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7月全球传染病疫情概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4年7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73种,涉及236个国家和地区.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36个)、猴痘(116个)、麻疹(30个)、登革热(27个)和霍乱(18个).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尼帕病毒病(100.00%)、人感染H5N1禽流感(51.60%)、拉沙热(17.10%)、西尼罗热(11.60%)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8.40%).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登革热、麻疹、霍乱和猴痘.亚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登革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猴痘;非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黄热病、拉沙热、猴痘、麻疹、疟疾、白喉和脊髓灰质炎;美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猴痘;欧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麻疹和西尼罗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24年6月全球传染病疫情研判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2024年6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72种,涉及236个国家和地区.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36个)、猴痘(116个)、麻疹(28个)、登革热(27个)和霍乱(18个).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裂谷热(62.50%)、人感染H5N1禽流感(51.70%)、拉沙热(17.9%)、炭疽(10.70%)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7.40%).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登革热、麻疹、霍乱和猴痘.亚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登革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猴痘;非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黄热病、鼠疫、拉沙热、猴痘、麻疹、疟疾和脊髓灰质炎;美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猴痘;欧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和麻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抗拉沙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拉沙病毒(LASV)属于沙粒病毒科,哺乳动物病毒属.拉沙病毒可引起严重的急性出血热疾病,即拉沙热.拉沙热总病死率为1%,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为15%.拉沙热主要在西非流行.目前,尚无FDA批准的针对LASV的特异性药物及疫苗,治疗策略仅限于在疾病早期给予利巴韦林,近年来报道的一些新型抗拉沙病毒药物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报道,LASV被认为是A类病原体,它的高死亡率和治疗的局限性,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拉沙热确定为研究和开发特效疫苗和药物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对拉沙病毒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2024年5月全球传染病疫情研判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0
2024年5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72种,涉及236个国家和地区.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36个)、猴痘(117个)、登革热(33个)、麻疹(28个)和霍乱(21个).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人感染H5N1禽流感(52.00%)、中东呼吸综合征(36.00%)、拉沙热(18.10%)、脑膜炎(7.40%)和猴痘(5.00%).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登革热、麻疹、霍乱和猴痘.亚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登革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麻疹;非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黄热病、拉沙热、猴痘、麻疹、脑膜炎和脊髓灰质炎;美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猴痘;欧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麻疹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2024年4月全球传染病疫情研判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2024年4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76种,涉及236个国家和地区.除流行性感冒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36个)、猴痘(117个)、登革热(26个)、霍乱(23个)和麻疹(20个).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人感染H5N1禽流感(52.10%)、中东呼吸综合征(36.00%)、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24.70%)、拉沙热(18.30%)和猴痘(5.90%).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麻疹、登革热、霍乱和猴痘.亚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登革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非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黄热病、拉沙热、猴痘、麻疹、脑膜炎和脊髓灰质炎;美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欧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和麻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2024年3月全球传染病疫情研判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2024年3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75种,涉及236个国家和地区.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36个)、猴痘(117个)、登革热(31个)、霍乱(19个)和麻疹(18个).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人感染H5N1禽流感(52.10%)、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24.80%)、拉沙热(18.60%)、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9.20%)和猴痘(6.70%).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麻疹、霍乱、登革热和猴痘.亚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登革热、猴痘、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非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黄热病、拉沙热、猴痘、麻疹、疟疾和登革热;美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病;欧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猴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拉沙热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控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拉沙热(LF)是由拉沙病毒(LASV)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病.拉沙病毒分离于1970年耶鲁医学院中一位来自尼日利亚东北部博尔诺州拉沙镇感染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的护士而得名,是一种高致病性病毒,被归类为生物安全4级病原体.拉沙热主要流行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等西非国家.最近几年,拉沙病毒的流行范围在逐渐增加,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和德国等也报道了拉沙热病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拉沙热主要临床表现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广泛的黏膜出血、多器官衰竭和休克,但发病早期症状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相似,给患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本综述旨在对拉沙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病毒的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介绍,为积极应对国内可能出现拉沙病毒的流行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2024年2月全球传染病疫情概要
编辑人员丨2024/5/25
2024年2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74种,涉及236个国家和地区.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36个)、猴痘(117个)、登革热(34个)、麻疹(18个)和霍乱(16个).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尼帕病毒病(100.00%)、人感染H5N1禽流感(52.10%)、猴痘(45.80%)、拉沙热(18.10%)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9.20%).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麻疹、登革热和脑膜炎.亚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猴痘、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登革热;非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黄热病、拉沙热、猴痘、麻疹、疟疾和登革热;美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病;欧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麻疹和白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2023年11月全球传染病疫情概要
编辑人员丨2024/3/16
2023年 11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69种,涉及236个国家和地区.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36个)、猴痘(116个)、登革热(34个)、麻疹(25个)和霍乱(18个).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人感染H5N1禽流感(52.3%)、拉沙热(17.1%)、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9.3%)、西尼罗热(8.6%)和白喉(5.6%).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疟疾、登革热、麻疹和霍乱.亚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猴痘、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登革热;非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猴痘、拉沙热、白喉、疟疾、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美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猴痘和登革热;欧洲主要流行西尼罗热和麻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2023年10月全球传染病疫情概要
编辑人员丨2024/1/13
2023年10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72种,涉及236个国家和地区.除流行性感冒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36个)、猴痘(115个)、登革热(38个)、麻疹(28个)和疟疾(15个).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人感染H5N1禽流感(52.3%)、拉沙热(17.2%)、白喉(10.8%)、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9.2%)和西尼罗热(7.6%).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登革热、麻疹、霍乱和白喉.亚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猴痘、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登革热;非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猴痘、拉沙热、白喉、疟疾、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美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猴痘和登革热;欧洲主要流行西尼罗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