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年长春及周边地区浅部真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了解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的构成及分布.方法 收集我科门诊2022年5月—2023年5月真菌镜检结果阳性的病例477例,行真菌培养及鉴定,获得196例致病菌种.结果 确诊的477例浅部真菌病中,足癣106例(22.22%),体癣78例(16.35%),花斑糠疹68例(14.26%),甲真菌病64例(13.42%),股癣62例(13.0%),马拉色菌毛囊炎43例(9.01%),面癣27例(5.66%),手癣20例(4.19%),头癣7例(1.47%),念珠菌病2例(0.42%);经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的196株致病菌中马拉色菌70株(35.71%),居首位,其次是红色毛癣菌63株(32.14%).浅部真菌病的发病及其病原菌的分布与性别、年龄和职业均有相关性.结论 长春及周边地区的浅部真菌病以足癣为主;浅部真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马拉色菌.与以往全国多地报道相比,马拉色菌比例显著上升成为一大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误诊为手足综合征的手足癣1例
编辑人员丨2024/6/15
患者,女,51岁.1个月前因乳腺癌进行第2次化疗后出现双足皮损,之后左手及臀部出现皮损,伴痒,按照手足综合征对症治疗无效.皮肤科检查示双足背侧、双足跖及侧缘、右侧臀部、左手背侧、左手掌侧、左手虎口处可见鳞屑性红斑,边缘环状脱屑,境界清楚.手足及臀部皮损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真菌培养为红色毛癣菌.诊断:手癣、足癣、股癣.给与口服及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痊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百花洗剂联合特比萘芬软膏治疗角化型手癣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评价百花洗剂治疗鹅掌风(角化型手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治疗组予百花洗剂浸泡联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对照组仅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治疗4周.停药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真菌清除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2.9%,对照组为62.9%(P<0.05).治疗组真菌清除率为94.2%,对照组为77.1%(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百花洗剂可以提高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鹅掌风的疗效,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手足癣214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手足癣病人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14例手足癣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手足癣的流行病学、致病菌以及临床类型及其特点.结果:手足癣大多数是由红色毛癣菌(手癣63.1%,足癣71.0%)和断发毛癣菌(手癣9.8%,足癣15.4%)感染引起,其中单纯手癣的病人均未检出絮状表皮癣菌,但相比于单纯足癣的病人其白念珠菌的检出构成比高(手癣22.0%,足癣5.6%).根据病人皮肤损伤的程度,可将手足癣分为水泡型、鳞屑型、糜烂型3种类型.在流行病学方面,20~40岁为高发人群,占69.6%;近45%的病人为工人;无论是手癣还是足癣,其患病构成均有鳞屑型(手癣62.1%,足癣77.1%)>糜烂型(手癣22.9%,足癣13.1%)>水泡型(手癣15.0%,足癣9.8%).结论:绝大多数手足癣的致病菌为同一类型,患病率与日常接触及个人卫生密切相关,无论是手癣还是足癣,其患病构成均有鳞屑型>糜烂型>水泡型的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2017修订版)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定 义手癣(tinea manus)和足癣(tinea pedis)是指由皮肤癣菌(dermatophytes)引起的手足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主要累及指(趾)间、手掌、足跖及侧缘,严重时可波及手、足背及腕、踝部.若皮肤癣菌仅感染足背和手背的皮肤,通常称为体癣.手足部皮肤真菌感染也可由非皮肤癣菌所引起(如由念珠菌引起的应称之为手足皮肤念珠菌病).两者不在本指南讨论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军事飞行人员皮肤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方向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综述军事飞行人员皮肤病发病特点及其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以期对实施预防措施、控制诱发因素、减少发病率有所帮助. 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该领域相关文献. 资料引用 引用相关文献29篇. 资料综合 飞行人员皮肤病以感染性和心身性为主.感染性皮肤病主要包括由真菌、病毒以及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如足癣、手癣等,多因气候、环境影响及飞行训练紧张所致.飞行人员易患的心身性皮肤病主要有慢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其与人体的状态和免疫状况相关,临床上病情缠绵,容易复发.荨麻疹和湿疹患者皮肤瘙痒感觉突出,极易影响飞行安全.飞行人员皮肤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①对飞行人员加强科普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强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航医进行定期培训,使常见皮肤病得到及时发现并稳妥处理,减少误诊误治率.