断改进,对记录电位的理解也在不断更新。耳蜗电图历来主要应用于梅尼埃病的诊断评估。然而,近十年来耳蜗电图的应用聚焦到人工耳蜗植入上。具有残余听力的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后,联合电声刺激可以改善听力和言语。尽管术者在电极插入过程中尽量减轻组织损伤,但患者术后听力保存率各异。在植入耳蜗期间,当术者插入电极阵列时,实时耳蜗电图可以检测耳蜗局部区域诱发的频率特异性耳蜗微音电位。在耳蜗外记录耳蜗电图,记录电极可以放置于鼓岬、镫骨或鼓膜。耳蜗内耳蜗电图记录可以通过将记录电极插入耳蜗,或者使用人工耳蜗中的1个电极作为记录电极。术中耳蜗电图信号的丧失可能提示电极插入导致的耳蜗损伤,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尚存在争议。在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时监测耳蜗损伤有望改善听力保留结果、改良手术技术以及改进电极设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及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区突触可塑性及自噬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AD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通过向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1-42将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制成A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造模成功后次日,电针组选取百会、双侧肾俞穴进行电针治疗,每次治疗20 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MED64微电极阵列检测大鼠海马区长时程增强(LTP)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自噬小体形成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自噬相关蛋白1(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 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 P<0.05);电针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波幅百分比较模型组显著增高( 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有大量自噬体,而电针组明显减少;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LC3Ⅱ/LC3I比值和Beclin-1蛋白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0.05)。 结论:电针百会、肾俞穴可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促进海马LTP恢复,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神经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七氟烷预处理心脏成纤维细胞源性外泌体对低温缺血再灌注大鼠离体心脏心室肌电传导的影响:微电极阵列标测技术测定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采用微电极阵列标测技术测定,评价七氟烷预处理心脏成纤维细胞来源外泌体对低温缺血再灌注大鼠离体心脏心室肌电传导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乳鼠,雌雄不拘,差速贴壁法提取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2~4代心脏成纤维细胞用2.5%七氟烷持续处理1 h,继续培养24~48 h后提取外泌体。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2~3月龄,体重280~32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8):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烷预处理心脏成纤维细胞源性外泌体+缺血再灌注组(S+IR组)。C组平衡灌注110 min;IR组和S+IR组平衡灌注20 min,停灌60 min后再灌注30 min。S+IR组于术前48 h尾静脉注射七氟烷预处理心脏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外泌体1 ml(200 μg),C组和IR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 ml。于平衡灌注20 min(T 0)、再灌注15 min(T 1)和再灌注30 min(T 2)时采用微电极阵列在离体心脏左心室表面,获取心脏传导速度(CV)、传导绝对不均一性(P 5-95)和不均一性指数(P 5-95/P 50)。 结果:与C组比较,S+IR组T 1时CV降低,P 5-95和P 5-95/P 50增加( P<0.05),T 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IR组T 1,2时CV减慢,P 5-95和P 5-95/P 50升高( P<0.05);与IR组比较,S+IR组T 1,2时CV增加,P 5-95和P 5-95/P 50降低( P<0.05)。 结论:七氟烷预处理心脏成纤维细胞源性外泌体可改善低温缺血再灌注大鼠离体心脏心室肌的电传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低温缺氧-复氧处理的心肌成纤维细胞源性外泌体对大鼠低温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室肌电传导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低温缺氧-复氧处理的心肌成纤维细胞源性外泌体对大鼠低温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室肌电传导的影响。方法:SPF级SD乳鼠,1~2日龄,雌雄不拘,差速贴壁法提取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传代至2~4代,待细胞密度达60%~70%,将其转移至4 ℃、95%N 2+5%CO 2条件下培养1 h,继续于37 ℃、95%空气+5%CO 2条件下培养24~48 h,随后提取外泌体。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2~3月龄,体质量280~360 g,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8):对照组(C组)、低温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外泌体+低温缺血再灌注组(Exo-IR组)。于平衡灌注前48 h时,Exo-IR组尾静脉无菌注射低温缺氧-复氧处理的心肌成纤维细胞源性外泌体1.5 ml (200 μg),C组和IR组尾静脉注射PBS各1.5 ml。C组平衡灌注110 min;IR组和Exo-IR组平衡灌注20 min,停灌60 min后再灌注30 min。分别于平衡灌注20 min、再灌注15和30 min时应用微电极阵列标测技术获取左心室心肌传导速度(CV)、传导绝对不均一性(P 5-95)和不均一性指数(P 5-95/P 50)。 结果:与C组比较,IR组和Exo-IR组再灌注15和30 min时CV降低,P 5-95和P 5-95/P 50升高( P<0.05);与IR组比较,Exo-IR组再灌注15和30 min时CV升高,P 5-95和P 5-95/P 50降低( P<0.05)。 