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老年Ⅱ~Ⅲ期压疮患者炎症反应及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老年Ⅱ~Ⅲ期压疮患者炎症反应及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2020年1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Ⅱ~Ⅲ期压疮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消毒清创,对照组在常规消毒清创基础上给予利凡诺创伤膏纱条外敷,治疗组在常规消毒清创基础上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纱条外敷,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创面愈合情况、疼痛程度、炎症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较高[85.29%(29/34)vs 55.88%(19/34),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渗液消失时间、新生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及压疮愈合时间均较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创面面积、创面组织类型、渗液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均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可明显减轻老年Ⅱ~Ⅲ期压疮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创面疼痛,进而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利凡诺引产对胎盘形态的影响:病理诊断误区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与利凡诺相关的胎盘继发病理改变,及其与原发胎盘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利凡诺引产病例85例,对照组为同时期孕周相匹配的自然流产或早产病例81例。病理诊断采用国际胎盘工作组2016年制定的Amsterdam共识所推荐的胎盘诊断术语,比较分析各类病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利凡诺组孕妇年龄(30.5±4.1)岁(22~41岁),对照组(30.9±4.3)岁(22~44岁),两组胎龄分别为(23.2±3.5)周(17~35周),(23.3±2.8)周(17~33周)。利凡诺组的绒毛膜羊膜炎出现比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63.0%, P<0.05)。其中急性绒毛膜羊膜炎中母源性炎性反应期别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期(绒毛膜板下炎)的比率分别为61.0%和28.6%( P<0.05),且炎性细胞更密集。急性蜕膜炎也更多见于利凡诺组(27.1%比13.6%, P<0.05)。而胎儿炎症反应(绒毛膜板血管炎和脐血管炎)、母体血管灌注异常(绒毛间隙狭窄/粘连、纤维素沉积、蜕膜动脉病、胎盘梗死、胎盘后血肿)以及胎儿血管灌注异常(绒毛间质出血、无血管绒毛)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利凡诺引起的化学性绒毛膜羊膜炎表现为低期别及高级别的母源性炎症反应。利凡诺使用与胎儿的炎症反应、母体灌注异常、胎儿灌注异常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故出现相应的形态学提示可能由原有的胎盘病变导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产前诊断胎儿多发畸形合并14q(22.2-23.3)缺失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38岁,G 1P 0,因男方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受孕。否认家族病及遗传病史。孕18周彩超检查提示胎儿多发畸形:右侧肾缺如、双侧唇腭裂、脐膨出、法洛四联征可能(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 图1)。经产前咨询后,患者于孕21周行羊膜腔注射利凡诺终止妊娠。引产过程顺利。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后,采集引产后胎儿皮肤组织提取DNA,构建DNA库,高通量测序完成后将主测序BAM数据提交到由北京嘉宝仁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PGX云服务器(位于http://www.pgxcloud.com/)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4q22.3-23.3存在8.84Mb的缺失( 图2)。家系验证孕妇及配偶均未发现此缺失。本研究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审2020-694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与利凡诺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比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与利凡诺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择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常规碘伏换药处理后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敷于腿部溃疡处,对照组在常规碘伏换药后利凡诺纱布敷于腿部溃疡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缩小率,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创面分泌物.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3天及第7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肿胀消退、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时两组溃疡面积缩小率和愈合率无明显变化(P>0.05),自治疗第2周开始以及治疗3周、4周的观察组溃疡面积缩小率和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创面分泌物细菌检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对腿部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更好,可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7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孕妇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对妊娠的影响,结合复习文献分析疾病的特征、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 年2 月至2023 年6 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7 例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的病例资料.结果:6 例患者为外院转至我院,1 例为急诊入院.中位年龄27 岁,其中5 例初产妇,2 例经产妇.7 例中6例血压明显升高,3 例尿蛋白阳性,3 例并发妊娠期糖尿病,1 例糖尿病合并妊娠,4 例合并反复低钾血症.7 例患者超声均发现肾上腺占位.2 例选择利凡诺引产终止妊娠,5 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中足月产1 例,4 例早产,目前均存活.7 例均行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其中3 例为妊娠中期手术,4 例为终止妊娠后手术.术后病理证实1 例为嗜铬细胞瘤,6 例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其中5 例为库欣综合征,1 例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结论: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发病罕见,易误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安全,及时诊断及多学科联合治疗至关重要,孕期腹腔镜切除肾上腺肿瘤或许是治疗的更好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探讨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的安全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的安全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孕中期孕产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单纯利凡诺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排胎时间、阴道出血量、引产成功、胎物残留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排胎时间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P<0.05);阴道出血量显著少于单独治疗组(P<0.05);引产成功率100.0% (40/4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87.5% (35/40) (P <0.05),胎物残留率10.0% (4/4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27.5%(11/40)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0% (2/4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20.0% (8/40) (P <0.05).