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急性及慢性泪囊炎66例(68眼)的资料,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59眼(86.76%,59/68)治愈,6眼(8.82%,6/68)好转,3眼无效,有效率95.59%(65/68)。结论:应用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泪囊炎,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效果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眼相关疾病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眼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系列报告。纳入2018年3月—2022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鼻眼相关疾病患者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15~71(46.5±15.1)岁。30例患者中,泪囊疾病23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例、眶壁骨折1例,眶内肿瘤3例。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鼻内镜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35个月。1例眶壁骨折、3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视力均较术前明显好转。2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术后1周评定疗效,治愈19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7%(22/23)。2例鼻窦恶性肿瘤眶内侵犯患者均彻底切除眶内肿瘤,切缘病理检查为阴性;术后1个月复查鼻内镜见鼻腔切口愈合良好;其中1例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眶内侵犯患者术后2年7个月肿瘤全身转移,1例鼻窦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眶内侵犯患者术后2年10个月肿瘤复发。1例眶内血管瘤患者术后2周复查CT见肿瘤完整切除,复视症状完全缓解。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眼相关疾病,具有微创、高效的独特优势,手术的成功率高,临床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梅州爱尔眼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经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48例(50眼)的慢性泪囊炎临床资料。记录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泪道冲洗情况及泪囊鼻腔黏膜吻合口的形成情况。术后随访1年。结果:术后45眼(90%)治愈,5眼(10%)好转。好转的1例患者中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良好,鼻腔黏膜与泪囊黏膜吻合口的形成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泪囊瓣与前组筛窦黏膜瓣吻合的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前组筛窦过度气化的慢性泪囊炎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前组筛窦气化至上颌骨额突时的成年慢性泪囊炎患者采取泪囊瓣与前组筛窦黏膜瓣吻合的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通过泪道CT造影(CT-DCG)确诊的前组筛窦气房气化至上颌骨额突的成年慢性泪囊炎并接受En-DCR的患者。手术步骤:切开鼻黏膜的同时开放并扩大前组筛窦,再进行常规En-DCR手术,最后将泪囊瓣与前组筛窦黏膜瓣进行吻合。对随访超过12个月的患者,记录手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纳入前组筛窦气房气化至上颌骨额突并接受En-DCR的成年慢性泪囊炎患者84例(90眼)。En-DCR的成功率为87%(78/90)。术后出现再次泪道阻塞12眼,其中肉芽阻塞造瘘口7眼,瘢痕闭锁造瘘口4眼,泪总管阻塞1眼。术后均未出现眼眶脂肪脱垂、脑脊液漏、鼻窦炎、视力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开放前组筛窦完整暴露泪囊窝行En-DCR,通过泪囊瓣与前组筛窦黏膜瓣的吻合方法,对前组筛窦气房气化至上颌骨额突的慢性泪囊炎患者是可行且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吻合口应用药物支架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DCR)中吻合口应用药物支架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以解放军第988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慢性泪囊炎行E-DCR 50例(60眼)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31眼),E-DCR的吻合口处放置药物支架;对照组,25例29眼,术中不放置药物支架。术后随访1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28眼(90.32%),好转2眼,复发1眼;对照组治愈14眼(48.28%),好转8眼,复发7眼( χ2=4.000, P=0.047)。治疗组术中出血(35±15)mL,少于对照组的(40±18)mL( t=2.152, P=0.035)。治疗组术后吻合口闭合者1眼,少于对照组的7眼。治疗组术后鼻部无需再用糖皮质激素类鼻喷雾剂,无疼痛感;而对照组术后8眼出现疼痛感。 结论:吻合口药物支架在E-DCR术中应用,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DCR)中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解放军第988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者60例(60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术中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对照组,30例,按传统手术方法不采用消融技术,术后观察比较两组的有效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吻合情况等。结果:术后1年,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71, P=0.326)。治疗组术中出血(10±5)ml少于对照组的(35±15)ml( t=9.129, P<0.001)。治疗组手术耗时为(30±8)min少于对照组的(45±13)min( t=6.320, P<0.001)。术后疼痛评分治疗组为(4.7±1.5)分,低于对照组的(8.5±3.4)分。两组吻合闭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71, P=0.326)。 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E-DCR术中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声骨刀辅助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黏膜四瓣吻合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超声骨刀辅助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黏膜四瓣吻合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8月慢性泪囊炎61例(61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骨刀制作骨孔联合黏膜四瓣吻合术27例(27眼)为骨刀组,传统咬骨钳制作骨孔联合黏膜两瓣吻合术34例(34眼)为对照组。