②心身性皮肤病应作为今后预防和治疗重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生物反馈及腹式呼吸训练等放松疗法,促进临床转愈,预防再次复发.③对浅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防治多集中在治疗方面,预防和防护措施尚缺乏,有一定的研究和实施空间. 结论 做好科普宣传、加强预防措施、控制诱发因素、提高心理应激能力是减少飞行人员皮肤病发病的有效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4~2016年铜陵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铜陵市2014 ~2016年度食品与公共卫生场所从业人员肝功能(ALT)、手癣甲癣、肺部疾病、肠道致病菌等有碍从事本行业的疾病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布,为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辖区范围内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按照《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预防性健康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进行有关传染病及相关疾病健康检查,然后动态分析各类疾病的感染情况.结果 2014~2016年食品和从业人员健康合格率98.61%,对肝功能(ALT)、手癣甲癣、肺部疾病、肠道致病菌在食品与公共卫生场所从业人员的进行统计,其平均检出率分别为0.84%、0.36%、0.08%、0.07%,其中肝功能(ALT)异常和手癣、甲癣是本辖区食品与公共卫生场所从业人员主要感染病种.结论 本辖区食品与公共卫生场所从业人员肝功能(ALT)和手癣、甲癣的检出率较高,其他肺部疾病和肠道致病菌检出率较低,建议今后加强肺部疾病和肠道致病菌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SAPHO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双手足掌红斑、脓疱10年余.10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手掌大鱼际处出现红斑脓疱,无明显痒痛,后皮疹逐渐增多至双侧及双足掌,多次就诊于附近诊所、医院,按“湿疹、手癣、掌跖脓疱病”等疾病给予药物治疗(具体用药用量不详),皮疹消退后不久又复发.近来患者皮疹复发并伴有疼痛,遂来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口服药物,控制可;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5-2017海南地区手足癣致病菌分布及耐药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手足癣临床特征和致病菌耐药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2017年海南地区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资料.刮取病患处皮屑进行镜检和致病菌培养.提取菌株DNA,并通过PCR对菌株进行分子学鉴定.采用MIC试验测定菌株耐药性. 结果 302例手足癣中,手癣116例,足癣153例,合并感染33例.1~12月份发病例数分别为25、21、27、24、29、23、28、24、23、28、23和27例.<20岁2人,20~岁98人,30~岁82人,40~岁56人,50~岁60岁46人,≥60岁18人.职业分布:工人96例,农民79例,办公室人员52例,服务人员38例,退休18例,教师11例,医护人员6例,学生2例.水泡型、鳞屑型和糜烂型病例数分别为119、125和58例.检出9种真菌分别为红色毛癣菌158株、断发毛癣菌42株、絮状表皮癣菌41株、须癣毛癣菌23株、犬小孢子菌15株、紫色毛癣菌12株、絮状表皮癣菌8株、许兰毛癣菌2株、铁锈色小孢子菌1株.对氟康唑、伏力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耐药率分别为10.26%、0.66%、0.66%、16.89%和9.27%. 结论 患者以20-40岁的工人、农民为主,手足癣全年呈散发.菌株对伏力康唑和伊曲康唑耐药程度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031例皮肤癣菌病及致病菌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本院皮肤癣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原菌种的构成及分布等.方法 对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集在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培养结果为阳性的1031例皮肤癣菌感染病例进行病种及致病菌种分析.使用SPSS2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 1031例皮肤癣菌病中,男性535例,女性496例,共分离出1033株皮肤癣菌,其中皮肤癣菌病的发病高峰为21~30岁、31~40岁年龄段.皮肤癣菌病患者分离出1种或1种以上其他真菌(非皮肤癣菌真菌)有71例(6.89%),分离出两种皮肤癣菌的有2例(0.19%),分离出最多的其他真菌是红酵母.最常见的皮肤癣菌病为甲癣(n=344,33.37%),其次为股癣(n=200,19.40%),体癣(n=162,15.71%),足癣(n=138,13.39%),手癣(n=108,10.48%),面癣(n=45,4.36%)和头癣(n=34,3.30%),其中股癣、甲癣等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性别差异.在菌种分布上,构成比前三依次为须癣毛癣菌(n=542,52.47%)、红色毛癣菌(n=397,38.43%)和犬小孢子菌(n=66,6.39%),其中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感染患者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院皮肤癣菌病以甲癣为主,主要致病菌为须癣毛癣菌,皮肤癣菌病及皮肤癣菌的分布特点和流行趋势与近年我国多数地区类似,但具备自身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