结论: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中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较单纯利凡诺治疗好,更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排胎时间,减少患者的阴道出血量,提升患者的引产成功率,降低患者的胎物残留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浓度地佐辛静脉泵注在中期引产患者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地佐辛静脉泵注在中期引产患者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中期引产患者(ASAⅠ ~Ⅱ级)3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20例.A 组镇痛泵:地佐辛0.3 mg/mL+托烷司琼5 mg;B组镇痛泵:地佐辛0.4 mg/mL+托烷司琼5 mg;C组镇痛泵:地佐辛0.5 mg/mL+托烷司琼5 mg;中期引产患者经皮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诺引产,规律宫缩,宫口开至2 cm时,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托烷司琼5 mg,半小时后接镇痛泵,依照分组持续泵注,以6 mL/h 用量静脉泵注、PCA 追加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10 min,以维持患者半睡眠无痛状态.观察并记录镇痛前后产妇血压、心率(HR)、镇痛效果(镇痛前、镇痛后10 min、60 min、分娩时VAS评分)、镇痛时间(min)、总耗药量(mL)、PCA次数、应激反应(皮质醇、E、NE)、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眩晕).结果 镇痛前后产妇SBP、DB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镇痛效果VAS评分,B组、C组低于A组(P<0.05),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A按压次数显著高于B组、C组(P<0.01),整个分娩镇痛过程总耗药量A组显著高于B组、C组(P<0.01).各时段血浆Cor、E、NE浓度镇痛后较镇痛前下降(P<0.05),同时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镇痛期间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1%~5.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眩晕发生率C组明显高于A组、B组(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静脉镇痛可为中期引产患者提供分娩镇痛,3种镇痛配方中0.4 mg/mL地佐辛组镇痛效果满意,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小,为最佳配伍处方,更适合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方式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利凡诺、米非司酮与单纯利凡诺结合米非司酮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2例需要终止妊娠的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引产方案进行分组:观察组38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利凡诺、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34例,采取利凡诺结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引产中、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刮宫率、刮宫出血量、全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再次妊娠时间与再次妊娠成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引产中、产后的出血量、刮宫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引产中及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刮宫率、全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见失血性休克,且术后发热、阴道渗血、失血性休克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腹痛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随访12 ~23个月,平均随访(18.5±5.74)个月,两组患者的再次妊娠时间、再次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有效减少引产中、产后的出血量及产后并发症发生,且对患者的生育能力无明显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种引产方式对胎盘、蜕膜组织形态学及炎症指标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水囊引产三种引产方式对胎盘、蜕膜组织形态学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收治的9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利凡诺羊膜腔注射,B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C组给予水囊引产.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胎盘绒毛、蜕膜组织形态以及炎症指标.结果 A组蜕膜板砖结构存在紊乱现象,蜕膜细胞间质水肿及变性坏死较B组严重,细胞结构存在排列凌乱现象.内层滋养细胞存在染色质疏松、核大而圆、细胞水肿空泡样变性、间质疏松严重肿、胞浆较少等情况,存在少量无结构红染物质.B组蜕膜细胞板砖结构完整,细胞排列整齐,但局部细胞间隙存在水肿现象,导致间隙增宽;绒毛内层为滋养细胞,具有形状为低柱状、核大且圆、细胞边界清晰、染色质疏松等特点.绒毛间质存在水肿、疏松现象.C组蜕膜细胞板砖结构消失,蜕膜细胞排列消失,大部分蜕膜存在核固缩、空泡样变、出现裸核、无结构红染坏死物质、间质变性水肿现象.3组患者细胞滋养细胞、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均存在肿瘤环死因子-α表达,且C组表达最强.3组患者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蜕膜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均存在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且C组表达最弱.结论 利凡诺配合米非司酮可有效导致蜕膜细胞胎盘滋养细胞凋亡,能对胎盘功进行破坏,破坏免疫平衡,从而促进分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膜状胎盘的产前超声诊断与妊娠结局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膜状胎盘的产前超声特征, 随访其妊娠结局,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膜状胎盘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行胎儿超声会诊诊断为膜状胎盘孕妇6例, 均为单胎妊娠, 年龄2334岁, 平均年龄26.83岁;孕周22+134+3周, 平均孕周25.92周.观察6例膜状胎盘的产前超声特征, 分析膜状胎盘孕妇临床资料并随访妊娠结局及病理诊断.结果 1例于34+3周行剖宫产术, 产一活男婴;1例因胎盘早剥而失血性休克于26+1周行急诊剖宫产术, 男婴存活34 d;1例于24+6周自然流产;3例分别于23+3周、28周、28+1周行米非司酮+利凡诺引产术.胎盘病理诊断为膜状胎盘.产前超声检查见胎盘异常增厚, 占宫腔面积2/3以上, 胎盘正常实质成分减少, 内呈旋涡样流动液性暗区,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DFI) 显示胎盘血流信号减少;胎儿生长受限6例;羊水少4例;脑-胎盘比 (CPR) <P956例;双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PI) 均值增高6例.结论 膜状胎盘典型超声图像特征是胎盘异常增厚, 面积较相应孕周大, 胎盘内正常实质成分减少, 呈旋涡样流动液性暗区.膜状胎盘产前超声图像特征明确且易于辨认, 产前超声可较早诊断膜状胎盘, 提高妊娠管理质量, 有效降低孕妇大出血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