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膈疝为首发症状的Simpson-Golabi-Behmel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男,7 d,以"产前发现膈疝1月余,出生后1周"于2019年5月收治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其母孕35周时超声发现胎儿左侧先天性膈疝、肝大、双肾大,羊水多。出生后发现患儿呼吸频率较快,就诊于我院,收入院后完善检查,家长拒绝手术后出院。出院后1周患儿呼吸频率仍较快,遂入院。患儿系其母孕38周经剖宫产分娩,第2胎,出生时患儿体重为4 000 g。患儿母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遗传代谢病家族史,第1胎因先天性心脏病夭折,本次孕期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患儿入院接受体格检查:一般状态可,面容特殊,头较大,眼距宽,鼻梁宽,嘴较大,肌张力略低。患儿口周及肢端青紫,鼻扇及"三凹征"弱阳性,呼吸促,55次/min。左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少许肠鸣音;右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左上腹可见1个多余乳头,腹部略饱满,肝位于肋下约5 cm,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触诊软,未及异常包块,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弱。患儿血气分析提示呼吸性酸中毒,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基本正常。胸片及上消化道造影可见肠管疝入左侧胸腔(图1),诊断为左侧膈疝。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动脉导管为开放状态,管径约4 mm,大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宽约2 mm;三尖瓣轻度反流,肺动脉压力轻度增高;静息状态下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肝、胆、脾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大,肝上界位于右锁中线第6肋间,肋下约4.3 cm,表面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左肾约为8.3 cm×3.4 cm×3.1 cm,右肾约7.5 cm×3.9 cm×3.9 cm,双肾实质回声略增强。睾丸精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右睾丸鞘膜积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极简式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临床应用及短期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究极简式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进行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的部分患者123例。研究按照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封堵组(A组:53例)及极简式封堵组(B组:70例)。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以评估新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B组的术中透视时间下降50%以上(A组7 min,B组3 min, P<0.001)。术后半年随访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7例阳性,其中2例大量分流,复查合并肺动静脉瘘。术后1例再次发生卒中,患者总体偏头痛、短暂性脑缺血等症状明显缓解,总体VAS评分较前明显下降。 结论:极简式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随访及推广。同时,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是预防患者再次卒中,缓解偏头疼、短暂性脑缺血等症状的有效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室壁瘤1例
编辑人员丨5分钟前
患者男,48岁,1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不适,位于心前区,范围不定,每次持续数分钟不等,劳累后明显,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入院查体:血压124/69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19次/min,心率81次/min,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传导局限。心电图:窦性心律,左房异常,PR间期延长,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改变。实验室检查:N末端B型利钠肽原965.3 μg/L。超声心动图检查:室间隔、左室壁不均匀肥厚,以中间段及心尖段明显,前间隔最厚23 mm,后间隔最厚22 mm,左室心尖部室壁变薄,约6 mm,呈一大小23 mm×17 mm瘤样结构膨出,左室腔呈"沙漏样"改变(图1A),左室流出道未见狭窄,左室粗大的乳头肌与中间段肥厚室间隔致收缩期左室腔中段狭窄,峰速4.4 m/s,压差79 mmHg(图1B,C),二尖瓣轻-中度反流,心肌声学造影检查显示左室心尖部室壁瘤心肌组织造影剂充盈减低(图1D),余室间隔、左室壁心肌组织充盈均匀;左室射血分数61%。超声检查提示: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左室心尖部室壁瘤,二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冠状动脉造影提示:钝缘支轻度狭窄。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室间隔、左室壁不均匀肥厚,左室腔中段狭窄,心尖部室壁变薄(图2A),心肌延迟增强显示室间隔及左室壁部分心肌可见斑片状纤维化(图2B,C)。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提示:肥厚型心肌病(中间段明显),室间隔、左室壁部分纤维化形成。心功能(NYHA)Ⅲ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分钟前
