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循环可视化技术对交趾黄檀改善大鼠冠脉微循环障碍的药效学及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应用微循环可视化技术和代谢组学方法,探讨交趾黄檀改善微球栓塞所致大鼠冠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CMD)的作用及可能机制.选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交趾黄檀水提物低剂量组(生药材1.5 g·kg-1·d-1)、交趾黄檀水提物中剂量组(生药材3.0g·kg-1·d-1)和交趾黄檀水提物高剂量组(生药材6.0 g·kg-1·d-1),假手术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d.采用左心室注射聚乙烯微球法制备大鼠CMD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血流量仪测定血流量;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试剂盒检测血清心肌酶水平、葡萄糖含量、一氧化氮含量;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DiI C12/C18混合灌注冠脉微血管,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及形态变化,最后使用AngioTool软件对微球栓塞区域血管面积、血管密度、血管半径、空隙度进行分析,并依据泊肃叶定律计算微血管血流阻力;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筛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交趾黄檀回调的差异代谢物并富集代谢通路.与模型组的相比,药效学结果表明,交趾黄檀能显著升高平均血流量(mean blood flow,MBF),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降低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受损心肌,显著升高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促进血管平滑肌松弛,扩张血管,显著降低血清中葡萄糖(glucose,GLU)水平,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轻心肌纤维溶解和炎性细胞浸润的病理变化.冠脉微循环灌注结果显示,交趾黄檀能改善CMD大鼠微血管形态,增加微血管面积、密度、半径,降低微血管空隙度和血流阻力,改善微血管内皮损伤.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共筛出45个差异代谢物,交趾黄檀可以回调其中25个差异代谢物,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鞘脂代谢等8条通路有关.交趾黄檀能有效改善微球栓塞大鼠所致的冠脉微循环障碍,其可能通过影响炎症通路、内皮损伤和磷脂代谢等途径从而改善CMD大鼠的病理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新型低弹β钛合金的植入物-骨界面成骨效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进一步分析基于新型低弹β钛合金的植入物-骨界面成骨效应研究,进而探究两种不同骨植入物的弹性模量(弹性模量为110 GPa的Ti-6A1-4V与弹性模量为30 GPa的Ti-24Nb-4Zr-7.9Sn)的钛合金界面应力分布情况及对骨形成的影响.选用30只成年的新西兰大白兔,基于Slaets E方法植入不同种弹性模量的钛合金于白兔双侧胫骨内侧近端,右侧为弹性模量110 GPa的Ti-6A1-4V的高弹组,左侧为弹性模量30 GPa的Ti-24Nb-4Zr-7.9Sn的低弹组,术后在4、8、12周分别处死9只实验动物,并分别应用组织学、X线、Micro-CT及生物力学对标本测试结果进行评估.组织学监测指标为:骨形成率(BFR)、骨接触率(BCR),兴趣区为植入物横断面上的半径为0.5 mm的环状区域.Micro-CT检测标准为BVF,BMD,SMI,兴趣区是以植入物为中心的半径为l mm的管状区域.Micro-CT:在4周时,两组的BVF,BMD,SMI,AS无明显差异(p>0.05),在8、12周时高弹组BVF,BMD,SMI,AS均显著低于低弹组(p<0.05).组织学:在4、8、12周,组织学切片研究表明高弹组的BCR显著弱于低弹组,p<0.05.在8周、12周时低弹组的BFR相较于高弹组略高(p<0.05),在4周时两组的BFR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在8、12周时低弹组Fmax显著比高弹组高(p<0.05),在4周时低弹组的Fmax相较于高弹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X线检测:在4、8、12周时X线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心材变化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依据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49株人工落叶松1179个圆盘和轮盘数据,分析了心材半径的纵向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心材半径随树高增高而逐渐减小,与树干外形基本一致,其中去皮半径(XR)、胸径(DBH)及形成层年龄(CA)与心材半径之间关系较显著,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落叶松心材半径(HR)和面积(HA)模型:HR=b1+b2XR2 +b3CA +b4XR,HA=b1 +b2DBH·XR+b3CA+b4DBH· XR2.应用AIC、BIC、对数似然值以及似然比检验等模型评价指标,对利用样地、样木效应拟合的心材半径和面积模型进行比较.当考虑样木效应拟合心材半径和面积模型时,将b1、b2、b3作为混合参数得出的模型最好.混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基本模型.在应用上,总体心材半径和面积可以通过混合模型来预测.采用Beta回归模型模拟了心材比例,模型中各参数均显著,决定系数较高,模型模拟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脏磁共振成像室间隔曲率评价肺动脉高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对心脏磁共振图像室间隔曲率的测量及相关推导和计算,验证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在评价肺动脉高压中的可行性.材科与方法16例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在行右心导管检查的3天之内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得到患者的室间隔曲率半径及左心室游离壁的曲率Rc,两者求得曲率比Rp;评价Rc与Rp之间的线性关系,并求得其线性回归公式,再通过Yong-Laplace公式(transseptal/transmural pressure ratio,Rp)=PIvs/PFw可由(SBP-SPAP)/SBP计算得到SPAP值,对所得的SPAP值与右心导管检查的SPAP值进行Bland-Altman分析检测其一致性.结果 Rc与Rp之间呈线性相关,其回归方程式为Rc=0.032×Rp+0.08,转换后得到公式:SPAP=SBP×(0.92-0.032×Rp),计算出的SPAP估计值与右心导管测量的SPAP实测值进行Bland-Altman分析,显示SPAP估测值与实测值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心脏磁共振检查可在形态学上通过测量室间隔的曲率间接评价肺动脉高压,可应用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断、疗效评估及评价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铁芯材料对经颅磁刺激电磁场分布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研究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使用三维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模拟经颅磁刺激过程,并通过在线圈中引入铁芯来增强磁场的刺激强度和深度.为探究影响线圈强度的因素,通过分析硅钢、铁粉芯、高磁通粉芯、铁镍钼合金粉芯、铁氧体五种铁芯材料以及不同材料高度、半径对颅内感应电磁场分布、线圈聚焦性能的影响,得出不同材料的优化参数.结果表明,随铁芯半径与高度增加,线圈刺激强度增强,聚焦能力与刺激深度呈现规律性变化.与空心线圈相比,硅钢材料最高可增强46.2%的磁场强度;高磁通粉芯材料可提高60.6%的电场强度;铁镍钼合金与高磁通粉芯材料的聚焦性能分别提高了9.63%和9.08%;铁芯线圈可以达到优化经颅磁刺激的效果.本研究可为经颅磁刺激线圈的设计提供参考,并辅助临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