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组织绒毛膜羊膜炎直接增加极早产儿MRI脑部异常风险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绒毛膜羊膜炎是否为早产儿神经发育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MRI显示的脑发育成熟延迟或损伤可作为早产儿生后神经发育障碍的指标,且较少受生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因素的影响,故能更清楚地评价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神经发育障碍的关系。2022年10月, Am J Obstet Gynecol发表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探讨中至重度急性组织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HCA)母亲分娩的早产儿的MRI显示的全脑异常评分是否高于无或轻度HCA母亲分娩的早产儿 [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极/超早产儿血培养阳性早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极/超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高危因素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病例数据来源于2019年1月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母乳质量改进登记的临床数据库资料(胎龄<32周),发生EOS者为EOS组,其他患儿为对照组。对极/超早产儿EOS发生的高危因素、病原菌分布、临床特征、并发症和转归情况进行分析。计量资料2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2组比较采用 χ2检验、校正 χ2检验或 Fisher′ s精确概率法。采用多元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极/超早产儿EOS的危险因素。 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347例患儿中发生EOS者22例,未发生EOS者325例,发生率为6.3%。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 OR=0.277,95% CI:0.091~0.847)是极/超早产儿EOS的保护因素;母围生期感染( OR=2.750,95% CI:1.053~2.908)、异味羊水( OR=3.878,95% CI:1.344~11.187)、绒毛膜羊膜炎( OR=4.363,95% CI:1.552~12.236)和产房气管插管( OR=3.883,95% CI:1.133~13.306)是极/超早产儿EOS的高危因素。EOS组共培养出22株病原菌,14例(63.6%)革兰阳性菌,7例(31.8%)革兰阴性菌,1例(4.6%)真菌。极/超早产儿EOS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54.5%),末梢循环灌注差(54.5%),精神萎靡(50.0%),降钙素原>0.5 mg/L(40.9%)。EOS组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重度脑室内出血(≥Ⅲ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χ2=36.696、33.255、13.534、95.455、3.886,均 P<0.05)。 结论:母围生期感染、异味羊水、绒毛膜羊膜炎和产房气管插管是极/超早产儿EOS发生的高危因素,剖宫产可减少EOS的发生;EOS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末梢循环灌注差是EOS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合并EOS后会增加重度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利凡诺引产对胎盘形态的影响:病理诊断误区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与利凡诺相关的胎盘继发病理改变,及其与原发胎盘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利凡诺引产病例85例,对照组为同时期孕周相匹配的自然流产或早产病例81例。病理诊断采用国际胎盘工作组2016年制定的Amsterdam共识所推荐的胎盘诊断术语,比较分析各类病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利凡诺组孕妇年龄(30.5±4.1)岁(22~41岁),对照组(30.9±4.3)岁(22~44岁),两组胎龄分别为(23.2±3.5)周(17~35周),(23.3±2.8)周(17~33周)。利凡诺组的绒毛膜羊膜炎出现比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63.0%, P<0.05)。其中急性绒毛膜羊膜炎中母源性炎性反应期别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期(绒毛膜板下炎)的比率分别为61.0%和28.6%( P<0.05),且炎性细胞更密集。急性蜕膜炎也更多见于利凡诺组(27.1%比13.6%, P<0.05)。而胎儿炎症反应(绒毛膜板血管炎和脐血管炎)、母体血管灌注异常(绒毛间隙狭窄/粘连、纤维素沉积、蜕膜动脉病、胎盘梗死、胎盘后血肿)以及胎儿血管灌注异常(绒毛间质出血、无血管绒毛)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利凡诺引起的化学性绒毛膜羊膜炎表现为低期别及高级别的母源性炎症反应。利凡诺使用与胎儿的炎症反应、母体灌注异常、胎儿灌注异常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故出现相应的形态学提示可能由原有的胎盘病变导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宫颈扩张球囊在瘢痕子宫阴道试产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过程中促宫颈成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高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收集资料的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入住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有引产指征且具备阴道试产意愿及条件的5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等条件下的50例非瘢痕子宫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对比分析两组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分娩结局及母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和引产成功率(66%、76%)与对照组(76%、8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即刻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阴道分娩率、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及宫颈裂伤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孕妇出现先兆子宫破裂中转剖宫产;对照组有1例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观察组中无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均无产后大出血发生.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前提下,宫颈扩张球囊可用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的促宫颈成熟,有助于提高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率、降低重复剖宫产率,且不增加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宫颈扩张球囊在瘢痕子宫阴道试产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过程中促宫颈成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高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方法:选取2015-07~2016-03在我院住院有引产指征且具备阴道试产意愿及条件的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等条件下非瘢痕子宫孕妇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分娩结局及母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为66%,对照组为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76%,对照组为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产程、24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即刻Apgar评分、阴道分娩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儿不良结局方面:观察组1例出现先兆子宫破裂中转剖宫产;两组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宫颈裂伤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观察组中无新生儿窒息发生;两组均无产后出血发生.