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NSE、H2S、UCH-L1水平变化及对预测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急性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硫化氢(H2S)、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水平变化及其对疾病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2018 年 8 月—2021 年 8月收治的急性腹泻伴良性惊厥的 104 例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另选同期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健康体检的 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NSE、H2S、UCH-L1 水平,并对比两组儿童及观察组不同病情患儿的血清NSE、H2S、UCH-L1 水平差异;观察组患儿随访 2 年以观察复发情况,对比有无复发患儿血清NSE、H2S、UCH-L1 水平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急性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NSE、H2S、UCH-L1 水平对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血清NSE、UCH-L1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2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腹泻 3~5 次/d、惊厥发作 1 次、单次惊厥持续时间<5 min、惊厥局灶性发作的患儿,腹泻≥6 次/d、惊厥发作≥2 次、单次惊厥持续时间≥5 min、惊厥全面性发作患儿的血清NSE,UCH-L1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血清H2S水平明显更低(P<0.05);复发组患儿的血清NSE、UCH-L1 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H2S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急性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NSE、H2S、UCH-L1 水平及联合检测均对复发有预测效能(P<0.05),其中单项检测时血清NSE对复发的预测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AUC)为 0.787,敏感为 77.78%,特异度为 81.05%;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最高,AUC为 0.804,敏感性为 88.89%,特异度为 75.79%.结论 急性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的血清NSE、UCH-L1 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2S水平降低,且与病情程度存在相关性,可用于预测惊厥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的患儿,作为病例组;在未合并脑脓肿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中的1∶3最邻近匹配法选出对照组,匹配因素包括发病日龄≤7 d或>7 d、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儿的病原菌分布、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转归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的相关因素。结果:病例组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4.0~35.0(18.5±7.5)d;对照组63例,男26例,女37例,年龄5.0~41.0(19.4±9.4)d。病例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液和脑脊液病原体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9%(13/21)比47.6%(30/63), P=0.257]。病例组的治愈或好转的比例低于对照组[33.3%(7/21)比88.9%(56/63), P<0.001]。病例组的多重耐药细菌感染[47.6%(10/21)比12.7%(8/63), P<0.001]、惊厥[52.4%(11/21)比27.0%(17/63), P=0.033]、呼吸衰竭[57.1%(12/21)比14.3%(9/63), P<0.001]、感染性休克[52.4%(11/21)比3.2%(2/63), P<0.001]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C反应蛋白(CRP)、脑脊液白细胞计数[ M( Q1, Q3)]分别为[70.4(52.1,86.4)]mg/L、[1 234(788,1 606)]×10 6/L,均高于对照组的[45.0(25.7,57.8)]mg/L、[688(256,1 089)]×10 6/L(均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多重耐药细菌感染( OR=7.094,95% CI:1.335~37.705, P=0.022)、感染性休克( OR=30.102,95% CI:3.101~292.224, P=0.003)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的相关因素。 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患儿感染症状重,预后差,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的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例以热性惊厥为主要症状的16p13.11微缺失综合征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明确1例以热性惊厥为主要症状的女性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技术(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对患儿进行分子学检测,并对微缺失区域进行家系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患儿的全外显子测序未发现与热性惊厥相关的致病性变异;CNV-seq检测结果显示患儿16号染色体短臂1.5 Mb的杂合性缺失(chr16: 14 982 579-16 524 069×1),该区域包含16个蛋白编码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提示患儿及父亲在 ABCC6、MYH11及 NDE1基因上存在杂合缺失,提示该缺失来源于父亲。 结论:16p13.11微缺失综合征临床多样性较强,除已报道与癫痫、智力障碍、多发畸形、自闭症等症状有关外,部分患者可仅表现为热性惊厥。本例患儿检测到16p13.11微缺失,提示该区域或区域内的部分基因可能与热性惊厥有关,该区域拷贝数变异可能为该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TP1A2基因变异致儿童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2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例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患儿,例1,男,5岁10月龄,因“反复惊厥发作5年余,行为异常20 d”入院。例2,男,4岁6月龄,因“反复惊厥发作3年余,发热伴右侧肢体活动受限1 d”入院。2例患儿均无相关家族史,早期表现为热性惊厥,随年龄增长,在发热等诱因下出现先兆头痛伴急性脑病发作。基因检测均为ATP1A2基因错义变异,分别为c.2143G>A(p.Gly715Arg)、c.2563G>A(p.Gly855Ar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PICU脑损伤患儿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在PICU脑损伤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因意识障碍、惊厥于济南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住院患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资料。结果:两部分分别有102例、44例患儿纳入研究。对照组A 82例患儿中55例(67.1%)预后良好,27例(32.9%)预后不良,观察组A 20例患儿中1例(5%)预后良好,19例(95%)预后不良,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5.021, P<0.01)。对照组B 26例患儿中18例(69.2%)预后良好,8例(30.8%)预后不良,观察组B 18例患儿中9例(50%)预后良好,9例(50%)预后不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59, P=0.198)。82例患儿入院后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提示连续正常电压、不连续正常电压,但是其中27例(32.9%)病情逐渐进展,最终出现脑死亡、昏迷或植物状态、严重残疾。 