-
心脏副神经节瘤切除术麻醉处理1例
编辑人员丨6分钟前
患者,男性,年龄33岁,身高173 cm,体质量76 kg。因"发现高血压3个月"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患者入院前发现高血压3个月,最高160/11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00次/min左右,夜间多汗、发作性头晕、头痛1周,无心悸、恶心、呕吐。血儿茶酚胺代谢物: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6.47 nmol/L(参考值0~1.05 nmol/L),3-甲氧基酪胺4.36 nmol/L(参考值0~0.036 nmol/L),3-甲氧基肾上腺素0.21 nmol/L (参考值0~0.32 nmol/L)。24 h尿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819.4 μg/24 h(参考值0~106.8 nmol/L),多巴胺1 775.4 μg/24 h(参考值0~546 nmol/L),肾上腺素6.2 μg/24 h(参考值0~15.3 nmol/L)。影像学检查: 131I-间碘苄胍核素显像示纵隔区示踪剂摄取增高影,奥曲肽显像示纵隔区域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病灶,结合胸部增强CT、PET/CT、心脏CT+三维重建(见图1)等影像学检查,考虑左心房上方心脏副神经节瘤(PGL),大小5.4 cm×4.4 cm×4.2 cm,主要由右冠窦房支和回旋支供血。经胸心脏超声示:左房饱满,二尖瓣少量反流,射血分数65%。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拟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开胸心脏副神经节瘤切除术。术前口服酚苄明约6周,口服倍他乐克控制心动过速并积极扩容。备红细胞8 U,血浆1 500 m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分钟前
-
支架增强显影技术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0分钟前
目的:探讨应用支架增强显影技术(SBS)指导经皮腔冠状动脉内介入术(PCI)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CAD)患者200例,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均为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冠脉病变分型定义的B2或C型病变。20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BS组82例和血管内超声(IVUS)组118例,SBS组患者应用SBS技术指导PCI治疗,IVUS组患者应用IVUS指导PCI治疗。两组患者支架植入后采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自动分析系统测量支架直径的相关参数(包括支架直径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并计算支架偏心指数,记录两组患者PCI术中支架偏心指数、支架后扩张、开口病变支架定位不良、长病变串联支架未能重叠情况、平均每台PCI的辐射累积剂量(CD)、总剂量面积乘积(DAP)、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PCI术后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记录随访期间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无MACE事件的累积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支架偏心指数、指导支架后扩张比例、开口病变支架定位不良比例、支架未能重叠比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12±0.04) vs (0.10±0.03);80.49% vs 85.49%;2.44% vs 2.54%;1.22% vs 2.54%,均 P>0.05]。SBS组PCI手术的CD、透视时间和DAP较IVU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394.18±42.29)Gy/cm 2 vs (1 391.82±45.06)Gy/cm 2;(18.79±3.01)min vs (18.95±3.12)min;(100.24±5.70)Gy/cm 2 vs (99.47±5.93)Gy/cm 2;均 P>0.05]。SBS组手术时间短于IVUS组[(70.91±6.51)min vs (73.89±8.95)min, P<0.05],手术费用少于IVUS组[(2.98±0.86)万元vs (3.85±0.81)万元, P<0.05]。PCI术后随访18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BS组患者无MACE事件生存率与IVUS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46% vs 94.07%,Log Rank=0.480, P=0.489)。 结论:SBS技术能便捷、快速有效地指导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取得与IVUS指导相似的效果,在不增加辐射剂量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手术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分钟前
-
右冠外伤性动脉瘤致心脏骤停多院协作ECPR抢救成功1例
编辑人员丨36分钟前