结论:低温缺氧-复氧处理的心肌成纤维细胞源性外泌体可改善大鼠心脏低温缺血再灌注时心室肌电传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构建心脏类器官方法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索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iPSCs)分化为心脏类器官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hiPSCs多能性标志物的表达;之后将hiPSCs培养为拟胚体(embryoid bodies,EBs),利用双向调控WNT(wingless and Int-1,WNT)信号通路法诱导EBs向心脏类器官分化,记录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最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微电极阵列(multi-electrode array,MEA)技术检测心脏类器官的细胞成分、基因表达谱、电生理特性和收缩舒张功能,验证心脏类器官分化方案的有效性.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iPSCs中OCT4和SSEA4高表达.利用双向调控WNT信号的方法成功诱导hiPSCs产生跳动的心脏类器官.免疫荧光染色表明心脏类器官中cTNT阳性心肌细胞比例为(59.3±12.8)%,非心肌细胞比例为(40.7±12.8)%.qRT-PCR结果表明其中非心肌细胞包括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与分化15D相比,分化30D的类器官中心肌成熟相关基因和心脏各项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更高.MEA检测结果显示,随分化时间增加,类器官逐渐具备类似在体心脏的电生理特征,跳动频率减小[分化15d时跳动(58±5)vs.30d(38±5)次/min],收缩幅度增加]15d时收缩幅度(8.57±3.7)vs.30d(16.4±5.9)%].结论:通过该方法能使hiPSCs分化出成熟且有功能的心脏类器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2,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对大鼠眶额叶皮质低γ和高频振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究经典致幻剂2,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DOM)致精神障碍的潜在电生理机制.方法 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眶额叶皮质(OFC)微丝电极阵列植入手术,术后恢复1周,采用自身对照按以下给药顺序依次ip给药:DOM(0.5,1.5和3.0 mg·kg-1),DOM 3.0 mg·kg-1+5-羟色胺2A(5-HT2A)受体拮抗剂凯坦色林1.0 mg·kg-1,DOM 3.0 mg·kg-1+5-HT2C受体拮抗剂SB242084 3.0 mg·kg-1,凯坦色林 1.0 mg·kg-1,SB242084 3.0 mg·kg-1.每次药物处理前ip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次药物处理间隔洗脱期1周.用Plexon在体多通道记录系统记录大鼠OFC脑区场电位,分析给药前后大鼠场电位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OM(0.5,1.5和3.0 mg·kg-1)能够增加OFC脑区高频振荡(HFO)功率(P<0.05),降低低γ振荡功率(P<0.05,P<0.01);凯坦色林1.0 mg·kg-1能够拮抗DOM引起的低γ(P<0.01)和HFO(P<0.05)功率的变化,SB242084 3.0 mg·kg-1无拮抗作用.结论 DOM引起的幻觉等精神神经系统障碍可能与5-HT2A受体介导的OFC脑区低γ振荡功率降低和HFO功率增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不同浓度阿达帕林诱导SH-SY5Y细胞的分化及凋亡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阿达帕林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形态学及功能的影响,以及诱导细胞分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低浓度(0.1 μM和1μM)阿达帕林组、高浓度(10μM)阿达帕林组.采用延时显微拍摄技术观察SH-SY5Y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β-微管蛋白Ⅲ和成熟神经元标志物神经丝重链多肽表达,采用多电极阵列记录SH-SY5Y细胞的电生理特征,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低浓度阿达帕林促进SH-SY5Y细胞突起形成,突起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网络;低浓度阿达帕林处理SH-SY5Y细胞可见自发性放电活动.与对照组比较,1μM阿达帕林组SH-SY5Y细胞β-微管蛋白Ⅲ和神经丝重链多肽表达升高,高浓度阿达帕林组细胞凋亡水平升高(P<0.05).结论 低浓度阿达帕林可诱导SH-SY5Y细胞分化为成熟的功能性神经元,高浓度阿达帕林可诱导SH-SY5Y细胞凋亡.[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4,26(3):282-288]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通过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抑制心肌细胞缝隙连接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后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条件培养液对心肌细胞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和缝隙连接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control)组、常氧(normal)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ARP-100(ARP)组、H/R组和H/R+ARP组.荧光划痕技术评价缝隙连接功能,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x43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明胶酶谱法测定条件培养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2)将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ARP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I/R+ ARP组,每组8只.微电极阵列技术采集心律失常发生类型和持续时间,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心肌组织中Cx43蛋白的表达及分布,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x43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R组Cx4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磷酸化水平下调(P<0.01),荧光扩散范围变窄(P<0.01),MMP2活性增加(P<0.01);ARP-100可降低大鼠I/R模型中心律失常评分(P<0.01).结论:H/R处理的大鼠CFs条件培养液可影响大鼠心肌细胞中Cx43的表达、磷酸化水平及缝隙连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H/R诱导的条件培养液中MMP2活性增加有关,抑制MMP2活性可减少大鼠离体全心I/R模型中心律失常评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