结论:暴发-抑制、持续低电压、电静止多提示不良预后,死亡风险高;长程或动态监测振幅整合脑电图有助于筛选预后不良的病例,指导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癫痫持续状态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33例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分析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21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所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患儿,作为病例组;另外,在同期病原菌培养阳性但无脑积水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对照组,与病例组按2 ∶1的比例。比较分析两组的病原菌分布特点、颅脑影像学检查和治疗转归等,并预测发生脑积水的高危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 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病例组33例,对照组66例。33例病例组患儿中,27例有明确病原学结果,其中革兰阴性菌20例(74.1%),革兰阳性菌7例(25.9%)。33例病例组患儿确诊脑积水的时间为起病后13.0(5.5,28.5) d,其中非手术治疗26例,手术治疗7例。病例组的治愈率为42.4%(14/33),低于对照组的72.7%(4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63, P=0.003)。单因素分析发现,病例组的脑脊液蛋白质>3 g/L、脑脊液葡萄糖<2 mmol/L、惊厥、中枢性呼吸衰竭、颅内出血、脑软化发生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9.72、12.04、19.04、5.73、11.85、17.48,均 P<0.0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惊厥[比值比(odds ratio, OR)=4.47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91~18.363, P=0.037]、颅内出血( OR=8.031, 95% CI 1.894~34.059, P=0.005)、脑软化( OR=35.189, 95% CI 2.954~419.150, P=0.005)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常见,合并惊厥、颅内出血、脑软化是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并发脑积水的重要预测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病毒感染与热性惊厥相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热性惊厥是儿童惊厥最常见的原因,目前认为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国内外相关研究多关注遗传易感性,而环境因素的作用,尤其病毒感染则是被相对忽视的领域。儿童是各种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很多病毒的感染易致高热,当超过个体惊厥体温阈值时,可诱发热性惊厥;此外,病毒感染引发机体生成的炎症细胞因子,通过血脑屏障影响神经细胞,促使惊厥的发生。该文综述了儿童多种病毒感染所致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如人疱疹病毒-6型、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胃肠炎相关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病毒等,以助临床医生了解热性惊厥中不同病毒感染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视儿童ICU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系统评估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急危重症。传统上SE定义为癫痫发作持续30 min以上或两次惊厥发作之间意识未恢复。这个定义可能导致对癫痫发作的监护与抢救延误而引起不良后果。目前国际上已经将SE定义修改为持续5 min以上癫痫发作,通常分为两个时间点,即t 1和t 2,分别为癫痫可能持续的时间和癫痫发作可能导致长期不良后果的时间。对于强直阵挛性发作,t 1是5 min,t 2是30 min。但对于局灶性SE或非惊厥型持续状态的时间点仍未确切界定 [1]。难治性SE( refr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 RSE)指持续或反复临床发作及脑电图痫性放电>60 min,经2~3种一、二线药物治疗无效。超级难治性SE(super-RSE,SRSE)定义为使用包括麻醉剂等治疗后发作持续24 h以上的发作状态 [1,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Dravet综合征临床诊治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Dravet综合征(DS)为婴儿期起病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综合征,约80%的患儿由SCN1A基因杂合变异所致。DS的临床特点包括1岁内常以热性惊厥起病;随后出现多种形式的无热惊厥;发作具有热敏感的特点;易反复发生癫痫持续状态;多有智力、运动发育落后。DS治疗的一线药物包括丙戊酸、托吡酯和氯巴占,应避免使用钠离子通道阻断剂。DS患儿由于发热容易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少数患儿可出现急性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应引起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BA.2亚型感染成人和儿童临床特征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和比较上海市儿童和成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BA.2亚型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20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亚型主导流行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52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儿童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并对同期家庭内密切接触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2022年4月4日至4月30日奥密克戎变异株BA.2亚型主导流行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儿童和家庭内感染者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对BA.5亚型感染的儿童与成人、危重型与非危重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曼-惠特尼 U检验、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524例患儿的年龄范围为5 d至16岁,其中男301例(57.4%),女223例(42.6%),危重型29例(5.5%),非危重型495例(94.5%)。危重型患儿的发热热峰、气促发生率、肺炎发生率、基础疾病发生率均高于非危重型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2.06, χ2=34.90、10.04、31.10,均 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危重型患儿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比例均高于非危重型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8.18, Z=-4.61, Z=-4.28, Z=-5.13, χ2=195.90, Fisher确切概率法, χ2=136.13,均 P<0.05)。非危重型BA.5亚型感染者中,儿童组症状感染比例高于成人组,儿童组发热、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高于成人组,而成人组咳嗽发生率高于儿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1.16、11.83、8.50、28.14,均 P<0.05)。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20日和2022年4月4日至4月30日分别收集到588例和355例儿童病例、791例和755例成人病例。儿童组中,BA.5亚型感染患儿咳嗽、惊厥、危重病例发生率较BA.2亚型感染患儿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7.95、40.78、15.54,均 P<0.001)。成人组中,BA.5亚型感染者发热热峰、热程、发热发生率、咳嗽发生率、胃肠道症状发生率均高于BA.2亚型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40, Z=-9.64, χ2=47.29、124.09、29.90,均 P<0.001)。 结论:上海地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亚型流行高峰时期,危重型患儿全身症状重,合并基础疾病发生率高于非危重型患儿。非危重型BA.5亚型感染者中,儿童症状感染比例高于成人,发热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多见,而成人咳嗽症状发生率高于儿童。BA.5亚型感染患儿惊厥、危重病例发生率较BA.2亚型高,BA.5亚型感染成人患者的全身症状较BA.2亚型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