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的手术耗时、有效率及吻合口开放率。结果:骨刀组手术耗时为(78.6±12.9)min,短于对照组的(107.5±15.6)min( t=7.75, P=0.001)。骨刀组有效率96.30%(26/27)优于传统组的73.53%(25/34) ( χ2=4.15, P=0.042)。骨刀组吻合口开放率为92.59%(25/27)优于传统组的70.59%(24/34)( χ2=4.61, P=0.032)。 结论:超声骨刀辅助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黏膜四瓣吻合治疗慢性泪囊炎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术后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经皮肤泪囊鼻腔吻合术高频针状电极切口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经皮肤泪囊鼻腔吻合术高频针状电极切口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158例(158只眼)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资料。试验组91例(91只眼)行经皮肤泪囊鼻腔吻合术高频针状电极切口者同期行,普通手术刀切口者67例(67只眼)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后1个月拔出支撑管,拔管后随访3个月。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平均值分别为(25.4±6.7)ml和(70.6±11.7)分钟,均少于对照组的(89.3±8.2)ml和(110.4±14.3)分钟( t=53.828,19.219; P=0.004,0.004)。拔管后3个月,试验组治愈70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有效率92.3%(84/91);对照组治愈44例,好转10例,无效13例,有效率80.6%(54/67),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87, P=0.029)。 结论:经皮肤泪囊鼻腔吻合术高频针状电极切口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慢性泪囊炎相关角膜溃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相关角膜溃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为临床合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诊断为慢性泪囊炎相关角膜溃疡患者31例31眼,平均年龄(53.0±10.8)岁。随访观察眼部临床特征、病原微生物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治疗及转归。结果:患者慢性泪囊炎病史平均(3.6±1.9)年,角膜溃疡多位于角膜周边部,形态呈圆形,边界清晰。角膜刮片培养阳性率为74.2%(23/31),19眼查见细菌,3眼查见真菌菌丝,1眼同时查见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菌丝。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为74.2%(23/31),20眼细菌培养阳性(革兰阳性球菌16眼,革兰阴性杆菌4眼),3眼真菌培养阳性。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100%(16/16)、87.5%(14/16)、81.3%(13/16)、75.0%(12/16)。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其中22眼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吻合术,7眼行泪囊摘除术,2眼行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角膜溃疡深度<1/3角膜厚度(CT)者9眼,其中6眼经药物治疗(10.8±3.2)d后溃疡愈合,3眼行角膜病损切除术;溃疡深度为1/3~2/3 CT者6眼,均行结膜瓣遮盖术;溃疡深度>2/3 CT者16眼,其中6眼行板层角膜移植术,8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眼合并感染性眼内炎行眼内容物剜除术。结论:慢性泪囊炎相关角膜溃疡多位于角膜周边部,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最为常见。轻症患者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角膜溃疡逐渐愈合,感染严重的患者需要根据角膜溃疡的深度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两种填充材料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对比温敏型羟丁基壳聚糖(HBC)护创敷料和明胶海绵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山东省眼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慢性泪囊炎患者共51例(53只眼)。所有患者均行EES-DCR,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7例)。试验组术中应用温敏型HBC护创敷料填塞泪囊鼻腔吻合口;对照组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填塞泪囊鼻腔吻合口。随访期间,试验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5例,最后试验组有效样本21例(23只眼),对照组有效样本22例(22只眼)。记录术中应用吻合口填充材料的耗时,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愈率、手术有效率、上皮化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吻合口填充敷料耗时试验组为90.00(74.25,121.00)s,对照组为200.00(178.75,206.5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98, P<0.05)。手术治愈率为试验组78.26%(18/23),对照组72.72%(16/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 P=1.000);试验组手术有效率为95.65%(22/23),对照组为90.91%(20/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2, P=0.569)。术后4周两组患者吻合口上皮化90%以上的患者试验组为16只眼(69.57%),对照组为15只眼(68.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01, P=0.920)。术后鼻腔渗血患者试验组15例(65.22%),对照组7例(3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8, P=0.445);术后鼻腔异味患者试验组0例,对照组8例(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17, P=0.001);术后鼻塞患者试验组0例,对照组5例(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88, P=0.015);术后鼻腔异物感患者试验组4例(17.39%),对照组7例(3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7, P=0.206);术后吻合口变狭窄患者试验组1例(4.35%),对照组2例(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1, P=0.524)。术后吻合口狭窄者给予扩张吻合口,其余未特殊处理。 结论:在EES-DCR术中应用温敏型HBC护创敷料和明胶海绵治疗慢性泪囊炎均有效,相较于明胶海绵,温敏型HBC护创敷料更易于操作,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不适症状较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