患者男性,55岁,2021-08-21 06:50被卡车撞击并挤压胸腹部,当即感胸腹部剧烈疼痛,伴有胸闷气急,无昏迷,无头痛,无咯血,无呕吐呕血,无便血,无血尿,无肢体活动障碍等,30 min后送入入当地医院急诊科,查体示意识模糊,体温36.8 ℃,血压52/31 mmHg,呼吸19次/min,脉搏78次/min,双侧瞳孔2.5 mm,对光反射迟钝,胸背部可见散在淤青,胸廓无明显畸形,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次/min,律不齐,心音偏低,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明显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2~3次/min,骨盆挤压痛阴性,余查体正常。查血气分析示pH 7.248,PCO 2 29 mmHg(1 mmHg=0.133 kPa),PO 2 145 mmHg,Lac 6.3 mmol/L,AB -13 mmol/L。高敏肌钙蛋白Ⅰ(cTnI)1 041.70 ng/L。血常规示WBC 7.6×10 9 /L,HGB 146 g/L,PLT 217×10 9 /L。胸腹部增强CT示心包少量积液,胸腔未见明显积液,肝右叶造影剂积聚,腹腔积液,肠系膜挫伤。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T明显改变,胸导联低电压,电轴左偏,下壁心肌梗死可能。诊断为胸腹部挤压伤、失血性休克、心脏挫伤、心包积液、肺挫伤、肝挫伤、肠系膜挫伤、腹腔积液,入院后予以重症监护并补液、输血、血管活性药物升血压等治疗,但患者血压难以维持,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针维持下血压仅90/60 mmHg左右,心率65次/min左右。床旁超声监测示胸、腹腔积液较前增多,复查血常规HGB由146 g/L下降至95 g/L,凝血酶原时间由12.4 s升高至27.3 s,均提示有活动性失血,心脏超声示心肌收缩力逐渐减弱。受伤后4 h患者频繁出现心室颤动,予以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等抢救后恢复自主心律(ROSC),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逐渐加至极限量但血压仍难以维持,当天15:23启动多院协作创伤救治(MHT)机制,区域创伤中心派出多学科团队(MDT)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小组赴创伤救治点医院。持续胸外按压状态下进行ECMO支持下的心肺复苏(ECPR)抢救,在右股静、动脉分别置入22 Fr引血导管和19 Fr回血导管,V-A模式,使用QUADROX PLS氧合器及ROTAFLOW离心泵,转速3 600 r/min,血流量3.5 L/min,氧流量4 L/min,转机后2 min患者再次恢复ROSC,19:32呼吸机支持及ECMO转机状态下护送至本院(区域创伤中心医院),转入后患者频繁发生心室颤动共约30余次,予以胺碘酮针、艾司洛尔针等抗心律失常及电击除颤治疗均能恢复ROSC,转入24 h后患者心电活动逐步转稳定,胸、腹腔积液每日引流量逐渐减少,ECMO无肝素运行3 d后尝试小剂量肝素抗凝,但使用后患者血色素下降明显而停用,5 d后患者心脏超声示射血分数(EF)由23%上升至48%,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减少,予以撤离ECMO,撤离过程中发现右股动脉置管远端有血栓形成,予以取栓治疗。9 d后患者神志转清拔除气管插管,15 d后转普通病房,期间行经皮冠脉造影见右冠开口假性动脉瘤伴开口处80%狭窄,继续抗凝治疗,未予以抗血小板治疗,26 d后痊愈出院。患者住院救治过程中共计输注悬浮红细胞8U,血浆1 860 mL。患者HGB、PT、肌钙蛋白T(cTnT)变化趋势及冠脉造影见图1、2。ECMO技术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LS2019-19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6分钟前
-
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心肌活检术诊断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1例
编辑人员丨44分钟前
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胸闷2个月余”入院。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声学造影提示右心房肿物伴局部浸润,心脏增强磁共振提示肿物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在心腔内超声引导下行心肌活检术,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心脏血管肉瘤。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心肌活检术诊断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具有局部显像清晰、定位精确、并发症少的优点,为国内首次报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4分钟前
-
多模态影像辅助房间隔上皮性囊肿伴心律失常患者诊疗策略的制定1例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患者男,47岁。因"心悸"1周急诊就诊,偶有胸闷,活动加剧,偶伴头晕,无头痛及恶心呕吐。心电图:窦性心律伴缓慢心室率(45次/min);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处逸博心律;电轴左偏-42°。以"房室传导阻滞"收治入院。心脏听诊:心率50次/min,心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余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肿瘤血清学指标均未发现异常。既往史:腮腺良性肿瘤术后10年,皮下脂肪瘤术后5年。动态心电图:①心房率63~100次/min (心室率33~80次/min,平均心室率44次/min,窦性心律占总心搏39.5%,频发房室交界性逸搏心率,占总心搏60.3%,其中心动过缓占总时间98.3%;②长PR型(约400 ms)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后者多见(图1A)。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6.8 mm,左房前后径41 mm,右心大小正常;房间隔上可见大小约29.9 mm×25.6 mm的低回声团(图2A);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下腔静脉内径约19.9 mm,随呼吸变化率28%;余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结果提示:①左心增大,房间隔内中等回声团,建议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RT-3D TEE)同时心肌声学造影(MCE),以明确团块性质;②轻度三尖瓣、二尖瓣反流;③下腔静脉呼吸变化率减低。RT-3D-TEE同时MCE:采用SonoVue造影剂(Bracco公司),经左上肢静脉团注2 ml后,TTE/MCE及RT-3D TEE/MCE显示房间隔一大小约29 mm×26 mm的中等偏低回声团(图2B),边界清晰规则,内未见明显造影剂灌注(图2C)。结果提示:房间隔中部中等偏低回声团,首先考虑房间隔来源良性占位,囊肿或血肿不完全排除。冠状动脉CT造影: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均未见明显狭窄;右冠优势型,右冠未见明显狭窄;房间隔部位见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未见明显强化(图3)。增强心脏MRI:房间隔区域可见团块状稍短信号结节,大小约30 mm×20 mm(图4)。提示:房间隔占位,考虑良性可能性大。结合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考虑心房良性占位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性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