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前提下,宫颈扩张球囊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中用于促宫颈成熟,可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重复剖宫产率,且不增加母儿不良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剖宫产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收治的剖宫产后诊断为ARDS的产妇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只有6例(31.6%)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其中剖宫产术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临床表现的仅3例.剖宫产手术指征为:重度子痫前期10例(合并部分性前置胎盘1例、中央性前置胎盘1例),轻度子痫前期1例,绒毛膜羊膜炎2例,瘢痕子宫合并边缘性前置胎盘1例,羊水过少1例,相对头盆不称2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例,血小板减少合并重度贫血1例.剖宫产后发生ARDS的时间24 ~ 56小时2例,术后24小时内发生8例,术中及术后即刻发生9例.需要呼吸机治疗9例(47.4%),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应警惕妊娠期特有加重肺水肿及肺部感染的疾病,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指征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沙地区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带菌状况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带菌状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就诊的2183例围产期孕妇分别采集阴道分泌物及直肠拭子应用显色培养法进行B族链球菌检测,以培养结果为GBS阳性的161例孕妇为观察组,随机抽取180例培养结果为GBS阴性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长沙地区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带菌率为7.4%.其中年龄<35岁孕妇GBS带菌率为7.8%,高龄孕妇(≥35岁)带菌率为5.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培养的161株 GBS中未检出青霉素G、氨苄西林、利奈唑胺、美洛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但GBS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2.73%、54.04%和65.84%.阳性观察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者67例(41.6%),阴性对照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者50例(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观察组孕妇胎儿窘迫、早产、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色培养法检测B族链球菌可有效缩短细菌鉴定时间,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围产期孕妇携带GBS可增加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及产褥感染的风险,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对于GBS阳性孕妇应及时进行抗菌药物干预治疗,保障母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族溶血性链球菌带菌孕妇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和脐带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带菌孕妇经阴道分娩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或脐带炎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妊娠足月经阴道分娩的GBS带菌孕妇129例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有无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或脐带炎,分为病例组(27例)和对照组(102例).查阅相关病历,记录GBS带菌孕妇一般资料及分娩信息.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工破膜〔OR=5.106, 95%CI(1.535,16.987)〕、总产程时间延长〔OR=1.098,95%CI(1.013,1.19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OR=1.002, 95%CI(1.000,1.003)〕是GBS带菌孕妇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或脐带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适当缩短总产程时间、减少人工破膜可能减低妊娠晚期GBS带菌孕妇阴道分娩时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或脐带炎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危妊娠中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和分析高危妊娠中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高危妊娠孕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其是否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将其分成未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60例)和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妊娠结局和围产胎儿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的孕周(37.1±1.2)周明显低于未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39.6±1.0)周,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的体温(39.6±0.8)℃、CRP水平(12.8±2.3)mg/L、白细胞计数(14.1±2.7)×109/L均明显高于未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37.5±0.5)°C、(7.1±1.4)mg/L、(9.2±2.0)×109/L,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的早产发生率(60.9%)、产后出血发生率(37.0%)、剖宫产率(73.9%)、胎膜早破发生率(13.0%)及产褥感染发生率(45.7%)均明显高于未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2.0%)、(8.3%)、(21.7%)、(1.7%)、(16.7%),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胎儿出生时的Apgar评分<7分率(47.8%)、宫内窘迫发生率(23.9%)、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7.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3.0%)明显高于未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13.3%)、(13.3%)、(1.7%)、(1.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危妊娠中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对母婴妊娠结局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临床需尽早掌握疾病相关指征,并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确保母婴妊娠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OOK宫颈扩张球囊延长放置时间促宫颈成熟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放置时间延长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妇产科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孕晚期有引产指征且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孕妇259例,根据COOK宫颈扩张球囊放置时间长短随机分为观察组103例(16~20h)和对照组156例(12h),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引产成功、分娩等情况以及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均能达到促宫颈成熟,但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显效率、引产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母婴结局中急性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宫颈裂伤、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放置时间相比,延长COOK宫颈扩张球囊放置时间可促进宫颈成熟更优、引产效果更佳,降低剖宫产率且未增加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