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肾周CT特征结合血清肌酐水平探讨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识别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入ICU 24 h内的肾周CT影像特征,建立并验证临床-影像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6年1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336例ICU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入ICU的时间,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51例脓毒症患者纳入训练组,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5例脓毒症患者纳入验证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AKI,将训练组患者分为脓毒症不伴AKI组(139例)和脓毒症伴AKI组(112例)。收集与AKI发生相关的临床指标,并分析患者入ICU 24 h内的肾周CT影像指标。对每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P < 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与AKI发生独立相关的临床和影像指标,建立并验证临床-影像诊断模型。结果:脓毒症伴AKI组和脓毒症不伴AKI组脓毒症感染部位、实验室指标(血清肌酐升高、血清尿素氮升高、血清碳酸氢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及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影像指标中,脓毒症伴AKI组的左肾周筋膜增厚发生率及左肾周脂肪密度相对百分比均更高、左肾后脂肪厚度更厚(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肌酐升高[比值比(OR)= 40.495,95%置信区间(CI)(18.805,87.200),P < 0.001]、左侧肾周筋膜增厚[OR = 3.437,95%CI(1.597,7.398),P = 0.002]均是脓毒症患者伴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组临床-影像诊断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95%CI(0.850,0.929),P < 0.001],验证组的AUC为0.877[95%CI(0.788,0.938),P < 0.001]。结论:脓毒症患者入ICU 24 h内腹部CT平扫特征——左肾周筋膜增厚是脓毒症伴AKI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基线血清肌酐水平增高提示脓毒症伴AKI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中国人群的BMI对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系统评价BMI≥24 kg/m2对中国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搜索含有单因素分析并含有BMI的结直肠癌SSI的观察性研究,筛选出含有BMI≥24 kg/m2的、以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和偏倚分析.结果 共纳入32篇文献10 350例患者,其中发生SSI患者1 748例.32篇文献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异质性(I2=65%,P<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BMI≥24 kg/m2的结直肠癌患者SSI发生率高于BMI<24 kg/m2者(OR=2.57,95%CI:2.07~3.19,P<0.01).漏斗图提示7篇文献存在发表偏倚,Egger's检验得到P=0.158,提示偏倚不显著.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BMI≥24 kg/m2的结直肠癌患者SSI发生率是BMI<24 kg/m2者的2.57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综合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是一种髓内良性的纤维性-骨性病变,可累及单骨或多骨.颅颌面骨为FD的高发病率部位.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raniofacial fibrous dysplasia,CFD)多表现为头面部无痛渐进的单个或多个非炎性肿块,不同颅面部组织器官受累可相应出现面部畸形、视力受损、鼻窦感染、听力障碍、牙齿移位缺失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特殊类型的CFD患者还可伴有皮肤和/或内分泌系统紊乱等骨骼外表现.由于CFD疾病谱复杂、临床表型多样,目前对于CFD的治疗策略仍处于探索阶段.现就如何平衡保守治疗与外科治疗,在适当的手术时机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等问题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采用优化抗感染治疗模式改善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针对糖尿病足感染,建立一种新的多学科抗感染治疗模式并评估其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设计。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烧伤科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常规管理组(对照组,48例)。将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前瞻性纳入优化管理组,由整形烧伤科、感染疾病科及药剂科医师组成团队,早期、全程参与患者抗感染治疗(优化组,5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糖尿病足感染情况、治疗及预后指标。结果:一般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优化组患者糖尿病足溃疡病程更长(120 d vs 30 d,P <0.05)、周围神经病变比例更高(80.8% vs 54.2%,P <0.05);入组时糖尿病足感染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优化组患者的骨髓炎部位更多(P <0.05)、多重细菌感染的比例更高(48.1% vs 10.0%,P <0.05);但在治疗及预后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优化组接受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正确率更高(86.5% vs 31.3%,P <0.05),发热持续时间更短(1.5 d vs 8.0 d,P <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复发率相近。结论:整形烧伤科、感染疾病科及药剂科医师早期、全程参与的优化多学科抗感染治疗模式,有利于糖尿病足感染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总结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现状,探讨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作为感染组,共41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抽取同科室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年龄相近(±10岁)、性别相同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41例病例作为非感染组,分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基于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1例手术部位感染患者,术后1~3d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例(24.39%),术后4~6d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2例(29.27%),术后7~9d发生手术部位感染5例(12.20%),术后10~30 d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例(24.39%),术后31~90 d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例(9.76%).感染组检出40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球菌(31株,77.50%),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47.50%),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株,17.50%).