超声造影诊断小儿球旁细胞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患儿女,10岁,因"高血压1年,加重4 d"入院,体检测血压波动于180~190/120~130 mmHg(1 mmHg=0.133 kPa),偶有头痛,无胸闷、气短、心悸,无恶心呕吐、腹痛、尿少等不适。行高血压三项检查示肾素、醛固酮及血浆肾素活性增高;24 h动态血压监测显示:①血压平均值增高;②血压负荷重度异常;③昼夜节律消失。为明确是否为肾血管病变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行肾动脉CT血管造影及MR血管造影,结果均显示两侧肾动脉呈双支显影,右侧双支肾动脉较对侧肾动脉纤细。患儿父亲、哥哥及父亲家族中多位亲属均患有高血压,患儿既往体健,个人史无特殊。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入院查体:右上肢血压174/126 mmHg,四肢血压对称,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0 mg半小时后复测右上肢血压为162/109 mmHg,余无明显异常。入院后为排除醛固酮瘤行卧立位醛固酮试验,立位及卧位血浆肾素活性、肾素及醛固酮均增高,且立位高于卧位(表1);余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先后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病变及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的高血压。为进一步了解肾血管血流动力学情况,行双肾及肾动脉超声,结果为双肾大小正常,右肾实质部可见大小约2.0 cm×1.5 cm不均质低回声实性结节,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周边可见"抱球征"(图1),右肾可见1支副肾动脉,双肾血流动力学未见明显异常。为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在患儿血压平稳状态下与患儿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使用Siemens Acuson Sequoia超声诊断仪及SonoVue(Bracco公司)造影剂行超声造影检查,机械指数为0.07,经左手浅静脉快速团注六氟化硫微泡0.9 ml,右肾病灶约12 s开始强化,18 s近乎均匀强化呈低增强,27 s开始廓清呈极低增强(图2);相比于周围正常肾组织,病灶强化程度较低,达峰时间较长,时间-强度曲线见图3;病灶边界清晰,大小约1.8 cm×1.5 cm,未见明显包膜效应,右肾实性肿瘤,考虑肾素瘤。右侧主肾动脉宽窄不等(较对侧纤细),起始部宽约0.42 cm,中段宽约0.23 cm,右侧副肾动脉全程纤细,宽约0.25 cm(图4),倾向肌纤维发育不良。为进一步明确患儿右肾肿瘤血流灌注情况对超声造影结果进行补充,行双肾增强CT及增强MR检查,均显示右肾低增强实性肿瘤。双肾肾小球滤过率未见明显异常。患儿血浆肾素活性、肾素及醛固酮升高,进一步行分肾静脉取血,结果示右侧血浆肾素活性明显高于左侧(表2),结合相关影像学检查,考虑右肾占位与此有关,经多学科会诊并向家属交代病情后,家属要求行超声引导下右肾病灶活检及射频消融术,监测术中血压平稳时行超声造影,经左肘部浅静脉快速注射六氟化硫微泡2.0 ml,可见原病灶位置动脉期至静脉期持续无增强,手术效果满意,肾周无明显出血,术前血压144/105 mmHg,术中见血压波动,最高达170/100 mmHg,术后血压138/91 mmHg。术后病理提示(右肾占位穿刺)符合球旁细胞瘤(图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117(灶+)、CD34(+)、CgA(-)、CKpan(-)、Desmin(-)、Ki-67(1%+)、PAX-8(-)、S-100(散+)、SMA(-)、Syn(+)、Vimentin(+)、β-catenin(部分+)。术后第4 d,未用降压药情况下血压为122/90 mmH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
左心房黏液瘤合并冠状动脉-左心房瘘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患者女,68岁,主因间断胸闷、心悸10余年,加重3个月就诊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既往心房颤动、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10余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房间隔左心房侧卵圆窝上缘可见大小约13 mm×12 mm中等回声团块,基底较宽,无明显活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不除外血栓,建议治疗后复查(图1)。患者口服利伐沙班抗凝治疗2个月后复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房间隔左心房侧卵圆窝上缘可见一个大小约14 mm×9 mm宽基底中等回声团块,无明显活动,其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并与左心房相通,频谱多普勒可测及连续性分流信号(图2)。为进一步明确左心房团块性质,患者接受心脏磁共振检查:延迟增强可见房间隔左心房侧结节影,大小约13 mm×14 mm,有轻度强化。考虑黏液瘤可能性大(图3A)。CT胸部强化示:房间隔左心房面占位大小约15 mm×8 mm,轻度强化(图3B)。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的分支血管向左心房团块供血,且可见造影剂从占位瘘入左心房(图4)。患者转入心脏外科行左心房肿瘤切除术,术中可见左心房肿物基底位于房间隔上部及左心房顶,大小约20 mm×10 mm×7 mm,无包膜,胶冻状(图5A);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较丰富的黏液瘤,并可见出血坏死组织(图5B,C)。患者最终诊断为左心房黏液瘤合并冠状动脉-左心房瘘,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