两组糖尿病史、体重指数(BMI)、术前纤维蛋白原、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引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BMI(OR=1.231,95%CI:1.049-1.445,P=0.011)是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BMI作为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临界值为25.37 kg/m2.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中,肥胖患者更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建议进一步强化肥胖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养阴润燥汤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慢性的口腔黏膜疾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显示主要与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微量元素的缺乏、感染及精神心理压力大等因素有关[1].OLP病变主要累及颊黏膜的后部、舌部及牙龈等部位[2].临床病变表现呈网状、斑块状、环状、糜烂、条纹状、萎缩及丘疹状等,具有久治不愈、迁延反复、病程冗长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椎间孔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腰椎后路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在我院接受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1 000例患者,根据手术切口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23)和非感染组(n=977).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SSI的潜在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 TLIF术后患者SSI的发生率为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C反应蛋白(CRP)、吸烟、糖尿病是SSI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手术时间越长、术中出血量越多、吸烟、患有糖尿病是影响术后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 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高、吸烟、糖尿病是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存在上述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术前应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降低SSI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对骨科患者住院费用影响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骨科手术患者信息25 452例,根据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分为SSI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骨科手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SSI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长17天(Z=9.301,P<0.001),总住院费用高36 333.15元(Z=4.312,P<0.001),其中手术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其他费用、药品费用增加最多.年龄、慢性病患病状况、付费方式、SSI及手术部位是重要的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中低医疗费用支出水平下,高龄、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自费付费、脊柱及关节部位对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有显著影响;中高医疗费用支出水平下,SSI对患者住院费用有显著影响(P50,t=2.069,P=0.039;P75,t=22.550,P<0.001;P95,t=3.694,P<0.001).结论 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分位点上对增加住院费用存在不同程度风险,SSI是主要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有助于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采用Mimics软件分析骨水泥注入治疗跟痛症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采用Mimics软件对跟骨内骨水泥的填充率进行分析,探讨骨水泥填充率对跟痛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18例跟痛症患者,所有病例均经过半年以上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在局麻下行跟痛部位穿刺,注入骨水泥.手术后将患者跟骨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21.0软件,分离并重建跟骨注入的骨水泥,并计算骨水泥填充率(IR),根据IR的中位数完成低填充率组(IR%<3.15%)、高填充率组(IR%≥3.15%)差异化分组.收集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AOFAS踝-后足评分以及并发症的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再对IR、术后VAS、术后AOFAS、跟骨体积、骨水泥弥散体积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跟骨骨水泥的不同填充率对跟痛症疗效的影响.结果 术后低填充率组VAS评分(3.33±1.00)高于高填充率组(2.00±1.00);术后低填充率组AOFAS评分(85.33±3.16)低于高填充率组(92.44±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4.80,P<0.05);低填充率组术前VAS评分(6.67±1.00)高于术后VAS评分(3.33±1.00),高填充率组术前VAS评分(6.89±0.93)高于术后VAS评分(2.00±1.00);低填充率组术前AOFAS评分(62.67±2.74)低于术后AOFAS评分(85.33±3.16),高填充率组术前AOFAS评分(61.33±3.16)低于术后AOFAS评分(92.44±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0、11.56、21.78、19.52,P<0.01),结果显示,高填充率组患者疗效优于低填充率组.术后VAS评分(2.89±1.00)、跟骨体积(65.97±5.12)与IR(2.86±1.08)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24、-0.475,P<0.05);术后AOFAS评分(87.93±3.15)、骨水泥弥散体积(2.03±0.39)与IR(2.86±1.08)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20、0.970,P<0.05).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穿刺通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骨水泥移位等并发症,1例高填充率的患者发生沿穿刺通道骨水泥渗漏.结论 跟骨内骨水泥高填充率组治疗效果较低填充率组明显,但过高的骨水泥填充率可能会增加骨水泥渗漏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康复管理在肝胆胰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及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研究旨在观察康复管理在肝胆胰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及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作用.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住院进行肝胆胰手术治疗患者144例,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病例入组,所有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72例为常规干预组,给予患者常规干预,72例为康复管理组,在常规管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患者康复管理措施,记录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干预前、后给予患者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价切口疼痛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